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現貨ETF的通過對加密生態的影響(一)

道說區塊鏈
2024-05-29 10:31:41
收藏
若干年後當我們再審視整個加密生態時,我們一定會發現生態中的好標的幾乎全都被華爾街的巨頭們發行了現貨ETF。

以太坊現貨ETF通過後,對加密生態的影響將是深遠的。

我認為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一是華爾街的傳統資本終將覆蓋整個加密資產對法幣(美元)的出入口並(通過現貨ETF等金融工具)掌控對所有主流加密資產的定價權。

二是華爾街的傳統巨頭必將在加密生態中的基礎設施和應用領域全面佈局。

我們今天先看第一點。

華爾街的金融巨頭們已經成功地收穫了比特幣和以太坊的現貨ETF。

但我相信他們的目標絕不僅僅是這兩個代幣,金融嗜血的本性一定會驅使它們想方設法地把觸手伸向一切可能的標的,把它們的影響力覆蓋到整個加密生態。

因此,在比特幣和以太坊之後,它們一定會孜孜不倦地尋找一個又一個的新目標,推出一個又一個新的加密資產現貨ETF。

在現在的加密生態中,從技術角度我們大概可以把(同質化)代幣分為兩類:一類是基於區塊鏈的原生代幣(比如比特幣和以太坊),另一類是基於區塊鏈協議的派生代幣(比如ERC-20代幣和BRC-20代幣)。

按照最新的FIT21法案,基於區塊鏈的原生代幣相對而言容易被視為是"非證券",因為它們相對容易去中心化,更像用於服務或消費,可以在操作上避免像證券。

在基於區塊鏈的原生代幣中根據共識機制的不同又有兩種主流代幣:基於POW的代幣和基於POS的代幣。在這兩類中,POW是少數,而POS是大多數。

根據現任SEC主席過往的言論,POW類的原生代幣相對容易避免有"證券"的嫌疑,而比特幣又是POW的典型並且是整個加密生態的王者,所以比特幣現貨ETF第一個被批准了。

對於POS代幣,由於現任主席此前的負面言論,我們原以為其質押機制會是代幣ETF被批准的障礙。可以以太坊現貨ETF的被批准說明在審批標準上,POS和質押機制並非障礙。

這樣一來,整個生態中的POW和POS原生代幣就都成了潛在標的。

除了POW和POS代幣之外,整個加密生態中還有一群更為廣大的代幣群體,它們就是基於區塊鏈協議的派生代幣,尤其是基於以太坊ERC-20協議的代幣。

而對這個領域的代幣,目前似乎沒有任何機構遞交過相關的現貨ETF申請材料。由此可見,至少在當下,這類代幣在機構們的眼中還不是重點。

有意思的是,這些發行ERC-20代幣的項目方到目前為止大多數並沒有把代幣和項目的預期收益掛鉤,僅僅只賦予了代幣所謂的"治理功能"。這使得這些"治理代幣"目前看來似乎也與"商業化"和獲得"預期盈利"無關。

不過從這些ERC-20代幣比較容易觸及"去中心化"的判定。

相反,在本輪比特幣生態中崛起的以BRC-20為首的一大批銘文代幣看上去更加沒有"商業化"和"預期盈利"的特點,也更顯得"去中心化"。在某種程度上它們只要有足夠大的流動性並累積足夠高的共識,完全有可能終有一日也被巨頭們發行成ETF。

根據上面的線索和推測,我認為接下來華爾街的巨頭們大概的行進路線會是這樣:

繼續在POW和POS原生代幣中尋找新的目標。但它們不會漫無目的地盲選,而是可能選具備這樣的特性的代幣:市值大、共識強、流動性好、他人掌控的籌碼分散。

其實這類原生代幣的好標的在當下是非常有限的,因此當這類原生代幣中的好標的被選完後,我認為它們肯定會把目標瞄準ERC-20、BRC-20等協議代幣。

總之,若干年後當我們再審視整個加密生態時,我們一定會發現生態中的好標的幾乎全都被華爾街的巨頭們發行了現貨ETF。而屆時的加密資產將名正言順地成為一個新興的金融資產崛起在世間。

根據這個路線猜測,我們就靜待這些巨頭們下一次向SEC提交新的現貨ETF申請材料時,又瞄準了哪些代幣吧。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
ChainCatcher 與創新者共建Web3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