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Suji Yan:再做底層區塊鏈意義不大
本文於2020年10月23日首發於鏈捕手公眾號,作者Echo。
一、想做區塊鏈與互聯網間的橋樑
鏈捕手:Mask Network是一個很有趣且令人印象深刻的產品,你創造它是希望為互聯網世界帶來怎樣的變化?
Suji:過去很多人說解放數據主權,但是沒有一個項目能夠把舊世界和新世界連在一起,互聯網巨頭不會把自己升級。所以,我們想通過這個項目搭建一個巨大的橋樑,來迫使傳統的互聯網進入到新的互聯網、升級到Web3.0,希望最終能夠降低去中心化產品的使用門檻,直接使用Web3.0的產品。
鏈捕手:除了信息加密工具,Mask Network還有哪些有意思的工具可以分享?
Suji:我們已經開發了一套技術框架,叫做DApplet(Decentralized Applet),可以直接插入到Facebook、Twitter和Reddit等等裡面。簡單來說,Mask Network可以把小程序裝入Facebook或Twitter,並且他們不會知道;或者是通過我們的技術使它去中心化,使得社交平台也不能封掉它。我們應該是目前這個行業裡面唯一一個掌握這套技術框架並且樂意將其開源出來的團隊。
過去一年中,我們在Mask Network中已經開發出了一些「Applet」,其中包括一個以太坊紅包功能。通過這個插件,用戶可以將任何加密通證裝入以太坊智能合約中,同時將這個紅包以Tweet的形式發布在Twitter上。只要其他用戶同樣使用了Mask Network插件,通過正確的方式就能夠領取紅包。
另一個小程序的例子是Gitcoin捐款。Mask Network將檢測到所有包含 http://gitcoin.co URL的Tweet,並在用戶的社交頁面中顯示一個浮窗,用戶可以通過這個浮窗進行捐款。
我們最新開發的交易小插件,可以通過檢測網頁中是否存在以美元符號 $ 為開頭的通證標籤。如果有的話,用戶只需要將鼠標懸停在這個標籤上,就能夠看到這個加密貨幣的市場趨勢,上了哪些交易對,甚至如果這個通證在Uniswap有交易對的話,還能通過Mask Network中內置的「Swap」界面進行直接交易,這個是由Uniswap支持的。這些功能都已經對Mask Network所有用戶開放,無須另行安裝。
鏈捕手:你將Mask Network等產品稱為橋樑,這裡具體怎麼理解?
Suji:對,它們是可以定制和改造的橋樑,但不是工具,而是中間件。如果沒有我們,很多項目沒辦法在直接在中心化平台上使用。但和其它中間件不同,我們是去中心化項目,代碼是開源的,所有人都可以在上面進行開發。
我們把互聯網本身當作區塊鏈世界的一種數據基礎,把新世界視為一個數據庫,我們把這兩個世界跨在一起,但不是做跨鏈,而是跨互聯網的區塊鏈。
舉個例子,通過與波卡和以太坊生態進行合作,我們成功實現了把波卡和以太坊搬到了Twitter、Facebook上。雖然目前為止,我們只做了一些小插件,但後續的想像力是無限的,它將是所有賽道的綜合體,是去中心化世界最大的入口,因為我們是第一個能夠跟中心化世界進行連接的橋樑。
鏈捕手:區塊鏈行業內很少有像你們這樣的團隊,一直專注於做加密插件或者說橋樑,可以分享下你做這件事最初的想法嗎?
Suji:我們知道很多項目從傳統互聯網行業的視角來看很酷,但是它們缺少對新世界的理解,缺少對Web3.0的理解。我也認識一些Web3.0的大佬,像Vitalik他們已經很明白問題在哪兒,但是船大不好掉頭,只能說由他們資助Dimension去做這個事情。
中國互聯網和美國互聯網是相似的,如果有哪個中國互聯網項目跟行業或者VC說我要打倒中心化互聯網巨頭,這只是個夢。類似的,任何說要打倒以太坊的項目儘管有可能性,但是有一定難度。
太多人做去中心化的底層區塊鏈了,再做一個意義不大,所以我們就去做一個跨互聯網的橋樑。以太坊可能就像是當年的互聯網,雖然很酷但是使用門檻高;而現在的互聯網巨頭都很好用,但是非常封閉,它可以隨時對用戶進行封號或是禁言。所以我在想能不能在互聯網上先做一個比較創新的事情:在現代互聯網應用上直接使用DeFi、NFT、DAO、以太坊、波卡等去中心化項目。
鏈捕手:工具類產品往往很難變現,你們的商業模式是怎樣的?
Suji:這個模式下做商業模式也挺直接的,和Compound、Uniswap的邏輯有點像,我們正在建構一個不需要任何認可的巨大網絡,不需要任何傳統意義上的監管,其中就有巨大的利潤空間,我們跟雲計算廠商等合作,用戶進行交易需要付手續費或者付費解鎖,這些費用都由Dimension進行價值捕獲。
但是現在這樣做沒有意義,我們希望讓用戶先意識到數據的重要性,數據是他們的資產,我們提供給用戶合法的技術,捍衛自己的數據資產。
鏈捕手:可以談談問世的幾款產品具體用戶量和增長趨勢嗎?
Suji:我們有兩部分用戶,一部分是清楚了解什麼是Mask network並且每個功能都會用的用戶,這部分有3、4萬的下載,日活大概3千;另一部分是指通過互聯網入口進入我們的用戶,數量已經有80多萬。用戶增長趨勢說誇張一點,一年有接近一百萬的增長。
我們目標是在三年做到2000萬的安裝。像今年春節期間我們和Maker的合作的紅包活動就吸引來了1000多個真實用戶,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也參與了。
這些人可能並不是Web3.0的用戶,也不會用DeFi去做更多的事情,但這也證明原本的互聯網平台是一個入口,這個入口需要一個橋樑,即使成功如以太坊、Maker也需要這個橋樑。
二、Web3.0就是突破阻礙和限制
鏈捕手:現在社會數據隱私泄露非常普遍,很多數據其實是企業或者政府他們主動收集的,Mask Network這些產品使得互聯網巨頭或者政府都站在了自身的對比面。那么自從發布以來,你們與Facebook這類大企業或者政府有沒有進行過什麼博弈呢?
Suji:肯定會做,現在這方面不方便透露。我現在能說的是,類似於推特等軟件是我們的盟友。
比特幣通過10多年才達到1000多億美元的市值,但只要扎克伯格和貝索斯聯手,似乎就能夠把整個行業堵死。很簡單一個道理,Facebook針對我們就相當於針對去中心化,針對以太坊、IPFS,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所以我們要和以太坊、波卡這些項目聯合起來,互相之間不要過度競爭,大家一起合作,才能真正地實現去中心化世界。
鏈捕手:你們的目標是架起Web2.0和Web3.0之間的橋樑,可以談一談你理解中的Web3.0是怎樣的嗎?
Suji:所有人對Web3.0的理解都不同,我的理解是Web2.0由於一些奇怪的原因做不到的東西,互聯網早期有很多美好的夢想,比如說跨境支付、三權隱私、線上治理、永久存儲、開放金融、數據屬於個人,但是由於各國跟一些商業組織基於自己目的阻礙成為現在這個階段,我們把現在這個階段叫做Web2.0,將突破阻礙和限制的下一階段稱作Web3.0。
鏈捕手:我們了解到你還是反996協議的發起人之一,你認為區塊鏈技術對個人的賦權能起到改善996工作制的作用嗎?
Suji:Vitalik一直信仰和去實踐的概念:數據即勞動(Data as labor)。大家都認為996運動改變生產關係,而生產關係的本質無非是勞方和資方的關係。數字世界裡用戶是勞方,平台和平台擁有者是資方,用戶的勞方是通過創造數據付出勞動的,只有密碼學能夠保護數據或者保護數據轉移跟交易,這個就是開放金融或者DeFi。
所以我很確信的一點是:所有人都可以變成資本家,這些碼農需要擁有資本,他們就需要開源運動來幫助他們真正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而不是讓大公司代表他們擁有並通過這些知識產權賺錢。我冥冥之中覺得,996運動是這個願景的開端。
傳統世界中,我們要通過法律法規去保護勞動者能夠酬勞的能力,在數字世界中你要通過以太坊跟智能合約去實現。 如果我們堅持這個思路前進,中心化平台也不足為懼。
鏈捕手:你身上有許多非常個性化的標籤,女裝程序員、反對996運動、大學輟學等行為帶有些離經叛道的意味,可以談談你的這種反抗意識是怎樣形成的嗎?不過從社會層面來看,許多價值判斷的存在根深蒂固,反抗行動的效果目前似乎有限,你如何看待這種情況?
Suji:這個很難說,每個人看到和相信的東西不同,比如你相信性別沒有什麼差別,政府跟壟斷公司不影響真相的追查,所以才會做記者、參加社會運動。
我認為得有人做這樣的事情,它並不是對一個東西的反抗或者背離,它是一次改革,這和我們在商業上做的事情是一致的,我們倡導用戶奪回自己的數據隱私,這必然會迫使一些互聯網企業巨頭作出改變,這是一場互聯網上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