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才是區塊鏈的“護城河”

道說區塊鏈
2025-02-25 08:16:10
收藏
區塊鏈主鏈的核心是去中心化而非TPS,真正的去中心化鏈能脫離基金會獨立運行,而以TPS為賣點的鏈難以承載宏大商業場景,投資者應關注其長期價值而非短期效率。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在文末提到了區塊律動發表的Vitalik最近與中文社區的一次對話。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這篇對話中Vitalik對去中心化的幾個觀點。

  • "如果你需要分辨哪些區塊鏈是「真正去中心化」,可以用一個比較簡單的測試:如果他的基金會消失了,鏈能活下去嗎?我有感覺只有比特幣和以太坊能很明確回答:當然能。以太坊大部分的開發是基金會之外,客戶端的團隊都有獨立的商業模型,現在很多研究者不在基金會裡面,除了 Devcon 之外幾乎所有活動是獨立的。到達這個階段很難,5 年前以太坊還沒有這樣"

我對Vitalik這段話的回覆非常欣賞。

他對以太坊基金會的作用解釋得比較清楚了,就是以太坊即便離開基金會仍然能獨立地運行。這樣的區塊鏈是能夠脫離某個具體機構的干擾獨立運作的系統。

就我所知,現在不少區塊鏈甚至在節點的運營方面都是由基金會贊助的,如果沒有基金會的資金支持,那些鏈都難以在運營上維繫。某些鏈的節點甚至完全就是基金會在一手把控。

對這樣的區塊鏈,控制基金會基本上就控制了整條鏈。

這樣的所謂"區塊鏈"可以在某個細分領域發揮一定的作用,但它肯定不能承載宏大的商業場景和最廣泛的全人類協作,也就注定不可能獲得幣價的最長期上漲和最大的價值。

  • "放棄這些優點為了追求 TPS 是很大的錯誤,因為總是能有新的鏈出來,突然有比你還更高的 TPS。但是去中心化和韌性是寶貴的,很少區塊鏈有。"

Vitalik提到的這個觀點是針對區塊鏈主鏈(L1)的,不是針對L2甚至更下一層的區塊鏈擴展。

其實這個觀點很早曾經就是這個生態內爭論的焦點,並且很早就取得過一定的共識。

但遺憾的是已經很久沒有任何人再提這個觀點了,尤其在這個周期。我認為根本原因就是短期的利益迷惑了很多人的眼睛,忘掉了長期利益,忘掉了根本。

實際上最早提出這個話題時是針對比特幣。

當時很多人認為比特幣的TPS太低所以開發出了一系列TPS比它高得多的山寨幣。

但在我看來TPS低固然不是比特幣的優點,但也不是比特幣的致命缺點,而是它為了做到去中心化不得不在效率上進行妥協的一個辦法。

實際上當年Vitalik提出開發以太坊時針對的主要問題也不是比特幣的TPS低,而是針對它無法支持圖靈完備的操作。

Vitalik提到的總有新的鏈比現有的區塊鏈獲得更高的TPS,這是一個很好的點。這也是科技進步的一個必然結果。

實際上,不需要科技進步,就拿現在的技術來說,要比TPS,區塊鏈永遠都比不上中心化的系統。

我一直相信,要是阿里、騰訊願意公開地做一個高TPS的鏈,它們肯定能超過現在所有的區塊鏈團隊,只是因為種種原因,它們沒有做而已。但它們永遠做不出比特幣和以太坊,即便技術上實現了,實際上也運行不起來。

區塊鏈主鏈的首要特質就是去中心化,而為了去中心化不得不在效率/TPS上進行一定的犧牲。

所以一個真正去中心化的區塊鏈主鏈的TPS低不是優點,但是是正常現象,是一個不得不做出的妥協。

因此,現在每每看到一條以TPS為核心宣傳點的新公鏈(L1)面世時,我都會疑惑:怎麼這樣的"鏈"還有人投資?

如果這些鏈背後的投資者是散戶那無所謂,但如果竟然是一些所謂的資本,我就會對這些資本的看法大打折扣,其實這樣的資本在這個生態內並不少。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
ChainCatcher 與創新者共建Web3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