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川:為什麼人們守不住四年三倍的資產?

硅谷王川
2023-06-25 18:52:55
收藏
美國最大資管集團 Blackrock 2023 年 6 月 15 號正式向美國證監會申請比特幣 ETF 之後,BTC 價格已經接近 31000 美元。

來源:investguru

作者:矽谷王川

美國最大資管集團 Blackrock 2023 年 6 月 15 號正式向美國證監會申請比特幣 ETF 之後, BTC 價格已經接近 31000 美元。這個場景讓人想起 2019 年,也是六月底,BTC 價格重回一萬美元。四年漲三倍,這個回報,不算太差。應當秒殺同期 99.9% 的基金經理。

2022 年 6 月 18 號,BTC 價格一度下跌到 $18250, 著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格曼老師又準時的在推特上跳出來,幸災樂禍的說了一句"老鄉們,這太感人了"(之前他在 2018 年底比特幣跌到 3000 美元的時候也跳出來過一次)。克老師發言之後的一年,比特幣漲了 69%。確實太感人了。

image

但很多很早入行的人手上已經沒有多少 BTC 了。原因也很簡單,大部分人都想要更高的短期回報,採取各種主觀和花哨的策略,但本質都是在加槓桿賭博,不給自己留任何餘地。這樣遲早在市場的必然但不可預測的大幅波動中,被迫割肉平倉。

曾經有機構資金在 2020 年 3 月的大跌中險些被平倉,但繼續豪賭,後來反而還賺得更多,於是堅持這種激進的策略,這樣在 2022 年 6 月的大跌中,毫無懸念的被徹底清零。

缺乏冗餘度的玩家,一旦被某個無法預料的突發事件衝擊,可能迅速遭遇連鎖反應,一個子系統的崩潰導致更高層系統的連環崩潰,短時間內升級為一個巨大災害,甚至導致整個系統的全面毀滅。但被滅絕之後,這些人的經驗教訓也就很難真實傳遞給後人,也就必然導致下一波不知天高地厚的新人,重複他們的經歷。

很多人無法承受 BTC 的價格波動,但這個波動,其實背後反映更多的是美元信貸的增長收縮的變化。美聯儲自己都無法準確預測通脹和就業的變化,也就更無法預測自己的貨幣政策的調整。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是不可能"既要…又要"的。不可能"既要市場不好的時候價格回撤小,又要市場上漲時回報好",不可能"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如果客戶對你這樣要求,離開他,他遲早會投入麥道夫這類騙子的懷抱;如果老闆對你這樣要求,他只是想出成績時把功勞攬在名下,出問題時把你當替罪羊而已。

人們常常把一些因為短期約束而產生暫時溢價的東西,誤以為是稀缺資產。俄烏戰爭爆發後,原油現貨價格一度被爆炒到 120 美元一桶。冷靜坐下來想想,就知道高油價會抑制需求,同時增加開採的活動和供給,原油價格終究會下來的。但不管你購買多少新的礦機去挖礦,BTC 的供給不會增加,還會按時每四年減半,這是它和大宗商品/貴重金屬的一個最本質的差別。

2023 年 3 月,當矽谷銀行瀕臨倒閉,上千億的儲戶存款面臨被剪羊毛受損的重大風險時,美聯儲果斷出手,魔術師般變出幾百億美元的緊急貸款來拯救儲戶。BTC 則根本不在乎,仍然在默默的每十分鐘出一個塊,仍然在默默的每兩週調整一次難度係數。人們這時才突然意識到,什麼是真正的稀缺資產,什麼則是可以由少數人決定隨意增發的遊戲。

只要牢牢抓住稀缺資源,不要在乎別人怎麼卷,讓他們揮霍真正的稀缺資源,去高溢價置換和爭奪事實上的非稀缺資源好了。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
ChainCatcher 與創新者共建Web3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