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IN:Meme 的“痛”還在繼續,是跑路還是蓄勢待發?
作者:Luke,火星財經
2025 年 2 月 18 日的加密圈,$PAIN 這個名字依舊在散戶的聊天群裡迴盪,但熱度下藏著幾分不安。自從 2 月 6 日項目方宣布退款 80% 預售資金後,這個 Solana 鏈上的 meme 幣仿佛按下了"靜音鍵",整整 12 天沒有任何動靜。X 上的投資者已經炸開鍋:"募集 18.5 萬 SOL 後銷聲匿跡,是不是要跑路了?"、"投了 $PAIN 的 SOL 已經虧了 20%,再不翻倍就連本都收不回!"社區的焦慮如同夏天的蚊子,嗡嗡作響,卻沒有地方能安撫。本文一探這場"痛"的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
一場痛並快樂的預售狂歡
$PAIN 的故事要從"Hide the Pain Harold"(隱藏痛苦的哈羅德)說起。這個 Meme 界的傳奇人物,真名 András Arató,原本是一名匈牙利退休工程師。2011 年,他無意中拍了一組度假照,結果這張"笑中帶痛"的表情不知為何在網絡上火了,成為了全球調侃生活的表情包。到了 2025 年 2 月 2 日,Memeland------一個致力於 Meme 文化的加密團隊------把這個 IP 帶到了 Solana 鏈上,推出了 $PAIN。結果,48 小時內募集了 186,000 SOL(約 3800 萬至 4000 萬美元),直接刷新了 meme 幣預售紀錄。簡直就像是你在街頭賣哈羅德的苦笑表情包,突然間全球粉絲蜂擁而至,瞬間讓你的攤位變成了流量黑洞。
然而,故事急轉直下。預售剛結束,項目方宣布退款 80% 的資金,只留約 760 萬美元啟動項目。官方解釋說這是為了減輕社區的負擔,但在散戶眼裡,這個理由聽起來有些像"吃飽了還打包"的藉口。退款的 SOL 因為市場波動大幅縮水,留下的資金雖遠超一般 meme 幣起步所需,但社區卻開始質疑:這真的是善意之舉,還是另有圖謀?更糟糕的是,退款承諾發布後,官方賬號竟然沉默至今,連個"退款到賬"的通知都沒有。X 上的用戶憤怒地表示:"$PAIN 從預售結束到現在,12 天杳無音信,簡直是'痛上加痛'!"
Memeland 能否救場:靠山夠硬,但節奏堪憂
$PAIN 背後的 Memeland 可不是小角色。這個團隊最近以 1800 萬美元收購了香港上市公司 Memestrategy,還計劃在 2 月 20 日的戰略年會上扔出重磅路線圖。X 上有 KOL 爆料:"Memeland 可能會在年會上公布 $PAIN 的上線計劃,救一救這攤死水。"更別提 $PAIN 還註冊了 Web2 商標,野心顯然不只是昙花一現的 meme 幣,而是想做個橫跨 Web2 和 Web3 的 Meme 品牌。這就像給哈羅德穿上西裝,讓他從表情包街頭藝人搖身一變成文化 IP 企業家。
但救場的關鍵在於執行力。Memeland 有資源、有流量,甚至還有與幣安等大所合作的傳言(畢竟 Memeland 的 MEME 代幣已上線幣安),可 $PAIN 這 12 天的"靜默期"實在讓人捏把汗。社區猜測,要麼是項目方在跟交易所磨代幣分配方案------因為原計劃(預售 20%,更多給 NFT 持有者)被認為會砸盤;要麼是看到市場風向不對,乾脆先捂著,等風頭過了再搞。可問題是,meme 幣靠的是熱血和衝勁,拖得越久,散戶的熱情就越像冰箱裡的剩飯,慢慢涼透。Memeland 若真能在 20 號拋出個大招,比如上線時間表或品牌聯動,或許還能把 $PAIN 從"痛失信心"的邊緣拉回來。
不過,也不乏成功的先例------就像上次的 $CULT,項目方一停就停了半年,但最後漲幅卻高達 5 倍左右。如果 Memeland 能在 2 月 20 日的年會上給出明確的上線時間表或品牌聯動計劃,或許還能為 $PAIN 帶來同樣的奇蹟。
結語
$PAIN 現在就像哈羅德那張經典苦笑:表面平靜,底下暗流湧動。它可能是 meme 幣牛市裡的一匹黑馬,畢竟有 Meme 文化的底蘊和 Memeland 的背書,市值衝個 10 億美金都不算痴人說夢。但也別忘了,這場"痛"的冒險隨時可能翻車------12 天的沉默已經讓散戶心生疑竇,假代幣和詐騙鏈接也在 X 上滿天飛(官方已警告預售結束,別再往裡扔錢)。我的建議?先攥緊錢包,等 2 月 20 日 Memeland 的年會消息落地。如果真有起色,這"痛"或許會變成"樂";要是還是沒聲沒息,那可能真是"痛並無戲"了。加密世界從不缺戲劇,$PAIN 的下一幕,你敢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