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互操作:Web3 的核心體驗

YoubiCapital
2023-04-09 17:46:23
收藏
在Web2.0中, 雲化的操作系統正在成為現在黏性最強的用戶入口, 越來越多的功能被整合進雲操作系統中, 越來越多的用戶體驗也隨之被遷移到雲端, 這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

作者: Chen Li, Jims Young, Li Gong , Ivo Entchev ,Youbi Capital

一、Web2 的困局

我們每天生活在各種APP中:在微信上和朋友閒聊,用點評軟體選要去的餐廳,在小紅書上探索生活的多樣,用支付寶付日常的開銷……我們生活的痕跡被形形色色的APP捕獲,沉澱在各自的數據庫內。

同時,隨著對工作與生活要求的增多,我們有了越來越細分的APP們:從單純視頻到長視頻,短視頻,中視頻的劃分,從博客到微博,長文章,圖文信息流等不同呈現方式,越來越精細化的用戶需求創造了更加細分的APP分類,同時也導致了數據的更加分散。

這種APP間的分散與數據不互通形成了一個個"數據孤島"。我們在不同的APP之間重複著註冊帳號,撰寫內容,並需要在各個平台中一次又一次地發布達到"全平台同步"。

而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在抖音上的一個視頻,可以無感地被同步到小紅書。同樣的,一個我們發在B站某視頻的彈幕,也可以被同步到其他平台。APP之間能夠共享該用戶的數據,數據便從此不再存在於孤島,用戶也能借助更自由的平台互操作實現更多有創造力的內容輸出。這也是不斷被提及的Web3終局體驗------能夠互操作的應用矩陣。

image而面對基於融合數據中台的應用矩陣的大趨勢, 在不同平台上的數據孤島間這個趨勢會如何進一步落地? 而Web3技術如何服務於這個大趨勢? 這是我們要討論的問題。

二、為什麼是Web3

Web3的含義包括區塊鏈, 密碼學, 去中心化經濟模型等概念。代表性的產品有跨主權貨幣比特幣, 基於智能合約的去中心化金融, 以及去中心化的計算, 存儲網絡等。

以去中心化金融為例, Web3應用的主要特徵是去信任資產管理和交易(簽名), 用戶數據存在一個公共的數據庫裡, 也就是公鏈上。應用和應用之間不存在數據隔離, 甚至在大部分鏈上, 應用之間的數據有完全無許可的互操作性, 這種遠超Web2平台的自由度, 導致了去中心化金融應用的大爆發, EVM體系內的應用數量在2020-2022年之間增長了1000倍。

image然而在消費者應用方面, Web3遇到了明顯的瓶頸。公鏈的數據存儲能力非常有限, 而且價格極高(以太坊的存儲成本是AWS的1百萬倍), 僅能夠支持去中心化金融類型的應用產生的數據量, 無法承載內容和用戶行為跟蹤等這類其他C端應用需要的大規模數據。Web3的解決方案是把這類存儲需求在鏈下滿足, 並通過密碼學的方式把資源組織和抽象出來提供給開發者。具體實現我們在後面討論。 這種鏈下的存儲方案, 例如Filecoin, Arweave, 是把數據以分割, 加密的方式分布地存儲在他們網絡裡各個伺服器上, 成本低於中心化的存儲 。和公鏈上的完全開放的數據不一樣, 這些數據需要用戶的授權, 才能進行調用

這裡要提到Web3應用概念提出早期的一個主要理念, 突破應用平台發展天花板的模式必須是用戶擁有數據而不是平台, 同時用戶也應該擁有應用平台的一部分, 這樣平台才能在最大限度地挖掘數據的價值的同時, 將利益與用戶共享*。當用戶擁有數據, 應用和應用之間的數據隔離就可以通過用戶授權打通, 所以Web3的數據中台必然是以用戶為核心的。接下來我們要討論的是如何把Web3技術層, 帳戶管理, 存儲, 執行等組合成一個以用戶為核心, 而且最方便開發者使用的技術棧。

image

三、Web3的技術棧 - 從Defi談起

Defi應用相對於傳統C端應用來說反應很慢, 一個交易完成通常要等幾秒到幾十秒甚至更長。而基於IPFS的應用會需要至少一分鐘, 有時長達幾小時才能同步一個內容的更新。這些應用的速度都是由他們後端的數據庫更新的速度決定的。

Defi 的速度基於公鏈的共識, 受網絡去中心化程度的限制;而對於非金融應用,內容一般只會存在一個或幾個節點上, IPFS同步的是尋址信息, 因為節點的去中心化程度更高, 同步時間也更長。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不同的區塊鏈都開發了自己的Layer2, 用來存儲和更新需要快速處理的數據, 然後每隔一段時間再轉移到鏈上。而 IPFS上也發生了了類似的事情, 這就是 Ceramic 做的事情。Ceramic 的節點可以用來像中心化的雲一樣, 記錄某個應用上發生的事件 , 然後過一段時間再把結果更新到IPFS上, 所以可以把它看成是IPFS的二層。

有了這個二層, dapp的體驗就可以和app非常接近了。除了動態存儲, Ceramics還提出了數據模型的概念 , 在應用和應用之間建立數據標準, 使跨應用的數據互操作變成可能

image Dataverse-OS在Ceramic 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的資源抽象和隔離, 打造了一個能夠管理存儲資源和身份的Kernel , 類似一個操作系統的內核, 讓應用和用戶通過他們的公鑰 來進行身份驗證, 獲取資源, 而又互不侵犯。這樣做的好處是所有應用都可以跑在同一個Kernel裡面 , 而不是獨立的系統。應用和應用之間不需要兩兩之間打通, 就可以通過Kernel申請, 和用戶私鑰的授權 , 獲取任何一個數據表的權限

image 從數據互操作的角度, Dataverse-OS起到了雲端操作系統的作用, 能夠讓應用之間實現大規模的數據互操作, 是未來Web3數據中台的一個雛形或者MVP。這個領域還有幾個項目有類似的願景, 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四、展望和挑戰

在Web3誕生以來,讓數據在應用之間自由的流動一直是我們的一大願景。隨著眾多技術棧的不斷成熟,這一次我們終於almost there。

對於用戶來說,這是第一次在Web3應用之間可以全品類地實現數據互操作。我們可以在各個視頻平台之間共享彈幕,和全世界各地的網友討論同一個話題而不受平台限制;個人的資產可以在各平台之間完成支付,個人的社交積分與聲譽也會被所有APP廣為認可;我們甚至可以自由地管理自己的數據,讓它在應用間,用戶間自由地流動,完成更多的可組合性上的突破。

而對於開發者來說,流量的門檻第一次如此之低,以至於可以輕易地獲取用戶開放出來的信息並加以使用。數據從此不再是應用之間競爭的門檻,好的產品才是。同時,開發的門檻也得到進一步降低,隨著無代碼工具的不斷普及,前端的門檻得到不斷降低,只需要與Web3的後端接入,一個應用便能就此誕生,而這一切都近在咫尺。

在Web2.0中, 雲化的操作系統正在成為現在黏性最強的用戶入口, 越來越多的功能被整合進雲操作系統中, 越來越多的用戶體驗也隨之被遷移到雲端, 這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 而以用戶為中心的雲服務,必然要和中心化平台競爭開發者和用戶, 我們認為在內容和社交應用方面, 以用戶為中心的雲服務平台有不可忽視的優越性。

Dataverse-OS的設計簡潔而強大, 賦予了開發者實現數據互操作的所有核心功能。他們的SDK被我們迫不及待的推薦給所有的dapp開發者。但我們碰到一個問題是用戶是平台吸引開發者的主要因素, 如何通過共贏的方式吸引早期開發者是數據中台最大的挑戰。這裡我們的答案是一個做公共數據中台的項目Glitter, 關於這個項目我們會在下一篇裡詳細介紹, "Web3流量的火車頭Glitter"。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
banner
ChainCatcher 與創新者共建Web3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