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MP 吸引來的圈外炒幣玩家,現在還賺嗎
作者:Jaleel加六,BlockBeats
時間倒回 1 月 17 日,距離美國新一屆親加密貨幣的總統上任僅剩兩天。
這一天,特朗普在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突然通過自己的社交平台 Truth Social 上,毫無預兆的宣布推出名為 $TRUMP 的加密 MEME 幣。
以分秒為單位的速度,$TRUMP 引爆了 2025 年加密市場的開局,成為了有史以來最牛的名人幣。在上線的 24 小時內,一路被開綠燈,迅速登上了 Coinbase、Binance 等頂級交易平台,且 24 小時交易量突破了 100 億美元,是比特幣 24 小時交易量的三倍多。
除了陰謀集團之外,24 小時在線的炒幣幣圈前鋒是最早在 $TRUMP 上賺到錢的人,即使在各種「特朗普官方帳號一定是被盜號了」的猜疑中,以 0xsun 為代表的一批人卻憑藉多年積累的鏈上數據監測能力,迅速行動早早買入。在 $TRUMP 發行的第 10 分鐘左右,0xSun 開始買入,半小時內買入了 60 萬美元,平均成本僅 0.6 美元,獲利超 2750 萬美元,一戰封神。
但問題是,MEME 幣市場是一個典型的零和市場,沒有技術創新的支撐,沒有基本面,沒有創造任何價值,只有時間買入早晚的區分,所以不是所有人都能像 0xsun 一樣幸運。隨著熱度下降,以及川普老婆幣的發行對 $TRUMP 變相增發,讓 $TRUMP 幣價從最高 72 美元一路下跌,目前維持在 17 美元附近。
據早期統計,盈利地址的數據呈明顯的正態分布,仍有 56 萬個地址虧損,實現盈利的僅有 30 萬個。
數據來源:Dune
PHD 留子也難逃被套
市場並不總是對每個人都那麼友好。KOHA 就是一個例子,他是這 56 萬個被套牢的人之一。
KOHA 是一名加拿大在讀的理工科 PhD,平時偶爾會做一些美股投資,2024 年,他因押注特朗普將會當選總統,提前買入了特朗普旗下公司的股票 DJT ,最終小賺了一筆。這次的成功讓他對特朗普的商業模式產生了信心,也讓他誤以為 $TRUMP 幣會像 DJT 股票一樣具備長線價值。
然而,幣圈的市場節奏比美股快得多。
$TRUMP 幣發行時,正是北京時間的週六上午,但在美國和加拿大時區卻是週五深夜。和許多處於休息狀態的當地人一樣,KOHA 並未在第一時間關注到這一事件。當得知 $TRUMP 發行時,已經是 KOHA 的第二天了。
因為特朗普經常對留學圈做出不友好的政策調整,加之加拿大和美國之間的緊密關係,因此幸運的 KOHA 就身處於一個非常關注特朗普行為的環境。第二天白天,KOHA 在留子群裡得知了特朗普發幣一事時,$TRUMP 已經從初始價一路漲至 28 美元。
他立刻行動,嘗試通過 Moonshot 平台 購買 $TRUMP,但由於身份認證、上傳駕照等 KYC 操作以及學習怎麼購買耽誤了一些時間,等他最終成功買入時,價格已經漲至 30 美元。儘管如此,他幾乎沒有猶豫,便決定入場。
「這四年任期才剛剛開始,特朗普在這屆政權裡,是非常集權的統治。美國總統只能是兩任,所以大家都公認,第二任任期,就是來賺錢的,來做生意的,全世界都是想和他做生意的人,以後誰要和他做生意,$TRUMP 這就是一個途徑和門檻」,KOHA 的邏輯很簡單。
在 KOHA 看來,想通過這種途徑和川普建立聯繫的人越多,川普幣的價格就會越高。「這個盤子明顯比 DJT 好操縱多了,出售也不用對 SEC 申報,總供應量 10 億,流通的僅 2 億枚,而 80% 的代幣仍掌握在自己手中。我立馬就拋售了所有 DJT,買入了$TRUMP 幣。」
KOHA 並非唯一一個相信 特朗普的商業模式可以在加密市場復現的投資者。事實上,也許多人認為特朗普的 $TRUMP 發行是其金融戰略的一部分。
「特朗普是擠不進去的,也融不進去,而且他也不可能去融合,他和他的小女兒伊萬卡的反目,其實也是在對金融意識形態上的兩個派別的反目,資本之間的反目,連血緣都融合不了。 」KOHA 分析道,在他看來傳統金融市場由華爾街和民主黨的猶太資本掌控,特朗普始終無法融入這個體系,而他唯一的出路,就是劍走偏鋒,借助虛擬貨幣的去中心化特性,建立屬於自己的金融秩序。
KOHA 對加密行業的理解是「兩個資本反目的意外收益者」。而川普的確也在政策上展現了友好的態度:放寬加密貨幣監管,為市場提供更自由的交易環境;比特幣突破 7.5 萬美元,整個加密市場迎來牛市狂歡;共和黨議員推動建立比特幣戰略儲備,進一步增強市場信心。所有這些因素,給了 KOHA 一個宏大的投資敘事,讓他相信 $TRUMP 是一個長線資產。
在 KOHA 發現$TRUMP 一直處於上漲狀態,他在 40 美元時又再次加倉,但等到兩天後的週一工作日時,$TRUMP 已經從 FOMO(錯失恐懼)階段進入了獲利了結階段。市場流動性下降,買單減少,KOHA 手裡的幣逐漸變成了被套牢的流動性,均價為 36 美元。
這一輪周期是明牌的賭盤
和 KOHA 一樣被套牢的,還有李毅。
不過,和對幣圈毫無經驗甚至不知道幣圈有哪幾大交易平台的 KOHA 不同,李毅已經在這個市場裡摸爬滾打了一段時間。相比那些連交易平台都不熟悉的新手,李毅至少知道該去哪裡交易,也知道幣圈的邏輯並不重要,情緒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李毅混跡於多個炒幣交流群,時刻關注市場動態,緊跟一些自稱「幣圈老炮」的交易員買賣。
他確實賺到了一筆。
在 $TRUMP 的早期行情裡,他憑藉著「沒有慧根,就要會跟」的操作在 17 美元的低位就完成了賣入,並在價格暴漲後順利賣出,賺了一票。然而,賺到錢之後,他有些過度自信。
賺到錢之後,李毅並沒有選擇離場,而是開始尋找「下一個 $TRUMP」。
果然,特朗普家族沒有讓李毅失望,在川普幣發行的兩天後,川普老婆幣梅拉尼婭幣($MELANIA)發行了。與此同時,在炒幣交流群裡,「家族幣」概念 開始流行起來。
雖然沒有得到官方支持,但特朗普的小兒子巴倫的名字,被社區打著「特朗普家族」的旗號,在 $TRUMP 價格大漲的背景下,吹噓「未來的總統之幣」,甚至還有坊間傳聞說特朗普家保姆都發幣了,迅速吸引了一批資金入場。而李毅,正是其中之一。
他天真地認為,這些幣的邏輯和 $TRUMP 一樣,也能像 $TRUMP 那樣瘋漲。於是,他把大部分利潤投進了 老婆幣和兒子幣。
但市場並沒有給他第二次機會。
其餘的家族幣很快歸零,李毅的本金被套牢,利潤也瞬間蒸發。目前,他開始四處打聽 World Liberty Financial(WLFI,特朗普家族的去中心化金融項目)怎麼買,試圖靠著新的投機項目翻本。「再賭一把,WLFI 或許能延續川普幣的正統性」李毅這麼說到。
這一輪周期,最大的變化是大家都攤牌了。
不再需要包裝,不再需要假裝是一個有技術創新的項目,更不需要花 5000 刀找槍手寫一份高大上的英文白皮書,堆砌一堆晦澀的新概念。
這輪牛市的玩法簡單粗暴------直接炒情緒,炒名人,炒話題,炒認知差。利用 FOMO 情緒,製造出一系列新的山寨幣,利用新韭菜的幻想進行收割。
過去,新鏈的項目工廠還會稍微做點功夫,偽裝成一個看似有創新意義的項目。回顧 BSC、Aptos 和 Arbitrum 新鏈上線初期,市場經歷過同樣的畫面------一堆匿名的「創新項目工廠」蜂擁而上,利用新鏈效應收割 TVL 和用戶,等市場熱度退去,就直接關掉社群和網站,帶走資金消失得無影無蹤。
而這些項目的背後,往往是一批熟悉的面孔,只不過換了個馬甲,改了幾個代碼,就變成了新的熱門幣種。他們一開始是某條新公鏈的第一批熱門項目,匿名、神秘,沒有知名投資人站台,也沒有大公司審計,卻總能被 KOL 們吹捧,靠著社區的 FOMO 情緒,炒作出一波又一波的財富神話。
但現在,市場似乎達成了另一種共識:這就是一個新的賭盤,一個財富轉移遊戲。
沒人再談「技術革命」,沒人再談「改變世界」,大家心照不宣------這一局玩輸了,就等下一場賭局,你願賭服輸就來,幣圈,本來就是用來做這個的。據說,杭州夜場的小哥都知道要做空山寨幣了。
而李毅,只不過是這場財富轉移遊戲中的又一個參與者。
做空的人才是贏家?
在這次採訪的從川普幣入圈的幣圈新人中,最後賺錢走人的只有 L 教授。
在 $TRUMP 幣的風暴中,大多數人都在賭漲,拼命衝高,結果被套在高點。然而,也有人選擇了相反的方向------做空,並且成功在市場狂熱中逆勢盈利。
L 教授,一位金融學教授,同時也是一名資深期貨交易者。他長期研究市場結構,深知加密貨幣的價格波動遠比傳統金融市場劇烈,而 $TRUMP 作為 MEME 幣,本身沒有基本面支撐,完全依賴市場情緒推動,這意味著它很可能會在短期沖高後暴跌。
但他的交易策略並非簡單的押注市場下跌,而是一種期貨交易中最基礎的「套保」對沖交易策略:
他用 5 萬美元買入現貨,以確保自己不會錯過上漲的利潤。同時,他用 1 萬美元 5 倍做空 $TRUMP 合約,作為風險對沖。如果 $TRUMP 持續上漲,他的現貨收益可以覆蓋合約的虧損。如果 $TRUMP 暴跌,他的空單能彌補損失,甚至帶來超額回報。
L 教授並不認同許多散戶的賭博式槓桿交易,「合約的本質是分散風險,而不是放大收益。」但大多數人並不明白這個道理。
同時,L 教授非常認同彼得·林奇的觀點:「做空的大資金,不會在最高點賣空,而是在市場腰斬後,等散戶說這下跌不動了並開始抄底時,做空的資金喜歡在這樣的位置做空。」而這正是 L 教授選擇在 $TRUMP 瘋漲之後的急速下跌中,並沒有著急平倉空單的原因。
在炒幣群裡,總有人炫耀自己的高倍槓桿戰績:「今天又開了 50 倍槓桿空單,賺了 2000 刀!」、「昨天多單爆倉,今天空單又賺回來了!」但事實是,這種策略終究是賭博。
L 教授的成功,和那些盲目開高槓桿、賭天命的散戶形成了鮮明對比。市場的劇烈波動,配合高槓桿,只需要一次反向行情,就能讓賬戶瞬間歸零。許多散戶在 $TRUMP 高點時,瘋狂開多槓桿,幻想著價格繼續暴漲,結果被市場反殺,直接爆倉清零。
最終,在 $TRUMP 價格高點回落時,L 教授的對沖策略讓他穩定獲利。他不像 0xSun 那樣靠超前速度吃到紅利,也不像李毅那樣在 FOMO 情緒下被坑,而是依靠理性的風險管理,在幣圈的極端行情中存活下來,並且穩定賺錢。
新人進幣圈,到底得踩多少個坑
在這輪 Trump 幣的狂潮中,進場的並不只是毫無經驗的小白,還有不少來自傳統投資市場的老玩家。他們曾在 A 股、商品期貨、甚至茶葉炒作市場裡摸爬滾打,見識過各種資本遊戲。
L 教授是幸運的,但並不是所有老手都能憑藉過往經驗,在幣圈復刻曾經的成功。換句話說,他們在正式開始交易之前,就得先踩許多坑。
「A 股牛短熊長,炒小炒差才是生存之道。」這是包括「酥餅哥」在內許多國內股民的共識。長期以來,A 股的投機風格讓他習慣了短線波段操作、低價撿籌、博弈市場情緒。
當酥餅哥看到 $TRUMP 這種具備強勢炒作概念的幣種時,立刻產生了熟悉的感覺------「這不就是一隻高控盤的小盤股嗎?」於是,他決定「搏一搏」。
在 69 美元的高位買入了 4000 多人民幣 $TRUMP 的酥餅哥,試圖計算回本的可能性。隨著幣價一路下跌,在和 BlockBeats 的採訪過程中, $TRUMP 幣價為 26 美元一枚,這就意味著如果漲 5%,他需要補倉 5 萬人民幣,才能把成本價拉下來。但他自己也知道,這不過是「韭菜式幻想」罷了。
被套之後酥餅哥才發現,幣圈的遊戲規則遠比 A 股要殘酷得多:「沒有漲跌停,資金進出完全無規則可循,莊家可以瞬間洗盤;沒有監管,做市商可以隨時抽乾流動性,任意控盤;沒有時間窗口,24 小時交易,市場無休,散戶根本沒有喘息的機會。」酥餅哥帶著些情緒,恨不得吐槽三天三夜。
許多習慣了 A 股短線策略的投資者,最終不僅沒能在 $TRUMP 裡賺錢,反而因為試圖做波段交易,反復進出,最終虧掉了本金。
但幣圈是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在克服傳統股票交易和幣圈交易的水土不服後,酥餅哥才發現自己踩中了另一個坑。
「我覺得回本無望之後,準備割肉,結果發現我買到的是假幣」,在還沒上線交易平台現貨之前,酥餅哥跟著交易群的大哥們的操作,用某交易平台的 web3 錢包買了第一筆 $TRUMP。
因為之前沒用過 web3 錢包,他一直都是在群裡看大家的報價,在買完後也沒有再主動去看一眼,知道準備賣出後他才發現,他的錢根本沒有流入真正的市場,而是被黑客部署的「假幣合約」吞掉了。
而這還是幣圈割韭菜一種相對單純的方式,這之後還有更多的坑等著「酥餅哥」。
良莠不齊的炒幣付費交流群,是溫水煮青蛙。最開始是免費的,利用一些女博主的美照、賺錢的類似截圖或者是提車買房的照片引流,裡面的大哥會熱情教新手如何在交易平台开户、如何交易,而在這一步大哥們就能通過交易平台返佣收到一筆學費。
利用散戶的資金去衝單、刷手續費還算好的,最直接的還有帶單割韭菜。聲稱有「精準內幕消息」,但實際上都是設計好的收割局。還有目前小紅書上最多的騙局就是所謂的「量化機器人交易策略」,聲稱月化能做到 30%。
幣圈卻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這裡的博弈是以「秒」為單位的高頻對抗,錯失的每一秒都可能意味著巨額虧損。更糟的是,許多老玩家憑藉雄厚的資金,往往採取「大資金重注」的策略,結果卻成了市場「頂端」的靶子。那些掌控市場的大莊家,早在他們進場之前,就已經做好了準備,等著這些「大魚」上鉤,迅速吸收他們的資金。
在這場不見硝煙的 PVP 對決中,資金的流動和市場的控制權,始終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對於那些還停留在傳統市場思維的玩家而言,幣圈的規則往往讓他們措手不及。因為在這裡,風險與機會並存,但更多的,往往是風險。
當這些老玩家回過神來時,他們發現自己不僅沒有通過多年的經驗在幣圈中賺到一筆豐厚的財富,反而成了「入場即被收割」的典型。那些曾經習慣的經驗法則,在這個全新的市場面前變得毫無用武之地,
而這些,都是他們進入這個行業時必須交的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