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unceBit 創始人:破解加密貨幣當下迷局,看清事物本質與社交陷阱
原文作者:Jack Lu,BounceBit 創始人
BounceBit從創立到現在已有半年多的時間,算是行業內成長比較快的項目。最近行情低迷,大多數人非常迷茫,所以我想借這個機會分享一些在項目前線的心得。之前很多文章都是從經濟學的角度去分析,直接與金錢掛鉤。但其實從社會學和心理學的角度分析行情也很有趣。這篇文章會以非常直接的視角做分析,如有冒犯之處,還請包容。
看清事物的本質
在crypto這個圈子裡,大家很容易被帶入誤區或迷惑。由於離錢太近,很多人會做出與自己內心深處對立的事情。比如,當你投資一個項目時,明知道這個項目不可靠,但因為太多人在推崇,你還是投資了。或者像創業團隊,團隊成員明知道這個想法行不通,但因為最近這個概念很火,大家還是決定試一下。幾乎每個行業參與者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行情好的時候,人們樂意被這種迷惑牽引,但當行情轉差時,便會對這種迷惑心生抱怨。實際上,看清事物的本質可以幫助我們不被誤導。因此,對於行業中的每個角色而言,洞察事物本質至關重要。
以BTC生態為例,其本質是大家對BTC這一資產的增值需求。這種需求可能體現在理財、挖礦或者套利上,而推動這種需求的動力是大家對接下來牛市的期待以及希望賺取更多BTC的願望。這件事的本質不是以BTC鏈為基礎開發應用鏈。BTC生態與應用只是一種"迷惑",因為如果連ETH這種生來就是應用鏈的生態都沒有需求,何談BTC?當看清事物的本質後,我們就會圍繞BTC CeDeFi來進行產品開發,因為BTC的生息離不開CeFi,而不是基於BTC鏈去開發一些遊戲、社交等產品。我認為,crypto與區塊鏈的本質就是金融,所以做產品和項目一定要直擊主題,即金融產品。聚焦主題可以讓產品和創業思路更為清晰。所謂的SocialFi與GameFi則是未看清本質的"迷惑行為"。這些類別也許會成功,但其邏輯鏈條過長,並且存在太多運氣成分。你可能會問:如果本質是金融,那為什麼這一輪DeFi沒有起來?我們會在後面講。
亞洲與歐美文化的衝突
Twitter上關於亞洲與美國項目的討論很多,這是我想探討的第二點:文化衝突。由於Crypto這個圈子與金錢太近,我們容易從經濟學的角度去看亞洲與歐美文化的區別。我認為關鍵在於"為夢想買單"的心態。歐美的項目大部分看起來很扯、不切實際。放在亞洲的話,一個星期就能做好的事情,歐美項目可能會融資上億美金並且開發幾年。結果就是,大家在Twitter上無盡地吐槽歐美項目,但項目上線後,還是會乖乖去買。
從文化角度分析,歐美文化崇尚英雄主義。大多數好萊塢電影都是關於英雄擊敗所有敵人並最終獲得勝利的故事。因此,從小歐美人的思維就是"我是英雄(如蜘蛛俠、鋼鐵俠),我相信自己可以創造並實現夢想"。這種文化差異在crypto圈子裡體現為一系列高大上的項目,創始人非常social,能說會道,很自信,覺得自己做的是對的。我們可以從Twitter上看出,那幾個大項目的創始人每天都在發什麼。因為他們有改變世界的夢想,歐美的項目幾乎都是基礎設施類的,因為一個DApp對這些英雄來說故事太小了。這種現象成就了很多科技與創新,比如Elon Musk。然而,在crypto裡,因為沒看清事物的本質,很多英雄們都失敗了。
相比之下,亞洲文化相對保守。我們的文化強調"少說多做"。因此,亞洲項目通常更內斂,開發的應用直接可用,但不帶有任何英雄主義色彩。以比特幣發展路徑為例,從文化角度分析,亞洲人先鋪路(挖礦),然後歐美人負責推廣和講故事。比特幣是唯一一個完美結合亞洲和歐美文化的產物,其他項目,包括以太坊,只能在歐美或亞洲中二選一。
向上社交的誤區
在離錢太近且缺乏實質內容的時候,社交變得尤為重要。這個圈子非常重視社交,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在Twitter和大會上打造人設。為什麼這個圈子裡有這麼多大會,並且每次大會總是熟悉的面孔,但我們仍然要去參加呢?因為大家內心是恐懼的,害怕缺席。當所有人都在做某件事,而你沒做時,內心會感到不安。因此,項目方大量投資在社交上,搞活動等等。大家習慣於向上社交:認識大佬、鯨魚、礦工、KOL,所以會抓住每一個結識這群人的機會。
但問題在於,所謂的crypto上層社會並不是經過幾十年的競爭與奮鬥形成的,很多人是靠運氣才爬到上層的。所以,很多人在向上社交達到某種程度後,會被現實打臉,開始思考人生。因為真實的上層社會並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麼"上層"。最近,向上社交的問題被充分暴露:大家都在反VC。其實,VC就是向上社交的一個標誌:項目方需要找VC,散戶會根據VC的投資去判斷一個項目的好壞。但因為今年VC投資的項目都在下跌,大家很直觀地感受到crypto食物鏈頂端的空洞。另一個現象是推高TVL:TVL是一個非常"向上社交"的東西,因為它與金錢掛鉤。一個高TVL的項目讓大家覺得它在行業頂端,但它也會很快受到衝擊並付出代價。
最近的這些現象在我看來是積極的,因為大家發現"向上社交"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神奇與有益,反倒是有時群友的一句提醒或是生活中的某些社交,可能給你帶來更多的啟發。比如,很多想法是在和兄弟們聊天時獲得的,而不是在大會晚宴上。群友的提醒可能比VC的研究報告更有用。一個從來不參加大會的項目,可能才是最牛的。
CeDeFi 的臣服實驗
CeDeFi是我們BounceBit在做的賽道。今天不講CeDeFi產品,只從社會、經濟和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這個賽道。首先,CeFi和DeFi已經存在很多年了,兩者的優勢和劣勢大家都很清楚。以歐美主導的DeFi項目在上個周期大放異彩,夢想實現全人類的金融去中心化(這是我之前講的英雄主義現象)。然而,過去幾年我們清楚地認識到,純DeFi是不可能的。crypto圈子的CEX主要為亞洲人掌控,所以從產品到執行都做得很好,而且競爭激烈。以亞洲主導的CEX與CeFi在上個周期開始被DeFi吸血,並面臨監管壓力。
從社會學的角度看,CeDeFi是歐美與亞洲產物的結合。一個明顯的例子是,上輪DeFi幾乎無視亞洲CeFi的力量,CEX需要跪求上線。這一輪的Ethena,一個純歐美團隊,則需要與Bybit深入合作。因此,CeDeFi是一個好的現象。歐美團隊少一點英雄主義,亞洲團隊多一點創新。
另一個角度是"行業內錢在哪裡"。我認為本輪最大的變化是資金的位置:鏈上資金不活躍,DeFi項目低迷。寫這篇文章時,ETH的Gas已經低於1 Gwei。而以幣安為首的CEX的儲備證明持續攀升,最近一期的儲備高達1000億美金。用上面講的邏輯分析:crypto的本質是金融,金融的本質是利用資金賺錢。當大部分資金在CEX時,創業者需要發明設計能夠利用這部分資金的產品,這就是CeDeFi的本質。當然,Bouncebit和Ethena只做了CeDeFi很小的一部分,CeDeFi整個賽道還有很多可以做的。再回到幣安,幣安的儲備證明有1000億,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體量。CeDeFi的創業者應該想辦法利用CeDeFi讓這1000億資金"捲起來",只有資金流動起來,牛市才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