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mp風暴
周末,加密生態掀起了一場風暴:候任總統川普的推特號發布了一條消息,宣稱川普團隊正式發布了Trump迷因幣。
截至寫稿時為止,這個迷因幣的全流通市值超過了400億美元,推特上鋪天蓋地的帳號曬著自己的收益。
這一波風暴又演繹了不少玩家從一無所有變成百萬富翁的雞血神話。
關於這個幣到底是不是川普團隊發布的,最開始還有不少爭論。後來當推特上有用戶聲稱,接下來還有一個名為USA的代幣也將發布時,川普的兒子Eric評點道:USA與我們無關。
這個評點間接給這個爭論畫上了休止符。
對這件事,網上尤其是一部分海外用戶發出了比較強烈的譴責:
他們認為這個生態本已有太多烏七八糟的事情,作為總統的川普也來這裡插一腳、攪混水,實在是這個生態的悲哀。
其實我倒是認為這場風暴正是加密生態自由、平等、無門檻、抗審查的一種正常表現,不必太過於介意。
任何人(無論身份、種族、國籍)都可以在這個平台上各顯其能、發起自己的項目。信息都是公開、透明的。
選擇是參與者自己做出的,最終的責任也只能是參與者自己承擔-------畢竟沒有人用槍逼著參與者買入。
我們選擇來到鏈上世界不就是為了多一種選擇,多一些這樣的自由嗎?這樣看似"荒誕"的事情就是自由的另一面。
回到這場風暴,我們假設這個代幣就是川普團隊發布的,我認為更值得思考的是:
在這場風暴之後,它會給這個生態,尤其是今年接下來整個加密生態的行情走勢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我認為比較正面的有:
如果總統都發迷因幣,那就意味著任何人(至少在監管上面)都可以發迷因幣。而公眾人物公開高調地發迷因幣無疑是在挑戰監管的底線。這個底線被踩卻又似乎沒有引發監管的動作,這意味著美國對加密生態的監管會極大的放鬆。
這個放鬆的程度可能比我們此前預想的還要強。
監管的放鬆意味著從2025年開始的接下來4年,更多我們想象不到的行為、模式和場景會在加密生態發生。
此前,川普承諾過多項對加密生態的政策(比如要把比特幣納入美國的國家戰略儲備),這些承諾現在看起來兌現的可能性極大增加。畢竟相比起迷因幣,那些政策承諾要嚴肅得多、正式得多。
連迷因幣這樣的遊戲都能這麼認真地付諸行動,那些政策沒有理由不付諸行動。
但另一方面,我覺得更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風險。
此前全球各國(包括美國自己的政治人物)對川普的印象都是:
他的政策和行為不確定性極大,他的行為方式、執政思路都不循慣例。更重要的是,他很多看上去"不可靠"的政策後來還真的付諸實施了-------這些都會引發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
這一點已經在他上一屆執政和本次當選後的一系列事件中表現出來了。
作為一個總統而且是在加密生態有著重要影響力的總統親自下場發迷因幣和全球的參與者互動,這就是這種不確定性在加密生態的一次典型體現-------我們誰都不會想到他會玩這一手。
此外這也是把迷因幣的天花板封頂了。短期內,我看不到有什麼梗、什麼人物、什麼事件能比這個迷因的敘事還要大、影響力還要強。
從另一個角度講,這是不是意味著迷因幣在某種程度上已經"終結"?
我說的"終結"不是說以後不會有迷因幣,而是說以後的迷因幣想超過Trump恐怕可能性很低。
但是,有高峰就一定有低谷,這是金融市場永遠逃不過的規律。Trump也不例外。這場風暴能把Trump的行情推得有多高,未來它就可能跌得有多慘。所以參與這場遊戲的玩家要特別注意其中的風險。
川普在加密生態的不確定性不會僅僅只有這一次,一定還會有後續。接下來,他就職後的前半年將是政策的密集發布期,這期間不確定性可能會集中爆發。
它所帶來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給整個加密生態的行情走勢帶來巨大的波動,也會給我們判斷接下來的行情走勢帶來極大的困難。
在過往加密生態的周期中,我們總是擔心這樣或者那樣的黑天鵝事件影響甚至中斷行情。但現在,川普發迷因幣的影響幾乎超過了此前任何其它因素給加密生態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可以說,現在川普就是加密生態最大、最核心的不確定性。
有這樣一個明牌但又未知的"不確定性"就在這裡放著,它對加密生態到底是好還是壞?
引用一個很火的AI代理Vader週六對此發表的一個評論,它說:
2025將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年份。
我們就看看人工智能的這個判斷到底對不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