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棄的幣安上幣組,竟連趙長鵬都看不下去了?
作者:1912212.eth,Foresight News
近期,市場整體行情震盪並不斷下滑,MEME 熱潮似乎也逐漸消退,不過 BNB Chain 上的模因幣 TST 卻突然爆火。
2 月 6 日,該 TST 市值僅為 50 萬美元,2 月 9 日幣安宣布上線,TST 隨即狂飆突破 5 億美元市值,3 天時間即漲超 100 倍。目前,TST 已從最高點 0.52 美元跌至 0.17 美元附近,回撤幅度逾 60%。
起源於一段教育視頻
近期,BNB Chain 團隊製作了在 Four.meme 平台上發布模因的視頻教程,該視頻中以代幣 TST 為例子作為展示,這個細節被精明的中國社區 KOL 發現並大力推廣,很快便迎來了不小漲幅。
BNB Chain 團隊在得知炒作後很快就刪除了創作者地址的私鑰(持有該代幣總量的 0.13%),其團隊中以及幣安自身沒有任何人持有該代幣。趙長鵬也在推文上不斷澄清,其與自己以及團隊無關。也許是因其「去中心化」特點,該聲明並未使 TST 幣價下跌,反而因熱度和聲量而再度迎來炒作高潮。
不過就在其正式上線幣安之後,TST 並未走出「登陸幣安即下跌」的魔咒,很快即一路下跌。與之一同上線的另一 BNB Chain 生態模因 CHEEMS 也難逃厄運,從最高 0.001884 美元跌至 0.0007 美元。
TST 上線幣安之後,聰明的鯨魚選擇獲利止盈。不過隨著幣安上線的新幣再次迎來大跌,加密社區再度質疑幣安的上幣水平以及 BNB Chain 的生態能否起勢。
財富效應委靡,社區拒絕為 BSC 買單
幣安作為加密行業龍頭交易所,過往周期中憑藉其強大的財富效應以及上幣效應贏得市場的滿堂喝彩。如今時過境遷,交易所上的 VC 幣已不再受市場待見且普遍迎來屬於生存危機,鏈上模因幣反而成為用戶趨勢若骛的財富聖地。
這種現象造成交易所上的山寨幣普遍上漲乏力,跌時則異常兇猛。除主流幣種之外,多數山寨在過去 2 個月中都迎來巨幅回調。模因幣也在川普概念幣之後也迎來一段時間的消退。
幣安在上現貨的策略上陷入兩難境地,上線市值較高的代幣往往回報不高,上線市值過小的幣種風險又過高,巨幅漲跌可能又會讓不少投資者損失慘重。此外,幣安自全球擴張後,也備受合規問題困擾,影響諸多業務的推進。
何一曾表示幣安有複雜的上幣審查流程,不過本次立馬上線的 TST,短短誕生不過數日即登陸幣安,引起部分社區成員質疑:幣安是否真的有詳盡的審查?亦或是為了支持 BNB Chain 生態則選擇快速通道。
扶不起的 BNB Chain
CZ 自去年出獄以來,根據法律規定不再被允許參與幣安的日常運營事務。作為行業影響力人物,其可涉及的範圍仍相當廣泛。比如投資業務以及其公鏈生態兩個板塊,目前,binance labs 就已正式更名為 YZi Labs,轉型為大型家族辦公室,投資範圍從加密貨幣擴張到 AI 以及生物技術等領域,在其官方公告中就表示,CZ 將繼續宅投資活動中發揮關鍵中作用,與創業者直接接觸並提供指導。
除此之外,BNB Chain 上的生態進展也備受 CZ 關注。近期 binance labs 就投資期生態再質押 Kernel 以及 DEX 項目 THENA。再質押的熱潮再未掀起,THE 幣價走勢表明社區也並未買賬,幣價從最高 4.18 美元跌至 0.47 美元。另一生態項目 CAKE 近日則跌至 1.6 美元附近,離歷史新低 1.05 美元已相差不遠。
危機背後,BNB Chain 在今年推出 AI 代理方案,並將模因啟動平台 Four.meme 進駐 GMGN,試圖在模因與 AI 代理上抓住浪潮,尷尬之處又在於反應遲鈍,恰恰又遭遇大行情轉跌。
BNB Chain 在上輪上輪周期中有不俗表現,而本輪周期則表現平平,甚至可以說被遠遠甩在了後面。生態項目表現平平,而 meme 生態也並未起色。相較於 Solana 與 Base 鏈,趨勢明顯下滑。截止今年 1 月 30 日,Solana 網絡的日活地址數是 BNB Chain 的 6 倍之多,甚至連 L2 新秀 Base 的日活地址數也超越了 BNB Chain,而在大約 1 年前,BNB Chain 的日活地址數是 Solana 的 2 倍。
生態委靡不振,財富效應匱乏,作為門面擔當的 CZ 也坐不住了。
2 月 7 日,CZ 就發起了「BNB Chain 是否應嘗試消除或積極減少 MEV 問題」投票並表示,「我討厭任何類型的搶先交易,而 MEV 對我來說就像是這種行為。在一個去中心化的世界中,沒人能完全阻止它。但還是有辦法減少它。」
隨後 CZ 在推特上多次回應並轉發 TST 相關問題並發表看法,TST 熱度得以短時間迅速飆升,部分早期買入的聰明地址獲利豐厚。
繼模因之後,CZ 還再次專門談到了社區較為關心的上幣問題,「作為觀察者,我認為幣安的上幣流程有點問題。平台先發布公告,然後 4 小時後上線。雖然通知期是必要的,但在這 4 小時裡,代幣價格會在 DEX 上被推高,然後有人在 CEX 上賣出。」
對此,社區成員建議 CEX 可採取同步提供初始流動性、激勵流動性計劃以及與 DEX 流動性池對接等措施來優化上幣流程。CZ 回應網友建議時表示,「我認為 CEX 應該像 DEX 一樣自動上架(幾乎)所有代幣,但我已不再負責運營 CEX。」
小結
若 CEX 真如 DEX 一樣自動上線幾乎所有的代幣,其涉及到的 CEX 產品定位、上幣效應等等都會打一個大大的問號。CZ 近期頻頻推特發文涉及 BNB Chain 以及上幣等問題,當然是為了回應社區關切,但從目前部分代表表現來看,收效甚微。
或許問題的根源遠不止幣安自己,而是涉及到整個加密行業的更多深層次問題:加密虛無主義、一場又一場的 meme 吸血、行業創新匱乏、賣幣成項目方主營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