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居民能購買香港比特幣 ETF 嗎?可以,但不是現在
作者:蕭飒 Lawyer
飒姐團隊曾在一個月前出過一篇文章,討論了今年 4 月15 號三家基金公司通過社交媒體官宣獲批發行能投資於現貨比特幣和現貨以太坊的 ETF 資金產品的新聞。當時這三家基金公司的消息一出可謂立刻引發全球資本市場的反應,作為亞洲地區在加密資產金融資本運作上走的最遠、最快的香港,以一己之力為加密牛市又添了一把熱火。
就在香港批准比特幣現貨 ETF 之前,美國證監會一口氣通過了十多家比特幣現貨 ETF ,成為加密資產市場的一個里程碑事件,繼美國之後,作為亞洲地區加密資產的先行者,中國香港推出比特幣現貨 ETF 自然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對於熟悉香港加密資產監管風向的小夥伴們實際上對香港通過比特幣和以太坊現貨 ETF 的受批並不意外。在加密資產交易所選擇方面,根據公開渠道消息,已獲批的基金中,兩家都選擇了 OSL ,而另一家則選擇與 HashKey 攜手前進,可見, OSL 和 HashKey 作為獲批允許散戶客戶交易的持牌加密資產交易平台的巨大優勢已經開始展現。
對於香港市民來說,香港比特幣/以太坊 ETF 意味著當地居民可以直接用證券賬戶,購買現貨比特幣及以太坊,而不需要再在加密資產交易所開戶。那麼現在問題來了,我國大陸居民是否也能像香港市民一樣,直接用證券賬戶進行現貨比特幣 ETF 等的交易呢?今天飒姐團隊就來仔細唠一唠這個問題。
港滬通、深港通與香港比特幣現貨 ETF
在中國 A 股市場摸爬滾打的股民一定經常看到過一個詞:北向資金。在 A 股中,一般用"北"指代滬深兩市,而用"南"指代港股。因此北向資金也就是從港股流入 A 股的資金,股民們看到北向資金大量湧入,就會潛意識地感覺要迎來牛市,看到北向資金大規模流出,就會潛意識地感覺壞了,要迎來熊市。而港股的資金之所以能流入 A 股市場(反之亦然, A 股資金能南向進入港股),靠的就是滬港通、深港通這兩個機制。
顧名思義,滬港通就是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的投資者的互聯互通系統,深港通就是深圳證券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的投資者的互聯互通系統。通過這兩個系統,香港證券交易所的投資者可以投資 A 股市場(所謂的"資金北上"); A 股的投資者也可以投資港股市場(所謂的"資金南下")。
再返回來說 ETF ,深港通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2016 年,滬港通則更早,2014年 11 月開通。但 ETF 的互聯互通卻要晚很多。2022 年 7 月 ETF 互聯互通才正式啟動。這個機制允許合格的內地和香港投資者跨境投資對方市場的 ETF 產品。
從股票互聯互通到 ETF 產品互聯互通,無論是內地的滬深兩市還是港交所都十分謹慎,能夠接觸"北向資金"的股票成分足夠硬才行,要滿足一系列的市值、流動性要求,通常是主要指數的成分股。 ETF 產品的要求更多。
如果內地居民想要通過互聯互通系統買到香港比特幣現貨 ETF ,那麼就需要香港比特幣現貨 ETF 滿足香港交易所制定的各項條件。這些條件有可能符合嗎?答案是現在不行,但以後很可能可以!
指數成分,現在是問題,以後不一定
飒姐團隊之所以說通過互通互聯系統購買香港現貨比特幣 ETF 現在不行,是因為港交所對 ETF 的上市時間、管理規模等都有明確的要求。但是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這些要求說實話,再給個一兩年絕對能滿足。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指數成分。目前,互聯互通中的 ETF 的成分證券主要以港股為主,但是比特幣、以太坊現貨 ETF 則屬於虛擬資產 ETF ,這就不符合成分證券以港股通標的的股票為主的要求。這才是目前亟待解決的核心問題。當然這個問題並非無解,說白了這純粹是一個監管問題,而就目前公開披露的信息來看,香港首批虛擬貨幣 ETF 發行商某著名基金投資公司已經表示,目前正在推進通過港股通向中國投資者開放比特幣和以太坊交易所交易基金,該著名基金投資公司執行長也通過公開媒體透露,若未來兩年進展順利,不排除申請將旗下 ETF 納入互聯互通計劃。
換言之,飒姐團隊預測大概還需要兩年左右時間,我國內地居民就可以通過互聯互通機制投資香港比特幣現貨 ETF 。所以大家再等等,該來的始終會來。
寫在最後
不得不說,香港比特幣、以太坊 ETF 有著諸多優點,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性,買加密資產現貨 ETF 不需要實際地持有和存儲比特幣、以太坊等資產,投資者再也不用擔心自己存儲的加密貨幣私鑰丟失等情況發生(飒姐團隊服務的某客戶就曾發生過因存儲不當而導致大量比特幣私鑰丟失的情況)。再有就是技術門檻低,香港加密資產現貨 ETF 可以直接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以類似交易傳統證券的方式進行交易,而無需再在香港的各大加密資產交易平台上進行較為複雜的註冊和 KYC 。此舉大大降低了加密資產交易的技術門檻,同時,傳統的證券交易所由於資本體量的問題,比大多數現有的加密資產交易平台的流動性更高,相關監管措施也更為完善。
也正因為有以上諸多優點,內地投資者也具有購買香港比特幣現貨 ETF 的動機,當然,飒姐團隊近期在與法律工作者交流的過程中,也聽到其他聲音,比如倘若通過互聯互通計劃實現了內地居民購買香港比特幣現貨 ETF ,這是不是就違反了《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門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和《關於進一步防範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畢竟這些政策明確指出不得為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提供賬戶開立資金結算等服務,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都是非法金融活動。飒姐團隊認為這與香港比特幣 ETF 的互聯互通機制並不矛盾,以上政策出台的背景是虛擬資產缺乏監管、嚴重影響金融安全穩定,但目前通過互聯互通機制投資香港比特幣現貨 ETF 已經有著完善的機制和監管軌跡,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時機成熟,監管動向自然會有所變化,讓我們共同期待這一天的到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