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以太坊過去一年完敗比特幣?

老白代币经济模型
2025-04-04 18:19:27
收藏
當前ETH/BTC匯率跌至0.02,我預計這個數字還會更低。但是,有人看到絕望,有人看到機會——或許只有當最後一個早期獲利者離開牌桌時,真正的價值遊戲才會開始。

當比特幣在美國ETF的推動下突破歷史新高時,以太坊卻顯得步履蹒跚。

咱們都知道之前市場有一個潛規則:ETH/BTC匯率一般會維持在0.05左右,如果超過這個數,可能BTC就要漲或者ETH跌,反過來也一樣。然而從去年開始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比特幣不斷衝擊新高來到11萬,而以太坊的孱弱表現就不用說了。到現在,二者的匯率基本上從0.05,下降到0.02左右。

圖片

同時以太坊的創始人Vitalik在ETH如此慘淡的情況下在幹嘛呢?對機器人學貓叫,引起了整個網絡的不滿。

圖片

但我們理性分析,Vitalik這個行為其實和網絡的反響沒有直接關係。如果ETH表現好,人們只會說他可愛。說白了,只是因為ETH跌得太慘了,人們的情緒需要一個宣洩的窗口。

而我們深度分析ETH為什麼會完敗BTC,這背後隱藏著加密貨幣市場最底層的生存法則:早期獲利盤的拋售壓力,才是決定資產長期走勢的終極變量。

比特幣和以太坊早期獲利者對比

如果把比特幣和以太坊比作兩座金礦,比特幣的礦工早已帶著第一批金子消失在歷史長河中,而以太坊的礦洞裡至今回蕩著叮當作響的鎬頭聲。比特幣的"神奇之處"在於,它完成了人類金融史上最徹底的"去獲利盤化"------中本聰的110萬枚BTC沉睡14年紋絲不動,早期中國礦工挖出的300萬枚BTC經過多輪政策洗牌,大部分流入歐美長期持有者手中。

更關鍵的是,至少400萬枚BTC因私鑰丟失、硬體損壞等原因永久退出流通。這意味著,比特幣總供應量的14%-19%已從市場徹底蒸發,流通盤的實際拋壓遠低於紙面數據。這種自我淨化能力,讓比特幣逐漸蛻變為真正的"數字黃金"------沒有創始團隊、沒有預挖、沒有利益集團,只有全球共識支撐的純粹價值儲存。

反觀以太坊,它的誕生從一開始就帶著沉重的歷史包袱。2015年主網上線時,7200萬枚ETH被分配給基金會和早期投資者,這些代幣的成本接近於零。即便到今天,仍有160萬枚"創世ETH"躺在原始地址中,如同一把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當ETH價格上漲到某些令其滿意的高度時,這些零成本籌碼隨時可能化作核彈級拋壓。

更棘手的是,以太坊經歷了兩次大規模的造富運動:2016年ICO狂潮中,項目方以近乎零成本獲取ETH,巔峰時期單月拋售量超50萬枚;2021年DeFi Summer催生出新的既得利益群體,Uniswap空投者曾單日拋售價值3億美元的ETH。

以太坊轉向PoS機制後,問題不僅沒有緩解,反而埋下新的隱患。PoS機制決定了以太坊驗證節點不需要任何硬體投入,只要將自己持有的ETH放到網絡中,就能源源不斷地生產新ETH作為收益。每日產出約1800枚ETH(年通脹率0.3%),這些幾乎零成本的"新籌碼"持續進入市場,與早期獲利盤形成雙重拋壓。

相比之下,比特幣PoW礦工需要支付高昂的電力成本,迫使他們不斷賣出BTC覆蓋運營開支,反而實現了獲利盤的持續出清。這種差異在熊市中尤為明顯------當市場陷入流動性枯竭時,零成本持幣者往往選擇"躺平",而礦工拋售壓力會加速市場觸底。

歷史案例印證了這一規律的殘酷性。狗狗幣和萊特幣這兩個"三無產品"(無技術、無生態、無應用)能長期穩居市值前20,正是因為它們的早期獲利盤已充分換手。狗狗幣創始人Billy Markus早在2015年清倉離場,萊特幣前十大地址僅占流通量的4%,持幣高度分散。

反觀EOS,儘管曾號稱"以太坊殺手",但Block.one團隊持有1億枚代幣,節點持續拋售導致其市值跌出前50。BCH雖然複製了比特幣的"死幣"特性,但開發團隊與礦工的利益內鬥,使其始終無法擺脫拋壓陰影。

對於投資者而言,這場博弈揭示了兩條鐵律:第一,任何資產的價格最終由流通盤的供需決定,而非總市值;第二,代幣經濟學的終極考驗是"去獲利盤化"的徹底性。當前熱捧的Solana等新公鏈同樣面臨挑戰------它們的早期VC和團隊代幣將在未來2-3年逐步解鎖,只有當這些籌碼完成充分換手後,才有可能真正衝擊以太坊的地位。

加密市場最深刻的教訓是:技術可以迭代,生態可以重建,但人性對獲利了結的衝動永遠無法消滅。比特幣用14年時間完成了人類史上最壯觀的資產"淨化",而以太坊正在經歷同樣的涅槃。當前ETH/BTC匯率跌至0.02,我預計這個數字還會更低。但是,有人看到絕望,有人看到機會------或許只有當最後一個早期獲利者離開牌桌時,真正的價值遊戲才會開始。

(風險提示:文中提及代幣均存在極高波動性,請勿盲目跟風)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
ChainCatcher 與創新者共建Web3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