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特幣生態的擔憂

道說區塊鏈
2024-11-04 16:11:51
收藏
一旦比特幣沒有了應用生態的支撐和發展,回歸到單純的“數字黃金”,它的上限還能被拉高到曾經憧憬的那個位置嗎?

在前天文章的末尾,我寫了下面這段話:

"加密生態不能總依賴比特幣。未來加密生態要能實質地改變我們的生活,必須要有真正的應用創新,必須要有新的商業模式"

此外,我還寫到:

"非常可惜的是比特幣生態在協議創新之後,在應用創新方面後續幾乎熄火了"

今天這篇文章是我對上面這兩段話的思考延續。

儘管對於加密生態到底什麼時候能有實質改變我們生活的創新我們現在還很難判斷,但我一直非常關注這個進展,並且逐漸覺得這個規律還是可以從一些細節和苗頭中發現端倪的。

為了盡量不把個人的偏見帶入這個思考,我嘗試著把這個問題反過來想:

經過這些年的實踐和探索,有沒有可能判斷出應用創新最不可能發生在什麼生態?

沿著這個思路想下去,我開始對比特幣生態有一些擔憂了。

在本輪熊市中,我們在比特幣生態看到了轟轟烈烈的協議創新大潮,親眼見證了依托這些協議創新所產生的大批新資產、新概念。

如今回過頭來再審視一下這些新湧現的協議、資產和概念,我認為它們本質上依舊沒有脫離早期比特幣探索者們開辟的路徑,即依托比特幣的鏈上存儲進行的創新,或者換句話說它們還是在圍繞鏈上存儲打轉。

而一旦這種依托鏈上存儲的創新結束後,比特幣生態的應用創新就嘎然而止。

儘管開發者們又提出了比特幣的二層擴展,還在二層擴展上增加了功能強大的虛擬機,但遺憾的是:

要麼大家用這些功能創造出來的應用就是把以太坊的應用照抄一遍;

要麼就是大家根本不用這些功能進行應用創新。

其中尤其是第二點"大家不用這些功能進行應用創新"是比特幣生態非常值得警惕和關注的點。

為什麼我對第二點如此關注呢?

因為它反映了生態開發者或者社區在潛意識中對一個區塊鏈生態的定位。這種潛意識一旦形成是很不容易改變的。

另外,依托鏈上存儲的創新除了資產發行之外,能永續地推動加密技術在其它領域的應用創新嗎?

我認為不能。

否則就不會有以太坊白皮書了。

以太坊要做的不就是擴展比特幣的核心框架,把它從單純的鏈上存儲(或者簡單腳本功能)擴展為圖靈完備的鏈上計算機嗎?

所以比特幣生態要發展,必須要有基於智能合約功能的應用創新在其生態中誕生、發展和壯大。

而一旦深入到這裡,本輪熊市中就有幾個比較典型的案例值得我們注意了。

這段時間Solana上的MEME幣非常火熱,而導致這種火熱的一個很大原因就是出現了提供一條龍服務的MEME平台pump fun。

儘管Pump fun算不上什麼很大的創新,但它極大整合了MEME發售的全流程、提高了MEME發售的效率,這是一個很不錯的微創新。

除了pump fun,Solana上還出現了專門由AI代理運作、推廣的MEME幣GOAT。這個代幣特殊的意義在於把AI的應用結合到了Solana生態。

上面這些是這輪熊市以來Solana上還算不錯的應用創新。

以太坊生態這邊呢?

我認為本輪熊市中出現了兩個還算不錯的應用創新:

一個是在社交領域壯大的Facaster;

另一個是基於AI代理的應用,比如Base上的Aether、為AI代理發售服務的平台Virtual。

這些應用使用了什麼全新的區塊鏈技術嗎?

沒有。

它們都只是與其它應用的結合或者是現有工具、流程的整合,更多的是在應用模式上的創新。

這種創新所需要的技術現有的比特幣生態能不能做呢?

當然可以。

比特幣的二層擴展現在完全可以在技術上支持這樣的模式創新。

但沒有人這樣做。

或者說當人們一開始想出這樣的點子時,沒有考慮把它實現在比特幣及其二層擴展上,而是依舊考慮把它實現在智能合約公鏈上。

這要麼說明比特幣生態沒有人有這樣的想法;

要麼說明當人們有這樣的想法時,潛意識裡不會考慮比特幣。

多少年來,我們一直都在強調,比特幣的基礎設施不夠,功能不強大,所以在比特幣生態中,一個又一個團隊才孜孜不倦地提出新的二層擴展,新的解決方案。

其實,現在比特幣的基礎設施雖說在安全上仍然不那麼理想,但功能上已經足夠了,它完全支持和以太坊一模一樣的智能合約。

但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看上去有趣的小創新、小實驗卻依舊沒有發生在比特幣生態中。

這能不能看出一些徵兆?

如果我們再想遠一點:未來當人們再有新點子、新想法時,會不會依舊不考慮比特幣而選擇現有的智能合約公鏈?

上面這些創新還只是來自於一些小團隊甚至個人的小創新。

除了他們以外,我們還知道大量的大型團隊比如索尼公司、交易所們、無聊猿們、Uniswap們等等都在依托以太坊構建自己的第二層擴展。在這樣的情況下,當這些大型團隊要進行創新時會選擇自己構建的以太坊二層擴展還是會選擇比特幣生態?

我想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如果個人、小團隊、大公司、大機構們在應用創新時都默認選擇了非比特幣生態,那我們不得不問這樣一個問題:

比特幣生態的應用創新團隊在哪裡?

或者說當你、我、他有一個應用方面的小點子,需要用到智能合約功能時,你、我、他是會考慮現有的智能合約公鏈還是會考慮比特幣的二層擴展?

我印象很深的是:當本輪熊市中比特幣生態的創新初現苗頭時,整個生態的關注者都歡呼雀躍:比特幣開始有應用生態了,它不再是單純的"數字黃金",而是可以像以太坊那樣成為構建應用的平台。這讓人情不自禁地把比特幣的上限拉高到讓人興奮不已的位置。

然而,一旦比特幣沒有了應用生態的支撐和發展,回歸到單純的"數字黃金",它的上限還能被拉高到曾經憧憬的那個位置嗎?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
banner
ChainCatcher 與創新者共建Web3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