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想要幹掉加密貨幣的企圖失敗,現在他們正在慢慢接受

36氪
2021-11-11 18:41:24
收藏
傳統之所以會被顛覆,就是因為沒法放下傳統的包袱。

作者:Emily Flitter,紐約時報

譯者:boxi,36Kr 神譯局

編者按:"如果你不能擊敗你的敵人,那麼就加入他們。"這句話放到傳統銀行業對加密貨幣的態度絕對合適。曾幾何時,美國的銀行業先是對比特幣為首的加密貨幣嗤之以鼻,然後在加密貨幣的勢頭起來之後又試圖扼殺這種平行的金融體系,但在這個企圖失敗後被迫慢慢接受並加入這場遊戲。只是,在傳統思維和利益互搏的束縛下,他們的努力有種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感覺。文章來自編譯。

圖片來源:Unsplash

劃重點:

剛開始的時候,華爾街對比特幣嗤之以鼻

銀行業最初對數字貨幣的懷疑也讓他們付出了時間的代價

銀行業正在雙管齊下:一方面試驗加密貨幣產品,另一方面遊說監管機構制定有利於銀行的規則

2014 年,當紐約的監管機構正在探索控制比特幣的辦法時,華爾街最大銀行的高管卻擔心監管加密貨幣也會導致後者合法化------而這可能會威脅到金融業。所以他們試圖散播懷疑的種子。

那一年,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美國的最大銀行摩根大通的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Jamie Dimon)稱比特幣是一種"糟糕的"價值儲存手段,因為這玩意兒也被用於非法目的。在一場會議上,金融業的資深律師 H. Rodgin Cohen 向該州的監管機構發出警告,稱聯邦政府"非常擔心"比特幣及其使用。

但那些努力都失敗了。2015 年,紐約金融服務署開始為比特幣業務發放許可證。現在,比特幣的用戶已超過 7500 萬,而七年前這個數字大概才 300 萬,數字貨幣的數量呈爆炸式增長。根據 Crypto.com 今年 7 月份的一份報告,全球有 2.2 億人在使用加密貨幣。

貝恩公司的業務範疇包括就加密貨幣及其他數字資產事宜向金融公司提供建議。公司的合夥人托馬斯·奧爾森(Thomas Olsen)說:"大多數人都同意這一點,那就是未來------也許是 10 年、20 年或者更早的時間之後------一切資產都將採用數字格式。"

現在銀行業正在爭先恐後,迎頭趕上。銀行希望參與到這個新世界的競爭,並從中獲利。他們的做法是雙管齊下:一方面試驗加密貨幣產品,另一方面遊說監管機構制定有利於銀行的規則。有的銀行開始向有錢的客戶提供加密貨幣投資。其他人則在認真考慮做比特幣交易平台的事宜。2019 年,摩根大通推出了自己的數字貨幣。現在,銀行業的代表不再警告監管機構要遠離加密貨幣,相反,他們開始抱怨監管機構的行動不夠迅速,其不作為正在浪費銀行參與競爭的寶貴時間。

但他們最初對數字貨幣的懷疑也讓他們付出了時間的代價。一個平行的金融世界正在傳統銀行業旁邊湧現。加密貨幣初創企業開始提供信用卡和貸款。世界各地的人們和企業都在快速擁抱數字貨幣。甚至政府也參與到其中來。薩爾瓦多最近表示將接受比特幣作為法定貨幣。美聯儲也緊隨全球各地央行的腳步,正在評估推出自己的數字貨幣。

幾個世紀以來,傳統的銀行體系一直佔據著主導地位。長期以來,銀行通過吸收存款,然後將部分資金借給其他客戶,從而幫助政府控制當地經濟中的資金流動。之後,隨著貸款二級市場的興起,通過在發放貸款後將貸款出售給投資者,並給資產負債表釋放更多空間來發放更多貸款,從而讓銀行抵押的存款能夠放出更多貸款。這當中的每一步銀行都能賺錢。

1999 年,美國國會進一步放寬管制,允許商業銀行參與到華爾街的競爭,從而導致銀行的權力再次得到增強。從石油、小麥到政府債券,銀行現在幾乎可以針對任何東西做市,可以幫助銷售和購買各種資產,即便銀行已經在幫助普通美國人打理付款和收款,買房與創業。

而數字貨幣通過讓個人在沒有中介的情況下立即與他人建立連接,從而繞過銀行進行匯款、銷售與業務收款,這對銀行所扮演的中心角色造成了威脅。

表面上看,美國最大銀行的高管對數字貨幣幾乎沒有表現出什麼熱情。戴蒙仍繼續持懷疑的態度,2017 年他說比特幣是"欺詐"。最近,他再度宣布比特幣"一文不值"。三年前,美國銀行的首席執行官布賴恩·莫伊尼漢(Brian Moynihan)禁止這家巨頭的財富管理公司把任何客戶的資金投入到與加密貨幣相關的投資。

但個別銀行家開始對比特幣感到好奇。據一位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透露,在私下嘲笑了比特幣多年之後,美國銀行首席運營官托馬斯·蒙塔格(Thomas Montag)向一位朋友詢問了有關加密貨幣的教程,還花了數小時去聽講座、看相關書籍,並與加密貨幣業務的高管會面。

去年,美國銀行的工程師提交的專利申請數量創造了銀行的史上之最,其中就包括數百項涉及數字支付技術的專利申請。目前尚不清楚該銀行計劃如何使用自己的技術,但其部分驅動力是希望將客戶留在銀行系統內,而不是流失到給鬥志茂盛的加密貨幣初創公司那裡。

美國銀行的發言人 Mark Pipitone 說:"本銀行已經看到了區塊鏈的潛力,我們目前是這個領域領先的專利持有人,擁有 160 多項專利。但我們還沒有發現能改善客戶財務生活的大規模使用案例。"

其他的大銀行對於跟加密貨幣更直接的接觸則更為開放。紐約梅隆銀行(Bank of New York Mellon)以及北方信託公司(Northern Trust)正在致力於為他們持有比特幣的客戶(主要是其他銀行的銀行賬戶)提供託管服務。美國銀行也宣布將向資金經理提供加密貨幣託管服務。

2019 年,摩根大通旗下一個名為 Onyx 的部門推出了 JPM Coin,這是一種由美元做後盾的數字貨幣。這種數字貨幣的運行平台是 Quorum,一種模仿區塊鏈結構的內部技術。但 Quorum 是由這家銀行控制的,不像比特幣的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摩根大通最近已經把 Quorum 拆分為一家軟件初創公司。

摩根大通還啟動了一個模擬傳統"隔夜回購"(可將短期美國政府債券換成現金)市場的全數字化系統。在過去,這些交易需要一天多的時間才能完成------因此被打上"隔夜"的標籤------但摩根大通的平台只需 15 分鐘即可完成。到目前為止,這個市場只有三個用戶,而且其中兩個還是摩根大通自己的企業。高盛今年成為第一個外部的參與者。如果有更多的銀行加入的話,摩根大通最終可能會控制了全世界最重要的短期融資市場之一。

加密貨幣專家 Igor Pejic 表示,摩根大通是少數幾家對區塊鏈(數字貨幣交易的基礎技術)進行了實驗的大型銀行之一,這讓他們成為數字化的先驅,從而有望在未來從目前他們正在測試的系統中獲利,原因是"他們正在建立一個最終由他們控制的基礎設施。"

一位未獲公開發言授權的知情人士表示,JPM Coin 上線後不久,監管機構就開始來電話了。他們擔心這些數字貨幣在金融體系內的流動可能會導致風險增加,因為它們是跟美元掛鉤的,會引發恐慌,並導致出現 21 世紀的銀行擠兌。這家銀行後來被迫縮小 JPM Coin 的使用範圍。

現在,JPM Coin 不能用於在摩根大通內部系統之外進行價值轉移。銀行自己的客戶可以用它在該銀行內部進行美元與其他資產之間的轉換,而且幾乎是即時的,但到了外面更廣闊的世界這玩意兒就毫無意義了。

監管機構還把目光投向了試圖設立加密貨幣業務的小型銀行。2018 年,資產僅 10 億美元的紐約 Quontic 銀行打算推出一種借記卡計劃,打算用比特幣計價的形式給予客戶回報,並曾向美國的最高銀行監管機構------美國貨幣監理署徵求意見。

Steven Schnall 是 Quontic 的首席執行官,他希望能為客戶提供可像比特幣一樣增值的回報。

Schnall 說,令他感到吃驚的是,監管機構對他和其他高管提出了強烈質詢。貨幣監理署(OCC)的律師設想了一份幾乎沒完沒了的問題清單。如果 Quontic 客戶丟失了自己的比特幣該怎麼辦?如果持有它們的銀行賬戶是信託的而不是個人擁有的又怎麼辦?審議用了兩年的時間,但到最後還是沒有明確放行。

Schnall 說:"他們其實就是強制我們去走完流程,從而確保他們能識別清楚所有的風險。" Quontic 決定繼續執行自己計劃。公司選擇依靠外部公司來處理與比特幣相關的所有事宜,這樣 Quontic 就不必去"碰"加密貨幣。

監管機構被加密貨幣的迅速普及打了個措手不及,現在開始爭先恐後制定管理這種貨幣使用的新規則。而銀行從中窺見了一個新機會,試圖遊說監管機構制定有利於他們的規則。銀行的說客正在努力推動監管機構,試圖說服他們針對聚焦加密貨幣的貸款方以及其他提供轉帳與類似銀行服務的公司制定統一規則,他們認為,除非這些公司也要接受跟銀行受到的一樣的管制措施,否則這些新企業將享有不公平優勢。

美國的銀行也反對美聯儲探索自己的數字貨幣。作為美國最大銀行的代表,美國銀行家協會(The American Bankers Association)今年夏天向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的成員發出警告,稱建立央行數字貨幣的負面後果"可能很嚴重"。該協會表示,目前似乎並沒有迫切需要,因為"現在的美元基本上已經是數字化了。"

Cohen 是蘇利文·克倫威爾律師事務所(Sullivan \& Cromwell)的資深主席,他在多年前就曾警告紐約的監管機構不要用比特幣,是推動加強監管的人士之一。

Cohen 上個月在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表示:"對於加密貨幣我們需要有監管手段。"他說,制定新規則會"非常困難,但難不應該成為借口,而是一種鞭策。"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
ChainCatcher 與創新者共建Web3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