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加密貨幣納入國際收支平衡表
ChainCatcher 消息,据 Cryptoslate 報導,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最新的《國際收支手冊》第七版(BPM7 ),將比特幣( BTC )等加密貨幣納入國際收支平衡表。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新標準,比特幣和類似的加密貨幣現在在全球經濟統計中屬於非生產資產。更新後的手冊於 3 月 20 日發布,標誌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次將數字資產的詳細指導納入其全球統計標準。
該框架將數字資產分為可替代代幣和不可替代代幣,並根據它們是否具有相應的負債進行進一步區分。比特幣和類似的無負債代幣被歸類為資本資產,而由負債支持的穩定幣則被視為金融工具。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說法:"沒有對應負債的加密資產旨在充當交換媒介(例如比特幣),被視為非生產非金融資產,並在資本賬戶中單獨記錄。"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