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市場繼續暴跌、反對特朗普的抗議活動席捲美國

話李話外
2025-04-08 09:34:16
收藏

來源:話李話外

今天(4月7日)我們又迎來了黑色星期一,幾乎全球的市場都在跌,而不僅僅是加密市場,人們恐慌的情緒似乎又進一步發酵,市場普遍瀰漫著看空情緒。

很多人說:市場要徹底完蛋了。

特朗普說:我是故意這麼做的。

鮑威爾說:降息的事情再考慮考慮。

在這種高度不確定的市場條件下,大資金進行避險也就會成為眼下的首要任務,剛才我看了一眼美國 10 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已經降到了 3.88。如下圖所示。

這周注定繼續會是有可能大波動的一周,且需要關注的消息面也比較多,比如(僅列出美國方面):

  • 4 月 9 日、對等關稅正式生效日(貿易談判會有緩和嗎?)、眾議院將舉行聽證會(擬推動加密資產監管立法)

  • 4 月 10 日、未季調 CPI 年率公布(市場預期值為2.6%)、美聯儲新的貨幣政策會議紀要

  • 4 月 11 日、PPI 年率與月率、一年期通脹率預期初值

還是那句話,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那麼當前這種劇烈的波動下,最好的操作就是不操作

而如果你還有空餘倉位可以用於長期投資,且這些資金也不會影響到你的現實生活,那麼,接下來的下跌,依然是你分批加倉(儲備)比特幣的機會,也就是說,作為普通的投資者,核心倉位老老實實用來繼續逢低囤積更多的比特幣依然是當前相對穩妥且相對簡單的操作策略。

當然,這個前提是你還繼續看好加密市場的未來機會。且上面也只是我們的換位思考,即,假如我自己當前空倉的狀態下,自己會選擇做的事情,只是一種思路上的分享,不作為投資建議。

正好上午的時候,還有個小夥伴後台給我留言說:自己進圈已經快一年多了,這一年來一直在堅持學習各種幣圈知識、也在鏈上做了很多幣種的交易,現在終於想明白了自己接下來應該怎麼做了,可是回頭才發現,不僅利潤跌沒了,自己的本金也已經快虧光了,現在想賣吧又不甘心,想買吧又沒有錢,感覺很是鬱悶。

這可能也是不少新人當前的一種狀態吧。

也正如群裡的夥伴今天形容的那樣:去前的今天,比特幣 6.6 萬美元,終於快 7 萬了,你高興又期待。今年的今天,比特幣 7.6 萬美元,終於快 7 萬了,但你絕望又害怕。比特幣還是那個比特幣,你還是你,但不同的是,你再也高興不起來了。

大部分的人剛進這個領域的時候,如果有人告訴他,只要實實在在堅持囤比特幣就好了,對方肯定是不會去做的,因為這件事情看起來即無聊、又沒有什麼高倍數收益機會,也只有經歷過那麼 1--2 輪的洗禮過後,才會認真對待囤幣這件事情。其實我自己也一樣,2017年第一次學著買了比特幣,但直到 2019 年才開始定制了自己的定投策略,這個中間的過度過程也是出現了整體虧損的。

回到當前的市場環境,在經歷過 2024 年的階段性高潮後,比特幣從 10.9 萬美元附近跌了下來,山寨幣更是跌得慘不忍睹,很多人再一次玩了過山車,看著收益慢慢變少甚至歸零,而很多人也再一次開始痛定思痛,決定如果再有機會一定如何如何去做,但也正如我們上一篇文章裡面說的:只要再一次大行情來了,市場總會有辦法讓你忘記過去或繼續迷失自我。

俗話說,世事如棋局局新,但也有俗話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也許,當矛和盾同時存在的時候,本身就不存在什麼矛盾了。

或許,再過個幾年,我們回頭來看,2025年的市場應該會很有趣,且現在的市場估計也會被載入史冊,而接下來美聯儲的再一次行動,可能會繼續為當前的危機畫上句號。

因為最近的行情比較無聊,我也沒有去太在意自己持倉比特幣的波動,所以除了日常的戶外運動和宅家寫文章,沒事的時候我偶爾會刷刷抖音或者視頻號娛樂一下,於是,我發現了一些比較有趣的事情。

比如:國內的一些媒體或者自媒體這兩天很多都在發美國老百姓抗議特朗普/馬斯克的視頻,這些視頻看起來確實比較"壯觀",那叫一個人山人海啊,然後下面的評論也基本是清一色地在罵特朗普,說特朗普就是一個大草包。

再比如:前幾天特朗普的"對等關稅"名單裡面因為出現了無人居住的小島(島上只有企鵝),也被很多媒體和自媒體發視頻嘲笑,說特朗普對企鵝島都徵稅,簡直喪心病狂,而且特朗普展示的關稅表格裡面的數據也是實習生直接用 Excel 拉出來的數字,很多對此事情的評論也都說特朗普團隊其實就是妥妥的草台班子。

這也是我平時不太喜歡看此類新聞和評論的原因,因為很多的推送內容都太過於主觀目的性了,而且評論區也是極度地浮躁,缺乏一些基本的驗證或者思考,甚至很多評論都是張嘴就來。我都不知道為什麼抖音不多給我推送一些美女大長腿啥的視頻,非要給我推送那些看起來"正能量"的反美視頻。

當然,這裡我肯定不是要替特朗普做任何的辯護,說實話,站在我的立場上,我也很討厭特朗普,他上任之前有多"喜歡"他,現在就有多"討厭"他,但也正如我們之前文章裡面提到的,客觀來講,特朗普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也是個成功的政治家,他身邊還有像馬斯克這樣首富級別成功的商人以及一大堆聰明的人,如果你認為特朗普是一個草包、特朗普團隊是草台班子,那麼你作為大聰明,怎麼自己不去當個總統或者全球首富呢?

看任何的問題,我們都應該盡量客觀去多做一些分析,甚至可以考慮通過"換位"的方式進行一些必要的思考,這樣才會有助於我們的理性判斷。這樣對於我們投資思維上,也是一種比較好的鍛煉。判斷可以有對、也可以有錯,但需要盡量避免上來就直接做出完全主觀的判斷。

我們繼續來說說上面的例子。為什麼美國的老百姓要進行抗議(有報導說是有 2 萬人參與抗議、也有報導說參與的抗議者會超過 300 萬人、具體我也懶得去再查了,對這種具體數字不太感興趣)?

一些國內的媒體報導說,抗議是為了抵制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也有主流媒體說,特朗普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且面對美國的霸凌,中國率先展現出戰略定力與智慧,特朗普和全世界人民為敵是沒有好下場的。

但看了一些國外的媒體也結合 ChatGPT 問了一下,本次抗議給出的原因似乎還是主要集中在限制墮胎權、移民政策、限制跨性別等關於民主制度方面的問題上。也就是說,雖然關稅問題也是抗議的原因之一(畢竟美國超市的雞蛋變貴了是事實),但美國人當下似乎更關注民主制度等問題。

那麼,為什麼特朗普正式上任以後、非要做一個不讓人喜歡的總統呢?

這個問題其實我們在之前的相關文章裡面也有提及過,核心的問題根源似乎還是美債的問題,大白話就是,美國政府確實沒錢了,特朗普既然當了家,那麼就需要解決財米油鹽的問題。

而解決這個問題,目前比較直接的方式包括:

  • 讓美聯儲降息(降低利率,減輕化債的壓力)

  • 減少政府一些相關的開支

  • 通過收更多的稅來補貼支出壓力

  • 其他方式等(比如500萬美元一張的移民金卡)

上面的第一個方式目前看起來似乎鮑威爾"不給面子"。第二個方式目前特朗普一直在推進,比如馬斯克當官後做的就是這件事情,但似乎阻力也不小。剩下的第三個,繼續從稅收問題上應急搞一搞,似乎也是一個選擇,雖然這個事情做起來也有比較大的風險,會導致一些潛在的經濟問題或其他問題(比如美股暴跌、全球局勢緊張等),但除此之外似乎已經沒有更好更快的來錢方法了,現在總不能真的把美國所有航母和飛機放出去硬搶吧?

我剛才簡單查了一下數據,2024 財年美國聯邦政府的總稅收收入約為 4.9 萬億美元,這裡面主要的來源包括以下幾個組成部分:

  • 個人所得稅約 2.4 萬億美元

  • 社會保險和退休稅約 1.7 萬億美元

  • 公司所得稅約 5300 億美元

  • 其他收入約 2530 億美元

但 2024 財年美國政府的預算赤字就已經達到 1.8 萬億美元,總支出約為 6.75 萬億美元。而根據 CBO(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最新的數據顯示,2025 財年美國政府的預算赤字將達1.865萬億美元。與此同時,2025年也將有接近3萬億的美國國債到期。

這裡面比較重要的一個問題其實可以直接看出來了,美國擁有全世界最賺錢的公司(比如蘋果等大企業),但這些大公司"幾乎"是不交稅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蘋果手機在中國生產 1 台的成本需要 300 美元,但為了避稅,蘋果公司會先把中國生產的手機以 700 美元的價格賣給愛爾蘭的蘋果分公司,然後再出口到荷蘭(避稅天堂)的公司(該公司也可能是愛爾蘭註冊的公司),再從荷蘭出口到美國本土,並以 750 美元的市場價格賣給美國的老百姓,這樣一來,雖然蘋果手機在美國只有 50 美元的利潤,但其實 400 美元的利潤已經提前完美做了轉移,而不用給美國交稅。

當然,上面僅是一個簡單的舉例,實際的運作過程會比我上面說的這些更複雜。

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就不難理解特朗普當家的難處了吧。政府開銷巨大,但面對那些富得流油的財閥公司卻"一毛錢"的稅都收不上來,因為這些大公司總是有一萬種辦法可以完美避開美國的稅收制度(其他國家的大公司其實也都一個樣、很多我們熟知的大公司的註冊地都是某個小島),假如特朗普直接和財閥公司們翻臉要錢,那麼自己估計怎麼死的都不知道,所以,特朗普更願意去通過搞其他國家來達到目的(搞其他國家至少不會被暗殺),比如搞一個全面的所謂"對等關稅"政策似乎就是一個辦法,不管那些公司在哪裡註冊,哪怕是註冊到一個只有企鵝的小島,也得至少交 10% 的稅。

如果上面的這個事情成立,那麼其實財閥公司們心裡應該也明白特朗普的"算盤",只是大家都不想直接在自己家裡撕破臉而已。

不過話說回來,上面這些也都是我們的一種猜測,至於特朗普(和他的智囊團)是怎麼想的、接下來又會搞出什麼新的事情,這個沒有人能夠知道。不管是比特幣也好、黃金也好、美股也罷,目前市場似乎完全被特朗普的政策所左右,現在好像大家都在等美聯儲的下一步動作,這個就繼續留給時間去驗證吧。

其實,現實社會就是這樣,富人和富人為了各自的利益或者立場打架,最終受傷的往往都是窮人(普通人)。

總之,我們接下來還可能會面臨更大級別的狂風和暴雨,但狂風暴雨結束後依然會有機會繼續看到新的彩虹,重點是你能不能相對完好地"活"到那個時候。市場又到了最艱難的時刻,但市場的大機會往往也是跌出來的,一定要嚴格管理好自己的倉位,嚴格遵守自己的交易紀律,繼續保持耐心,不要因為暴漲而過度興奮,也不要因為暴跌而過度恐慌,始終要用自己"最舒服"的倉位去面對短期市場的波動。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
ChainCatcher 與創新者共建Web3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