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進軍以太坊生態
在5月29日《以太坊現貨ETF的通過對加密生態的影響(二)》一文中,我曾經這樣猜想:
"我認為類似貝萊德這樣的傳統華爾街機構很快會親自下場操刀同時佈局兩個領域:一個是區塊鏈領域的基礎設施;另一個是區塊鏈平台上的應用項目。這裡的區塊鏈基礎設施我認為可能性很大的就是以太坊的第二層擴展"。
沒想到,這麼快就有傳統機構親自操刀佈局以太坊的第二層擴展了。不過這個傳統機構不是貝萊德這樣的華爾街金融機構,而是傳統娛樂和電子產業的巨頭索尼。
根據索尼官網8月23日的正式公告,索尼旗下總部設在新加坡的子公司Sony Block Solution Labs Pte. Ltd將正式推出基於以太坊的第二層擴展系統Soneium。
這個系統依托以太坊為第一層系統(L1),基於Optimism的OP Stack框架構建。
任何人都可以無需許可地參與這個系統,因此官方也把Soneium稱為公鏈(Public Blockchain)。
官方希望在這個鏈上構建用戶日常都能使用的Web 3應用,將涵蓋遊戲、NFT、IP等各類應用。
這個消息多少讓我有點意外。意外的是,想不到在我印象中向來"遲緩"、"慢半拍"的日本公司這麼大動作進入了以太坊第二層擴展,更想不到悶聲不響的索尼竟然比在媒體上一直鼓噪喧囂的華爾街巨頭們動作還快地進入了以太坊生態的建設。
如果聯想索尼此前的一系列動作如佈局錢包開發、收購交易所、再到現在開發自己的區塊鏈,索尼進軍Web 3的決心可謂路人皆知了。
官方在公告中指出了當下Web 3生態的一大困境:現有的Web 3應用無法大規模普及、推廣到大眾用戶。
對此,我一直以來傾向認為能夠開發出Web 3普及應用的團隊更有可能是非傳統應用出身的團隊。
比如以太坊、Uniswap、YFI、加密朋克、無聊猿等這些知名Web 3應用的開發團隊/領軍人物都沒有顯赫的Web 2背景。
為什麼這樣呢?
因為Web 3應用有自己獨特的邏輯,而在傳統Web 2生態中浸淫太久、有所謂光鮮背景的團隊反而很容易受到Web 2思想的約束,做出來的東西不倫不類。
但現在既然有索尼這樣的傳統大廠願意在這個領域傾力探索,它們如果能將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帶進這個生態進行嘗試,或許能從其它角度找到新的突破。
更重要的是,有索尼的示範作用,我相信接下來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真刀真槍地進入以太坊生態參與真正的建設。
這對以太坊生態來說有著巨大的意義。
從以太坊生態的架構來說,以太坊作為結算層只承擔關鍵的結算功能,而把執行的任務留給第二層擴展,這種架構本身就給生態的創新留下了足夠大的空間。
依托這種架構,應用開發者不需要關心區塊鏈的安全,只需要專心構建自己的生態,這極大降低了生態建設者的門檻,也給了建設者們最大的自由。
在6月12日《以太坊未來的爆發點在哪》一文中,我猜想:
"下一次以太坊生態的創新將孕育在無數個基於第二層擴展的子鏈中-------那種爆發將不再是一個個單獨應用場景的爆發,而是一個個基於鏈生態的爆發。鏈生態的爆發將是圍繞某個特定主題或者特定文化的應用的共振,也就是說一旦一個鏈(第二層擴展)生態因為某個主題或文化爆發,這個鏈上所有的應用(包括DeFi、NFT等等)都會一起爆發。至於它會是什麼特定的文化或主題,我現在也還想像不出來"。
坦率地說,這幾個月以來,我只看到二層系統不斷湧現,但根本看不出這些生態有爆發的可能。
但索尼的入局給這個生態帶來了新鮮的視野和力量,反倒讓我看到了一絲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