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4o 圖片生成背後思考:當 NFT 變成一種畫風

bitsCrunch 研究
2025-03-27 22:08:17
收藏
風格即所有權,所有權即價值的時代是否會到來?

在 GPT-4o 圖像生成圖像功能上線之後,僅需上傳一張 NFT 圖像並輸入"吉卜力風格"或"賽博朋克化"的指令,AI 便能瞬間將其轉化為全新的視覺形態。當然,你可以將庫里頭像變成一種 Azuki 風格。那么,當下 AI 的發展將會對 NFT 產生怎樣的衝擊和影響?

風格即所有權

過去幾年,NFT 的核心價值建立在"可驗證的稀缺性"之上以及持有者的獨特社區。無論是 CryptoPunks 還是 BAYC 的產生,基本都是通過設計一套 trait,用算法生成有限數量的"獨特組合",並賦予其社交身份屬性。但是,GPT-4o 的圖像生成能力或許是 NFT 風格擴大化的驅動力------我們是否會迎來一個風格即鏈上所有權的時代?

以 Azuki 為例,其標誌性的日漫風格 profile 會被視作一種文化符號,如今用戶僅需輸入"Azuki 風格"並上傳任意圖片,就能立刻生成這種風格圖像,通過"meme"圖帶動社交媒體上的傳播量的增長。

根據 bitsCrunch 數據,Azuki 系列的地板價較去年的同一時期高點下跌了約 44%,而其他頭部 NFT 也都距高點跌了不少。然而,通過 AI 的生成風格,也加上後期電影和作品的推出,NFT 是否會在"風格所有權"上有所發展呢?

數據來源:bitscrunch.com

實用性與泡沫的博弈

NFT 市場的交易量萎縮並非偶然。2023 年 12 月市場短暫回暖,主要得益於比特幣生態銘文 NFT 的炒作,根據 bitsCrunch 過去 6 個月的數據統計顯示,在 2024 年 12 月,由於傳統 PFP 類項目集中發布代幣,帶來了新一波增量。至 2025 年 3 月,月交易量已回落至 1.1 億美元,其中大部分交易量集中於一些強社區運營和實體賦能的項目。

數據來源:bitscrunch.com

然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當 AI 能夠輕易複製畫風時,NFT 的價值是否也需要轉向"不可自動化的體驗"------例如線下權益、遊戲內效用或社區共識的深度綁定。

從"靜態所有權"到"動態共創"

GPT-4o 對很多場景帶來了衝擊,卻也催生了新的可能性。雖然"動態 NFT"早在 2021 年就被大家廣泛議論,但如今隨著 AI 工具的完善,也可以帶來更多想像。比如,允許持有者通過 AI 工具實時修改 PFP 風格,但每一次修改都將被記錄在鏈上,形成可追溯的創作歷史。這種模式將 NFT 從"僵化的頭像"轉變為"活態的藝術共創進程",從而催生 IP 的新變革。同時,區塊鏈的公開性使得任何人都能抓取鏈上圖像數據用於訓練。未來的博弈也將轉向"風格專利化"。

結語

從長遠看,GPT-4o 代表的 AI 技術可能迫使 NFT 行業進行根本性轉型,也有可能帶來新一輪的浪潮。NFT 可以變成一個更泛化的"元數據容器",僅作為權益憑證存在,而其視覺表現則由用戶通過 AI 實時生成。再比如,在音樂 NFT 領域,專輯封面的 80% 由持有者自定義共創生成,但播放權和收益權仍錨定於原始 NFT。NFT 的終局或許並非消亡,而是演化為一套更複雜的價值網絡------當畫風可以形成一個所有權時,真正的稀缺性將回歸到人類對社區歸屬感、參與感和持續敘事的需求。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
ChainCatcher 與創新者共建Web3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