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achain帶火了測試網項目撸毛風?市場接下來的走勢是樂觀還是悲觀?

話李話外
2025-02-06 23:08:44
收藏

來源文章:話李話外

這兩天,我發現網上不少人都在曬自己的 Berachain(俗稱熊鏈)空投戰績,而且 Berachain 的空投到來似乎又帶火了測試網項目的撸毛風。

我自己其實已經有挺長時間沒有關注空投方面的信息了,因為個人精力跟不上,而且,相較於把時間用在空投交互上,我更願意寫寫文章和整理整理自己的思路。記得 2023 年的時候我倒是寫過不少空投項目和交互教程,2024 年開始基本就很少寫了、更多是針對空投領域的一些散碎思考。如下圖所示。

不過群裡的一些夥伴們似乎這兩天對測試網空投的話題比較感興趣,部分夥伴也在彼此討論和交流,據說,Movement、Berachain、Omi、Altlayer 等此類項目的測試網賠率還都不錯,投入性價比極高而且不卷。另外,未發幣的幾個項目中,諸如 Story、Sahara、Abstract.Initia、Humanity、Caldera 等測試網用戶的潛在賠率也初見端倪。還有大家討論的 Monad 測試網,好像也會在這個月上線,不少人已經準備好去撸了。

按照群內夥伴的總結來說就是,測試網撸毛不花錢,但要花精力或者懂腳本(批量上號撸),整體下來其實賠率還是很好的。然後,我也發現有夥伴分享了自己在 Berachain 上面的收穫,Berachain 的空投查詢已經於今天(2月6日)開啟,個別夥伴的收穫似乎還不錯。如下圖所示。

Berachain 這個項目記得 1 年多前我也通過話李話外發過一篇交互指南,當時也參與測試了幾次,不過能堅持撸下來的人應該並不多。如下圖所示。

現在空投的話題和關注度似乎正在升溫,你可以利用一些鏈上的空投檢查工具去監控一下,確保自己不會錯過一些項目的領取,諸如 DefiLlama 裡面的那個 Airdrops 功能(更多空投工具可以在公眾號後台私信關鍵詞"工具"獲取即可),如下圖所示。

1.一些善意的小提醒

不過這裡我還是要善意地提醒一下,目前整體市場的流動性依然不足且稀釋很嚴重,各種新項目似乎繼續在瘋狂地發幣並上所吸取流動性,新散戶進場的速度和新資金流入的速度,完全比不上各種發幣狂魔造幣和解鎖的速度。現在再玩鏈上的話,對於大多數散戶而言,似乎已經不僅僅是比誰跑得快的問題了,是你就根本沒有跑的機會。

不過已經上了交易所(尤其是CB、BN、OK這樣的大所)的項目稍微好點,雖然很多項目也是一路的跌跌不休,但至少不至於像鏈上那樣直接跑路或歸零,至少還會給你割肉的考慮機會。

就以剛才的 Berachain(BERA)為例,它的代幣供應量是無限的,現在上線是的總量是 5 億枚,然後每年的通脹率是 10%,1000 萬枚 BERA 會發空投,107,480,000 BERA 會在 BN 交易所。如果拿到空投,能考慮賣點就賣點吧,這種沒必要死守著去進行所謂的格局,不過最終決定權在你,看你的風險偏好吧。

就整體市場行情而言,現在似乎大部分的散戶都比較悲觀,尤其是前兩天的那根針,直接扎到了不少人的心臟裡面,血流一地,沒被扎到的人也被嚇的不輕。但前幾天的文章裡面,其實我也表達了自己的核心觀點,我個人依然是保持樂觀的。

那麼,為什麼很多人會悲觀呢?其實還是我們之前說過的那句老話,歸根到底還是由你自己的倉位決定的,如果你現在是 5 成倉位的 BTC,3 成倉位的穩定幣,2 成倉位的主流山寨(比如ETH、SOL、DOGE、BNB等),那麼你完全沒有必要悲觀啊,甚至你還可以繼續隨便拿出 1 成倉位的穩定幣去瞎搞瞎玩瞎買歸零。

想當初,不少人進場的時候意氣風發,那種 2--3 倍賠率的根本就看不上,總是想着去博個十倍、幾十倍、甚至想一夜暴富。結果呢,市場直接教會了做人,現在很多滿倉土狗的人唯一的願望似乎已經從十倍百倍變成了只要能回本就行。

其實上面的這種經歷我在 17--18 年那會兒也經歷過,那時期我也虧了不少錢,因為那時候自己也不太懂投資,且忙於工作也沒有太多時間學習投資領域的知識,在這個事情上面比較天真,投資上我也聽不進去別人的善意提醒。確實,對於像我這樣的普通韭菜,只有體驗過殘酷的市場後才能真的學會如何去投資、如何去把握適合自己的機會。就好比那句俗話,人教人,永遠教不會,事教人,一教就會。

總是市場是殘酷的,而你我皆凡人。必要的時候要學會止損,不要心存幻想,不要越陷越深,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而且,既然是選擇賭,那麼就應該願賭服輸。失敗並不可怕,大不了總結經驗教訓後從頭再來,怕的是,你總是堅持要在一個事情上面選擇失敗下去。

2.市場接下來的走勢

至於市場的走勢,接下來可能要重新調整一段時間了,也許會調整 1--2 週、也許會調整 1--2 個月,具體時間我不知道也無法預測。這個無非就是兩種結果:

一是調整的比較好,把不堅定的籌碼都趕下車,把該爆的都差不多爆乾淨,然後比特幣會再創新高。

二是最多再騙那麼幾次炮,然後市場開始逐步走熊。

至於你會傾向於哪一種,我不管也管不了,但如果是最近一直關注話李話外文章的話,那麼肯定能知道,我自己肯定是更願意傾向於上面的第一種。當然,以我目前的倉位情況,退一萬步講,即便是出現了第二種我也能夠坦然承受,甚至我還說不定會考慮再買一些比特幣和一點以太坊。凡事,都要學會去做兩手準備。

而至於我自己 2023 + 2024 年期間買入的那幾個小倉位山寨幣方面:

FET、SOL、AAVE、ARB 和 BANANA,除了其中的 SOL 外,剩下的我會考慮在幾個月內全部清倉掉。

另外的 CHZ 已經於 24 年 5 月 20 日清倉、ORDI 已經於 25 年 1 月 10 日清倉。

還有鏈上錢包裡面的那些山寨或土狗幣種(諸如ATOM、PEPE等),都是以前寫文章的時候,順帶著小額度買著玩或者參與體驗測試的,我基本沒當回事,那些也不計入到我總倉位資產裡面的,歸零不歸零都無所謂(我剛掃了一眼十幾個用過的錢包地址,裡面有些確實已經歸零了哈哈)。

去年(2024)原本定的計劃是,等到 TOTAL2 達到 2 萬億美元市值的時候,我再開始考慮分批清倉山寨,但基於老美降息的預期變化、目前市場整體流動性的问题,鏈上的問題等,再加上我剩餘的山寨倉位本身也很小,而且之前已經嚴格做了部分止盈,就不想在這個事情上面多餘勞神了,繼續堅持死拿大餅(包括冷錢包裡面還有上一輪剩下的一些以太和大餅)就好了。

也就是說,自己的交易紀律是嚴格不變的,但交易策略則可以根據市場變化進行適度的調整。另外,我的持倉和買入操作,其實也都在話李話外之前的文章裡面有過分享,包括 2025 年 1 月 1 日的那篇開年文章中,我也做了彙總性的一些簡單梳理,對此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搜索或回看歷史文章。

最近總是給人一種感覺,接下來可能很快就會出現一個更大的黑天鵝事件、或者是更大的利好事件……說不好,繼續保持耐心吧。

3.文章的最後,我們繼續來回顧一下這幾天還有什麼比較值得關注或有趣的事情吧:

  • 據說 FDIC(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正在積極重新評估其對加密貨幣相關活動的監管方法,括替換《金融機構函件》(FIL)16--2022,並為機構提供一個路徑,使其在遵守安全性和健全性原則的同時參與加密貨幣和區塊鏈相關活動。直接大白話理解就是,他們可能會允許銀行為其客戶提供加密貨幣的支持。如下圖所示。

  • 貝萊德計劃在歐洲推出比特幣 ETP 產品。如下圖所示。ETP 和 ETF 其實都屬於證券產品,兩者只是在結構和投資方式上存在一些差異,簡單來概括的話就是:所有 ETF 都是 ETP,但不是所有 ETP 都是 ETF。

  • ETH ETF (2月4日)迎來第二大單日,單日總淨流入達到 3.08 億美元。如下圖所示。還是那句話,如果你不看好 ETH 的話,那麼別買或者直接賣掉就好了,反正肯定有人替你接盤。

  • MicroStrategy(微策略)宣布更名為 Strategy,名稱中現在包含 BTC 徽標。如下圖所示。要不要我也把"話李話外"的名字不改一下?改成"話痨BTC"怎麼樣哈哈。

  • 據統計,美國 50 個州中已經有 15 個州提出了 BTC 儲備法案,目前新墨西哥州也加入其中,俄亥俄州則重新引入了該法案。如下圖所示。我始終認為,美國比特幣戰略儲備這件事情,似乎越來越明朗了,就如同前幾年 BTC ETF 預期會通過的那樣,如果未來美國的這個戰略儲備計劃真的通過,那麼將會產生長期的且巨大的影響。所謂敘事,目前"敘"有了,似乎就差"事"了,我現在甚至已經開始考慮接下來自己倉位裡面的 BTC 不賣了。

  • 美國非農就業和失業率數據將於 2 月 7 日公布,關注宏觀經濟的夥伴屆時可以關注一下相關的數據變化。如下圖所示。

  • 知名鏈上數據分析機構 Arkham(Arkham Intelligence)公布了在與中本聰相關的比特幣錢包中發現了價值 1080 億美元的 BTC。如下圖所示。沒有人知道中本聰是誰是件好事,不怕中本聰有錢,就怕中本聰開始賣幣,因為中本聰的遺產目前仍然是加密歷史中一種穩定的支柱,也是一種精神支柱(中本聰的地址自 2009 年 1 月創建以來、裡面的比特幣一直未動過)。

  • Ondo 推出 Ondo Global Markets 平台,計劃將股票、債券和 ETF 引入了區塊鏈。如下圖所示。RWA 的敘事繼續在醞釀,背後的機構們持續在佈局。

好了,今天我們就聊這些吧。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
ChainCatcher 與創新者共建Web3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