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ianceDAO 創始人: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加密貨幣創始人?

ChainCatcher 精選
2023-11-15 19:56:51
收藏
需要擁有出色的洞察力,獨立思考,而不是只靠閱讀文章。

作者|Qiao Wang
編譯|Kate, 火星財經
來源|medium
編注:本文是AllianceDAO創始人Qiao Wang的個人隨筆,以第一人稱撰寫。

我經常從創始人和風投那裡聽到這樣的問題:「在為 AllianceDAO 篩選團隊時,你們使用什麼選擇標準?」所以我決定把我的想法寫下來。

但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意識到,這不僅僅是我們在申請我們項目的團隊中尋找的東西,而是成為一名優秀的加密創始人所需要的東西。「我們尋找什麼」和「需要什麼」之間的區別在於,前者只是假設,而後者是基於經驗證據的。

我並不是妄想自己知道這個問題的完美答案,但在近 3 年的時間裡,我們加速了 200 家初創公司的發展,一些模式開始顯現。

洞察力

我將首先為潛在的申請人提供一個可操作的 alpha。我們的申請表上最重要的問題之一是「你對你的用戶有什麼獨特的見解?」據我所知,擁有出色的洞察力是區分優秀和糟糕的加密創始人的關鍵因素之一。然而,很少有申請者能對這個問題給出深思熟慮的答案。

對用戶的深刻洞察往往是整個企業賴以建立的理念。舉個例子來說,Tensor 最初的想法是,儘管 Opensea 和 Magic Eden 占據了主導地位,但它們仍然存在一個重要的用戶群體,那就是專業的 NFT 交易者。這些專業交易員需要不同的工具,如掃地或高級分析。這與可替代代幣的世界沒有太大的不同,專業交易者需要像 perps 這樣的工具或像新的 ERC20 狙擊手這樣的工具。Tensor 的整個產品願景是為這些專業交易員服務。

但偉大的洞察力並不一定是這樣的。它也可能是一個意想不到的觀察結果,讓我們 ( 面試官 ) 說:「哇,我以前沒有想到過這個,但這很有道理。」這方面的一個例子是,StepN (ALL7) 的成員在訪談中告訴我們,「很多人花錢去健身房不是因為他們需要教練或設備,而是因為他們需要真正的參與來讓他們負起責任。」事實是,我們每年篩選成千上萬的申請,很少有我們沒有聽說過的新事物。能夠教給我們一些新的東西告訴我們,創始人能夠獨立思考,而不是在閱讀了互聯網上風險投資公司的一些「為什麼 Web3 很重要」文章後就加入了加密貨幣的行列。

有時候,偉大的洞察力是徹頭徹尾的逆向思維。當 Ostium (ALL9) 第一次與我們見面時,他們向我們推銷「商品 RWA」。「RWA」作為一個類別在當時幾乎不存在------沒有任何代幣化的國債項目有任何真正的吸引力------更不用說「商品 RWA」了。所以我反駁說:「加密貨幣領域沒有人關心黃金和石油。它們是嬰兒潮一代的資產類別。」 Kaledora 反駁說:「r/wallstreetbet 對瘦肉豬和橙汁很著迷,因為它們非常具有模因性(meme-able),而零售業卻沒有一種簡單的方法來利用它們進行槓桿交易。」我不知道把大宗商品放在鏈上是否會有很大的發展,但我喜歡這種逆向觀察。

現在,你可能會說,這些見解看起來如此無關緊要,甚至可能被證明是完全錯誤的。沒錯,但有洞察力本身並不是創始人可能成功的原因。相反,富有洞察力包含了兩個至關重要的品質。

首先,我要引用 Tensor 的 Ilja 的話:「如果你沒有逆向思維,你就沒有一家初創公司。」不只是投資者必須進行逆勢押注。創始人也必須如此。事實上,上一次最終成功的加密初創公司在一開始沒有爭議是什麼時候?還記得有多少人對 Solana 不屑一顧嗎?還記得圍繞 Uniswap 的 CLOB 與 AMM 之爭嗎?幾乎從定義上來說,創業就是發現一個別人不知道或很少有人認同的秘密。否則這家公司可能已經存在了。

富有洞察力的第二個特質是創始人在自己的領域裡花了很長時間,在自己的領域裡花了很長時間表明了毅力,真正的激情,或者兩者兼而有之。我以前寫過這方面的文章,但我發現加密貨幣的新手通常需要至少 1 到 2 年的時間才能形成真正的見解。但為什麼要花這麼長時間?嗯,我懷疑這是因為加密是如此違反直覺,與大多數創始人來自的 Web2 或 TradFi 如此不同。很多時候,創始人在不到 1 年或 2 年的時間裡,就在關鍵時刻到來之前放棄了加密。這就引出了我的下一點。

精英學校還是精英公司?

我要用一個數據呆子來解釋。如果你以所有加密領域的創始人為樣本,就會發現,進入精英學校或在矽谷精英公司工作與他們未來的成功之間存在相關性。但如果你選取前 1% 的子樣本 ( 這是進入 AllianceDAO 的門檻 ),相關性基本為 0。當我看到我們孵化的最成功的公司和最成功的加密公司時,很少有來自精英背景。

需要澄清的是,相關性為 0 並不意味著精英學歷預示著失敗。一點也不。這只是意味著,在最高水平上,它不再是成功的獨立預測因素。但為什麼會這樣呢?

有些創始人從小就被教導必須每週增長 5%,否則就會失敗。然而,事實是,加密產品的增長軌跡很少是一帆風順的。相反,大多數產品,從像 Coinbase 這樣的中心化產品到像以太坊這樣的協議,都是以階梯式的方式增長的。這主要是由於整體市場的周期性。因此,這些創始人放棄得太快,而且幾乎總是在增長停滯的熊市中放棄。

另一個原因是,許多來自精英背景的創始人出於錯誤的原因進入了加密行業。他們之所以選擇加密領域,是因為他們在 Twitter 上關注的那些有影響力的人,在牛市的頂峰時期,誇大了 Web3 是互聯網的未來,並陷入了認為價格上漲從經驗上證實了這些說法的陷阱。如果你是一個下層階級的移民,你想要的只是和哈利波特一起賺改變生活的錢,或者給你的家人匯款,這些說法聽起來很可笑。現在,我確實認為 Web3 將成為互聯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在進入一家初創公司之前,你必須能夠從基本原則出發,推斷為什麼會這樣,並讓自己沉浸在現有的加密產品中,以充分體會加密的力量。

Web2 或 TradFi 資深精英出於錯誤的原因進入加密領域的直接後果是,他們往往迷戀於「去中心化的優步」等擬物化的想法。我知道這個詞現在被過度使用到了令人討厭的地步,但很明顯,僅僅因為某些東西在 Web2 或 TradFi 中有效並不意味著它也能在區塊鏈上工作。當我面試申請人時,我經常問自己或他們:「他們的產品帶來了哪些新穎、怪異、甚至可能是有爭議的消費者行為?」即使不是天才也能意識到去中心化通常會使用戶體驗變得更糟,但如果產品能夠實現消費者從未體驗過的新行為,這可能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它不能實現新的行為,那麼它只是在與用戶體驗更差的 Web2 或 TradFi 現有企業競爭。新穎行為的一個例子是,在 DeFi 中,你可以從單個帳戶中輕鬆地使用數百種金融產品,而無需創建新帳戶,也無需為每個新產品進行 KYC。

我們的申請表上有一個問題是我非常關注的:「你為什麼選擇研究這個想法?」解決你自己的問題或你朋友的問題可能是一個很好的答案。有趣的是,這個答案經常來自新興市場的創始人或 DeFi degens,他們都與我所認為的「精英」相反。例如,Felipe 建造了 Kravata (ALL12),因為他自己需要一個拉丁美洲的法幣出口來匯款。Jackson 之所以打造 Thunder (ALL12),是因為他非常討厭模仿新的 ERC20 和 Friendtech 密鑰是多麼困難。

關鍵是,如果加密貨幣真的是地球上 80 億人的長期平等力量,那麼從邏輯上講,它也必須是加密創始人的平等力量。也就是說,非特權背景的創業者應該和精英一樣有可能獲得成功。這是因為他們天生了解那些同樣沒有特權的用戶。

由於這些原因,我們很少關心精英資格。我們確實做到了。我們錄取的申請者中約有三分之二不是通過熱情的介紹或推薦獲得的。他們在網上完全是陌生人,他們在申請和面試中花了很多心思。許多風投會認為,熱情的介紹是必要的,因為你進入風投社區的能力是你的第一個考驗:如果你連熱情的介紹都得不到,你就得不到用戶。我贊同這種觀點,但我也相信,對於世界上那些沒有特權的企業家來說,他們與精英風投的距離不是 1 度到 2 度,他們更好的利用時間是與用戶建立聯繫,而不是與風投建立聯繫。

毅力

雖然精英資格不一定是第一性原則思維的良好指標,但它是毅力的良好指標。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都認為,堅持不懈是任何行業成功創始人的最大共同點。

在我們的申請表上,我們要求申請人描述一個特別堅持不懈的例子。但公平地說,僅僅根據這個問題或在面試過程中很難準確地判斷創始人的毅力有多強。偶爾,他們會告訴我們一些令人驚訝的事情。我們的一位校友 ( 出於隱私原因匿名 ) 告訴我:「我所有來自 ( 一所頂尖大學 ) 的同學都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如果他們能做到,我也能做到。」我感受到了他 / 她的熱情。

現在,很多人會說金錢和名聲不是創業的好理由。我不確定這是不是真的。但拋開這個爭論不談,我認識的最有毅力的人都有很大的壓力。不管他們已經取得了多大的成功,他們似乎總是要證明些什麼。許多人都經歷了早年的創傷。眾所周知,馬斯克和喬布斯都是由一個虐待狂的父親撫養長大的。

但在加密行業,毅力比其他行業更重要,這也是有道理的。舉出另一個每四年經歷一次完整的繁榮和蕭條周期的行業。或者另一個行業,SEC 主席以消滅作為個人使命。或者是另一個行業,所有的主角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都進了監獄。每當我看到「我在過去的 24 小時裡老了 3 歲」或「我挺過了 2022.11.20 的熊市」這樣的推特時,我都會笑。這不是一個適合膽小者的行業。

一個簡單但不容易的人為提高毅力的方法是找一個你很了解的合夥人,最好是你以前合作過的人。我們也會在申請表上詢問申請人是如何認識他們的聯合創始人的。擁有共同創始人的目的不僅在於互補彼此的技能,還在於在困難時期為彼此提供心理支持。問題是,和你剛在會議上認識的人一起工作很少奏效,這個人必須是你已經建立了信任關係的人。很多創始團隊在熊市中解散了。他們聲稱這是由於看法不同,但仔細研究一下,實際上是由於缺乏信任。如果你找不到你信任的人,你最好單幹 ( 也可以利用像 AllianceDAO 這樣的創始人社區來獲得同行的支持 )。

正直

Warren Buffett 說得最好:「我看重的是三種品質:正直、智慧和活力。如果你沒有第一個,另外兩個會殺了你。」事實上,在過去的一年裡,所有入獄的主角都有後兩個,但沒有第一個。我不認為「誠信」這個詞需要更多的解釋。

但巧合的是,「正直、智慧和活力」這三要素與我上面已經討論過的所有屬性非常吻合。洞察力與智慧有關,毅力與活力有關,而沒有特權的背景可能兩者兼而有之。

除了這些,我們當然也關心分銷、市場規模、工程能力、防禦能力、監管風險等等。但這些領域中的一個弱點並不一定會破壞交易。我們經常與那些富有洞察力、沒有特權、堅持不懈、誠實的首次創始人合作,幫助他們成長。這些品質可能需要多年的培養,甚至是與生俱來的,這就是為什麼它們是不容置疑的。所有其他元素都是可以學習或獲得的。所有常見的錯誤都可以避免。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
banner
ChainCatcher 與創新者共建Web3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