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威测试豪威测试是判断加密货币项目是否构成证券的关键标准,其包含四个要素,即金钱投资、共同事业、预期利润、依赖他人努力。若加密货币项目符合这些要素,可能会被认定为证券,从而必须遵循证券法的相关规定。例如,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起的诉讼中,许多项目因符合豪威测试的要素而被判定为证券发行行为。若不符合这些要素,项目方可能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以孙宇晨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起诉为例,他通过操纵市场、欺诈等手段推广其加密货币项目,被SEC认定违反证券法。孙宇晨被指控自2017年8月以来,分发数十亿被称为Tronix(TRX)和BitTorrent(BTT)的加密资产,并进行人为操纵,进而夸大这些资产的交易量。SEC指出,孙宇晨通过大量的虚假交易,人为夸大了TRX的成交量,包括同时或几乎同时买入和卖出,但没有真正改变资产的所有权。至少从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期间,孙宇晨便命令员工在他控制的两个账户之间进行60多万次“左手倒右手”的交易。通过制造虚假和误导性的合法交易表象,孙宇晨在保持TRX价格稳定的同时更容易在二级市场出售TRX,并从非法、未注册的TRX发行和销售中获得了约3100万美元的收益。类似案例除了孙宇晨的案例,还有许多类似的情况。例如,SEC起诉了Jonathan William Mikula,因其推销四家公司的证券而未披露获取报酬信息。Mikula在其担任作者和首席分析师的一份投资机构的简讯中进行推荐,呈现出无偏见且未获取报酬的假象,实际上,其私底下以现金和奢侈消费的方式收取了报酬。SEC诉至法院要求对Mikula进行市场禁入、行为禁止、追缴、罚款等。这些案例传达了一个信号,知名人士发行虚拟货币行为若不符合证券法的规定,可能会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包括被罚款、市场禁入、追缴非法所得等。(二)投资者保护1、信息披露义务:知名人士在宣传和推广加密货币项目时,应当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向投资者充分披露项目的风险、收益等信息。根据证券发行的程序,发行人必须向投资者提供详细的发行文件,包括招股说明书、发行公告等,以便投资者了解发行人的基本情况、发行目的、资金用途、风险因素等。知名人士在宣传加密货币项目时,也应承担类似的义务。若知名人士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可能会误导投资者,导致投资者遭受损失。2、欺诈责任:若知名人士在发行虚拟货币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如虚假宣传、操纵市场等,将承担相应的欺诈责任。投资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究知名人士的责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例如,在思创医惠的案例中,该上市公司通过子公司开展虚假业务等方式,两年来累计虚增利润上亿元,构成欺诈发行。深交所对参与欺诈发行的“关键少数”实施顶格处罚,对时任董事长、总经理章笠中被给予公开认定10年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处分,还对章笠中、王凛、孙新军、汪骏给予公开谴责的处分。在加密货币领域,若知名人士存在欺诈行为,投资者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途径,如起诉ICO公司以及站台的知名人士,若涉及刑事犯罪的应当依法报案,司法机关依法进行刑事追究。同时,作为资本市场的“把关人”,中介机构在欺诈发行案件中往往难辞其咎。在加密货币项目中,若中介机构未能履行职责,也可能会被追究相应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