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交易员Jason:基本面分析失效了吗?

FCトーク
2024-08-30 16:36:35
コレクション
6万粉丝KOL手把手教你看项目

为什么要对话交易员?因为构建交易策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跟在周期中有结果的人学习。

本期嘉宾:Jason,独立研究员(Twitter@jason_chen998)

FC:

先说一下为什么想邀请Jason来Twitter Space聊,我们私下交流很多,我觉得作为KOL,你对于交易有很多思路和逻辑是不一样的。第一个问题想从轻松的先开始,就是你怎么想到要做KOL的?

Jason:

至少以我个人来说,我是机缘巧合,一开始的时候我也没想着做KOL,因为我一开始我是写公众号的,那个时候我的公众号叫这个今天有更懂世界一点嘛,其实相当于我自己的一个学习笔记,鞭策我每天要写一篇公众号,每天对世界懂一点,有的时候写完了这个跟朋友分享一下,互相探讨看有没有什么一些新的想法或者是错误,然后慢慢的机缘巧合,也许是写的越来越多或者是怎么样,传播出去了,然后有那么一两篇还成爆款了,我当时也没意识到自己可能就是个KOL,就觉得就是个写文章的,然后通过这个方式去认识更多的朋友。

后面因为微信公众号对这个Crypto内容封杀得非常严重,导致我很多文章发不出去了,我就转战Twitter,然后从那个时候开始慢慢的有点感觉了,开始对KOL这三个字母有一些具象化的认识,是在于我会认为到了一个临界点,就是这个临界点从我一开始只是想单纯的去单向的输出,单向输出就是有分享欲,然后这个分享欲的背面是我希望能够得到反馈,我希望能够我写完一个东西之后,比我牛逼的人看完之后,觉得这小子写的真扔垃圾,给喷我两句,或者给我给点这个建议,让我知道自己错在哪,就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获得一些对外交流的反馈。

然后慢慢的到了一个我记不清有多少,可能有个3万followers的一个状态的时候,这个时候我突然,比较少或者比较难从外界得到反馈了,反而是逐渐的变成别人的反馈,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别人的判断,甚至甚至有可能一篇文章会影响某一个币值的变化,那到了这个时候我开始对KOL这三个字有所感受了,就是Key Opinion Leader,海外叫influencer,影响者,就你开始去影响一些人,影响一些事情。到了这个阶段我才对KOL有所感受,但是我在一开始从0~3万粉丝的时候,我真的没想着说什么,我就是要冲着什么我要当KOL我要去的,因为我当时对于这个东西没什么特别大的概念,但是当我开始逐渐的有一些这个影响的时候,我会突然发现我好像成KOL了。

当然到了这一个阶段它有利有弊。那个弊呢,就是这个你被更多的曝光在这个视野范围以内,喷你的人也更多了,因为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喜欢你的,你写内容会损害到别人的利益,比如你说一个项目不好,那整个这个项目所有的信徒就全部围攻我,然后天天给我发私信骂我妈,骂我祖上三代。你写一个项目好,那一旦这个项目要是它价格很拉垮或者是跌了,那么别人可能还说你是不是和这个项目有什么好处,你借机帮项目方出货。所以反而到了这样一个程度的时候,一开始想去写文章,去提升自己,得到一些正向的反馈的效果已经完全没有了,反而你得到的一些都是可能你出乎意料的一些反馈,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当然的好处,这个说实在的那也显而易见嘛,大家都明白,就先甭管什么这个 KOL轮,当然我说实话,我在整这一轮里,我有且也只参加过一个项目的KOL轮,而且还是在去年熊市的时候,就是10月份的时候,在整个今年这一轮牛市,我是没有参加过任何一个项目KOL轮的,这个话题我觉得有机会我们可以单独聊,到底这个KOL轮赚不赚钱,这个我不扯远了,所以这是一个好处嘛,至少大家会认为这是一个好处,你可以有一些低价的筹码,你可以用这个和项目方搞好关系,拿到一些所谓项目方的一些一手信息。

但我再说回来,我一直还是倾向于以研究为主题的突出去呈现一个我KOL的所谓的人设,为什么这样呢?第一点,说直白点可能就是所谓的虚荣心,让大家觉得这个你这个懂得挺多的,点个赞,这是一个人之常情;第二个更重要的是我之前我在写文章的时候,我的目的是希望得到一些别人对我观念的一些反馈,那么我成为所谓的KOL之后呢,我依然得到一个反馈,但这个反馈是另外一种,就是大家会给我推一些信息,不管是他们道听途说一些信息,还是说他们也是经过自己的研究等等的乱七八糟,他们觉得Jason哥你能不能帮我看看这个项目,这个项目好像挺好的,有没有机会,(通过这样的方式)自己可能会发现一些很好的标的。

这个时候其实我觉得是对我收益相对来说更大的。因为在这个行业里这个消息实在是太多了,项目也太多了,根本看不过来,那么我的很多的followers,他们某种程度其实相当于是帮我去看了很多项目,他们帮我先过滤了一遍,然后再这个把项目发给我,那么第一就是我相当于多了很多很多的项目的信息源,比如说我有6万个followers,那可能就有6万个人帮我去找一些信息;第二点就是他们已经筛选过一遍了,那里面有的朋友可能也是机构的或者是项目方的或者是老韭菜,至少他们给我的时候也能说出他们一二三个理由,我基于他们这一些内容,再去进行深入的调研,或者是我再去扒一些这个找一些相关的信息进行一个二次加工,那这个是我觉得这个所谓的反馈,从一个对我观念是否正确的反馈,到了一个对我有效信息的一个反馈,这个就是我成为KOL的一个过程。

FC:

没想到一上来你就这么直接和坦诚,很多问题我是准备留在后面问你,比如说这个信息的问题,那我们要不然就开始我们这个主环节,还是聊交易这件事情。想要请你先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认为你的交易策略大概是什么样的?一个交易策略里面可能包括你的预期收益,你如何配置,你赛道选择的方法论等等

Jason:

首先我认为我还是处于一个基本面分析的交易策略,尽管上一个星期大家都说什么基本面分析基本不赚钱。我也说在币圈找基本面就像在洗脚城找爱情,但是我觉得这个真挺重要的。首先可能要看基本面你怎么去定义基本面,这个直接拿我看项目的模型来说可能会比较直观。我一般看项目会有几个维度,就是看天和看地。

看地就是我要确保我脚底下踩的这块地板是实心的,或者至少不是一个踩两脚会掉下去的地板,所以我一定先看这个项目的支撑有多强,就是我买完之后,就算是我看走眼了,它也不至于跌哪去,甚至归零。当然我也有反例,我这一轮我有买了一个跌了90%的币,疼死我了,其实就是因为地板不够结实的原因。所以说这是我的核心,我一定要确保我买这个币它向下没有特别大的下探空间。而看天就是它有比较高的这个上升空间。

展开说看地,一个项目,MEME币除外,我们就姑且把它统称为价值币。第一就是看一下它的机构,尽管大家对于VC这一轮有很多的情感,但是我认为那至少好的VC,牛逼的VC,他已经帮你去把这个项目的团队,就像FC你说的可能酒桌上已经喝过酒了,知道这个项目就是干嘛的了,把整个项目全部背调过一遍。另外就是牛的VC它有一定的托底能力,只要这个 VC可能还没有完全的撤出来,他也要对自己的Portfolio的价格负责。

第二个是项目的业务数据是否足够的坚挺,比方说一个DeFi项目,我就直接去看它的TVL,看它的交易量,如果是一个Infra项目,我就去看它的生态,有多少项目接入了它,它链上可能发出多少请求等等的。我要确保这个项目它不是一个已经死了的空壳项目,它还在做事。

第三个就是基本面分析和看k线不冲突。K线也是基本面的一类。基本面它是一个涵盖很大的词,它的意思就是说你尽可能对于整个项目的全盘的信息有一个充足的获取和加工的过程。很多朋友说这个看k线玄学,什么看k线的瞧不起看基本面的,看基本面瞧不起看k线的,我觉得不冲突,我也会看k线。我举个最简单例子,比如像Curve,那这一轮Curve表现很垃圾,但是我在上面用了差不多一个星期就翻倍了,就是因为当在一个熊市的状况下,Curve也就才4毛钱,都已经到牛市了,再加上它上面(生态、交易)还可以,除非这项目直接归零了,崩盘了,不然4毛钱支撑位还是很强的,所以我是在它第一次触及4毛钱的时候买了一些,然后很快到了8毛,9毛卖掉了。

所以这个也是看K线的一个方向,首先就是看项目当前的价格是否可能处于历史的低位,或者是否已经涨得比较夸张了,看完之后你对这个项目的估值,你觉得至少在你内心里毛估一下你可能觉得这个项目有10倍的潜力,但现在已经也就才翻个倍而已,是不是可以上车?但如果你对这个项目的这个潜力可能有三倍,那现在已经两倍多了,你有没有必要为了接下来这一点点的,至少在你预期以内的一些剩余的利润去冒这么大风险,因为你一旦上了车了,这个向上一倍向下,向下三倍的一个跌幅,那是受不了的。

所以说前面三点,投资机构、业务数据、K线直接决定了我是否敢踩在这块地板上。我觉得每一个做交易的人他就像是玩跳格子这个游戏,你不断的往前跳,你可能啪一跳到前面那个格子,格子地板塌了你掉下去了,你可能跳到另外一格子,这个地板是坚实的,把你撑住了,所以我要确保我向下跳的这个格子,它相对来说是安全的,它不会让我摔得很惨。

再说看天,就是这个项目它向上弹的空间有多大。大家相信我,有很多的财富密码都是明牌的,直接被项目方写出来的,比如我昨天刚买的一个项目,叫Connext,改名叫Everclear,我会去看项目方在文档里,medium里,或者是论坛里,项目方对于今年的规划,有没有一些里程碑的规划,比如说有类似于上测试网,上主网,品牌升级,或者是重大的合作的一些推进,或者希望自己的数据能到怎么样的程度,就只要不是在吹牛逼的,相对合理的把这个规划写在这里,甚至是把时间写的比较明确。我这一轮有三个项目都是这样的,就是吃到很不错的收益的都是这样,就是写得很明确,于是我知道这个项目它在未来它是有比较明确的一些利好出现的,它有利好在这放着,那么我去判断一下这个利好可能会有多大的量级,这个利好可能会对这个项目带来怎样的一个价格的改变。

不过我一定是以安全为主的,我觉得这可能是我性格使然,也是我吃不到百倍或者50倍币的原因,我一定要确保安全之后,再确保它向上有多大空间。刚刚说的看项目的roadmap或者是官方流露出来的一些信息,它除了能够让你知道这个项目在未来可能会不会有一些利好的发生,除此以外它还会给你(预期),相当于是让你拿得住。当这个利好没有兑现或者兑现了之后,你会发现唉不对呀,这个利好按理来说应该是很大的,但为什么价格没什么变化?你就会耐心的拿,你就会拿到,至少在你的预期达到之后你再跑,而不至于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我在山脚下了,我怎么不知道接下来下个月有这么大的一些变化?

其实很多人也好奇,这个行业怎么到处都是所谓的这个内幕消息和老鼠仓,但我觉得也有很多都是公开在明面上的,只要用心的去寻找,只要用心去寻找评估,都能找到这种信息的,所以这个是我站到单个项目的维度,就是我可能会通过这么几个方式去判断向下和向上的一个空间。其实我觉得和我很多去做k线的朋友逻辑是一样的,我看他们画k线,就咔咔画了几条线,最后给我算一下盈亏比是什么几比几,然后告诉我这个很划算,我买了之后向下可能20%跌幅我就撤,向上就是盈止到多少,那我觉得所谓的基本面分析也是一样逻辑,就大家都是追求盈亏比,只不过如果单纯做k线的话,你是从这个复杂的k线里面去找盈亏比,那么我们做研究的分析,我们是从大量的这个一些外界或者是内部的信息里面去算一个盈亏比出来,所以这是我对于项目的看法。

FC:

你刚刚提到估值,我想聊一聊,估值便宜和贵,你是怎么判断的?

Jason:

我觉得会有很多维度。第一个,比如像Connext,他们最后一轮投资人的成本价是FDV2.5亿美金,这是公开出来的,不太确定到底里面是不是真的,我们就按公平披露的2.5亿美金来看,现在Connext价格,昨天的时候我最低是在0.18的时候买的,当时FDV才1亿多一点,这种对于投资人来说肯定是亏钱的,尽管他在4个月后才开始解锁,但至少他账面上现在是亏损的。那么如果他到了4个月后解锁,他至少账面打平,甚至是盈利,那至少站到这个角度意味着这个项目,在投资人当时投进去成本价的估值角度,它是完全被低估的,只要这个项目不是什么特别恶心的垃圾项目,它至少能够让投资人回个本嘛,那上下可能就有1亿美金的一个级别的涨幅。至于这1亿美金涨了,再向上再能涨到多少,那可能就是走一步看一步了,或者是看整个这个项目和整个赛道的一个估值空间和这个项目在这个赛道里面能占多大的市场份额,所以这是第一个,我觉得这个还挺好用的,就是你就去看投资的成本和现在这个项目的币价,当然有一点要注意,你得确保这个投资人,没有完全解锁退出,有的投资人早都跑完了,这个项目跌成屎了。

第二个就是我觉得还是站到赛道逻辑,就是你觉得这个赛道有多大?能够容纳的龙一的天花板有多大?你要先估这个赛道的值,再估这个赛道里面龙一的值,那么你再去判断当前这个项目有没有可能成为龙一的潜力,它不能成为龙一,它是不是龙二或者龙三?通过这样一个方式,我觉得也大概能够毛估出来一个项目,它现在是否可能处于低估状态。除此以外,我觉得其他的都是一些相对比较碎的内容,比如说你就去看看这个项目的数据,这个当前TVL或者交易量能不能对得起它这个估值。或者是你看同类型的项目,比如说这个项目看着明显比它更垃圾,数据上也不怎么好看,人家拉这么高,先甭管拉这么高是不是庄家在撑着,那至少对于其他散户来说,你心里面有一个对比嘛,我们觉得这个也可能是一个情绪估值的一个方式。

FC:

这块我可以补充一下我的想法,我首先推荐一本书叫《估值原理》,这本书还是挺有意思的,就是它其实站在不是什么pe、ps这些数据角度,他其实站在更多的是社会学的角度来去分析这个估值这件事,挺有意思。然后我认为可能我们内部用的更多的是,对比估值,但对比估值里面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在于关键指标的拆分,比如说游戏赛道,到底什么是关键指标?是链上数据,还是独立钱包地址,还是转账数,包括钱包也一样,我觉得其实可能是要把这个拆分得很清楚。然后另外一个就是确实Pima(Twitter @LeePima)老师那个对比估值的那个逻辑其实写的挺有意思,他其实拿以太坊为锚点嘛,然后每个生态上比如DEX占比是多少,他用过往的数据做了一个平均值,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逻辑。

Jason刚才你还说了一个关于向上的空间,roadmap这个事,我们在去年的时候看到了一个项目叫BEAM,因为我们投了YGG,然后我们再扫游戏公会这个赛道的时候,发现其实整个赛道除了YGG以外,还有merit circle以外,基本上所有人都不做了。这个不做指的是什么?你发现他们基本上Twitter的更新,Github,当然他们有的没有代码,discord等就不太做了,这时候只有YGG和merit circle,然后merit circle当时发了一篇文章,说我们要在Avalance上面做一条子链叫BEAM,其实发完了以后,市场是没有任何反应的。然后我们当时其实就跟团队聊了一下,买了他们token,现在涨得还是挺好的,应该我们买的时候从不到1亿,现在应该十几亿美金,所以这个我认为是比较典型的,就是说你说roadmap的变化,我认为本质是重塑它的估值体系,以前它是工会,现在它其实变成了跟Immutable和Ronin去对比估值了。所以想问一下你,你怎么去判断 roadmap的改变或者它重塑它的故事,市场是不是认的?

Jason: 我自己毛估一下,就是我通过看 roadmap,然后等到 roadmap兑现,它的价格到了一个还不错涨幅,胜率可能有70%,我觉得还是属于一个胜率很高的一个方式,但是肯定还是有30%,就是即使到了roadmap兑现,大家也没什么反应,那不管是这个项目本身,本身预期不足,我印象最典型的我给你举一个反例,Polygon要搞换币,一般来说大家会觉得换币至少100%的涨幅呀,换币拉盘呀,Polygon还要搞什么各种叙事,什么链聚合,其实就链抽象那一套了。他其实做的roadmap他都兑现了,换币已经开始换了,链聚合也开始去搞了,但价格没有变化,所以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反例,当然这个反例的逻辑就我们现在事后诸葛亮,可以说这个Polygon是已经百亿美金天花板了,他还能怎么样?而且我们从那个所有公链的交易的比例来说,Polygon交易发起的数量一直在被不断压缩,所以它也许这个原因导致了它即使roadmap到了这样一个位置,那它价格依然没有任何的变化,这是一个反例。

刚好再补充一下,BEAM也是一个我非常有幸买到的项目,但是当时因为自己的认知极其的不足,两倍多吧不到三倍我就跑了,没想到后面是一个十几倍的一个项目。还有比如像是,这是我这个印象最深刻的一个项目,当时0.07的时候一直在底部磨,磨了很久,然后它的roadmap明确的写出来,就是要在今年的4月上测试网,6月上主网,太直接了。那当时我就一直跟着庄也不断在下面吸筹嘛,就是有空没空我就买一点,买了很多,然后咔咔往上拉了几次,所以这是一个很正面的案例,包括Vanary今天中午刚公布说他们要上主网了,又拉了十几个点嘛。Connext也是一样,他们这个roadmap我前面在Twitter已经给大家预告过了,我就直接把他们的官方公开的论坛里面,他们写得很详细的,对于这一次升级的态度,准备的时间,升级的时间,包括他们拨了多少的预算,在这次升级要去给市场造势,都是公开写的,那我们也能看到这个价格相比于第一次提案已经翻了一倍多了,现在还在稳步的涨。

那我们综合一下,姑且就看这几个反例和正面案例。第一,就是这个项目它还不大,它还不大,就是我们一般来说roadmap的兑现,roadmap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它直接去改变了这个项目的估值模型,比如说像是AO之于AR,从一个存储的项目直接变成了一个 AI项目,AI计算的项目。那你可能之前对于存储的估值就是10亿,你对AI的估值是百亿,那这一下子让你对于整个项目的估值结构进行了改变,它从a变成b了,那这是一个对于项目估值有很大的提升的一个变化。另外一种呢是你对于它的结构没有改变,它依然在做之前的事情,只不过它做到这个位置之后,它整个从一个小a变成了大a,那么尽管它的做的事情的天花板依然在这里,可能就10亿美金,变成大a它意味着它从1亿美金迈向了3亿美金的一个转变。那你的估值一样在10亿美金。

那我们看反面例子,可能有两种极端,一个极端是比如像Polygon这样的,就是它做的事情好像没有对它的估值结构产生了改变,依然是一个链应该做的事情,尽管是在叙事上,那你对于一条Layer2的估值该是多少呢?百亿美金,OP,ARB,大家都是在这个位置的。所以是不是他现在的这个市值是不是已经被透支了,或者已经完全被兑现了?就是就一瓶的水,500毫升我已经装了450毫升了,再装50毫升,我把这瓶装满了,也就那样。所以这可能是一个反面案例,以及包括刚才提到它交易占比在不断被压缩嘛。

那还有一些项目它就不断的在大家面前搔首弄姿,这个项目本身就没什么量,也不怎么知名,然后扯着嗓子喊大家快来看,我要怎么样我要怎么样,这个就没什么用,本身也没多少人去理他,自己可能实力也不怎么强。所以我们从BEAM、从Vanary、从Connext这三个项目我们能看到,它们有共同的几点特征:第一,它在发布这个 roadmap或者它在即将兑现(预期之前),它不是属于那种已经人尽皆知的,但它也不是那种默默无名的,它属于还可以的项目,还可以项目可能就是市值在牛市能有个1亿美金,熊市5,000万美金这么一个级别;

第二,这个项目它有点实力,比如像BEAM, 我印象特别深刻,这个是我在卖了之后我才拍大腿,我才发现我怎么没早点看到这个数据。BEAM的国库里面我印象中有大几亿美金,而且不是自己的币,是正儿八经的除自己币以外其他资产,就他这么有钱,不需要靠卖币来赚钱了。再比如Vanary,我觉得很有意思,它是一个很典型的很能营销自己的一个项目,或者说很能去对外展示一些所谓的自己实力的项目,比如申请了英伟达的计划就说自己和英伟达达成官方合作伙伴,然后上了一个主网,谷歌成为一个它的节点了,就对外说它和全球最大的那个科技公司达成官方合作,就还挺能吹牛逼的。但不管怎么说嘛,他能蹭上这个东西。

再说Connext,我看他在改名之前在这个行业里面很有声誉的一些这个大佬都关注了这个项目,那至少证明这个项目不是无名小辈,这个还是有很多人去关注它,只不过不怎么出名,就是虽然说不是那么广为人知,但是有实力。Connext和Renzo合作了, TVL干到12亿美金了,自己的市值才2,000万美金,然后polychain、paradigm都投了,都是顶流的VC,市值这么点,然后明牌说自己要发利好,这种不拉盘都打他们投资人的脸。而且更重要的是什么?他们直接在自己的官方的论坛里面,把这一次活动要花的钱晒出来了,直接把所有的预算全部放出来,我就是要在这一次花300万美金去为这事做准备。三百万美金你不拉盘你300万美金花哪去了,被贪污了吧,那肯定得拉一拉。所以这是这几个项目的一个共同特征,同时可以对比Polygon这样已经把水瓶装满的一个项目和一个完全默默无闻的这样两个极端,在这样一个中间点,这样一个策略是很有效的。

FC:

ok。我接着问一个问题,因为我记得你在Twitter上写过,你的获取信息的路径,你是强烈建议大家一定要看一手信息。这个问题在于说,当你看到了 roadmap公布的时候,其实所有人都看到了,或者说我认为他已经是相对共识了。所以这个问题我很好奇,你怎么知道你是在整个传播链条的第几层?当然因为你是KOL,你跟我们没有信息的人还不太一样,当然有可能我是他投资人,我比你知道还早一点,所以那你怎么知道你是在第几层,因为第几层决定了其实你赚的谁的钱。

Jason: 首先我一定不是在第一层,因为当他把对应的内容已经半公开的写在一些媒体上或者是社区里面的时候,那意味着我肯定不是第一层,但即使如此,我们刚才聊了好多好多项目,人家把 roadmap挂了半年没人理了, roadmap兑现之前拉盘,大家发现我靠我怎么当时没看到这玩意。所以这就是在一开始就聊到的,这个行业有好多好多明牌财富密码,不需要每天去各种这个打听你就能发现到的。我再举一个例子,这个让我印象太深刻了。当时Vitalik在Mask旗下的一个社交软件在里面,发了一个推文,在那说什么这个很重要,我们一定要支持这样的产品,我很看好。然后在他发的一篇自己的博客的文章里面,在最下面引用的一个很偏技术的一个截图里面也截到了这个项目,但是当时因为这个项目比较小众,我看到的时候只有200个阅读,没有人理他,而且因为这个项目非常Crypto Native,都是一些我们姑且称之为非炒币人群,所以这个也没传播出去。那我梭了一把,然后截了个图发出去说兄弟们,Vitalik都很看好这玩意,这个币也是涨了挺多的。

所以总结一下就是有很多内容,即使是已经处于半公开和公开状态了,但是因为内容整个行业的信息量真的是过于庞大,再加上更重要一点是你看到内容是一回事,你理解内容更是一回事。一句话不同的人看到他能有不同的解读,这边有一个怎么样的事情发生了,但是如果你往下再多深想一层,你就会发现这事不一样,他背后可能会拔萝卜带出泥,有其他的更多内容产生。比如说我今天下午看了以太坊接下来的布拉格升级里面有一个提案,现在是32个以太坊去质押形成一个验证节点嘛,他要改成2024个,相当于把每一个节点的这个质押量直接扩大多少倍,然后我就立马去找了两个我认识的做Staking的项目方的朋友,以及还有其他对这个比较熟悉的朋友,拉了个群去探讨这玩意可能会对哪些项目产生一些变化,是好的还是坏的,立马去解读,这是公开的,发在以太坊每周的开发者周会的会议纪要里面的,所以这个是我想说的,核心就是看到的内容和解读内容是这是两层。

然后另外就是我也经常和我社区里面朋友分享,称之为吃席理论。就当我决定我要上一桌吃席的时候,我得基本上大概判断清楚,我是第几桌上来的,我有没有可能是最后一个来结账的?这个很重要。我今天看那个有一个数字藏品,他们非常嚣张的发了一个截图,说什么天下总有不散的宴席,对不起我们跑路了,你恰好又是那一个来结账的人,所以这个很重要,就是你对于整个信息传播的链条,你要明白即使是公开信息,自己在第几层,我觉得最显性的判断指标有两个,第一个是你看到这个信息的时候币价有没有变?如果没有变,那说明两点,第一这个信息是无效信息,它不会影响币价;第二是这个信息有效信息,但是还没传出去,或者没有人意识到。第二个你要判断一下,就是这个信息它是一个远程的还是近程的,比如像布拉格升级那在200天以后,你现在的信息也不一定能影响200天以后的价格,如果你觉得这个信息比较重要,可能会直接的去影响一个项目,但是你发现这个项目币价没有变,你就要去立马判断逻辑,这个很重要,你立马去判断,是无效信息还是没有传播出去,如果是币价没有变,并且你觉得是第二种,那么你要立马尽可能用最短的时间,抛开各种冗长的解读研究,去快速判断,如果一旦传播出去就是一个有效信息。

UNI也是很遗憾的一个例子,因为真的没有那么多时间,但凡有时间的话,也许当时看到他们发了提案说要去改变他们的经济模型,要让质押人去有收益,这个提案是在发布在他们公开的论坛,一个小时以后媒体看到了,然后媒体发出来,价格还是拉了,立马从7块钱拉到了15块钱,中间隔了整整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这个帖子就扔在这个公开的官网上,没有人理。下面有几个回复的,大多是工程师或者是不怎么考虑币价就只是针对这个问题的一些讨论。那如果时光倒流,我当时看到这个帖子,我一看这么重要,UNI这么牛逼项目要改经济模型了,我再打开我发现价格没变,你说我该怎么办?

FC:

那我会觉得我错了。

Jason:

我属于第二种,就是我觉得这样就甭管错不错,这个东西消息发出来了,但是价格没变,你买了就没错,就总不至于消息发出来,你觉得是个好消息,结果价格还跌,大不了占用一下资金嘛。我觉得任何问题都要分情况讨论。第一,我个人认为在牛市的上升期是不需要设止损的,因为其实回过头大家也经常会发现,可能当时有一段时间,比如某几段时间突然震荡了一下,这个可能还跌了,你卖了之后过了两个星期发现又涨上去了,就也挺难受的。如果你认为是在一个上升期阶段的话,我个人觉得不止损相对来说更好。当然也有反面教材,我买了一个项目,没想到在牛市能给我跌90%,当然这个项目有它自己的问题,就是我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它的经济模型的解锁机制,这个就不扯那么远了,但这是个例,至少我觉得你对于项目有相对足够了解,之后在上升空间是不太需要设置锁的,当然你内心要有个预警线,我个人是从来不会挂单的,我从来不挂单,我只是现货买和卖,因为我无法,就我如果一旦挂单之后,我很难睡得着。第二就是我也没办法去确保,就刚好我挂的那个单就在它应该在的位置,我挂个3块5,他咔一下拉到5块钱我难受死了,类似于大概这样。

FC:

其实我们喜欢所谓基本面分析去买币的原因,是因为我想睡得着觉,因为我们一直Buy & Hold,但就是不怎么涨,这是问题,我刚才听到其实你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我觉得你对于信息的捕获是有一套自己的流程。第一,你怎么去寻找?有两个岔路,一个是你的粉丝给你反馈,另外一个其实我觉得你是有一些固定的网站和信息源的,而且非常一手。第二个就是你找到这些信息以后,你会做一件事,就是你会找到你身边很重要的关键的人,就是这个领域最懂的人来进行讨论。我们做投资也是,你经常问一个项目,现在你问了很多人,这个事其实是会让你可能信息的更完整。第三个其实是结合你自己对于整个赛道的判断进行一个自我的解读,你会发出来,我觉得发出来的过程也是跟市场的一个交互嘛,我不知道这个链条里面还有哪些我没有说到的?我觉得这个其实对大家还是挺有用的。

Jason:

这样我完整的把这几层我全部捋一遍。第一,我看到一个项目之后,首先我会去看这个项目的Twitter,我一定会先看Twitter,我看这个项目Twitter和我共同关注的有多少人,这个我觉得还是很重要的。如果我关注了一些非常OG的一些人,这帮人的赚钱能力太强了,或者这帮人就是很核心的人,我打开一个项目发现我关注的这些人里面,3个5个8个人关注了这个项目,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大家会看到我Twitter关注的人的数量是非常少的,就是我一定要确保我关注的人真的是很有能力,因为我会拿这个指标来去衡量项目,它有没有这个实力,这是第一个,我觉得特别重要,这个我非常非常的受用。第二,如果这个项目我发现有些共同关注很牛逼,我会快速捋一下这个项目的币价 K线,至少心里面有一个底嘛,这个项目涨没涨,之前怎么样现在怎么样。第三,我会上Rootdata,我觉得这个网站做得真的特别好,是链捕手他们做的一个专门去看项目投融资信息的网站,我会去通过这个网站看一下这个项目的历史的一些投资情况,有没有我认识的,或者有没有这个很牛逼的投资人,这几点我大概心里有个底了。第四,我再去看这个项目它是做什么的,做这个事情在不在叙事上,还是说是一个老掉牙的等等,这就到基本面研究了。

好,这一套研究完我内心有个底了,这个项目我觉得有跟进的潜力,我会把这个项目的名字直接复制在我的微信里,搜一下,看看我所有加的各种群或者是各种点对点聊天,有没有人曾经提到过这个项目的名字。也许有人之前会推过这个项目,我没在意,我现在又第二次把这个项目捞出来了,这个过程我在找到这个项目相关的社区的供应者,甚至是这个工作人员,通过这个方式我去判断一下这个项目,判断两点:第一点是这个项目离我有多远,我周围有没有这个项目相关的一些信源产生?如果离我非常远,就是我搜完这个项目之后没人讨论过,我可能反而大概就会pass,因为我认为自己可能不是第一个去捕获到的,或者说我觉得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容易被夹,我也不想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尽管他可能没准真的是一个天王级项目,那我就放过了;第二,我会去看一下别人对这个项目的一些评价和讨论,比如在群里面,如果某个人就是投过或者参与过这个项目,我就说哥们我看你聊过这个,我可能打听一下这个项目情况,这个是第二个路径了,大概把这几个项目收集信息全部拿到之后呢,有了这个对于项目的相关的这个共同的一些声音等等,我再投入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去把这个项目所有的官网、 Medium、白皮书、论坛、DC、Twitter这6个主要的信源全部过一遍,然后我再去找一些中英文的媒体,看一下媒体有没有对这个项目有一些相关的评论。那这可能是对我来说,比较成体系的结构化的筛选方式。

FC:

我认为这一套流程就非常基本面研究了。我想知道,这些信息源进来的时候,你是按照赛道去寻找的?还是说你只是以项目为维度?

Jason:

说实话我这一点做得不好,这一点做的不好。因为我没有团队嘛,就只有一个人。但是即使是我个人的话,当我看到一个项目,我下意识会还是先把这个项目把赛道给它归类。赛道分三种:第一种,空间很大的热点型赛道;第二种,饱和型赛道;第三种赛道里面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过去式的赛道,其实也可以称之为饱和型吧,另外一种类型是吹牛逼赛道或者是虚无缥缈赛道,我这么说可能会伤害一些朋友的感情,但我是如果站到交易角度呢确实是这样,什么去中心化科学,这个人类永生,这种听起来很牛逼,但是算了吧。我通过这几个我也大概能够去过滤和筛选一下相关的内容。

FC:

价值投资有一个叫做能力圈,你是不懂不投吗?会有自己的一个能力圈吗?

Jason:

我觉得我的能力圈很明显,这是个好事也是坏事。我的能力是我对Infra项目还是看得很多,因为我自己本身又是程序员,相对懂一点技术,然后我自己个人投了,也参与了挺多Infra项目,这个是我的能力的核心,但同时也是我的能力的边界。所以其实大家能看到,我从来没有在Twitter上,或者几乎非常少的去分享过一些社交呀,或者是游戏等等,这种赛道,因为我确实不熟悉,不熟悉我不敢投,即使投的话我就把它当彩票买。

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两个小分支,第一我认为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对,是每个人只能赚到自己认知以内的钱,我觉得就大家经常会把这句话当做一个这个贬义,但我觉得应该这样。人就应该赚到自己认知以内的钱。认知以外的钱,你觉得自己认知还没达到,我宁可还是选择先不要赚,我去拓一下我的认知,或者我找一个能和我认知互补的人由他来赚,由他来赚之后,哥们我们分一下这个你利润。

第二个就是我觉得我并不会为此感到焦虑。比如像Memecoin,我玩的特别差,我好难受,好多我都没抓住,这个很难受,看了大家每天3倍5倍的,你说焦虑吧也焦虑,但是我觉得还好是在于什么呢?我觉得这个行业有一个很神奇的现象,就是大家每个人都会讲各种理论,但是大家都能赚钱,只不过赚的多和少罢。可能很多理论还是相斥的,很多理论也不一定有道理,所以我觉得我就像在一个大果园里面,每个人都来这里面摘果子的,有摘桃子的,有摘苹果的,有摘西瓜的,适合自己的你摘走就好了。比如有一个人很瘦,他就喜欢爬树去摘樱桃摘苹果吃,没问题,但是你别去抱大西瓜的,你抱不动;但也有人呢他就是力气很大很壮,他能扛大西瓜直接走,但樱桃什么这种更美味的也更贵的水果那也不一定就能吃到了,因为你去爬个树,说不定后面自己摔下来。

FC:

这个能力圈其实有一个陷阱,就是你的怎么去接纳新东西?比如说你肯定去复盘过,你有错过一些东西,那你现在有什么机制能够让自己不再错过这个东西?

Jason:

我觉得最好的机制就是找一个外部的朋友,合伙人,不管用什么词,这就是为什么我做了一个自己的小社区的原因,我尽可能的让我的社区里面的人多元化,比如有玩Meme非常厉害,也有看k线的很牛逼的朋友,就是那我看不懂,大家来看,大家在群里面去分享,我大不了我就先跟着买一点,买完之后被套,再研究,跟着大家学习,我觉得是最快的方式。如果在某一个能力边界以外,又很难让你去及时补充的,就去想办法,通过各种方式去找一个这样的朋友,大家一起来补充,这是最直接的,先把当下最重要的问题解决了,后面你有时间再花时间去学,但我觉得解决问题是最重要的。另外就是确实不要过于排斥一些新东西,尽管这个新东西可能和你的价值观是相悖的,不要从内心过于抵制,去排斥它就好了,这个是我的想法。

FC:

就是一个从心理层面,一个从这个操作层面。我记得你介绍里面也当了很多项目的顾问,那就意味着你跟项目其实走得会很近,比如说你当了顾问以后,你从内部去看一个项目的成功,我们这里的成功就狭义的定义为它的价格好,你认为你有什么新的理解吗?

Jason:

我觉得这样。第一,这个项目还是要整活,不能太乖,我参与过一些项目,这个项目创始人会说我都看不起什么所谓的拉盘,这种什么各种消息,很多这种散户会比较在意的内容,他会鄙视,但是市场会教育他,我参与了很多这样的项目,也是让我很无语很无奈,所以这是第一个,就是我和创始人接触过程中,我得看一下这个创始人他是否会过于的清真。我不喜欢那种很清真的创始人。第二个这个项目能否在这个赛道里面去占住一个位置,占住一个位置,这个很重要,这很重要,比如说像Puffer在Restaking赛道里面也是属于头牌,这个赛道有好多项目,这一轮至少有30个项目,那其他项目都默默无闻,你就再怎么去整活,也不一定能占这个位置。那占了这个位置的这个因素有多种多样了,这个团队是否牛,是否有强劲投资人去助推你,那这个就是另外一套这个方式了。

就是你能站住位置,意味着至少你有一个打底的一个市值在这撑着,相对来说不至于太拉垮,然后你能整活,或者是能去拥抱市场,我不说整活叫拥抱市场,那你的定价相对来说会有弹性的,不至于一潭死水了。

FC:

其实我看到比较好的创始人,首先我觉得他本身认识到,Crypto是一个有很强的金融属性和自然属性的事情,他首先有这个认知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个其实我有一个小技巧,我会问创始人你买过什么币,你什么购买理由,或者我会让他把他链上地址给我,我就看看你真的去做过什么交互。第三个就是说我觉得他跟社区的关系是什么样子的,他有没有知道社区语言以及有没有进入过。还有一个就是他有没有特别强的自我意识,有很多人其实刚才你说的,比如说你跟他说这个他就觉得不行对吧?或者说哎呀这我不搞这个对吧?这个太垃圾,但很多其实是主动学习。比如当时我们投一个项目印象特别深,名字我就不说了,当时他刚从大厂出来嘛,第一次聊的时候就特别Web2,然后我们给了他大概10篇文章和几个白皮书,然后一个月以后,你发现这个人在聊的东西就不一样了,所以就是他有没有Hungry也很重要。

刚才你说那个位置,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对于叙事的判断,这一块你有没有什么见解,比如说什么样的叙事你认为是有潜力出现的?或者你怎么确定哪个叙事是大概率出来的,你有没有一些指标的判断?

Jason:

叙事分两种,一种是远期的,一种近期的,那我一定要判断当前这个叙事它是否有可能就会在这一轮周期发生,如果是下一轮周期发生,我到了下一轮牛市我再买吧。我一定要尽可能的去判断这个叙事是不是这一轮的叙事,就一定不能被架在两轮周期中间,那个难受死了,这个我觉得非常重要。那如何筛选叙事在不在这一轮呢?几个点,我只能还是按Infra角度来说,我这一轮Infra我只参与了两个赛道,我指的是自己投资的和做顾问的,一个是staking , restaking,一个是链抽象到跨链互操作性。那 Staking 是在于我整天都在泡以太坊的他们的论坛,这个里面逻辑不展开了,就大概当时感觉到了这个以太坊接下来这个staking怎么样了,下一阶段就是restaking,Eigenlayer要出来了,这是第一个。

链抽象也是一样。这一轮整个,我个人认为有两个赛道是唯二的创新赛道,就是完全从0~1出来的,全新的叙事,一个是比特币生态,一个是模块化区块链,模块化区块链Celestia不停拉盘也证明了这个赛道是能撑得住的。那模块化区块链我们就推导,这么多链,各种资产都散落一地,那还是需要有一个东西把它聚在一起,这个可能以前叫跨链,现在叫链抽象等等的,就是需要有这个东西。所以这两个当时是我判断完之后,第一是符合我最擅长的Infra赛道,第二又是在对应的叙事上的,并且都是你能很明显感觉到就憋了那么一股劲,这个时候就大概率是在这一轮要发生的

然后当然有一个非常显性的指标,看一下投资人的一个业绩的情况,在这一轮里面,我刚才讲到的两个项目,还是有一大堆restaking项目,包括在币安listing的跨链项目,一级项目的喷涌爆发,直接决定了在这一轮周期,二级肯定要砸出点水花出来的。所以这个就是一级项目的喷涌爆发,就直接决定了这个叙事可能就是在这一轮里面的一个主升调。包括游戏,我在去年11月份的时候发篇twitter,我觉得写的逻辑还是比较全面的,去讲我为什么在这一轮很关注游戏赛道,所以我也买了挺多游戏公链的,因为在币安研究院发布的一篇报告里面,我看到上一轮一级市场有一半的资金全部被投入到了游戏赛道,那么如果说某一个机构在币圈4年一个周期,一个机构两个周期还没把钱退出来,8年这机构要完蛋了,LP也不同意。那在上一轮里面有一半的一级的资金全部被砸到这个赛道里面,就算这个赛道起不来,投资人也急死了,天天催着这个项目方赶紧干活,那个这个搞一搞,这个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

FC:

我觉得这块我有一个经验分享,如果做二级交易,咱们就说基本面层面,我觉得有一个排序,就是宏观大于赛道大于基本面,就是宏观择时你发现是最重要的,你只要买的相对低点,你只要去年买,你买的别太差,你基本上倍数都还可以。第二个就是赛道,你只要在一个正确的点买到正确的赛道里,相对来说比那些冷门赛道要好。那最终基本面其实选择什么呢?其实基本面其实本质是决定谁是你这个赛道里的阿尔法,我觉得这个是给我非常大的一个启发。我觉得当时我们也是按照这个逻辑去做的,但实际上我们第一步就在择时的时候,我觉得虽然买了大部分,但是其实当时不够坚决。那再回来说关于赛道的选择,当时我们有几个观点,第一个就是关于游戏,我觉得就跟咱们今天聊的是一样的,我认为大家不论是亚洲还是欧美,大家花了很多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定是有很多优秀的选手在里面,好的选手在赛马的时候,这些压住的人一定会制造声量,那制造声量一定会传递到二级。

而且我觉得游戏当时有基本面支撑的,比如数据,比如说正外部性,这是游戏。第二点就是AI为什么我们当时买,因为AI这个不是行业叙事,这是世界叙事,只要这个世界上所有最优秀的人都在做这件事情,一定会对这个赛道有比较深的赋能,但是问题就在于说我们太在意基本面了,当时我们全都扫完了,AI说实话就是我们没看好的那几个都涨的特别好,那我觉得这个就是一个教训嘛,所以这个是我为什么要追赛道的问题的一个原因。

下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希望是大家听了你的交易方法是能够用的,所以好奇你是因为谁而形成这个交易策略?或者你看到什么东西形成这个交易方法,而且让它稳定下来的。能分享一下吗?

Jason:

我觉得首先就是你听了再多道理,都不如自己去亏点钱和赚点钱。我之前炒币炒的很惨,所以找了很多的前辈朋友大量去跟他们聊,他们是怎么赚钱的,然后每个人都会讲了好多道理,那我把道理融会贯通,最后通过亏钱和赚钱这两个结果,不断的给我反馈去修正我的思路。所以没有哪一个人是突然灵光一现点拨了我,一下成大师了,都是自己亏出来的。

FC:

我其实从外面看你,我觉得你做对了很多事情。第一就是你找很多人聊,我特别喜欢冯仑说过一句话,叫做抱大腿学先进走正道对。实际上你得先把这市面上基本上好的东西都看到了,这也是现在是我想做的事情。第二个就是你刚才说亏钱这事,但实际上你不光是亏钱,你还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做交易笔记的,其实你每发一个Twitter都是在做交易笔记,我为什么买和购买理由是什么,我觉得这个事儿这两点我觉得都很重要,尤其是我觉得交易笔记对我很重要,就是我们很多时候回头看,比如你挣了钱,你回头看你会觉得我靠当时我太屌了对吧?实际上你当时买和你以为你为什么买是完全不一样。

Jason:

确实。因为我觉得最核心的一个点是交易思路是要去修正的,那修正的过程你要去记住它,然后每一次你对它进行一个复盘,甭管是赚了还是亏了,你去对它进行复盘,然后逐渐的去修正的思路,而不是一直无序的横冲直撞,每一次亏了拍大腿,赚了这个很嗨,我觉得都不应该,要去修正,去做交易笔记的记录这个很重要的。

FC:

因为你是KOL,我相信很多人好奇,有哪些信息,比如说Twitter上,我们是应该认真对待,哪些信息其实是可能是噪音?你是怎么去判断的?

Jason:

我只是回答这个问题,我不是伤害任何人的感情,我也不攻击某些朋友。第一个就是你要去筛选真的是优质的人,吴说他整理了一个英文区和中文区的一些比较优质的博主,你可以去关注的,或者你去找一些那种很早发现阿尔法都可以。我这个很难有一个具象的一个这个标准,总之就是你关注的人的本身要不错,他是能够去输出内容的,尽管它不一定会直接去在Twitter发阿尔法信息,我相信99%的KOL当你发现一个阿尔法的时候,一定不会直接把它发给Twitter里,一定是自己买,然后再告诉身边的朋友,等到它稍微开始涨了,你觉得安全了,再出来把它再发在公开媒体上,然后让大家去买,一定这样一个路径。第二个就是有哪些不建议关注呢,我前面发了一个Twitter,就是牛市就是不要吃瓜,然后更不要撕逼,就是专心做自己的事情,所以对于那些每天事儿特别多的一些博主就别关注了,占用你的精力,任何一个耽误你时间的人都在阻止你赚钱。

FC:

倒数第二个问题,你认为你的这种交易逻辑,就是基本面分析什么时候会失效?

Jason:

这个问题特别好。我觉得当我懒的时候会失效。现在我觉得我还挺饥渴的,我实事求是说,我需要在这个行业里面继续向上爬,我需要有更多的东西,于是我不断的在修正我的交易思路,比较勤奋的去修正它,但是也许到了某一天我满足了,当我一旦停止修正我交易思路的时候,那就一定意味着我落伍了,我这个就失效了。所以这是第一个,从个人角度出发的。

那第二个角度就是时代变了,当你所熟悉的这个赛道或者你的交易思路已经被这个行业产生了结构性的改变,比如说这一轮有不少朋友很伤神,就是因为ETF进来的原因,现在和传统金融的这个挂钩越来越耦合,很多朋友说不对呀,比特币现在应该在3万呀,怎么能干到7万呢,不对了,这个这世界不是我想的这样的,然后开始怀疑自我,就是当外部的极大的因素可能直接导致你所在这个有序的世界变得混沌的时候,但是你又暂时离不开,这个交易思路也会失效,所以这是我回答两个角度,第一个是从内在的自己的问题,第二个是外在的问题。但不论是内在还是外在,最终只要你不断的去修正思路,一定能把它修到对应的轨道上,让它继续有效。

FC:

我觉得有句话就是,市场永远是对的。第二其实我觉得很多交易的问题就是他动感情了。一方面说的是对他的token有感情,我觉得还有一方面就是他对于这个交易的理解有感情,比如说我基本面分析应该是ABCD,那我就一直觉得他是对的,我觉得唉我怎么能错呢,但实际上,我们玩的游戏就是一个绝对理性和市场永远是对的一个游戏,如果从交易上来看,咱不从价值投资来看,就是比如说Meme也好,或者说这些铭文符文也好,其实如果一个我认为理想中的交易员,他应该不去做判断,或者叫不做好坏的判断,他应该做的是,是不是有交易机会的判断,这个是我认为一个相对理性的交易员应该做的。还是会像有些人一样,我对这个世界是有想法,我的钱是在为这个世界投票,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风格,其实我也在打架,我不知道你会怎么想?

Jason:

我和你的想法一样呀,就有的时候感性告理性告诉我这个东西,我管他那么多呢能赚钱就行,我应该理性的去看待它,但有的时候呢我内心必然会出现一些偏好和厌恶,所以我也在打架,我觉得这个不断在去左右摇摆去修正自己,然后也为此付出了很多代价。

FC:

那我们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你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或者一个内容的话,你觉得大家应该去看什么呢?当然除了听我们的节目以外。

Jason:

这我推荐一本书,这个书是我特别特别喜欢的,它回答了我很多在商业世界的疑惑和问题,但不一定和币圈有关,但是我很受启发,叫《创新者的窘境》,这本书让我回答了我以前一直没想明白的,比如怎么这么大的公司就没了,类似这种问题,所以我推荐大家读这本书《创新者的窘境》。

関連タグ
ChainCatcherは、広大な読者の皆様に対し、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を理性的に見るよう呼びかけ、リスク意識を向上させ、各種仮想トークンの発行や投機に注意することを提唱します。当サイト内の全てのコンテンツは市場情報や関係者の見解であり、何らかの投資助言として扱われるものではありません。万が一不適切な内容が含まれていた場合は「通報」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す。私たちは迅速に対処いたします。
チェーンキャッチャー イノベーターとともにWeb3の世界を構築す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