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探索去中心化期权的可能性

AC 캐피탈 리서치
2023-11-07 13:19:11
수집
去中心化期权是指在区块链上发行的,拥有期权属性的智能合约。相比于传统期权市场,它无需许可、公开透明、无违约风险,与其他的去中心化产品有更强的组合性。

作者:AC Capital Research


前言

期权是一种选择权,是买卖双方约定交付条件、交付品类的权利合同。智能合约的出现,让合约能够在链上无人干预的环境下自动执行,合约执行的条件和流程清晰透明、是期权运行的良好环境。从2020年DeFi summer开始,无数的团队,项目开始向去中心化期权挺进。三年下来,行业的发展一度呈现百花齐放的盛况,无论是记账的基础设施,期权总类,做市算法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市场进入熊市,代币激励成本日益增高。虚高的去中心期权活跃度开始回落。除了少部分项目,创新集中于金融产品的微创新。市场奖励贴合区块链架构和去中心化环境的突破式创新,像Lyra这样站在巨人肩上的项目形成了DeFi矩阵,在期权定价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算法系统。虽然市场规模萎缩,但Aevo和Lyra占据了绝对头部的市场份额。

相比于动辄数百亿美金的链下交易额,目前链上期权的规模连零头都赶不上。而在传统市场里,期权的名义成交额与期货基本在同一量级。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得知,链上期权市场处于早期。2023年下半年,二层网络的技术逐渐成熟,低成本搭载交易簿式期权市场的基础设施技术让链上期权市场爆发了新的增长。

我们早已经过了“去中心化就是好”的DeFi summer,所有的去中心化都将受到质问:WHY!

去中心化期权的背景

什么是期权

要理解去中心化期权,就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什么是期权,为什么要去中心化?

我们单单阐述期权是一种选择权,买卖双方确定行权的时间,价格。期权持有方按照约定能够获得执行合约的权力。

期权即时一类特殊的金融合同,又是一种与价格波动相关的金融工具。单从性质上分析,期权除了体现标的资产的价格变动,也体现价格变动速率,体现行权时间的差异等等。

期权是一种与风险定价相关的金融工具。期权价格的变动能体现出现货和期货不能表现的价格属性,为投资者对冲风险,设计资产组合提供了更多的维度和工具。

此外,期权的用途广泛。了解期权用途,有助于我们发现期权产品的精准用户。在传统世界,期权除了作为杠杆工具以外,还有诸多的用途:

1、风险管理工具

期权是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可以从业务和合规两个维度来讲。企业或者项目时刻面临着原材料和产品的价格变动。除了采用期货,提前锁定成本的收入,他们也可以通过买入期权,获得在规定时间下,规定价格的买入卖出权利。这等同于锁定支出和收入的上下限,获得最小利润的保证。对于金融机构来讲,衍生品是新兴事物,种类与复杂度也高于股票、债券。在绕监管上,期权往往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在交易上,有些交易员持有大量筹码,在处理一些风控平仓时,可能面临高昂的流动性损失。那么,在低波动率时刻持有一些对应期权,可以将流动性损失风险转化为固定的成本支出。

2、融资工具

在金融上,期权也是重要的融资工具。我们不谈可转债视同期权+债券。历史上,不少公司也通过销售期权为公司融资。2022年十月,Tesla就曾通过销售500万call option,融资22亿美金。期权允许持有者在2024年一月以1100美元的价格买入Tesla股票。

3、组织激励工具

在很多传统大型组织,也通过期权对组织的中高层进行激励。这种行为在传统世界里已经屡见不鲜。对于期权激励的利弊,相应论文也已经汗牛充栋。

4、杠杆和投机工具

很多投资者会采用期权进行投机。用小资本撬动大收益,甚至去赌一些时间成本维度上的,或者波动率维度上的交易机会。这是其他很多金融工具不具备的功能。

2020年,随着现货DeFi的落地,去中心化衍生品被人从传统金融映射过来。大家希望在去中心化的平台上,能够分润中心化金融机构期权业务。那么怎么定义去中心化期权呢?

传统金融里,期权拥有不同的流通市场,除了交易所的柜台交易外,还有OTC市场。

什么是去中心化期权

去中心化期权是指在区块链上发行的,拥有期权属性的智能合约。相比于传统期权市场,它无需许可、公开透明、无违约风险,与其他的去中心化产品有更强的组合性。相比于传统的在中心化交易所的期权或者场外期权。期权的执行由区块链智能合约保障,自动执行。这是去中心化期权与传统期权唯一的差异。

去中心化期权项目,来自于对中心化期权市场的映射。在传统金融市场里,衍生品市场远远大于现货市场,其中,期权市场规模量级等同于现货市场。在以uniswap,curve等一批去中心化现货交易所成功,展现了智能合约在金融行业的潜力。很多团队看到了去中心化期货乃至期权的未来。在DeFi summer的光环下,去中心化的弊端被掩盖,众多团队投入到火热的去中心化期权建设中去。

为什么去中心化期权很重要

去中心化期权相对于中心化期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1,杜绝违约风险;2,更加公平;3,更深入紧密的资本协作。

相比于中心化期权,去中心化期权没有对手风险。风险是不确定性。链上期权的执行环境,流程和条件公开透明,不存在清算角度的不确定性。一张合约如何清算,清算的结果一目了然。清算没有不确定性,就没有对手风险。

在传统金融里,为了防止作恶,监管部门设立了各种准入门槛。一方面这保障了用户的权益,客观上却不可避免受让一部分人失去了参与的机会。同时,无论是智能合约的创立者,还是参与者,都只能在智能合约下参与游戏,创立者和团队并没有特权。因此,去中心化期权更加公平。

去中心化期权是去中心化金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去中心化金融具有普惠性、便捷性、甚至还能降低监管要求。一方面,它有替代中心化期权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去中心化世界需要期权的服务。

去中心化期权市场的繁荣,需要去中心化期权标的需求蓬勃发展。而目前来看,在链上,期权最多被冠以赌具。简单一些的思考,让期权成为杠杆工具或者波动率的标的,复杂一些的成为了某些投资策略的组成部分,形成结构化的投资产品。

去中心化期权的市场

新生事物和传统事物在诸多层面上存在差异。不同于传统金融,无论从标的到用户,还是渠道。去中心化期权和传统市场都有差异,存在差异化竞争的可能性。

去中心化金融始终是纯链上的数据操作。最好的标的当然是原链上的资产。如若需要对链下的资产进行处理,不可避免地要与中心化权力和组织相接触。这块属于RWA业务,受制于合规,且无法避免中心化所带来的弊端。

除此以外,期权用户也不同。

首先,传统期权的用户非常清晰,而去中心化期权市场目标用户模糊不清。传统业务里,产业资本会参与到期权市场里来。和在期货市场中一样,产业资本是传统期货期权市场的重要玩家。他们甚至对标的资产的价格具有一定的决定权。金融市场是风险和收益交易的双边市场,产业资本负责提供风险和风险金。而在去中心化期权市场里,涉及底层资产的业务简单,且业务量并不大。真正能形成业务的去中心化产业,无外乎链、oracle、数据检索等基础设施和一些DeFi项目。以其中的规模最大的BTC为例,目前一年的产量不超过40万个,需要对冲的底层价值风险不到百亿。没有强健的链上从业,实际上很难获得足够的产业需求。这导致我们其实没有形成刚性需求的去中心化期权市场。

链上期权的用户应该更偏程序而非人工。链上期权的使用门槛,对程序低,对人高。链上期权的买卖产品设计应该更多增加智能合约间的互动,降低人工账户与智能合约的互动。

其次,合规偏好的差异化。中心化期权具有完整的风控和合规系统,能够承接各种法律上明确规定的合格投资者,而去中心化期权,合规与风控制度不完善,他们从事法律上不命令禁止的业务,吸引的是对合规要求不高的个体。

第三,去中心化期权允许更多的期权标的。标的数字加密资产的波动率很大,导致期权价格费用高昂。许多数字加密资产不受法律监管,持有集中度高,价格被掌控的风险难以估计。因此针对数字加密资产,中心化交易所很难扩张标的数字加密资产的业务。除了部分稳定币和ETH,BTC,很难开发出适合的期权标的。而某些去中心化交易所设计出了“私池”概念,允许做市商独立承担某些期权的行权风险,让去中心化期权市场可以差异化竞争中心化期权市场。

第四,由于产品的使用难度大,门槛高,合规风险大,即使很多项目采用了代币空投,交易奖励等营销策略,参与资金和产品用户依然稀少。产品不活跃,就面临着流动性差的困境。去中心化交易所一方面减少了期权的行权价格,行权时间的可选范围。Opyn甚至创造了永续期权,更近一步地集中流动性。

第五,虽然去中心化交易所通过智能合约实现了无违约风险,但这种智能合约下的无违约需要合约控制的资产价值高于期权所面临的损失风险。合约中的保险金处于超额抵押状态。资金的利用效率普遍偏低。

去中心化期权市场发展的瓶颈

去中心化期权市场是一种令人兴奋的新资产类别,但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因此,在充分发挥其潜力之前,需要解决许多瓶颈。

成本高

最大的瓶颈之一是使用去中心化期权市场的高成本。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运营费、风险成本和教育成本。

运营费是用户为了在区块链上处理交易而必须向矿工支付的费用。在以太坊等流行区块链上,gas费可能特别高,有些项目可能需要预言机报价。这可能会使去中心化期权市场对某些用户来说过于昂贵。

风险成本是导致去中心化期权市场使用成本高昂的另一个因素。去中心化期权市场是一种相对较新的产业,与传统期权市场相比,缺乏足够的历史实践,在技术上和设计的框架上,我们无法用归纳法证明这个系统足够安全。潜在的风险成本是massive adoption的鸿沟。

最后,教育成本是导致使用去中心化期权市场成本高昂的另一个因素。去中心化期权市场很复杂且难以理解。用户需要充分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才能有效地使用它们。这对于某些用户来说可能是进入的障碍。

市场不成熟

另一个瓶颈是去中心化期权市场的市场不成熟。这不仅仅意味着与传统期权市场相比有更大的风险,而且,如前文所讲,没有形成稳定和必要的需求。这可能会导致很难找到期权的买家和卖家,从而导致形成不了足够的流动性。形成不了充足的流动性,就必须通过降低参与者的选择聚集流动性,这又会造成交易的不便。

市场的不成熟还体现在期权的用途上,传统的期权的作用往往分为多种功能。而在去中心化期权里,没有基于合规要求的期权需求(传统机构有通过衍生品绕监管的习惯);没有看见项目通过期权融资、期权激励;基于业务风险对冲的期权设计也不像传统金融市场成熟。

资本效率低

另一个瓶颈是期权保证金的资本利用率低。在传统的金融市场里,平台允许用户存在一定的保证金风险敞口。这是基于中心化信用的。平台掌握用户信息,在衍生品发生穿仓的情况下,可以对用户进行追诉。然而在去中心化期权市场,不仅仅用户处于半匿名状态,而且平台没有追诉的功能。一旦保证金无法覆盖交易带来的损失,损失就必须由平台承担。

在中心化交易平台里,用户的所有资产处于平台的管理中,其他非货币类资产也可以作为抵押品的一种提供授信基础,而当前的去中心化平台,资产的所有权必须先转移,才能变成抵押品。

去中心化平台无法对用户超额损失追诉,就必须降低穿仓风险。提高风险保证金比例或提高期权的风险费用就是一种无奈之举。

基础设施不成熟

去中心化期权市场还依赖于不成熟的基础设施,例如钱包和交易所。这些基础设施可能很复杂且难以使用,而且并不总是可靠。例如,保存私钥可能很困难,钱包有时可能会被黑客入侵。此外,去中心化期权交易所的交易界面可能很笨重且难以使用,缺乏足够的分析辅助工具和软件。

尽管存在这些瓶颈,但在开发去中心化期权市场方面仍取得了很大进展。许多新项目正在努力应对这些挑战,并且市场正在快速增长。随着市场的成熟,我们可以期望看到瓶颈得到解决,去中心化期权市场变得更加容易访问和用户友好。

04

去中心化期权赛道格局

去中心化期权赛道按照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方法,可以分为期权发行、期权做市以及期权工具下的结构性产品。

去中心化期权按照不同的维度,有不同的类别划分。

从期权价格形成的维度可以分为算法集中报价的“点对池”模型和交易对手方独立报价的“点对点”模型。“点对池”模型里分为公池与私池两种类型。公池维持一致的算法报价。而私池可以理解为,每一个私池是一套算法报价,而市场报价是私池的加总。“点对点”的模型,也会因为交易流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可以是交易簿,也可以是拍卖。

如果按照期权类型来划分,包含普通期权与奇异期权。为了解决链上流动性不足的情况,链上期权产生了一种永续期权。在永续期权里,没有了行权的最终期限。弊端是这种期权对时间价值不敏感了。

按照保证金的规模,有些项目只允许足额保证金,有些项目却允许部分保证金。部分保证金的项目提高了期权发行的灵活性。在我看来,不足额保证金的期权更像是option spread策略。而联合保证金(cross margin)的设计,增加了资金的利用率。对于非足额保证金,智能合约会安排清算步骤。即使不能足额偿付,已知条件下,各个参与者的盈亏情况也是明确清晰的。

自动经典期权做市

资产定价,一直是金融产业的核心。而如何为期权定价,形成定价机制是链上期权模型的王冠。约接近均衡价格的定价,越能刺激交易,进而提高资本的利用率,带来更丰厚的回报。做市机制就是解决定价问题。多年实践表明,交易所、做市商是一个利润丰厚的业务,当然也受到资本和项目的追捧。

自动化做市商是DeFi行业的创新。从初代的Spot市场,到期货市场不断迭代,就连期权市场也出现了做市商算法。其中的佼佼者是Lyra。

Lyra

Lyra的期权做市,吸收了Synthetix,GMX等DeFi前辈的成功经验,建立了资金池作为所有期权交易者的对手方,用集体的资金吸收潜在的风险。Lyra将期权的风险拆分成底层资产变动带来期权价格变动的Delta风险,和底层资产波动率变动带来期权价格变动的Vega风险。Delta风险放入期货池对冲,Vega风险用资金池吸收,对应收取费用。在Lyra的设计中,一个期权报价最终成为了BS模型的基本定价+风险金调整。风险金的调整会随着资金池的净风险露出而变动。

Lyra这种做市方式能够很好解决高流动性资产的期权定价。而高流动性资产处于市场头部,占据市场主流。仅BTC的市值规模就已经超过fungible token总市值的75%,谁能够占领头部市场,谁就能主宰整个期权市场。缺点却是,这些大类标的早就被中心化交易所重点标记。中心化风险的弊端得在有风险的情况下才会暴露,长期的使用习惯让人依赖便捷、实用的中心化交易所。

Deri

Deri也是综合金融交易平台。平台的角色是做市商。报价采用DPMM模式,简而言之,和Lyra类似,首先用BS模型做出一个期权的标准型报价,然后再引入平台的仓位作为调整的参数。通过价格引导净仓位贴近于0。

Optix

Optix的设计偏向于做市商+交易者的结构,采用的是独立资金,自负赢亏,平等竞争的思路。Optix平台下允许有多个资金池,每一个资金池关联一组预言机,负责独立决定其覆盖的产品的定价。一个资产池可以作为多个产品的抵押品。这样,Optix把产品的定价权交给了独立策略的资产池,一个资产池相当于一个做市商。Optix更像是一个期权抵押品的资管工具,解决的是期权收费和赔付的管理。

因为资产池自负盈亏,Optix对风险的耐受就会更高。不仅仅接受BTC、ETH这种去中心化程度高,流动性好的标的资产,也能接受其他ERC20的资产。如果说Lyra的报价用数学激活了主流市场的流动性,那么Optix就用博弈激活了长尾市场的交易。主流资产定价非常重要,但为长尾资产提供报价,也是期权能执行其职能的保障。

观察Optix的标的,很多小币依然难登平台,标的扩展有限。究其原因还是找不到对小币期权做市的动机。

Premia

Premia的设计理念,平等对待所有的交易者。采用订单薄的形式,进行报价和交易。既对没有做市经验的普通投资者提供自动做市算法,也为机构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的资产池服务。

我认为,做市商准确的报价是高效创建流动性的必要条件。因此,自动做市商的报价算法是其核心资产。Optix和Premia虽然有中心化的成份,比如预言机对接的报价数据有可能来自于私人,但我们没有办法证明:混合的制度无法产生高效的流动性。

Panopic

Panopic是把Uniswap上的LP作为一种期权复制品的策略。需要创建期权,就为公池提供流动性,需要持有期权,就从公池中提出流动性。

Panopic也使用了不足额保证金制度。相比于封闭的中心化期权,不到清算,不知道是否有穿仓风险。交易者读取链上数据结合清算方案,其实可以帮助他们衡量对手方风险。换而言之,期权价格可以更好地包含对手方风险。相关的实践刚刚开始,让子弹飞一会。

Hegic

成立于2020年的Hegic算是去中心化期权的先驱了。不同于后起之秀,Hegic诞生的时代,链上成本非常高昂,而且意识形态上难以对中心化妥协。所以,在报价模式上Hegic将复杂的与时间,行权价,波动率相关的期权价格,简化为了仅仅与市场价格和利率相关的模式,行权期越长,利率越高。毫无疑问,这种设计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当波动率高的时候,期权公允的价格应当高于Hegic报价;波动率低时,相反。期权的报价不反应供需。

而在风险稀释方面,Hegic将期权的买卖方对立起来,期权的亏损需要由资金池的提供者全部承担。

Aevo

Aevo用二层网络复刻了传统中心化期权交易所的业务。秉承着链下进行复杂计算,链上记录最终结果的业务逻辑,Aevo算是一个混合交易所。作为二层网络+订单簿式的期权交易所,Aevo拥有联合保证金功能,清算过程与中心化交易所类似。优先清算资产,当保证金不足的情况下平掉盈利方的仓位,却乏的部分还有平台的保险金覆盖。需要注意的是Aevo也是一个混合业务的平台,除了期权,还有永续期货和借贷等诸多业务。在基础业务之上,Aveo还搭建了理财产品。和Lyra一样,形成了金融矩阵。

三年多,一路走来。我们看见去中心化定价系统越来越精密,越来越高效。配合基础设施的完备,链上期权赛道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和当前绝大多数链上项目一样,去中心化项目的终点不是和中心化项目一样好,还要某些方面,你中心化项目做不到。我们已经近乎能做到一样好,我们需要寻找到中心化项目做不到的需求。

结构性产品

随着去中心化期权市场的发展,基于期权的去中心化结构性产品也在推陈出新,日新月异。但是,目前的创新和去中心化属性、区块链架构没有太多关系。产品本身在中心化的期权工具中也具有类似的影子产品。

结构性产品就是用智能合约或者其他程序代替人工与去中心化期权进行交互。

我们知道,期权作为避险工具是有其重要价值的。就如同买保险一样,有避险需求的用户愿意为避险付出超额的保金。但前提是期权产品的设计能够解决实际面临的风险。例如某人参与AMM,估计年化收益20%,通过期货对冲掉单边资产价格波动的风险,还有无偿损失。如果出一些钱能够对冲掉无偿损失,让剩余的年化收益高于美国国债。那么这就是一款无风险套利机制。这种机制可以为期权卖方提供源源不断的利润,而非对赌的零和博弈。

Ribbon finance和theanuts finance都执着于筹集资金做单一的covered call+put selling策略。对标中心化交易所的收益增强产品。通过销售期权,让资金在长期获得持续的正向现金流。因为卖出的是短期的价外期权,行权的机会少。只要控制好期权的设计,短期内是可以形成持续盈利的现象。现实情况是Ribbon finance通过外部机构的拍卖期权定价,丧失了期权的定价权,目前多款结构性产品均是亏损状态。

cega提供结构性理财产品,当27天内,标的资产组合如果没有触及极端价格(下跌50%)。那么,资产池中的资金就会增长,反之则会赔付给对赌的交易方。本质也是bond+价外看空期权。

BracketX提供了一种短期(2天)对赌波动区间的产品,在约定时间内,标的资产是否触发价格通道的边界。触发或者不触发决定了谁支付谁。这种产品是简单期权的资产组合。通过这种方式,增加了博弈的工具,降低了博弈的操作难度。

还有诸如Hegic,提供一键部署对应期权组合策略的前端平台。

大量结构性产品的诞生,凸显了链上衍生品无需信任,无需监管的特性。它打破了垄断,降低了发行期权衍生品的门槛。但我们不难发现,结构性产品本身的设计,与去中心化、区块链没有关系。我们在中心化交易所里也能看到孪生子一样的理财产品。结构化产品的智能化还有待加强。

奇异期权设计

期权发行上,一般期权交易平台自带期权发行。值得注意的是,期权交易平台注重头部流量,对比如奇异期权等细分市场可能就无法有效覆盖,因此产生出了一批奇异期权的项目。

奇异期权很大程度上在服务链上生态,最突出的就是Y2K finance。它主要针对稳定币脱锚建立的对赌二元期权,根据期权两端的筹码分布决定期权的定价。Y2K finance的弊端在于其收益率并不明确,它会根据买卖双方的投注大小不断调整期权的报价。对于投资者来说,意味着参与一场不明赔率的赌局。

另外,有一些争夺头部资产的项目,为了集合流动性,减少期权的复杂度,创立了永续期权。永续期权的诞生,意味着在行权时间上做出了更激进的探索。如果说美式期权将欧式期权的行权窗口拉长,永续期权干脆将整个墙体砸掉,在任意时间段里均可以行权。对应的,永续期权却放弃了期权对时间风险的敏感度。人们不适合再用永续期权投机基于期权时间价值的波动。永续期权是全新的产品,虽然自由度更高,避免了和中心化交易所的直接竞争,但辅助定价工具变得少见,学习成本高。目前看来,onboarding效果并不理想。在没有足够利益的情况下,用户的学习动力不足。这永续期权项目中,Opyn和Deri比较出名。Opyn是开创了永续期权的鼻祖,有东家Paradiagm帮其摇旗呐喊,先占头筹。而Deri是依托永续期货业务拓展到永续期权,采用的是类似synthetix那样的策略,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Smilee finance一直在面向无偿损失风险开发产品,希望通过产品,给无偿风险定价并可交易。产品的设计上采用了永续期权的设计,用BS模型计量永续期权的价格。对于产品,将整个微笑曲线,分段成牛、熊、以及全段。单独选择牛熊的时候,可以加倍投机杠杆。

Opyn借助期权,给风险对冲增加工具。相比于smile将矛头直接指向无偿损失。opyn希望通过Squeeth+传统金融工具去拟合无偿损失。Squeeth回报是带有曲率的。和其他创造出来的新金融工具一样,Squeeth面临着学习成本高,推广困难的窘境。

去中心化期权的赛道生态位

去中心化期权赛道很没用户存在感。对于生态来讲,要么追求人流,而要么追求现金流。人流是social 和game的专长,由各式的钱包去增强用户体验。传统期权用户本身属于高净值用户,数量仅占现货用户的1%左右。因此,不能把期权作为用户引流的工具。而现金流,要么交易,要么借贷。交易上,去中心化永续期权都把合约开上了200倍杠杆,不给期权做杠杆留出路。

那么,期权难道就没有功能可以吸引生态吗?其实不然。

正如前文所讲,期权的特色在于对波动率的计价,在于风险管理。目前的区块链市场还处于蛮荒,还没有进化到对风险的细致把控。

当去中心化期权在资本效率上趋近于中心化期权平台的时候,在传统资本与区块链加速融合的今天,RWA逐步由理想走向现实。随着投资者成分的改变,资本的偏好将从高风险高收益,转向低风险,中等收益。也许,现在正是变局的关键时间点。

我们当前处于Layer2大战的时期,各个基础设施想靠传统成功的应用,脱颖而出,难上加难。控制风险,形成风险偏好不同的金融系统,也许才是打赢Layer2战争中,DeFi战役的关键。谁还记得UST对Luna的贡献?不是所有投资者都喜欢大起大落。

现货已经成功了,期货也已经成功了。期权的春天还会远吗?

总结

DeFi summer以后,去中心化衍生品赛道高速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以BTC,ETH核心标的经典期权为主体,各式ERC20期权和奇异期权为侧翼的系列项目。项目之间缺乏关联,没有发现期权交易聚合器。目前也没有找到过多和其他区块链产业协作的机会。有一些项目希望打通期权和现货间,期权和期货间的流动性。而在流量价格高昂的时代,DeFi矩阵运营会显著降低运营成本。

期权定价,个人以为去中心化期权的未来应该是点池模式,是自动化做市商模式,是平台与个体对赌,所有参与者共同承担极端风险的模式。期权形成的结构性产品还在不断演进,创造低风险、中低收益的链上产品是结构性产品的胜负手。

在去中心化期权的使用上,还没有突出链上特色。链上期权玩家远不及中心化交易所。没有显著的红利,玩家没有动力学习去中心化系统。链上产业没有形成规模,也没有明显的需要风险管理的地方。除此以外,期权融资、期权激励等传统功能,没有在链上业务中体现:这是DAO还处于幼稚期的表现之一。

相比于去中心化现货交易所让代币低成本链上交易,去中心化期货交易所让用户无需借贷直接在链上形成高达上百倍的杠杆,期权在当前二层网络竞争中,并不处于核心需求地位。链级的竞争在资金流与人流。如何增发信用,是当下更加重要的功能。然而,对于风险工具-期权,我们不应妄自菲薄。期权给予我们重新定义链上资产属性的机会。

参考文献:

https://medium.com/smilee-finance/pt-1-introducing-smilee-v1-69-synthetic-amm-directional-impermanent-gain-redacted-dca97cef13b1

https://medium.com/smilee-finance/smilee-the-first-primitive-for-decentralized-volatility-products-dvps-9a7584b13d42#ad2f

https://www.theblockbeats.info/news/32903?search=1

https://www.theblockbeats.info/news/34380?search=1

https://medium.com/@polygontech/best-practices-for-building-decentralized-option-vaults-5ff254687ab2

Lyra:将链上期权精准定价:

https://www.theblockbeats.info/news/24899?search=1

체인캐처(ChainCatcher)는 독자들에게 블록체인을 이성적으로 바라보고, 리스크 인식을 실제로 향상시키며, 다양한 가상 토큰 발행 및 조작에 경계해야 함을 상기시킵니다. 사이트 내 모든 콘텐츠는 시장 정보나 관련 당사자의 의견일 뿐이며 어떠한 형태의 투자 조언도 제공하지 않습니다. 만약 사이트 내에서 민감한 정보를 발견하면 “신고하기”를 클릭하여 신속하게 처리할 것입니다.
banner
체인캐처 혁신가들과 함께하는 Web3 세상 구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