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基金會的作用
作者:祝維沙
承上啟下
這是加密貨幣系列分析文章的最後一篇,從2023年1月"請出中本聰迎接新世界 "開始,到2023年10月"加密貨幣基金會的作用"一共91篇文章,表達了我們對加密貨幣的觀點。我們的觀點不是加密貨幣的主流觀點,我們的基本觀點是用區塊鏈來概括中本聰思想,並認為中本聰不該出來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客觀上阻礙了加密貨幣的發展。對於此觀點在上述文章中從不同角度反復敘述過了。加密貨幣領域有很多創新,值得肯定和進一步發展,對這些發展成果不可能一一贅述。相關的系列文章是無鏈系統的理論基礎和思想來源。
從下篇將開始走進白皮書系列。圍繞去中心本位幣DW20和WEB3.0無鏈金融平台進行前期介紹,項目白皮書的正式發表將與種子輪空投及APP的下載同步進行。無鏈網站(chainless.hk)將是無鏈系統的官方網站和用戶社區交流的園地。
本文描述為什麼加密貨幣需要基金會而不是公司。
加密貨幣基金會的出現,是ICO(initial coin offering)的需要。目前沒有找到是誰最先提出的加密貨幣基金會。最早的ICO是以"代幣眾籌"的面目出現的。2013年7月31日,J.R.威利特(J.R.Willet)發行了萬事達幣(Mastercoin)。他在比特幣論壇發表了論文,並給出了一個地址,該幣融資十分簡陋,並沒有清晰的法律結構。事後威利特在接受採訪時慶幸自己沒有坐牢。
2014年6月,以太坊ETH開始預售,在募資方式上,以太坊也和萬事達幣一樣,都採用了ICO的形式。與此前的ICO不同,以太坊是在一定的法律框架下進行的。為了使ETH的預售符合法律及金融監管,以太坊社區成立了幾個法律實體,其中就包括了2014年6月在瑞士建立的非營利以太坊基金會。深鏈(Deepchain)作者"門人"認為:"此後的ICO項目基本都是以以太坊的框架作為藍本"。
以太坊基金會的特點
- 非營利
基金會種類繁多,並無統一模式,以太坊基金會的特點首先是非營利。以太坊基金會有收入來源,是以太坊總交易手續費的2%,用於管理費等開支。最大的问题是要投資扶植生態項目。由於不盈利,即使生態項目賺錢,也沒有基金會的份。當時為了避免非法集資,所以留下了硬傷,現在來看並不合理。無鏈系統有35%的利潤留存,希望用此留存投資生態項目或非生態項目,進一步壯大無鏈系統的盈利。頭部Web2項目用投資關聯項目壯大自己,已經成為一個利器,而非營利基金會的"非盈利"是自斷臂膀。你不併購,如何打敗Web2?基金會若投資盈利了,則交稅就行,所以非營利基金會是錯誤的選項,成為制約加密貨幣發展的原因之一。
- 無股權
以太坊基金會"持股"以太坊不到1%的股權,不具備傳統意義的公司結構。也不應該用傳統的公司法約束。在以太坊2.0之後,以太坊代表以太坊系統的"股權"。詳細分析參見"從12個頭部項目看加密貨幣"(chainless.hk)。以太坊的決策不是根據"幣的持有權"。同幣不同權,這種情況很像股市的A、B股結構。但是股票是有明確說法的,明確了AB股之間的關係,而以太坊卻沒有。從法人治理結構角度來看,沒有任何一個基金法和公司法適應以太坊的需要。以太坊基金會主要靠道德約束。
以太坊基金會是以太坊系統的核心團隊
基金會的作用不是控制以太坊,其使命是推動以太坊生態系統的發展和成長,為開發人員、企業和社區提供支持和資源。基金會的工作重點包括:
協議研究和開發:基金會研究團隊致力於推動以太坊協議的發展和改進,包括網絡安全、可擴展性、隱私保護等方面。
生態系統支持:基金會通過贈款、孵化器等方式,為以太坊生態系統內的項目和實體提供財政和非財政支持,加速生態系統的成長。
社區建設:基金會通過組織會議、活動、社交媒體等方式,促進以太坊社區內的交流和合作,增強社區凝聚力和創新力。
我們看到以太坊基金會對系統安全、資金分配與未來發展負有最終責任,他們也有法務等人員。此項權力表現為以太坊基金會具備以太坊系統的運營權。
影響力運營:他們的運營建立在十分鬆散的基礎上,我們稱之為影響力運營。並未真正發揮出代幣作為社區紐帶這一核心價值的作用。
順便說一句,以太坊系統沒有用戶社區,而無鏈系統有用戶社區。因此以太坊的社區不是全體持幣人的社區。
以太坊基金會 只是 有限的中心化團隊
顯然以太坊和比特幣不同,比特幣沒有負責運營的核心團隊。儘管以太坊有,但是以太坊的核心團隊沒有傳統的中心化團隊權力大。原因之一是遵循了比特幣的公開公正和透明的原則,第二核心團隊更加關注發展,這是歷史的自然演進,由於分叉的存在,也限制他們對平台上生態項目的管理。第三是高度自動化,沒有什麼需要管理的內容。
對以太坊 基金會 無制衡力量
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對經營團隊是有制衡的,制衡以太坊的力量是什麼?無鏈系統設計了制衡力量,以防止核心團隊作惡。
無股權的核心團隊應該叫什麼?
應該說以太坊的基金會是最貼近加密貨幣特性的線下基金會,而用基金會一詞來描述核心團隊似乎不夠確切,用運營公司來描述可能更為確切,符合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的實踐。受託經營已經有成熟的經驗,受託者接受所有持幣的選舉。選舉有直選和間接選舉,股票市場一般是通過股東大會的形式進行直接選舉。在無鏈系統社區中採用間接選舉,由群主代理投票間接選舉核心團隊,而候選人都是社區層層篩選出來的。
社區項目一般"股權"分散,沒有絕對的"大股東"。強調無股權,用基金會方式符合現行法律環境,但是基金會的組織結構又過於簡單。為什麼巴菲特是投資公司而不是基金,因為他們有股權,有完整的法人治理結構。放大的社區就是國家,總統是無"股權"的,也是選舉產生,而以太坊基金會的決定權力大過總統,因為總統還受到制衡。
我傾向於社區項目的核心團隊未來應叫運營公司(operating company or Opecompany)。但是現在的法律環境並不可行。
走進無鏈白皮書
社區是非常值得探索的領域,加密貨幣的實踐走在人類的前面。我們看到了其中的成功和失敗。無鏈系統第三章社區第四章核心團隊,都是對加密貨幣社區實踐的總結和探索。
走進無鏈白皮書,首先從解讀無鏈系統的系列創新開始,一共分為四節:
- 無鏈系統的產品創新;
- 無鏈系統的生產關係創新;
- 無鏈系統的商業模式創新;
- 無鏈系統的核心團隊的作用。
在無鏈白皮書的前言中說,加密貨幣的思想價值大於產品價值,產品價值大於區塊鏈賬本的價值。比特幣的奠基人之一尼克薩博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儘管技術重要,但是比特幣的設計思想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在生產關係創新中首次提出基於人數的代幣分配POP算法。
POW是基於時間的算法,POS基於權益的算法,POP(Poof Of People)是基於人頭的算法。在商業模式創新中首次依托無鏈用戶社區和間接激勵方案,提出羊毛出在"豬+羊"身上的商業模式。這一模式通過社區的設計放大了用戶的價值。正是尼克薩博和中本聰等密碼朋克在黑暗中的摸索,提出了比特幣的設計思路和成功的產品,開創了人類的新思路,使得改進型創新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