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RTUAL的投資價值
AI代理是這輪行情中我很看好的一个賽道。儘管因為種種原因整個賽道現在歸於沉寂,但賽道中仍然有很多項目還在持續建設和精進。
Virtual就是其中之一。
這篇文章我嘗試從財務的角度來分析一下Virtual的投資價值。
正如我在前面文章中所寫的那樣,在當下的加密賽道,關於項目財政狀況的信息非常缺乏。Virtual也不例外。更何況整個AI代理賽道也才剛出現不久,這方面的信息就更加稀缺了。
在網上我能找到的有一定參考價值的信息有兩條:
第一條是去年12月31日Virtual團隊在其推特上公開發布的財務信息(
https://x.com/virtuals_io/status/1874111116403761316)。
這條信息透露Virtual項目當時的年化revenue是3億美元。這個"revenue"的定義不清,我估計它是收入(income)。由於找不到更進一步的數據了,所以我們就暫用"收入"進行估算。
第二條是今年2月底tradingview上公布的一則新聞(
https://www.tradingview.com/news/todayq:1af82f429094b:0-virtual-protocol-revenue-drops-97-as-ai-agent-demand-declines/)。
這則新聞顯示Virtual的日收入(income)從今年1月2日的100萬美元跌至2月27日的3.5萬美元。
要估算Virtual的內在價值,我們要看的是未來自由現金流。要估算未來自由現金流,我們當下只能依靠現有的自由現金流來預判和線性外推。然而手頭這些信息根本無法算出當下的自由現金流。所以,在這裡我們只能勉強用"收入"替代自由現金流進行估算。
去年的12月正是AI代理賽道的狂飆期,所以上面第一條信息顯示的當時年化收入3億美元就是它的巔峰值。
今年2月底算是AI代理的低潮期,日收入3.5萬美元,折算後就是年化收入1300萬美元。
我還是用12作為"未來PE"的估算值。那么Virtual的"內在價值"大概就是1.6億美元 ~ 36億美元。
從這個估算過程我們可以看出其內在價值的樂觀估值和悲觀估值之間有相當大的差距。
導致這個差距最大的原因就是項目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這個不確定性可以進一步分解為兩個方面:
一是"AI代理 + Crypto"這個賽道未來的發展會怎麼樣。
二是在這個賽道中Virtual未來的定位以及發展會如何。
關於第一點,我對它未來的發展一直都是看好的,但不確定的是這個賽道未來的應用場景及商業模式是不是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這個場景和這個模式。
在Web 3生態,這個賽道當下的狀況顯然是不太好的。
但如果我們跳開加密生態,看一下更廣闊的AI賽道就會發現當下無論是Web 2還是Web 3,真正找到了很好商業模式的應用項目都寥寥無幾。即便是OpenAI這樣的頂級項目目前在商業化方面都乏善可陳,其訂閱費收入是根本無法支撐其運營的。
所有的AI企業中,僅僅是作為基礎設施供應商的英偉達有良好的商業模式。
所以這恐怕不單單是加密生態的問題,而是整個AI賽道的問題。
關於第二點,在當下眾多AI + Crypto項目中,Virtual是我看到的有盈利的不多的項目之一。其它絕大多數項目無論其描述的場景多麼酷炫、顯示的技術多麼先進,至今都看不到明顯的盈利,更不要說大膽公開自己的營收狀況了。
所以在當下的AI + Crypto賽道,Virtual未來的營收狀況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但環顧整個賽道,我也看不到有幾個項目比它有更好的確定性。
我們非常粗略底估算了Virtual的內在價值,下面就要看它的"價格"。在這裡我們也只能看它的代幣。
關於項目代幣價值的判斷,我在前面好幾篇文章中都表達過自己的觀點:
單純的治理代幣價值是極其有限的,只有變成真正具有權益價值的代幣或者變成項目必不可少的"商品",這樣的代幣才有價值。
在這方面,Virtual明確表示未來希望將代幣發展成AI代理"國家"中日常使用的貨幣,並且在一直以來的運營實踐中就在實施類似的做法。
這個目標能不能實現只能等時間來證明,但這個向"實用"的方向努力的做法是對的。所以在這一點上,它比很多成立已久的項目都要強很多。
最後再來判斷一下當下代幣的價格是否高估。
截至寫稿時為止,Virtual的全流通市值為5.8億美元。如果我們以"內在價值"的下限值1.6億美元來算,那肯定是高估了。所以我不再買入。但對這樣一個賽道和這樣一個項目,我願意給它多一點耐心,因此我會保留手中持有的這個代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