關於RWA的新思考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曾經多次寫過,AI代理的興起讓我對此前的很多應用和場景都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因為AI代理的興起可能完全改變很多應用和場景的運行邏輯和運行方式。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則講解AI的視頻,卻讓我對RWA有了新的思考。
這是1月22日,彭博社採訪兩位企業家的視頻。
其中一位是資本巨頭貝萊德的CEO拉里芬克,另一位是人工智能企業G42的CEO肖鵬。
在這則視頻裡,肖鵬談到了以下幾個觀點:
未來,我們每個人都將擁有多個AI代理。
加密貨幣是AI的貨幣。
隨著人工智能的出現,視頻、文字、聲音都將可以偽造。那時能夠驗證這種真偽的只有區塊鏈技術,是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加密水印,由真人用自己的錢包進行簽名確保內容的真實。
因為有了AI代理替人類進行交易,那麼未來全球將會出現大量7 x 24小時不間斷的交易市場。
這四個觀點中,前兩個我們反復在文章裡分享過,我們的讀者應該不覺得新鮮了。第三個觀點非常前沿、有趣,分享出來供大家思考,但不在這篇文章裡展開了。
第四個觀點是今天我想重點分享的。
對RWA,我的理解是:
它的目標是把鏈下的資產用加密資產進行代幣化放到鏈上讓我們能在鏈上進行交易。
對這個賽道,此前我始終不太理解它到底解決了什麼剛需。
我們以代幣化的美股為例。
這樣的交易實際上交易的是美股。而美股的交易大戶一般都是傳統的金融機構。這些機構哪個沒有合法的美元投資渠道?既然他們有這樣的渠道,為什麼還要繞個彎子,專門把法幣換成穩定幣再跑到鏈上買代幣化的美股?
如果這個市場不是針對交易大戶,難道是針對有加密資產的散戶?可是放眼望去,現在加密生態中的散戶有幾個看得上美股的漲幅?買迷因幣不刺激得多?就算不買迷因幣買比特幣也不差吧?
既不是大戶的剛需,也不是散戶的香餅,那它的用戶群體到底在哪裡?
就算我們腦洞大開,設想這個市場有著極大的想像空間,我一直以來的觀點也是:
因為這個賽道涉及大量的監管問題和與政府部門的交涉,所以它會是傳統金融機構的肥肉,而與我們散戶的關係不大,我們散戶在這個賽道裡頂多就是看熱鬧的,從中獲得的直接利益非常有限。
在上面提到的視頻中,肖鵬提到7 x 24小時不間斷的交易倒是給RWA賽道打開了天花板。
因為AI代理不像人類那樣需要休息,它們可以不分晝夜的活動。我相信金融領域的AI代理將有著極大的想像空間。這也就意味著未來會有大量隨時待命可以交易的AI代理。
而現在的全球金融市場中,只有為數不多7 x 24小時交易市場,很多市場還分時區、分節假日。這遠遠不能滿足金融貪婪、嗜血的胃口。
而一旦有了RWA市場,所有的金融交易都放在區塊鏈上,能夠支持7 x 24小時的不間斷交易,這就給旨在通過交易獲利的參與者提供了極大的靈活性和獲利機會。因為和人類不同,AI代理是根本不需要休息的,它們可以實時在鏈上進行各種交易。
首先會被這種交易場景吸引的就是數不勝數的機構投資者尤其是進行量化交易的金融機構。
一旦這個場景實現,全球的金融格局將會被徹底顛覆,無論是交易額、交易種類還是交易規模都將呈現爆發式井噴。
這樣的場景不僅會顛覆現有的加密生態,更會顛覆傳統的金融生態。
既然是顛覆,那就必然碰到阻力。
來自加密生態的阻力我認為不大,但來自傳統金融生態的阻力恐怕不小,尤其是來自監管的阻力。
但是,現在有了川普這樣對加密生態友好的領導人,我估計這個狀況會有很大的改變。
因此,接下來幾年我認為RWA市場會加速發展,傳統金融巨頭會竭盡所能地推動構建一個鏈上的7 x 24小時全天候交易生態,交易的資產不僅包括加密資產,還包括股票、外匯、衍生品乃至任何有利可圖的鏈下資產。
在這則視頻中,一同出境的還有貝萊德的CEO。這個場景讓我覺得現在傳統機構對加密生態的關注和緊跟早已今非昔比。
4年前,我們或許還能說我們這些散戶走在了傳統金融機構的前面,比他們早上車了加密資產。
但現在我覺得以貝萊德為典型的這些傳統金融機構在很多方面已經遠遠走在了我們相當一部分散戶的前面,他們有著更大的野心、有著更另類的佈局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