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 Karmaverse Zombie,看 GameFi 賽道未來的發展趨勢
作者:Kar
自在今年5月以來,多方因素造成加密行業逐漸進入到了熊市周期,且各個賽道都開始面臨著發展困境,尤其在 GameFi 板塊中表現的則更加明顯,絕大多數GameFi應用因激勵代幣價值大幅縮水,而出現了收入、交易量銳減、活躍用戶數量大幅下降的情況。
雖然 GameFi 賽道整體迎來了發展的"寒冬",但我們看到,在今年4月上線的鏈遊 Karmaverse Zombie 在市場整體低迷的情況下,仍舊能夠保持對玩家們的吸引力,持續的有新用戶轉化成為 Karmaverse Zombie 的黏性用戶,並始終保持著極高的留存率。
Karmaverse Zombie 遊戲從遊戲上線開始DAU,MAU和NFT交易率等數據就始終保持著較高的增長狀態,尤其是新 增用戶連續數月以萬為單位。比如用戶活躍度數據:
- 在 7 月其日活用戶為 8000+ ( 7 月 15 日 -8 月 15 日),相較於上個月( 6 月 15 日 -7 月 15 日)環比增長 38% 。
- 月活玩家數據曾接近 8 萬人,相較於 5 月增長約 234.7% 。
- 持有 NFT 的玩家 90 天的留存率高達 72% ,
- 每位玩家的遊戲時間約為 127 分鐘。
- App 端用戶近 5 萬。
此外,根據Dappradar數據顯示,Karmaverse Zombie曾在Polygon鏈遊戲排名榜第五(最高曾高居第三),而在所有鏈的遊戲排名中在TOP 20榜單。
Karmaverse Zombie 是目前為數不多的,仍舊能在熊市環境下保持穩定可觀數據增長的GameFi應用之一。
本文將以 Karmaverse Zombie 為例,重點分析 Karmaverse Zombie 備受歡迎的原因與其優勢,以及Karmaverse 遊戲生態整體的發展前景,來從中分析GameFi 板塊未來的潛在發展趨勢。
Karmaverse Zombie 的母生態 Karmaverse 遊戲平台的介紹
- Karmaverse 遊戲平台
根據 Karmaverse 介紹其自身是一個 AAA遊戲多元宇宙,包含多個遊戲元宇宙,我們可以認為 Karmaverse 是一個基於區塊鏈的鏈遊分發平台,並且其所發行的遊戲基本都是他們自己的開發團隊所打造(一個 Web3 遊戲生態)。Karmaverse 旨在被打造成一個豐富和持久的遊戲宇宙,其中將包括生態系統、遊戲角色、Token流通等,以創建一個健康持續發展的 GameFi 平台。
該平台計劃發行包括 Karmaverse Zombie、Fantasy World、Old West、Cyberpunk等在內的系列鏈遊,而在今年4月上線的 Karmaverse Zombie 是它們所發行的首款遊戲。
值得一提的是,Karmaverse團隊此前在傳統遊戲領域已經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它們曾開發過手遊史上排名前十的兩款暢銷SLG(即時策略類遊戲)遊戲《阿瓦隆之王》和《榮耀之槍》,尤其是《阿瓦隆之王》全球下載量過億、67國暢銷冠軍,曾創造20億美元以上的收入和500萬的月活躍用戶。所以無論在傳統遊戲領域還是鏈遊領域,Karmaverse團隊的遊戲開發理念、開發實力以及運營實力都是首屈一指的。
- Karmaverse Zombie
Karmaverse Zombie 是一款 GameFi 手遊,其作為 Karmaverse 生態的"開篇作",在遊戲形式上較為新穎,其該遊戲以三消遊戲模型作為遊戲基礎,進一步引入了SLG遊戲模型,遊戲本身以"Play and Earn"為定位,而不是僅僅是"Play to Earn"。
遊戲背景和設定是在一個充滿殭屍和變種人的後世界末日世界,關於一群幸存者與殭屍作戰並建造庇護所的故事------玩家將召集幸存者、與殭屍戰鬥、建造庇護所並為人類打造新的未來。
在進入遊戲時,玩家需要獲得3名NFT英雄以開始遊戲(免費玩家系統將給予三個非 NFT英雄免費玩),Karmaverse Zombie 以闖關制為基礎,在世界模式中將逐一對教堂、遊樂場、中央廣場、市政府、警察局、銀行等23個大型場館進闖關索,每個場館中都包含多個關卡,通過三消遊戲方式來擊敗每關的殭屍。
玩家每次征戰都可選擇攜帶最少三名最多5名英雄伴隨出戰(當玩家在不同的遊戲模式中進行遊戲和比賽時,團隊中NFT英雄的數量會影響玩家可以獲得的獎勵),並且每個英雄都具備不同的技能(通過消除方塊攻擊殭屍的同時,也為英雄積攢法力值來釋放技能攻擊殭屍),當殭屍血條歸零則闖關成功解鎖下一關卡(所以英雄血條歸零則闖關失敗),而在擊敗殭屍的過程中,玩家也會相應的獲得各種獎勵包括製造材料、Serum代幣等獎勵。從屬性上看,不同的英雄、殭屍都具備不同的技能、星級、天賦、等級、速度等等,英雄以及捕獲的殭屍都可以進行屬性的升級。
此外,在SLG玩法中每一個玩家在進入遊戲後都有一個"庇護所",可以在其中通過資源(遊戲獲得或者購買方式)來對基於策略對庇護所的建築設施進行升級,以獲得更多的資源、獎勵,並提升戰鬥力、防禦力等等。 此外,Karmaverse Zombie 還設定了聯盟、PVP、賞金合約等諸多值得探索的玩法。
Karmaverse Zombie遊戲中的一些獎勵可進行變現,比如Serum、KNOTS資產的提現,並能夠在二級市場交易,此外一些NFT殭屍、NFT英雄以及進階材料都能在Karmaverse交易市場出售變現。
區別於其他GameFi遊戲,Karmaverse Zombie允許非消費玩家參與遊戲, 遊戲中設定了NFT英雄和非NFT(免費)英雄。
NFT 英雄:玩家可以從 NFT 銷售、市場交易、遊戲內掉落或遊戲玩法(使用其他 NFT 英雄治癒殭屍)中獲得。
非 NFT 英雄:進入以遊戲即贈送給玩家,也可從遊戲內商店購買,或玩遊戲(使用非 NFT 英雄治癒生物實驗室中的殭屍)獲得。
無論是NFT英雄還是非NFT英雄,都可以通過遊戲行為享受到遊戲樂趣,同時賺取可提現的收益,當然NFT英雄在賺取收益的效率、權益可能會更多一些。
通過對Karmaverse Zombie 遊戲的簡單體驗,我們看到該遊戲仍舊延續了《阿瓦隆之王》和《榮耀之槍》等傳統遊戲製作精良、富有趣味的特點,並且 Karmaverse Zombie 的可玩性比肩當下手遊水平。而Karmaverse Zombie中,用戶群體並非僅僅是加密用戶,傳統遊戲玩家仍舊佔據了較高的比重,進一步為Karmaverse Zombie帶來了更高的用戶忠誠度。
Karmaverse Zombie 遊戲的優勢,與前瞻性
無論是與傳統遊戲,還是與GameFi遊戲相比,Karmaverse Zombie 都是獨特的。
- 以 GameFi 的形式,將三消玩法與 SLG 遊戲模型的有機結合
Karmaverse Zombie 是目前首個融合了三消遊戲類型與SLG模型的GameFi遊戲,無論是三消遊戲還是SLG遊戲,都背靠著龐強大的用戶體量,所以Karmaverse Zombie所面對的玩家群體相對廣泛,構建了一個早期的基礎。
三消類遊戲本身也是一個經過了多年市場印證的遊戲板塊,這類遊戲有著較高的接受度,無論是年輕群體還是非年輕群體,都是這類遊戲的潛在玩家。而有數據報告顯示,某單一三消遊戲的用戶規模就高達8億人次,而從年齡的分佈情況來看,三消遊戲用戶年齡層集中在35-54歲,同時,中老年用戶也有著較強的付費意願,並且三消類遊戲,在全渠道App用戶規模、活躍率、用戶黏性的榜首。而來自於一份伽馬數據對休閒類遊戲的調研中,74.8%玩家偏愛消除類遊戲。
三消類遊戲模型本身玩法簡單規則易懂,這使得玩家學習遊戲的成本極低,從而也使得遊戲的進入門檻降低。三消遊戲通常以形狀或者顏色劃分,這使得一些顏色辨別或者視覺分辨出現障的玩家也能夠較為輕鬆地享受遊戲,這是一種對用戶十分友好的體驗方式。雖然三消類遊戲本身玩法簡單,但易懂難精,具備相當的挑戰性與趣味性。所以這種遊戲模型本身是具備可玩性的,玩家能夠從與遊戲中發現、享受樂趣獲得遊戲體驗、沉浸感。 與此同時,0門檻的免費參與賺取,讓 Karmaverse Zombie 的用戶群體不僅局限在加密用戶中,所有遊戲玩家都有望成為其潛在用戶。
三消遊戲在 GameFi 板塊是一個處女地,目前行業仍舊沒有一個成熟的三消類 GameFi 遊戲,其能夠盡享三消類遊戲在 GameFi 領域的早期市場紅利。
以三消遊戲作為主要的遊戲模型,將其與SLG遊戲模型有機的結合,也為 Karmaverse Zombie 遊戲進一步增添了新的敘事方向。從傳統遊戲領域看,很多人都認為輕量級、休閒類是手遊的一個未來趨勢,直到SLG遊戲出現後,這類觀點逐漸被改變。
我們看到,SLG遊戲是目前用戶黏性以及變現能力最好的遊戲類型之一,這一點在 Karmaverse 團隊推出《阿瓦隆之王》和《榮耀之槍》後一定是深有體會的。
雖然SLG遊戲崛起以及發展的時間並不算長,但我們看到作為曾經較為"小眾"的SLG遊戲,通常會吸引大量痴迷於 SLG 玩法的老用戶,忠誠度十足,這類玩家通常有著較為成熟的遊戲思維,並形成了十分堅固的遊戲習慣,而在遊戲中通過策略的博弈獲得的成就感,進一步使得其自主驅動性,蓋過了遊戲重複內容(三消遊戲玩法)的審美疲勞。
SLG遊戲本身基於策略,所以多數遊戲玩家在遊戲中可能需要花費相當的時間,來培養自己對於該遊戲的"遊戲認知",SLG相較"硬核"的玩法,所產生 漫長的學習時間造成的沉沒成本,通常會令玩家不捨離去(當然,還有相當一部分玩家以遊戲內購買的方式,投入了資金),並逐漸的成為"骨灰級"玩家,所以從SLG遊戲玩家的忠誠度、用戶黏性上看,通常完勝其他類型的遊戲。
所以從這兩個遊戲模型上看,無論是三消玩法還是SLG玩法,都有著極強的獲取用戶黏性的能力,並通過SLG模型來彌補三消遊戲模型重複內容產生的遊戲疲勞,形成互補,並且SLG遊戲模型也能大量消耗三消遊戲模型的產出,促進經濟生態的正向循環。
而Karmaverse 團隊本身在SLG遊戲領域有著十足的開發、運營經驗,同樣也有望通過Karmaverse Zombie 遊戲來彌補 GameFi 板塊精品 SLG 遊戲缺失的空白。
傳統遊戲不缺精品,但玩家在遊戲中僅僅能獲得遊戲體驗感,而不能從中獲得實際的收益。Karmaverse Zombie 遊戲本身在製作的精良度與遊戲的體驗感上,並不輸傳統遊戲,而在此基礎上,任何人都能通過"Play and Earn"的方式低門檻的賺取收益(Crypto/NFT),此外遊戲內的英雄、捕獲的殭屍等資產都能以NFT的形式流通,並在市場出售,這對於傳統玩家來說是具備吸引力的,這是 Karmaverse Zombie 與傳統遊戲競爭的主要優勢之一。
- Play to Earn 到 Play and Earn
Karmaverse Zombie 遊戲本身建立在可玩性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的構建其他要素,比如三消玩法、SLG玩法,相較於其他遊戲模式就能夠為玩家帶來十足的、基於策略的遊戲體驗感與沉浸感,並且非資金投入玩家、消費玩家都能在遊戲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並獲得對應的可變現的獎勵。Karmaverse Zombie 對各種類型的玩家都是包容的,尤其是傳統遊戲玩家,並不會因為GameFi 的高門檻而拒之門外,他們能夠在進入遊戲後,逐漸的去探索、學習 GameFi 的特殊性,並逐漸的對加密資產接受並產生認識,並逐漸轉化為消費玩家,通過投入更好的獲得遊戲體驗。
加密投資者同樣需要遊戲行為,來不斷的在遊戲中進行探索與適應,投入資金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輔助遊戲行為,而只有深入的參與遊戲才能獲得相當的遊戲收益。遊戲的收益將不再是決定玩家產生黏性的主要因素,遊戲的發展也不再因行情的跌宕而產生過多的相關。
此外,在生態的供需上,針對於生態系統供需,Karmaverse 開發了一個 DBAS(Dynamic Balance Adjustment System)來解決Karmaverse中token生產和消費的不平衡問題,DBAS的核心是當消費下降時,提供激勵以鼓勵用戶消費 Token ,從而增加他們對遊戲的投入。通過對經濟循環動態的調整,進一步幫助生態實現宏觀的調控,以不斷的消耗產出鞏固價值基本盤。
Karmaverse Zombie 以"PAE"的宗旨構建遊戲,與現有的GameFi 應用有著本質性的區別。
GameFi 是遊戲大類下的一個品類,但早期的 GameFi 應用通常傾向於犧牲遊戲的可玩性來向P2E妥協,以迎合加密用戶們的口味,這意味著早期 GameFi 應用都是以加密用戶作為主要的目標群體,他們對於遊戲本身的忠誠度與收益高度綁定(完全取決於激勵代幣的表現),可玩性的欠缺,意味著GameFi對於資深的傳統遊戲玩家並不具備吸引力,因為傳統遊戲玩家需要的是遊戲體驗感。
不過從長遠的角度看,傳統遊戲玩家其實更應該作為GameFi 應用的主要目標用戶群體,一方面在於傳統遊戲玩家是一個十分龐大的用戶群體,並且他們通常願意為獲得遊戲體驗而買單,他們通常具備可靠的忠誠度與黏性,傳統遊戲玩家有望成為推動GameFi發展的中堅力量。
另外一個方面在於,傳統遊戲玩家們通常是成熟的,他們具備一個較為成熟、完善的"遊戲觀"與"價值觀",所以傳統遊戲玩家的湧入,往往能夠以倒逼GameFi賽道的發展與產業的進一步成熟。而"Earn"特性,完全可作為GameFi與傳統遊戲競爭的一個輔助優勢,而不是一個主要的特性,這一點需要行業從業者們去辯證的看待。而加密投資者,則應該在正確的引導下成為有遊戲玩家,任何投資行為,都是以輔助預習行為為目的,未能成為忠實GameFi玩家的投機者,則逐漸的脫離GameFi用戶群體。
所以在理念上, Karmaverse Zombie 的"PAE" 與現有的"P2E"是兩套完全不同的意識形態,"PAE" 對於 GameFi 用戶目標群體的明確、宗旨的確立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參照,當然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其將是 GameFi 未來的發展趨勢之一。
Karmaverse Zombie 的通證經濟模型
Karmaverse 生態設定了子母通證機制,其中以KNOT作為 Karmaverse 平台的母通證,而其所推出的遊戲內的通證將作為其子幣。目前Karmaverse Zombie作為生態內的首款 GameFi 遊戲,SERUM作為是Zombie遊戲當中的子代幣。
KNOT具備Karmaverse生態的核心價值的的主要且實用性Token,KNOT總量2.1億枚。其用途包括:
- Zombie遊戲中治療殭屍、英雄升階等關鍵場景的消耗等
- Karma Marketplace 中的結算貨幣。
- 治理與投票
- 流動性挖礦
- 鑄造NFT
KNOT只能通過特殊活動、PVP 或從二級市場購買來獲得,而隨著其他遊戲世界的發展,KNOT 將在 Karmaverse 中具有更重要的效用。
SERUM是Zombie遊戲當中的子代幣,當玩家達到一定等級,遊戲中會日常產出,而在戰鬥當中,PVE和PVP都將以SERUM作為遊戲產出,升級英雄,購買裝備等也都需要消耗SERUM。目前SERUM的持幣地址不斷增長且分散,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參與到遊戲中,並不斷通過遊戲行為來獲得代幣並成為持有者。
目前,Karmaverse官方公布了相關代幣的鎖倉/銷毀計劃,截止到8月17日,
- 有9萬枚KNOT(來自於市場交易費及提筆費用等) 約占流通量0.19% 已鎖倉;
- 9萬 SERUM(來自於遊戲提升及相關消耗) 約占總發行量19% 已歸集待銷毀;
而未來,Karmaverse將持續的推動KNOT、SERUM以及其他子通證的鎖倉、銷毀計劃。
Karmaverse 團隊與融資
Karmaverse團隊主要來自於《King of Avalon》和《Guns of Glory》兩款遊戲背後主創團隊的核心成員。Karmaverse的總部位於香港,團隊成員遍布全球,包括加利福尼亞、馬來西亞、阿聯酋、歐洲和中國,成員分散且較為去中心化。
在今年的2月,Karmaverse獲得了由 A\&T Capital、TPS 和YGG SEA 等頂級風險投資公司牽頭的私人融資中籌集了總計 800 萬美元的資金。參與本輪融資的其他頂級投資者包括Foresight Ventures, Polygon Studios, Cao Zhen (Partner of Republic), OKX Blockdream Ventures, NFX, Mindfulness Capital, GSR Ventures, HashKey Capital, Fundamental Labs, Y2Z, L2Y, Altonomy。
在合作夥伴上,Karmaverse目前也與眾多頂級遊戲公會達成戰略合作,包括YGG SEA、GGG、Avocado、Balthazar、PathDAO、LLG等等,並且合作關係還在不斷擴,他們正在幫助Karmaverse擴大玩家的群體。
總結
雖然行業正處熊市,但Karmaverse Zombie遊戲在今年4月上線後的優異數據表現,可謂立竿見影,足以見得Karmaverse開發團隊在遊戲設計理念上的前瞻性與趨勢性。
Karmaverse Zombie 遊戲本身首度將三消遊戲與SLG遊戲模型深度融,並以GameFi的形式呈現,打造出了一款兼具可玩性、遊戲體驗感與沉浸感的鏈遊,彌補了GameFi賽道在精品三消類遊戲、SLG類遊戲領域的空白,並通過免費的方式降低所有人參與遊戲的門檻,友好、包容各類玩家。
Karmaverse Zombie以遊戲可玩性、低門檻作為基礎構建"PAE"的新意識形態,來打造遊戲生態,以推動 GameFi 進一步擴大玩家群體圈層,有望為現有的GameFi 賽道的發展提供早期的參照。而未來,Karmaverse將陸續推出生態內的其他遊戲,同樣值得我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