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模仿者還是黑客把戲?中非共和國總統捲入發幣風波

Foresight News
2025-02-10 15:08:08
收藏
監管與技術的同步進化,或許才是這場博弈的終極答案。

作者:Alex Liu,Foresight News

事件時間線與代幣價格: 暴漲神話的誕生

2025 年 2 月 10 日凌晨,中非共和國總統 Faustin-Archange Touadéra 透過其官方 X 帳號發布了一段視頻,宣布推出國家支持的 Meme 幣 CAR,並公布了合約地址。聲明稱,CAR 是一項「促進國家發展、團結人民並提升國際影響力的實驗」,總統還強調其作為全球第二位將比特幣列為法定貨幣的領導人,對加密貨幣的潛力長期看好。

消息一出,CAR 代幣價格迅速飆升。鏈上數據顯示,代幣市值一度衝高至 7 億美元,目前穩定在 3 億美元左右。這場暴漲中,一名交易者在總統發布合約地址的 1 秒內,以 25 枚 SOL(約 5,000 美元)購入 4,657 萬枚 CAR,3 小時內部分賣出,總利潤超 1,200 萬美元,回報率高達 2,450 倍。

中非共和國與總統的加密背景:從比特幣法幣化到 Meme 幣爭議

中非共和國人口約 550 萬,GDP 為 55 億美元左右,人均 GDP 僅為 1000 美元左右。截止 2017 年,中非共和國的人均 GDP(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位於世界倒數第一。2019 年,中非的人類發展指數位於世界倒數第二,僅高於尼日爾。據維基百科,有研究表明,中非是世界上最不健康的國家和最不適宜年輕人的國家。

中非共和國自 2022 年起將比特幣列為法定貨幣,成為繼薩爾瓦多後的全球第二國。總統 Touadéra 一直以加密貨幣支持者自居,認為其能推動經濟落後國家的「跨越式發展」。然而,該國此前因基礎設施薄弱、政策執行不力等問題饱受批評,比特幣法幣化也未能顯著改善經濟困境。

此次 CAR 代幣的推出,被總統稱為「國家實驗的新篇章」,但爭議隨之而來。視頻發布後,兩個 AI 深度偽造檢測工具(包括 Deepware)指出,該視頻存在 82% 的概率為合成,且項目域名僅三天前通過 Namecheap 註冊(目前被阻止訪問),不符合政府操作規範。

此外,該聲明發布時間為當地午夜,使用英語而非官方語言法語,進一步引發質疑。

代幣經濟學與爭議焦點:中心化隱患與流動性風險

根據 CAR 代幣白皮書,其總供應量為 10 億枚,分配方案如下:

  • 35% 用於國家發展;
  • 25% 分配給創作者和企業;
  • 20.7% 用於流動性池(但鏈上數據顯示尚未注入);
  • 10% 用於慈善;
  • 9.3% 公开分配。

然而,鏈上持幣分布暴露了中心化風險:第一大錢包持有 33.31% 的代幣,第二大錢包占 25%,前四大地址合計控制超 70% 的供應量。儘管總統聲稱代幣已通過 Streamflow 鎖定並按計劃分發,但流動性缺失和持幣集中問題仍引發市場擔憂。

\

衍生思考:加密政治化與信任重構的挑戰

CAR 事件不僅是一場加密市場的狂歡,更折射出加密貨幣與政治力量結合的複雜性。Jupiter 聯合創始人 meow 在事件發酵後發推表示,團隊已與部署 CAR 代幣的開發者取得聯繫,並通過鏈上交易驗證了部分信息。例如,開發者重新部署了最初可撤銷的合約,並銷毀了 0.06924 枚 SOL 以證明其擁有部署者地址。

然而,meow 也坦言,儘管鏈上部分可以驗證,但團隊無法確認 CAR 代幣是否真的得到了中非共和國總統辦公室的官方支持,也無法核實代幣經濟學的準確性。這進一步凸顯了事件背後的信任危機。

信任危機與技術博弈 成為核心問題。深度偽造技術的普及降低了偽造權威聲明的門檻,總統的 X 帳號視頻被 AI 檢測工具標記為「82% 概率為合成」,這讓人不禁懷疑,加密世界的「國家背書」是否還能被輕易採信。未來,AI 檢測工具與黑客之間的攻防戰或將常態化,而投資者如何在真假難辨的信息中做出判斷,將成為一大挑戰。

其次,監管真空下的投機狂歡令人擔憂。類似特朗普推出 TRUMP 幣的案例表明,政治人物的背書可能被濫用為市場操縱的工具。CAR 代幣的暴漲暴跌再次證明,缺乏監管的加密市場極易成為投機者的樂園,而普通投資者往往成為最後的接盤者。

最後,新興市場的加密實驗困境也值得深思。中非共和國試圖通過加密貨幣突破經濟困局,但其薄弱的基礎設施和治理能力可能使這一願景難以實現。比特幣法幣化的失敗已經暴露了類似問題,而 CAR 代幣的推出是否會重蹈覆轍,仍需時間驗證。

Jupiter 聯合創始人呼籲投資者保持警惕,強調「代幣合法性需官方二次確認」。(但 CAR 已顯示被 Jupiter 認證 ,出現在其代幣 Strict List 中。)

結語

CAR 代幣的戲劇性崛起,既是加密市場造富神話的延續,也是技術濫用與信任缺失的縮影。在政治敘事與去中心化理想交織的新时代,投資者需以更理性的眼光審視「國家背書」的光環,而監管與技術的同步進化,或許才是這場博弈的終極答案。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
ChainCatcher 與創新者共建Web3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