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加密政策大動向:允許法人開設加密實名賬戶

Foresight News
2025-02-13 16:44:15
收藏
這一政策標誌著韓國正式向法人投資者敞開虛擬資產市場的大門。

原文來源:Newsis

編譯:KarenZ,Foresight News

2 月 13 日,韓國召開第三次虛擬資產委員會會議,計劃分階段允許法人開設虛擬資產實名帳戶,逐步開放虛擬貨幣市場的機構參與權。這一政策標誌著韓國正式向法人投資者敞開虛擬資產市場的大門,既反映了韓國虛擬貨幣市場環境的變化,也預示著加密貨幣的主流化趨勢。但與此同時,諸如檢察機關、國稅廳等執法機構已被允許開設實名帳戶,可能轉移和出售以虛擬貨幣沒收的犯罪收益、徵收的欠稅財產,可能會引發市場擔憂。

那韓國金融委員會今日召開的第三次虛擬資產委員會會議究竟有何指示?以下內容編譯自 Newsis。

韓國金融委員會副主席金昭榮(音譯)召開第三次虛擬資產委員會會議,決定分三個階段推進法人開設虛擬資產實名帳戶的計劃,首先允許執法機構、非營利法人、虛擬資產交易所等因「現金化目的」需要開設帳戶的機構參與,未來將逐步擴大到專業投資法人(投資與財務目的)及普通法人等。

因此,韓國金融委員會擬定了一份在不損害用戶保護和市場穩定的範圍內,逐步允許法人參與虛擬貨幣市場的路線圖。

第一階段:執法機構、非營利法人及交易所

執法機構帳戶開設(已完成)

檢察機關、國稅廳、關稅廳、地方政府等因犯罪收益沒收、強制徵收欠稅財產等需要進行虛擬資產的轉移與出售,這些機構從去年 11 月起已被允許開設帳戶。

非營利法人帳戶開設(計劃於 2025 年第二季度完成)

由於指定捐贈團體等非營利法人需要接收和變現虛擬資產捐贈,今年第二季度將允許其開設法人帳戶。然而,因其在接收和變現虛擬資產過程中缺乏具體標準與程序,需預先制定內部控制標準。

虛擬資產交易所帳戶開設(計劃於 2025 年第二季度完成)

交易所因手續費等獲得的虛擬資產(自身資產)需要通過出售用於員工薪資、稅金等運營費用,因此急需進行出售交易。

鑑於這種出售交易可能帶有自營性質,可能對用戶造成價格下跌等損害,韓國政府計劃制定公共指導方針,限制出售虛擬資產的種類與數量。

第二階段:專業投資法人(計劃於 2025 年下半年啟動)

今年下半年將推進的第二階段政策計劃允許專業投資法人進行虛擬資產投資。根據資本市場法,專業投資法人中不包括金融公司,而是針對上市公司和註冊為專業投資者的法人(約 3500 家)。這是為了試點法人在投資和財務目的上的交易,主要從具備風險承受能力的機構投資者的買賣交易開始逐步放開。

由於大規模虛擬資產交易可能帶來潛在的反洗錢風險,政府將在制定相關指導方針和監控措施後再予以實施。此外,由於各法人投資能力不同,帳戶的開設將經過銀行與交易所的詳細審核。

第三階段:普通法人參與(中長期計劃)

普通法人的全面參與將作為中長期計劃研究,因涉及到虛擬資產相關的二次立法及外匯稅制等制度性調整。第二階段立法需包括對虛擬資產交易所的營業行為監管及穩定幣的規制體系。同時,需完善《外匯交易法》以監控跨境虛擬資產交易。

未來計劃與展望

金融委員會計劃聯合政府與民間機構,為法人參與虛擬資產投資制定指導方針。金融委員會副主席金昭榮表示:「關於第二階段的虛擬資產相關法律,包括穩定幣、交易商及交易監管等課題,我們將加速在虛擬資產委員會內的討論。」他還補充道:「關於代幣證券(Token Securities),已提交相關法律修正案,我們將積極支持國會迅速通過法案。」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
banner
ChainCatcher 與創新者共建Web3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