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是無情的,那麼所有虧錢的人都是無辜的嗎?
來源文章:話李話外
記得之前的文章裡面我們提到過一個觀點:本輪牛市基本還是屬於 ETF 驅動型牛市,而山寨方面, MemeCoin 在整個過程中搶佔了大部分的熱點、流量、話題和流動性。從今年總統 MemeCoin TRUMP 的推出,某種角度看,也似乎標誌著大多數 MemeCoin 的階段性周期頂峰,因為再沒有任何一個人或組織能夠有美國總統發幣這樣更大更出圈的影響力和吸引力了,這之後的各路名人發幣也僅是跟隨性質而已。
在去年的時候,我在文章裡面也說過,我最初的計劃是想等到 TOTAL2 達到 2 萬億美元左右的時候,再考慮分批清掉持倉中剩餘的山寨幣。不過,從今年特朗普總統開始發幣後,接著是總統夫人 Melania 也發幣……那時候我就感受到,似乎市場有點被玩壞了。如下圖所示。
當時我在文章最後的一句提醒就是:TRUMP 代幣現在對加密市場最大的貢獻就是創造出圈效應和帶頭效應,為市場帶來更多的流動性,但如果你不知道市場的流動性來自哪裡,那麼,你就是那個提供流動性的人。
而且在本月初(2月3日)的文章中,我們基於鏈上數據問題的初步考量,也進一步降低了對新一輪山寨季(TOTAL2市值規模)的預期。
其實,如果回顧一下最近兩個月以來的文章,我們自己對山寨方面也是有一個大致的心理變化過程的,不過整體總結起來還是比大部分的人樂觀的:現在大概率不是本輪牛市的終點,但理論上留給本輪牛市的時間已經越來越少了,除非能發生諸如我們在 1 月 17 日文章中提到的打破四年周期規律的情況。現階段我們依然看好 ETH 生態的發展,我們依然也認為今年還可能有山寨季機會,但這裡指山寨季可能和你自己想象中的山寨季(或者之前牛市周期中的那種山寨季)完全不一樣了。
而也正是基於一些綜合方面的考量(市場方面+個人方面),我最近兩個月也在嘗試改良一些自己的原有計劃,並且優化自己的個人時間和精力。比如,前些天的文章中其實我也進一步分享和梳理過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我會考慮隨時清倉掉剩餘倉位的山寨。如下圖所示。
市場總是時刻不停(7x24小時)在變化著,而這種變化有時候顯得也總是那麼無情且有趣。
最近幾天,市場的情緒似乎又受到了一些新的打擊,尤其是越來越多的人們(甚至是KOl或者大戶)對 MemeCoin 的 PvP 愈發感到是一種無情的遊戲,阿根廷總統在 2 月15 日發的 LIBRA 也讓不少人見識到了 PvP 的殘酷性,甚至也有人認為這是一場針對加密行業的洗劫。
阿根廷總統(或者說是背後的操盤手團隊)發幣割韭菜也罷了,甚至昨天(2月17日)一個姓中帶草的老嫖客也來直接發幣割韭菜,而且還真有不少人去捧場,更有腦殘還宣傳說能夠買到該嫖客的幣是"華人的榮譽",這個就讓人很難理解了,到底這個市場現在怎麼了!雖說市場是無情的,但所有虧錢的人都是無辜的嗎?
當市場處於看似崩潰邊緣的時候,我們總是會看到幾種比較極端的情況,比如:
1. 病急亂投醫的人們
前幾天的時候,就有個小夥伴留言給我說:大龍你不是說還有山寨季嗎?那麼就請你幫幫我吧,我只要能馬上翻倍回個本就行,只要你幫我回本我就離開幣圈再也不玩了。請你明確給我推薦一下現在應該買什麼山寨幣可以翻倍回本,出現任何的結果我都不會怨你。
對於小夥伴的這種情緒,我肯定是理解的,但這種行為確實有點病急亂投醫了。可能這位小夥伴平時雖然也偶爾有看話李話外的文章,但似乎並沒有去理解文章裡面表達出來的底層思考邏輯。並不是我說過今年可能還會有山寨季機會,我就可以隨便推薦一個或幾個山寨幣幫助別人回本或者賺錢,如果我個人真的有這能力可以準確預測市場和把控市場的漲跌,那麼我自己蒙著頭髮大財不就好了,還寫個毛線的文章,囤個毛線的比特幣(我囤個幾年比特幣,平均下來不也僅僅只有3--5倍的收益嗎)。
另外前幾天因為那個 PI 幣的火熱,也有小夥伴跑過來問我:OK 裡面的 PI 還能不能買?自己想買,請給出一些操作建議。
我本來是想拿出 2022 年發過的一篇 PI 文章給她看的,可惜 OK 宣布要上 PI 幣那兩天我就把文章刪掉了,因為對於這種項目,我現在是提都不願多提,罵也不想再罵,就是不想和該項目產生任何的交集,也許是我膚淺,也許是我不懂,但 PI 這種項目我自己肯定是不會去碰的,更不可能去進行宣傳。如果有人想去玩,那麼還是那句老話,拿出自己能夠接受虧損的資金去玩即可。PI 這個盤子可能遠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大,也許項目產品本身的玩法和邏輯是沒問題的,但因為有了層級制度關係、且在這種層級關係下面還發展出了上億人的規模(很多還都是中老年人),那麼這裡面就不排除蘊藏著各種傳銷騙局或詐騙了。就好比一款保健品本身的配料可能吃不死人,但如果有人利用保健品建立起嚴格的層級制度關係,那麼這裡面就可能會出現很嚴重的問題。
不要因為病急,就去亂投醫,這樣做的結果可能是,不僅最後保命的錢也都沒了,甚至病情還會進一步加重,真到了那個時候,就可能真的無力回天了。
2.沉默的人們和各種圈子
聽說最近幾天很多的社群裡面都沉默了,說話的人也越來越少了,看起來似乎有那麼點熊市的氛圍和感覺了。
人們之所以沉默,主要的原因還是沒有在市場中賺到自己預期中(或計劃中)的錢。比如,前兩年給自己定目標說本輪牛市要賺到 10 倍、100 倍的,可能折騰了兩年多山寨幣最後只有幾倍的收益,甚至還有被套的,於是有些沉默寡言了。再比如,去年或今年進場後,想通過一次性梭哈某山寨或 MemeCoin 實現一夜暴富的,結果發現自己一夜暴負了,於是也變得沉默寡言了。
治療沉默最好的良藥就是來幾根大陽線,可惜的是,很多人已經在此之前選擇了放棄或者被嚇怕,即便是未來真的還有機會看到大陽線,那麼大部分也只能是繼續追高被套的命。因為大部分的人即便是在遭遇失敗後,也無法正視和放下過去的失敗好好反思自己(比如依然總是想着繼續通過賭的方式來快速回本)、也無法沉下心來好好去理解什麼是倉位管理和風險管理。
而市場的來來回回不斷波動和震盪,就是要淘汰或埋掉那些不堅定或者瞎堅定(比如梭哈一個自己不了解的土狗、並且還信誓旦旦地說自己做的是長期投資,絕對不設止損和止盈)的人。
3.依然能夠賺大錢的少數人
既然市場中有人虧錢,那麼自然就會有人賺錢。
記得我們較早之前的一篇文章的標題裡面寫過:加密市場中 90% 以上的人都是虧錢的。結果,這篇文章當時還被人留言說我製造焦慮和危言聳聽,對方甚至還補充留言道,進入這個圈子不就是為了賺大錢嗎,如果照你說的 90% 以上的人會虧錢,那麼誰還會進你們的這個幣圈玩啊!
也不知道曾經留言的這位小夥伴現在是不是已經實現了自己賺大錢的目標。其實我說 90% 以上已經算保守了,我當初本來想寫的標題其實是 99% 的人都會虧錢的。
那麼,到底這個市場裡面誰賺到錢了呢?這個大家也可以自己去思考一下。
最近看到一個很有趣的錢包地址,該錢包在 Libra 上賺了 1000 萬美元,在 Melania 上賺了超過 900 萬美元,僅最近的一個月時間,該錢包交易過的 MemeCoin 數量就達到 660 個,如下圖所示。
至於這個錢包是誰的我不知道、是不是某些內部人士的錢包我也不確定,能知道的只有一點:反正不管市場行情如何,總會有這樣聰明的人會把別人的錢都賺走。
同時,這裡也需要額外提醒一下:即便是如上面這樣聰明的錢包(人),TA 也不是所有的幣種交易都是賺錢的,你在沒考慮好自己倉位和風險承受能力的前提下,不要輕易去跟隨(跟單)類似這樣的聰明錢去做交易。
嚴謹來講,買和賣的問題一定是要基於自身倉位和風險承受能力去做思考的。比如,有些夥伴總是喜歡留言問我什麼時候賣,以便他自己來參考賣出,其實這種答案沒有太大的參考性,因為每個人的持倉成本、風險偏好、目標計劃等都可能是不同的。或者我這裡再說的直白點舉個例子吧,我 SOL 的買入成本是 18 美元,並且在 36 美元的時候我已經出了一半的 SOL 倉位(雖然賣飛了吧,但當時也是在執行自己的交易紀律而已),剩餘倉位的 SOL 我隨時可以不考慮成本問題清倉或者留著一直不賣,你可以嗎?
再比如,最近似乎不少加密 KOL 又轉戰到了股票(比如港股)市場裡面,然後號稱又在股票市場裡面賺的盆滿钵滿,要繼續帶著幣圈的家人們出圈去炒股,這種你也一定要結合自身的倉位和風險承受能力去思考,你自己懂不懂股票市場的玩法,你到底是跟著別人去股票市場賺錢的呢,還是去送钱的呢?
總之,任何人選擇進入某一個市場(股票市場、加密市場等等)都是奔著賺錢的目標去的,但任何一種金融市場的本質其實都是讓盡可能多的人虧錢,只有帶著籌碼最終能離開賭場的贏才是真正的贏。這個世界總是充滿著各種矛與盾,尤其是對於大多數的普通人而言,似乎總是被無形的手操控著並在各種矛與盾之間試圖去找到自己的所謂平衡。市場是無情的,更是殘酷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普通人的我們,首先要考慮或做的事情,肯定不是去快速打破平衡讓自己直接跨越階級或階層,而是應該去專注於一個領域或者某個方面,確保自己(或自己的團隊)能夠盡可能領先於其他更多的人(或其他的團隊),最終能夠拿著籌碼安全離開。
文章的最後,我們繼續來簡單看看最近幾天還有什麼比較值得關注或有趣的事情吧:
- 幣安要賣了嗎?
其實較早之前就有小道消息傳出某大所要賣的消息,只是這兩天因為幾個頭部交易所在網絡上互相針對的事情讓幣安賣身這件事情進一步浮出水面而已。通過目前的一些消息和 CZ 的言論來看,幣安應該不會直接賣掉,但大概率會有知名機構參與到幣安(即幣安會出售一些股權給其他機構)。如下圖所示。
- 匿名用戶與腦機芯片
有一位疑似來自中國的匿名程序員銷毀了超過 600 個 ETH,捐贈了大約 1,950 個 ETH,並在相關的轉賬記錄中留下關於精神控制和腦機芯片的神秘信息。如下圖所示。
這個事情可能比較敏感,這裡我們簡單提一下點到為止,感興趣的小夥伴直接去 Google 搜索了解即可。
- 港幣支持的穩定幣要來了
渣打銀行香港子公司、Animoca Brands 及電信公司香港電訊 (HKT) 聯手成立合資企業,計劃發行與港元掛鈎的穩定幣。如下圖所示。
香港其實在加密這個事情上面,走的相對還是比較超前的,去年(2024)12月的時候頒布了《穩定幣法案》,而現在,一些機構又開始計劃發行與港元掛鈎的穩定幣。不過這件事情估計也不會對當下的市場行情產生太大的利好作用,現在市場主要還是得看美國的相關政策。另外,並不是說香港合法了,大陸就會開放加密或給予合法支持,這完全是兩碼事。
- SOL 出現負面情緒行情
一直依靠 MemeCoin 敘事走強的 Solana,這兩天似乎出現了一些負面行情,截至撰寫本文時,SOL 的價格已經跌到了 160 附近,近 7 日跌幅約為 20%。如下圖所示。
如果我們回顧過去一年的時間,可以發現 SOL 類似規模的負面行情情緒差不多出現過 3 次,一次是去年 4 月 6 日的網絡擁堵事件(當天Solana創下了 TPS 1,504 筆的驚人記錄)、一次是去年 8 月 31 日的機構/鯨魚拋售事件(當天預計機構拋售了1950 萬美元SOL)、然後就是 2 月15 日開始因為 Libra 事件(外加大額解鎖事件、1120 萬枚SOL將於3 月1 日解鎖)導致的負面情緒。
按理說,SOL 出現負面情緒行情應該是直接利好 ETH 的,不過 ETH 似乎在漲到 2800 附近的時候就漲不動了,又回到了 2600 附近繼續趴著。雖然也有個別 MemeCoin 似乎想在 Ethereum 上面複製一些 Solana 的成功案例,不過目前看起來,Base 似乎更適合作為 MemeCoin 的啟動。
- 悶聲暴漲的OM
當大家都在忙於 PvP 的時候,當大家都被 MemeCoin 傷透了心的時候,突然有人發現,居然之前看不起的 MANTRA(OM)從本輪行情啟動(2023年10月)到現在,已經悶聲上漲了超過 400 多倍。如下圖所示。
MANTRA 是一個 RWA 概念的項目,團隊在香港,可以簡單理解為是一個 RWA 領域的 L1 項目。其實 OM 代幣 2020 年就推出了,不過 2024 年 3 月份的時候他們才拿到了 1100 萬美元的融資,並於 2024 年10 月才上線了主網,這個項目也算是趕上了 RWA 概念的東風,當然,也有人說這就是一個披著 RWA 皮的公鏈資金盤。至於項目的好壞這裡我們不做分析和評價,但在價格炒作和表現上,確實是一個漲幅的很高的項目。
不過,現在最好也不要去追高,因為誰也不知道這把大鐮刀什麼時候會開始收割。這裡只是想說明一點,不管市場如何不好,總會有人能成為大贏家和找到藍寶石,這個很少有 KOL 推廣和賣力喊單的 OM 項目,反而能夠上漲 400 倍,這似乎也值得所有熱衷於跟隨 KOL 步伐追逐百倍幣的人們反思一下。
以下是其他方面的一些消息:
KAITO 已於 2 月 17 日宣布完成 KAITO Yaps 快照,空投即將到來。該項目在 Base 鏈部署了10 億枚代幣,預計其中 33.3% 的份額會用於空投。
2 月 17日幣安啟動了社區投票,計劃將通過投票結果來決定是否上線 Pi 代幣。又當又立,表面看起來是由用戶在決定結果,但實際還是幣安不想錯過這波流量,底線再一次被拉低。
FTX 于 2 月 18 日開始償還 160 億美元債權人,第一階段將償還 65--70 億美元。不知道拿到現金賠償的人們,會重新買什麼?
2月18日 Circle 在 Solana 上又新增鑄造了 2.5 億枚USDC。目前穩定幣的市值不斷在創新高,截至撰寫本文時,已經達到 2250 億美元規模。市場的錢變得越來越多,但很多韭菜手裡的錢則越變越少。如下圖所示。
Ton 將從 2 月 21 日起成為 Telegram 小程序的獨家區塊鏈平台,TON 和 Telegram 似乎正在完成整合。
本月初剛完成網絡升級的 MultiversX(EGLD)可能會在本月底或下個月推出新的 AI 產品。
馬斯克確認 xAI 將成立 AI 遊戲工作室開發遊戲。AI+Game概念是否會成為接下來的新炒作熱點?
Monad 宣布其測試網將於 2 月 19 日上線,主網預計會在今年的第二季度上線。該項目去年的時候完成了 2.25 億美元融資、也是近期話題度比較高的項目之一。最近各種項目依然在加速 TGE 的路上,第二季度會不會還有新的行情?到時候韭菜還夠用嗎?
今天就聊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