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coin Research | Hyperliquid為何脫穎而出?頭部去中心化衍生品協議盤點與賽道分析
去中心化衍生品協議作為去中心化金融領域的重要創新,正在逐步改變傳統金融衍生品市場的運作模式。它們透過區塊鏈技術和智能合約,消除了對中心化中介的依賴,為用戶提供了透明、安全且全球可訪問的交易環境。本文將圍繞八個代表性去中心化衍生品協議------Hyperliquid、Jupiter、Drift、GMX、Vertex、Apex、SynFutures和dYdX------展開深度分析,涵蓋去中心化衍生品協議的定義與特點、運行機制、各項目的簡介與特色、對比分析,以及對該賽道的未來展望。本文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面且客觀的視角,幫助理解這一快速發展的加密金融賽道。
1. 了解去中心化衍生品協議
1.1 定義
去中心化衍生品協議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金融工具,允許用戶在無需傳統中心化中介的情況下進行衍生品交易。衍生品是一種基於標的資產(如BTC)的金融合約,其價值來源於標的資產的價格波動。去中心化衍生品協議利用智能合約自動化交易執行、結算和清算流程,運行在公開的區塊鏈網絡上,確保規則透明且不可篡改。
與中心化交易所(如Binance或Coinbase)不同,去中心化衍生品協議不依賴單一實體管理用戶資金或撮合交易,而是透過分佈式網絡和算法實現去中心化的市場運作。永續合約(Perpetual Futures)是當前去中心化衍生品協議中最受歡迎的產品類型,它允許用戶以槓桿方式押注加密資產價格的漲跌,且無到期日。
1.2 特點
去中心化衍生品協議具有以下核心特點:
去中心化:沒有中心化的控制機構,所有交易直接在區塊鏈上完成,減少了單點故障和審查風險。
透明性:交易記錄和合約條款存儲在區塊鏈上,公開可查,任何人都可以驗證交易的公平性。
安全性:透過智能合約和加密技術保護用戶資金和數據,降低了黑客攻擊或內部欺詐的風險。
可訪問性:全球用戶只需一個加密錢包即可參與,無需經過KYC(身份驗證)或傳統金融體系的許可。
創新性:支持多樣化的金融產品,如永續合約、期權、合成資產等,為用戶提供靈活的交易策略。
這些特點使得去中心化衍生品協議不僅吸引了零售交易者,也逐漸成為機構投資者關注的領域。
2. 去中心化衍生品協議的運行機制
去中心化衍生品協議的運行依賴於區塊鏈技術和不同的市場機制設計,以實現流動性提供、價格發現和交易執行。以下是常見的幾種運行機制:
2.1 自動做市商(AMM)
自動做市商(Automated Market Maker, AMM)透過算法和流動性池取代傳統的買賣訂單撮合。用戶將資產存入流動性池,池中的資金根據預設的數學公式(如恆定乘積公式)自動調整價格。AMM的優勢在於無需等待對手方即可完成交易,適用於流動性較低的市場。
代表項目:Jupiter、GMX。
優點:簡單高效,適合小額交易和高波動市場。
缺點:可能存在滑點,價格發現效率低於訂單簿。
2.2 訂單簿模型
訂單簿模型(Order Book Model)類似於傳統金融交易所,買賣雙方提交限價訂單,由系統撮合交易。這種機制在中心化交易所中廣泛使用,但在去中心化環境中需要解決鏈上交易速度和成本的限制。
代表項目:Hyperliquid
優點:提供更精確的價格發現,適合專業交易者。
缺點:對鏈上性能要求高,可能導致交易延遲或高費用。
2.3 混合模型
混合模型結合了AMM和訂單簿的優點,試圖在流動性和交易效率之間找到平衡。例如,協議可能使用AMM提供基礎流動性,同時透過訂單簿優化價格發現。
代表項目:Vertex。
優點:靈活性強,適應多種市場條件。
缺點:實現複雜度較高,用戶體驗可能不夠統一。
2.4 鏈上/鏈下混合
一些協議將訂單撮合放在鏈下執行以提高速度,而將結算和資金管理放在鏈上以確保安全性。這種方法利用了中心化系統的效率,同時保留了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制。
代表項目:dYdX(V4)。
優點:交易速度快,費用低。
缺點:鏈下部分可能引入一定程度的中心化風險。
3. 去中心化衍生品協議賽道現狀
來源:https://dune.com/uwusanauwu/perps
一直以來,中心化交易平台憑藉高流動性和穩定的交易體驗佔據著永續合約交易的主導地位。dYdX作為去中心化永續合約交易平台的早期領導者,憑藉其創新的訂單簿模型在去中心化永續合約市場中佔據了一定的份額,成為市場的先行者。
隨著去中心化金融的普及,用戶對去中心化交易的需求逐漸增加,GMX等新興平台透過AMM模型和流動性池機制,提供簡單高效的交易體驗,吸引了大量用戶和資金。Jupiter作為Solana生態的重要去中心化衍生品協議嶄露頭角。 2023年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新興平台Hyperliquid憑藉高性能和低延遲的交易體驗嶄露頭角,吸引了大量專業交易者,並逐步成為市場的領導者。與此同時,dYdX的市場份額開始出現下滑趨勢,部分原因是競爭對手的快速崛起,以及其在向Cosmos生態遷移過程中遇到的挑戰。
來源:https://defillama.com/perps/hyperliquid
截至3月20日,去中心化永續合約24小時交易量達94億美元,其中Hyperliquid在去中心化衍生品協議中的市場份額占比已經達到63%,交易量級放在中心化交易所中排名為15。
來源:https://defillama.com/perps
4. 代表項目盤點解析
4.1 Hyperliquid
簡介:Hyperliquid基於自有Layer 1區塊鏈,完全鏈上運行,使用訂單簿模型。透過官方的HLP金庫提供流動性和清算支持。用戶可將資金存入HLP,分享交易手續費、資金費和清算費的收益。HLP本質上充當部分交易的對手方。Hyperliquid的TPS(20萬)和低延遲(0.2秒)處理能力接近CEX水平。Hyperliquid支持的最高槓桿倍數為50倍,但由於3月12日神秘巨鯨的穿倉套利操作使HLP 承擔了約 400 萬美元虧損,Hyperliquid 宣布將 BTC 和 ETH 最大槓桿分別下調至 40 倍和 25 倍。
特點:
無Gas費交易,降低用戶成本。
專屬區塊鏈設計,鏈上透明性和高吞吐量。
是目前交易量最大的去中心化永續交易所。
適用場景:適合追求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專業交易者。
4.2 Jupiter
簡介:Jupiter 是一個基於 Solana 的DEX聚合器,同時支持去中心化永續合約交易,提供高達100倍槓桿。Jupiter 流動性提供者(JLP)池作為交易者的對手方。交易者開槓桿頭寸時,從該池借入代幣,交易產生的費用的 75%分配給流動性提供者,目前支持的資產只有5個:SOL、ETH、WBTC、USDC、USDT。
特點:
利用Solana的高速和低費用,提供接近中心化交易所的體驗。
支持多樣化的交易對和槓桿交易。
與Solana生態深度整合,吸引了大量生態用戶。
適用場景:適合Solana生態用戶和新手交易者。
4.3 GMX
簡介:GMX是部署在Arbitrum和Avalanche上的多鏈去中心化永續交易所,使用AMM模型,提供高達100倍槓桿,目前支持的永續合約有67個。透過社區擁有的多資產流動性池(GLP 池)提供流動性。流動性提供者可透過質押單一資產獲得 GLP代幣,代表其在池中的權益。平台費用來源於用戶交換和槓桿交易,30% 獎勵 GMX 質押者,70% 分配給 GLP 持有者。GMX V2用隔離的GM池取代GLP池,並透過資金費用、借幣費用、交易費用、價格影響等方式進行激勵。
特點:
流動性池設計,用戶可透過提供流動性賺取收益。
交易費用低(0.05%-0.07%),並將部分費用分配給流動性提供者。
TVL表現強勁,顯示出用戶對其流動性的信任。
適用場景:適合希望透過流動性挖礦獲利的交易者。
4.4 dYdX
簡介:dYdX 成立於 2018 年,最初運行於以太坊 Layer 2(由 StarkWare 提供支持),但自 2023 年起遷移至自有區塊鏈 dYdX Chain,基於 Cosmos SDK 和 Tendermint 權益證明共識協議。V4的鏈上/鏈下混合模型透過鏈下訂單撮合提升速度,鏈上結算確保安全性。訂單匹配在鏈下由驗證者完成,存儲在內存訂單簿中,結算則在鏈上執行。下單和撤單無 Gas 費用,僅在訂單成交時收取費用,降低了交易成本。
特點:
V4版本引入去中心化的鏈下訂單簿和鏈上結算。
支持最高20倍槓桿和199個資產。
交易費用低(0.02% maker,0.05% taker),吸引高頻交易者。
適用場景:適合追求高槓桿和專業交易體驗的用戶。
4.5 Vertex
簡介:Vertex是一個多鏈的去中心化交易所,結合中心化限價訂單簿(CLOB)和AMM混合模型,結合訂單簿和自動做市商(AMM)機制。其訂單簿採用價格/時間優先算法,確保訂單按照最佳價格執行,無論是由 AMM 還是市場做市商提供報價。
特點:
Layer 2技術降低費用和MEV(礦工可提取價值)風險。
支持最高20倍槓桿和54種資產。
強調機構級交易體驗。
適用場景:適合需要高效訂單撮合的專業交易者。
5. 去中心化衍生品協議機遇和挑戰
去中心化衍生品協議作為DeFi的重要分支,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市場增長、技術進步和全球可訪問性為其提供了廣闊發展空間,但監管不確定性、技術風險和流動性不足等挑戰也不容忽視。
機遇
市場增長潛力:隨著加密貨幣市場的成熟和機構投資者的參與,衍生品交易需求持續增長。去中心化協議憑藉透明性和安全性,有望進一步吸引用戶,搶佔中心化交易所的市場份額。
技術進步驅動:Layer 2解決方案(如Arbitrum、Optimism)和高性能公鏈(如Solana、Sui)顯著提升了交易速度並降低了成本。例如,Hyperliquid透過其Layer 1區塊鏈實現每秒20,000筆交易,接近中心化交易所性能。未來,跨鏈技術和互操作性協議的成熟將進一步促進資產流動和市場擴展。
創新產品與服務:去中心化協議能夠快速推出多樣化的金融產品,如永續合約、合成資產和期權,滿足用戶需求。未來,協議可能擴展至傳統金融衍生品領域,進一步拓寬市場覆蓋。
社區治理與參與:去中心化治理模型DAO增強了用戶的參與感和忠誠度。例如,dYdX透過dYdX DAO實現社區決策,用戶可投票影響協議發展。這種模式不僅提升了用戶黏性,還促進了生態的健康成長。
全球可訪問性:去中心化協議無需身份驗證(KYC),全球用戶只需一個加密錢包即可參與,極大擴展了市場規模。尤其在傳統金融服務不足的地區,這種特性為用戶提供了金融自由和機會。
挑戰
監管不確定性: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監管政策差異顯著,可能限制協議的發展,對協議運營和代幣發行帶來法律風險。協議需在去中心化理念與合規要求間尋求平衡,增加了運營難度。
技術風險與安全隱患:智能合約漏洞和區塊鏈網絡擁堵是主要風險。例如近期Hyperliquid穿倉事件導致資金損失約400萬美元,凸顯了技術風險的威脅。此外,網絡擁堵可能導致交易延遲和高昂費用,影響用戶體驗。
流動性不足:與中心化交易所相比,去中心化協議支持的資產較少且流動性普遍較低,尤其在長尾資產市場。流動性碎片化可能導致滑點大、價格發現效率低。
競爭加劇:隨著更多協議進入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例如,Hyperliquid憑藉高性能領先,但Jupiter和Vertex也在技術創新上發力。協議需持續創新以保持競爭優勢,否則可能面臨用戶分流。
6. 結論
去中心化衍生品協議作為DeFi領域的重要創新,正透過區塊鏈技術和智能合約重塑傳統金融衍生品市場,為用戶帶來透明、安全且全球可訪問的交易體驗。Hyperliquid憑藉其高性能的Layer 1區塊鏈、無Gas費的訂單簿模型以及接近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速度與體驗,在眾多協議中脫穎而出,成為市場的領導者。dYdX和GMX作為成熟玩家,依託強大的用戶基礎和TVL保持競爭力,而Jupiter、Vertex則透過生態整合與技術創新展現潛力。然而,相較於中心化交易平台,去中心化衍生品協議仍受限於資產種類較少、區塊鏈網絡性能瓶頸和流動性不足等問題。展望未來,隨著Layer 2技術、高性能公鏈的進步以及用戶需求的增長,該賽道有望透過推出更多創新產品、優化用戶體驗並逐步適應監管要求,進一步挑戰中心化交易所的地位,推動加密金融生態的持續演進。
關於我們
Hotcoin Research 作為 Hotcoin 生態的核心投研中樞,專注為全球加密資產投資者提供專業深度分析與前瞻洞察。我們構建"趨勢研判+價值挖掘+實時追蹤"三位一體的服務體系,透過加密貨幣行業趨勢深度解析、潛力項目多維度評估、全天候市場波動監測,結合每週雙更的《熱幣嚴選》策略直播與《區塊鏈今日頭條》每日要聞速遞,為不同層級投資者提供精準市場解讀與實戰策略。依託前沿數據分析模型與行業資源網絡,我們持續賦能新手投資者建立認知框架,助力專業機構捕捉阿爾法收益,共同把握Web3時代的價值增長機遇。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市場的波動性較大,投資本身帶有風險。我們強烈建議投資者在完全了解這些風險的基礎上,並在嚴格的風險管理框架下進行投資,以確保資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