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O 正在走出烏托邦困境:Denver 發令槍已響
作者:Baiyu,SeeDAO
這幾天,感覺像做了一場光怪陸離的夢,和很多 DAO 友線下一見如故,在寒冷的丹佛神奇地找到了一群操著不同語言的異國異種的親兄弟好同志。大家三三兩兩隨時聚在一起,高密度地交換信息,分享彼此的 DAO 進展和反思,留下合影,各奔東西,繼續探索 DAO,期待未來再見。
和幾位關注 DAO 的好朋友交流了對 DAO 未來發展的判斷,雖然大家對 DAO 的爆發時間有分歧,但有一點是有共識的,DAO 正在從零開始把人類歷史上的組織方式和政治制度全部演進一遍,但是迭代速度是傳統歷史的 1000 倍。
DAO 正在走出烏托 邦
DAO 相關活動發生在兩個主要陣地,一個是大會之前的 side event-DAO Denver, 一個是主會場的 DAO Town 專區。前者持續了 3 天,後者共 4 天,都是主題演講和圓桌對談的形式,基本涵蓋了 DAO 相關的全球項目方和核心貢獻者。我幾乎所有時間都泡在這兩個場子,聽演講和圓桌,和嘉賓交流 DAO,也反向分享了 SeeDAO 獨有的一些貢獻。晚上時間,參與了幾個由老外組織的 network state 的小圈子聚會。
DAO 的議題設置是有明顯傾向性的,幾乎都是反思 DAO 治理困境和談論新思路新工具。由於 ETHDenver 的特殊地位,可以把這看作是今年 DAO 領域發展的風向標,會場上扣動了發令槍。事實上這一點在私下和幾位 DAO OG 的交流中得到了印證,我說聽到這些反思和新思路非常興奮,他說這些東西在他們核心圈子早就不新鮮了,今年的任務就是要解決過於烏托邦的困境。那大家反思了哪些議題呢?
01 如何理解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的理解方式直接決定 DAO 的治理模型和決策機制。很遺憾,長期以來,由於西方現實世界的政治正確和 Web3 的政治正確疊加,大家在過度使用去中心化,「overused decentralization」,少數核心貢獻者意識到了問題,也不敢在社區公開去談論,經常能看到 OG 們在推特上談論 DAO 困境時各種拐著彎的比喻和暗示。
即使筆者自己在今年初給 SeeDAO 的 2022 年總結和 2023 年行動方案中決定公開談論這一點時,也是下了很大決心,冒著風險來談的。在 Denver, 當看到很多非常核心的 DAO 貢獻者和發起人,也都在集體反思這一點,並討論"how to develop leadership in DAO but not to recentralize",心情自然非常激動。
關於治理模型反復聽到了個詞,representative democracy,不同嘉賓不約而同地提出了「讓所有人決定所有事」行不通,在 consensys 工作同時又是很多 DAO 核心貢獻者的嘉賓甚至提出了好的治理應該是 rare voting。被選出來的 team 來決策和執行專業的事情,這是一種委託,但不是回到再中心化的老路,因為大家同時強調,透明、提案系統和 code is law 的工具. 這與 SeeDAO 治理遵循的"機制透明、權力流動"原則是一致的。熟悉福山政治秩序起源模型的朋友應該就能明白 DAO 已經到了哪一步,部落---國家---法治---可問責政府。
同時,大家開始意識到,好的治理是一種動態的平衡,沒有一勞永逸的方案。
02 Offchain is important
今年仍然有很多 DAO Tool 項目方仍在講 on-chain DAO, 比如 tally、Arogon、Koris, 好玩的是,Arogon 終於開始反思自己了,他們提出要 simplify、UX first, 並發布了全新的 DAO OS,提供 SDK 給 DAO 開發者使用。
但是,更多的 DAO 發起人和參與者開始分享,最重要的是人達成共識,很多場景目前是無法上鏈的,DAO 要跑起來必須結合鏈下工具,更重要的是透明和不可篡改,很多時候 AR 和 IPFS 就夠了。經過漫長的治理實踐,大家開始意識到完全的鏈上治理【100% governed by smart contracts on-chain 】是行不通的,甚至有項目 Q.org 喊出了「Beyond code is law」。
03 Human center
大家終於不再採用以太坊白皮書上原教旨主義的定義方式來審視 DAO,要求 100% onchain, 一切決策行為預先定義好,鏈上投票,全自動執行。事實上,上一周期促進 DAO 繁榮的明星 DAO 沒有一個採用了之前的純鏈上框架去啟動 DAO。
大的 DAO 都在根據自身獨特的業務流程和治理模型開發自用的工具,小的 DAO 則組合使用鏈上和鏈下工具,被所有的 DAO 採用最廣泛的是 Discord 和 notion,其次是鏈上工具 genosis safe 和 collab.land. 原来越多的 DAO 開始明白,DAO 的關鍵在於共識和目標,在於成員對於組織的信任,在於成員在協作中建立的情感鏈接和信任關係網絡。
工具是為了增加透明性、降低信任成本和提高協作效率的,工具要服務於 DAO 的目標,而不是反過來削足適履。見到各種五花八門的 DAO,願景都很直指人心,有個哥們直接寫了一本厚厚的書闡釋自己對於科技時代技術和人的關係的反思,在現場發書,講心靈的作用,如何去做一個 SpiritDAO;還有來自埃塞俄比亞內戰中的藝術家和知識分子,用 NFT 籌款挽救自己的祖國,用 DAO 來尋找方案;有人想做一個基督徒的 DAO;還有很酷又很神神叨叨的 Meloch 和 RaidGuild……
04 Don't need token from DAY1
好的社區需要從共識高度凝聚的小規模社群開始擴張,一開始就用 token 吸引很多共識不一致的人對社區長遠發展是災難。所以比起上來就發行 token,更重要的是提出明確的願景,吸引到志同道合的早期核心團隊,這就是啟動 DAO 最難的一點。很多人做不到這一點,反而想在 token economics 上去動心思,可能一開始就走偏了。
記得 SeeDAO 剛完成上輪融資時,也沒有召集去發行 token,採用積分來激勵和記錄貢獻【根據融資估值和 token 總量,得出 1 積分 =0.03U,並根據貢獻市場價計算積分數】,被不少朋友嘲諷是白嫖。後來,blur 用積分空投,safe 給用戶空投了 nontransferrable safe,更多的 DAO 用積分來記錄貢獻。
05 Reputation system matters
聲譽系統在 DAO 內的重要性被不少嘉賓提及,Giveth 的小姐姐則直接說出了 nontransferrable token + transferrable token 模型。這一思想其實也不新鮮,早在 SBT 被 Vitalik 提出之前,出於對 DEFI DAO 治理代幣和 NFT 社區治理的反思,就有人提出了聲譽代幣模型,後來衍生出了不可轉移的 NFT 和雙代幣治理模型。但是出於治理代幣可以合規發行以及 DAO 金庫難以分紅的風險考慮,這一模型並未在 DAO 中被普遍使用,相信隨著猶他州正式承認 DAO 作為獨立法人實體並允許分紅,聲譽代幣未來可能會在 DAO 治理中被廣泛應用。
06 DAOs need a business model
除了治理以外,談的最多的就是 DAO 的商業模式。基本上,大家都同意 DAO 需要能夠有效產出,能夠有可持續的商業模式。Koris 喊得最直接,「Run your DAO like a business」,並基於 Metis 鏈提供相應工具;FWB 說得比較委婉,但是他們已經像一個矽谷公司一樣運作了,和 top 100 公司合作進行創意設計並銷售產品,最近公布了營收數據。有人承擔 leadership,必然要相應地承擔責任,也會有商業模型中的一些數據指標要求,這是 DAO 在走向務實的一面。
DAO 目前的模式有幾類。第一,孵化器模式,最成功的毫無疑問是 Seedclub,收取被孵化項目 token,但是類似 YC 的孵化器運作模式需要很強的專業性和資方資源,所以 Seedclub 本身本不是以 DAO 的方式來提供服務。OrangeDAO 有後來居上的趨勢,YC 校友的錢和公鏈的資源堆在一起已經初現成效,孵化出來了 DAO 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商 Origami,他們為 CollabDAO 提供了全套服務,最近還拿下了一個 10 萬 U 的 Web2 公司轉型諮詢單子。
第二,成為 Web2 大公司或者 Web3 大項目的某種形式的外包部門,主要在創意設計、探索性研究、市場影響拓展這幾塊。不少公司意識到維護一個創意設計或者市場影響部門成本很高昂,而且效果不好,於是會開始用這部分預算和扶持一個 DAO 或者和已有的 DAO 合作。社區最不缺的就是創意,而且總有自來粉,那為什麼不採用 DAO 的框架來容納他們呢。Nike、歐萊雅、Collab.land、輝瑞都邁出了一步。當然,協作複雜度高的實體生產管理、軟件開發等業務目前並未開放給 DAO。依據 DAO 能決策的業務範圍和程度,這類 DAO 形式非常多樣,Defi DAO 可以決策很多參數,Web2 品牌的 DAO 則可以決定一些新品設計,但是這些 DAO 的收入都是來自於主公司的業務收入。
第三,獨立在一些垂直領域提供專業服務並收費。這類 DAO 其實更像是合夥制企業,發起人在該領域專業能力強,資源廣泛,同時邀約一些朋友組成早期核心團隊,然後吸收社區成員,一起在 DAO 的共識框架下協作,產出服務,對外收費。這類 DAO 通常進入門檻比較高,規模不大,但是社區氛圍好,執行力強,隨著猶他的 DAO 法案通過,這類 DAO 應該會大規模爆發。這些 DAO 中有明確的角色分工:貢獻者、消費者、投資者,比如 FWB、Water&Music、StoryDAO、IndexCoop 等。
第四,服務特定文化背景人群的全球網絡型 DAO。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群進入 Web3 的門檻不同,需要的服務不同,進入賽博空間以後會基於不同文明背景而分散聚集成不同的數字部落 - 也就是 DAO。這類 DAO 會注重服務好相應母語人群,提供大量的入門教育,幫助新人融入到 Web3,並連接到全球的 Web3 網絡。他們的商業模式通常是基於 DAO 的網絡,為 DAO 中人群提供諸如教育、求職、社交、數字遊民等多種服務,為全球各地 web3 項目提供該地區的本地信息鏈接、市場推廣和營銷等服務。他們更像是一張網絡,提供土壤和橋的服務,鼓勵 DAO 中成員基於這張網絡去創造項目和提供服務,並抽取某種形式的稅收進入 DAO 金庫。韓國人做了 HanDAO,ETHKipu 則覆蓋率了拉美地區所有國家,Pando 鏈接非洲 16 國的開發者和創業者,背後孵化連接了 60 多個項目,加起來總估值 50 億美金,現在準備融資 1200 萬美金……SeeDAO 也屬於這一類,我們主要面向華語人群構建一張覆蓋全球的 WEB3 網絡。
07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總體來說,這次大會關於 DAO 的議題討論更像是為了引導西方 DAO 社區參與者「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原本我有一種偏見,海外 DAO 會陷在去中心化的政治正確中不能自拔,但是這次聽到了很多反思和新的解決方案,幾乎和我們基於自身實踐得出的經驗和結論是一致的。那這就很可怕了,海外社區不缺資金,不缺高質量貢獻者,一旦思想轉彎了,建設起來是很快的。
一個有趣的細節是,有一場圓桌嘉賓是 0xjustice,SeeDAO 翻譯公會翻譯了他最新的關於 DAO 治理應該遊戲化的文章。他很高興我們翻譯了他的文章,並很驚訝我們獨立地得出了 DAO 遊戲化的結論,甚至已經落實在實際的治理模型中,跑在已經投入開發的 SeeDAO 遊戲操作系統中。第二天,我吃早餐時,又偶遇了他,他分享了很多 BanklessDAO 的早期故事,並坦言他的遊戲化思想在裡面很難去改革並落地,期待東方 DAO 的智慧。
DAO 與 DAO Tool 相互交織的 DAO 生態已成型
01 打開 DAO 的想象力,真正實現 Mass Adoption
各種各樣的 DAO 都在湧現,大家嘗試用 DAO 這種新的組織工具去改革各行各業的流程和利益分配關係,一旦治理模型的演進達到一個新階段,這些 DAO 會捲入更多的人,遠遠超過 NFT,DAO 會成為真正 Mass Adoption 入口。用一句現場嘉賓的話說,"People follow people but not the tech." 在現場最容易接觸的就是各類 infru 和 tool 項目, 因為大家都在找場景,找用戶。
02 DAO Tool 已經深入到 L2 鏈
海外 DAO 的實踐已經很久了,所以已經沉澱出很多需求,並被開發出各種工具。除開 Arogon、tally、meloch 這些 DAO 的協議模板工具,現在已經出現了為 DAO 而生的鏈,Q.org 是 EVM 兼容的 L2 鏈,提供各種模板工具,吸引各種 DAO 來部署,已經被 Hashkey 投資;Metis 是個老 L2 鏈,他們孵化了 DAO 框架工具 Koris, 並推出孵化計劃,使用他們工具部署一個 DAO 發 1500U grants……
其他的綜合類 DAO 工具諸如 DAOlens、Web3CRM 等等已經展現了很強的產品力,從 uiux 設計到產品思路,再到對 DAO 治理理念的理解,都已經進化到了全新的階段。
讓我比較驚喜的是,終於有項目基於 DAO 的視角從協議層考慮 DAO 工具的權限問題,「Ownable Acecess Control」。
03 學術研究和行業實踐交叉前行
真正的強大是不僅在業界有實踐,還有學界源源不斷提供思想燃料和建設性批判。在大會現場居然有嘉賓引用了 Federalist, 有平台合作主義研究的大神 Nathan 分享 policymakers, let DAOS play, 有研究者比較了 DAO 和生態有機組織,強調"balance、organic",MetaGov 討論 DAO Constitution 的重要性和可修改性,CommonStack 被稱為 DAO 黃埔軍校已經走出了 Giveth 等不少項目……這些學者和組織都不是宅在象牙塔做研究,他們深入參與了 DAO 和 Web3, 提出的问题都是很前沿的實踐問題,並結合學術資源提供自己的解決方案。
04 DAO 生態已然成形,爆發是早晚的事情
好的 DAO 會吸引高質量貢獻者,這些人全職在 Polygon、Consensys、Paradigm 這些頂級項目內工作,兼職在感興趣的 DAO 內貢獻,他們中不少人在這次大會給出了非常有反思性和建設性的意見。他們在 DAO 內有了實際體驗後,要麼留下繼續建設,要麼會自己去打磨 DAO Tool,要麼就去投資支持喜歡的 DAO,要麼去發表學術文章,甚至去向監管者解釋 DAO 並促進 DAO 的發展。他們彼此之間聯繫緊密,高度同頻共振,互補互促,我看到了海外 DAO 的繁榮生態,相信他們一定會改變世界。
華語 DAO 生態要有道路自信
華語圈 DAO 生態怎麼樣呢?我只能說說我知道的情況,難免有所遺漏。
這次在 DAO Denver 現場意外發現 .bit 團隊的贊助,跟 DAOLens、Koris、MinDAO 等 DAO tool 項目排在一起,我很驚訝。後來和他們聊完才發現,他們已經盯著 DAO 研究很久了,現在轉型做圍繞.bit 來做 DAO tool,還推出了 Voty 這樣的 DID Based 投票工具。
我感慨,華人圈終於有拿到融資的正規軍下場正兒八經做 DAO Tool。大家一見如故,兩眼淚汪汪,我們有 DAO, 他們有工具,得聯合起來搞事。同時,我還了解到 Nervos 公鏈推出了 APPChain, 在積極找應用方合作,JoyID 和 Unipass 為 DAO 場景降低用戶門檻已經做了很多嘗試。在會場,我也看到了清華 THUBA DAO 的金庫類產品,Metaopia 產品團隊的小姐姐是和我一樣幾乎聽完了所有 DAO 分享的……
在和 Bankless DAO、GitcoinDAO 等 DAO 的 OG 交流時,他們會說認識 Bob、Shawn 和 CHAOS,所以我們也有很多前輩衝在前面了。華語圈很多人從超哥介紹 BanklessDAO 的文章開始關注 DAO,了解 Seedclub; Shawn 老師是 CommonStack 早期畢業生,參與很多 DAO 貢獻,還投中了 Origami 這樣的 DAO Tool; Bob 老師分享 gitcoin dao 的各種經驗;屏風老師孜孜不倦地輸出 NounsDAO 生態內容;從 DAO One 出來的 Windy 老師還在用心地做 DAOrayaki……
不過另外一面是,華語 DAO 社區幾乎都在做產品孵化器,內容搞翻譯,治理模型則是東拼西湊。DAO Tool 團隊我也算見了不少,大部分創始人沒做過 DAO,也沒深入在一個 DAO 貢獻過。反過來,Consensys 曾要求自己的員工在工作時間輪流去 BanklessDAO 貢獻,我和 Paradigm 的員工聊下來,發現對方非常理解 DAO 的模式和問題所在。差距是客觀存在的,有大環境問題,也有從業者心態問題,但是只要我們直面差距,堅持自身特點,並學習海外 DAO 先進經驗,一定會走出自己的路。
我一直覺得,東方的 DAO 相對容易做好自上而下,西方的 DAO 相對容易做好自下而上,而良好的治理需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Vitalik SBT 文章開篇引用的是老子,全球概覽創刊號最後介紹的是易經。DAO 時代是人類文明重新交融碰撞的時代,相信我們能走出內卷怪圈,立足世界,放眼東方。
本文篇幅所限,先分享至此,接下來會繼續分享《SeeDAO 治理模型拆解》、《如何創建一個適合華語文化的 DAO》、《DAO Tool 創業之路》,歡迎大家關注 seedao.xyz, 與我們聯絡。
貼幾張現場的圖:
(DAO 與自然生態組織比較)
(DAO 內投資者、建設者、消費者角色模型)
(Giveth 團隊小姐姐務實又有理想)
(Droo 引用聯邦黨人文集)
(DAO 占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