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穩定幣賽道,為什麼我只推薦ENA?

老白代币经济模型
2025-03-25 08:55:58
收藏
ENA出現之前,穩定幣要不中心化嚴重,要不就是像算法穩定幣LUNA那樣容易崩盤,你想像不到穩定幣可以利用“做空”這一簡單操作實現,而且效果還不錯。


之前寫過一篇對於孫哥推出的穩定幣USDD銳評的文章《銳評USDD:蹭LUNA熱度而生,黑料不斷的"不穩定幣"》,在圈內引起了一定反響,並喜提被孫哥拉黑。那拋開USDD不談,穩定幣賽道到底還有沒有機會?
加密貨幣市場的穩定幣領域看似百花齊放,實則暗流湧動。從老牌巨頭USDT、USDC到算法穩定幣DAI、FRAX,再到近期火熱的RWA(真實世界資產)項目,儘管選擇眾多,但始終未能解決三個根本性矛盾:中心化風險、收益匱乏和資本效率低下。而一個名為**ENA(Ethena)**的項目,正以顛覆性的機制設計悄然打破僵局,成為我個人眼中當前穩定幣賽道的唯一推薦標的。本文將深入剖析其底層邏輯、生態潛力與風險邊界,為散戶投資者提供一份全面參考。
傳統穩定幣的困局:一場未完成的革命
法幣抵押型穩定幣(如USDT、USDC)長期佔據市場主導地位,但其核心問題在於信任完全依賴於中心化機構的儲備金管理。2023年矽谷銀行危機中USDC的短暫脫鉤事件,已暴露出這類穩定幣的致命軟肋------用戶的資產安全本質上仍受制於傳統金融體系的脆弱性。即便部分項目嘗試引入超額抵押模式(如DAI要求150%以上的抵押率),卻不得不面對資金利用率低、用戶需承擔抵押資產波動風險的尷尬。更糟糕的是,這類穩定幣幾乎無法為持有者提供收益,在通脹高企的宏觀環境下,其實際購買力持續縮水。至於算法穩定幣,UST的崩盤早已證明,缺乏真實收益支撐的龐氏模型注定難以逃脫死亡螺旋的詛咒。
經濟模型與產品機制
面對傳統穩定幣的集體困境,ENA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將以太坊 質押 收益轉化為穩定幣的底層價值引擎 。具體而言,當用戶通過ENA協議質押ETH等資產時,這些資產會被自動部署至以太坊信標鏈或LSD協議(如Lido、Rocket Pool),產生年化3%-5%的質押收益。與普通質押不同的是,ENA並未將這些收益留在協議內部,而是通過智能合約將其分配給穩定幣USDe的持有者,從而創造出自帶生息屬性的穩定幣。這一設計的革命性在於,它首次讓穩定幣擺脫了"零收益工具"的定位,轉而成為用戶對抗通脹的主動型資產。這在我們對於加密資產代幣經濟模型系統分析文章《加密市場的激勵不對齊問題以及可持續代幣經濟模型評判標準》中,有比較清晰的理論論述,能幫助用戶簡要判斷,到底什麼樣的經濟模型,具有長期投資的潛力。
為了確保穩定性,ENA引入了動態對沖機制:每當用戶鑄造USDe時,協議會在衍生品市場(如永續合約)中自動建立反向頭寸,對沖質押資產(如ETH)的價格波動風險。這種機制使得ENA能夠以100%的抵押率運作,相比DAI等超額抵押模式,資金利用率提升超過50%。歷史數據驗證了其有效性------在2023年ETH價格從1200美元暴漲至4000美元的劇烈波動中,USDe始終牢牢錨定1美元,未出現任何脫鉤或清算事件。
更值得關注的是,ENA構建了一個自我強化的經濟飛輪。USDe持有者持續獲得ETH質押收益,吸引更多資金流入;協議從對沖交易中賺取的手續費部分用於回購銷毀ENA代幣,推動通縮;而ENA質押者既能分享協議收入,又可通過治理投票影響生態發展方向。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ENA協議的TVL(總鎖倉價值)已突破12億美元,USDe流通量達到8億美元,合作生態覆蓋Aave、Curve、Pendle等50餘個頭部DeFi平台,成為生息穩定幣賽道的流動性中樞。
投資潛力
當前ENA的生態勢能,正與三個關鍵趨勢形成共振。首先是以太坊質押率的長期攀升。目前以太坊質押率僅為26%,遠低於Cosmos、Solana等競爭鏈60%以上的水平。隨著以太坊生態成熟及質押工具普及,質押率向50%邁進的過程中,ETH質押收益將成為加密市場最重要的"無風險利率"來源。而ENA作為直接掛鉤該收益的穩定幣,將成為最大受益者。
其次是傳統機構對RWA(真實世界資產)的加速佈局。BlackRock、Fidelity等巨頭正在大力推進代幣化國債、債券等產品,但這些機構需要兼具合規性、收益穩定性與鏈上透明度的入口工具。USDe憑藉其去中心化架構、實時可查的收益分配記錄,極有可能成為機構資金進入DeFi世界的首選橋樑。
最後是幣安生態的深度整合預期。ENA團隊已與幣安實驗室達成戰略合作,技術架構完全兼容幣安智能鏈(BSC)。一旦USDe上線幣安作為基礎交易對,其流動性將實現指數級躍升。考慮到幣安在現貨交易市場的統治地位,這種整合很可能成為ENA生態爆發的"臨門一腳"。
風險提示與散戶參與策略
任何創新都伴隨風險,ENA的潛在挑戰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以太坊共識層或LSD協議(如Lido)的技術漏洞可能導致質押收益中斷;二是衍生品市場流動性不足時,對沖成本上升可能影響協議盈利能力。對於散戶而言,建議採取"長短結合"的策略:短期可關注ETH質押率突破30%、幣安上線USDe交易對等關鍵事件,分批建倉ENA;長期則應通過質押ENA代幣持續獲取協議收入分紅,同時參與治理投票,深度綁定生態發展紅利。
ENA出現之前,穩定幣要不中心化嚴重,要不就是像算法穩定幣LUNA那樣容易崩盤,你想像不到穩定幣可以利用"做空"這一簡單操作實現,而且效果還不錯。當絕大多數穩定幣仍在舊範式內卷時,ENA通過"收益性+資本效率+去中心化"的三角突破,正在打開一個新的的RWA新市場。對於散戶投資者而言,無論從經濟模型還是產品範式ENA都是一個很棒的投資標的。現在ENA正在底部,很多人越是這時候越不敢買,其實風險永遠在。買在無人問津處,賣在人聲鼎沸時。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
ChainCatcher 與創新者共建Web3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