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特朗普當局在加密板塊做出的改變
前言
近期,一份據稱由特朗普團隊起草的"支持加密貨幣的行政令"草案意外流出,迅速在市場中激起軒然大波。該草案提議:在未來將加密貨幣納入美國戰略儲備的計劃裡,可能會優先考慮在美國本土創立、並受到美國機構支持的加密貨幣項目,例如XRP、SOL、USDC。消息一出,XRP和SOL在短期內均出現了顯著上漲,引發市場熱議。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這份行政令草案曝光後不久,特朗普上任之際,特朗普本人又在推特上宣布發行名為"TRUMP"的代幣,宣揚"非常特別的特朗普社區",慶祝我們所代表的一切"勝利"。市場對特朗普親自下場"發幣"的解讀相當熱烈:有人認為這是一次"政治與加密圈更深綁定"的信號,也有人質疑這是否會引發更大範圍的監管爭議。
回顧特朗普在大選期間多次"明牌"支持加密貨幣的態度,其曾提出的"十條加密貨幣新政"也成為吸引大量加密擁趸的重要因素。自成功當選至今,特朗普正在一步步兌現其承諾:例如任命馬斯克為"DOGE"政府效率部負責人,任命戴維·薩克斯為白宮加密貨幣事務負責人,以及啟用保羅·阿特金斯擔任新的SEC主席。這些人事變動折射出一個強烈信號:特朗普2.0政府極有可能從政策層面"全面擁抱"加密貨幣。
那麼,"十條加密貨幣新政"具體包括哪些內容?它們如何與特朗普的新人事任命相配合?又會對美國乃至全球的加密貨幣生態帶來怎樣的影響?本文將從美國經濟現狀說起,剖析特朗普在貿易逆差與國債危機壓力下,為何選擇以加密貨幣作為"突破口",並探究在這場加密貨幣全球化浪潮中所潛藏的投資機會,為讀者提供一個更全面的"特朗普加密貨幣經濟框架"視角。
(以下內容基於當前公開信息,對2025年前後美國政治與加密貨幣發展進行的推測與分析,非既成事實。)
1. 貿易逆差 + 國債危機
1.1 從"里根大循環"談起
Source:MacroMicro.com
要理解特朗普2.0時代對加密貨幣的青睞,先得回顧一下美國經濟結構中長期存在的"老問題"------貿易逆差與國債危機。
二戰以後,美國憑藉其戰勝國的優勢與雄厚實力,通過"馬歇爾計劃"將美元(當時與黃金掛鉤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大量輸入歐洲各國,以協助這些受戰火摧殘的經濟體重建,同時也牢固了美國與盟友間的關係。然而,隨著歐洲的逐漸復甦,各國不願再接受固定匯率制度,紛紛將手中的美元換取更為保值的黃金,導致美國黃金儲備不斷流失。最終在20世紀70年代,美元與黃金徹底脫鉤。
里根時代(20世紀80年代),為鞏固美元霸權地位,美國採取"大幅減稅、增加國防開支、高利率"政策,構建了全球範圍內的美元循環體系,即常稱的"里根大循環":
高利率吸引全球資本流入美國,投資者購買美國國債等美元資產以獲取高回報;
大量資本流入導致美元升值,美國進口商品更加便宜;
出口商品價格上漲喪失競爭力,貿易逆差不斷擴大;
這些貿易夥伴又將獲取的美元通過購買美債等方式回流美國,支持美國財政赤字和消費。
Source:HUATAI SECURITIES RESEARCH
這套循環確立了美元在國際上的強勢地位,卻也埋下了不斷擴大的貿易逆差和美債債務隱患。
Source: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這樣循環持續了近50年,聯邦債務的迅速積累,加上債務利率的上升(相對於過去十年左右),推高了聯邦政府的借貸成本。事實上,截至2024年12月,國債利息支付量高於往年。利息成本已經是聯邦政府的第三大支出類別,超過了醫療保險、收入保障、醫療補助以及退伍軍人福利和服務的支出。
Source: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1.2 中國:美國最大的貿易逆差來源
Source:MacroMicro.com
根據歷年美國商務部統計,目前美國最大的貿易逆差來自中國,中國也因此成為美國最大的債權國之一。2018年以後,特朗普對華發動貿易戰,希望通過提高關稅削減逆差,但整體上美國依然維持著相當高的貿易逆差。對2025年的特朗普政府來說,如何減少貿易逆差依然是主要議題。
1.3 特朗普的"兩板斧"與 " 另闢蹊徑 "
特朗普政府減少貿易逆差的思路主要有兩條:
節流:提高關稅,減少進口
開源:提高出口
然而,實行關稅戰後,其他國家也會對美国产品徵收更高關稅,可能適得其反。為此,特朗普2.0仍會採取"減少企業稅收"等刺激手段,吸引製造業、服務業回流美國境內。但僅靠企業稅收減免並不足夠,需要一套新工具來確保回流美國的生產能順利對外出口。
這一次,特朗普選擇了加密貨幣。
2. "十條加密貨幣新政":從切割到構建
從特朗普2.0的經濟政策中,不難看出其對"里根模式"的沿襲:以某種美元替代物或美元外循環工具來鞏固美國的全球金融地位。不同之處在於,里根時期主要依托美債,而特朗普則試圖通過大力推廣加密貨幣來開創新的世界經濟循環。
回顧"十條加密貨幣新政",可歸納為"切割、發展、構建"三大主線:
2.1 切割
- 停止對加密貨幣的"討伐"
特朗普上任後一小時內,馬上解雇前任 SEC 主席 Gary Gensler,並任命更為寬鬆的監管者,終止對加密貨幣公司頻繁的執法行動,讓監管環境對區塊鏈企業更加友好。
- 終止美國對加密行業的非法打壓
終止美國對加密行業的非法打壓意味著特朗普在上任之後可能會廢除SAB 121加密貨幣會計原則。SAB 121 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2022年發布的一份會計公告,要求保管加密資產的機構將其記錄為負債並配套記錄對應資產。這在實際執行中幾乎等同於"禁止銀行托管加密貨幣",因為銀行體系難以按照此規則計價和披露。
若廢除 SAB 121,美國傳統金融機構可以名正言順地提供加密貨幣托管服務,為用戶提供比硬體錢包、多簽錢包更便利的托管方案,也意味著傳統金融和加密貨幣之間的壁壘將被打通。
- 阻止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開發
特朗普多次表態,不會允許政府發行CBDC,認為這會賦予政府過多的金融控制權,侵犯個人隱私。相反,他強調要維護公眾自行保管數字資產的權利,堅持"去中心化"與"自由"原則。
- 減輕絲綢之路創始人羅斯·烏布利希刑期
特朗普可能會對羅斯·烏布利希進行"特赦"或大幅減刑,既是政治姿態,也象徵著對加密貨幣最初"自由主義"價值觀的重新認同。在監管層面,也可能為私人使用加密貨幣提供更多合法空間。
2.2 發展
- 建立比特幣戰略儲備
特朗普政府傾向於將美國目前持有的比特幣(包括執法部門沒收的部分)轉變為國家戰略儲備,進一步落實"BTC數字黃金"地位。比特幣在近十年來愈發被機構與投資者視為抗通脹、抗風險的資產。如果美國這樣的世界強國正式納入 BTC 作儲備,無論盟友還是競爭對手都可能競相跟進。
- 阻止政府拋售比特幣
與"建立戰略儲備"呼應,特朗普希望阻止美國政府將持有比特幣在市場上拋售,用來穩住對 BTC 的"官方認可"。這無疑會成為推高比特幣價格的重要因素。
- 用加密貨幣應對債務問題
美國政府可能將沒收的比特幣或其他加密資產納入財政手段,用來支付部分國債利息,減輕政府債務壓力。2024年聯邦政府債務利息支出超8800億美元(占GDP 3.1%)。若比特幣等數字資產能參與財政運作,意味著加密貨幣有機會邁入國家級財政工具的範疇。
Sources: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 and 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
3.3 構建
- 將美國打造成比特幣挖礦強國
通過降低能源成本、減稅優惠等方式吸引挖礦企業在美國落地,以掌控全球BTC算力的更高比例。
- 推動《21世紀金融創新與技術法案》
該法案或將明確 SEC 與 CFTC 對加密貨幣的監管邊界,強化信息披露要求。如果特朗普偏向將大多數加密貨幣劃歸 CFTC 管轄,就意味著更多代幣會被認定為"商品"而非"證券"。從而,為美國本土企業發幣出海創造便利,一旦代幣被海外用戶購買,就等同於美國獲得了"出口收入",有助於減少貿易逆差。
- 加快構建穩定幣體系
特朗普政府計劃讓合規穩定幣發行方直接接入美聯儲支付系統,實現更快結算、更低成本,進一步擴大美元在全球範圍內的交易優勢。
3. 就任前夕:特朗普推特發幣
2025年1月17日,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平台上宣布推出名為$TRUMP的加密貨幣。代幣在短短24小時內價格飆升超過240倍,全流通市值從零暴漲至450億美元。特朗普通過其公司CIC Digital LLC持有80%的代幣供應量,這意味著其個人淨資產可能因此增加上百億美元。我們前面說到過,美國面臨著貿易逆差和美債危機的挑戰,所以美國需要"自己賺錢"。特朗普發幣,給了華爾街機構一個參考,也給全球融資機構一個參考,web3鏈上高效率融資正式向web2傳統融資方式發起挑戰。結合特朗普2.0政府的特點,未來的$TRUMP說不定會用作政府財政的規劃或者美債利息成本的緩和劑。
Sources:X
4. 從推特到白宮 :打造加密貨幣與科技雙引擎
除了"十條新政"外,特朗普的人事佈局也釋放了大量信號:
4.1 成立 D.O.G.E.(Government Efficiency Department)
2024年11月12日,特朗普宣布組建"政府效率部"(D.O.G.E.),由科技巨頭馬斯克與年輕政治人物維韋克·拉馬斯瓦米共同執掌,旨在減少政府官僚、精簡監管、削減浪費性開支。馬斯克本人對 DOGE 的喜愛眾所周知,這讓市場對"狗狗幣或將獲得特殊支持"的猜測甚囂塵上。
4.2 任命戴維·薩克斯(David Sacks)為白宮人工智能與加密貨幣事務負責人
Sources:X
2024年12月5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宣布重磅任命:PayPal 前首席運營官戴維·薩克斯將負責白宮的 AI 與加密貨幣事務。薩克斯是 Solana 的長期支持者,也曾投資加密基金 Multicoin Capital,與馬斯克在 PayPal 時代關係緊密。此舉預示著區塊鏈與 AI 產業鏈整合的機會將倍受關注。
4.3 保羅·阿特金斯(Paul Atkins)任 SEC 主席
Sources:X
2024年12月5日,特朗普正式提名曾任 SEC 委員的保羅·阿特金斯出任 SEC 主席。阿特金斯對數字資產持較為開放的態度,一直呼籲保持市場透明度與保護投資者並重。新 SEC 主席的到來,無疑將進一步推動加密貨幣的合規化與制度化發展。
5. 科技與加密貨幣的結合:帶動美國出口
從這些新任命中,可以看到特朗普2.0對"區塊鏈 + AI"融合的重視,其實與"開源"增加出口這一宏觀目標直接相關。
現階段,以 OpenAI 為代表的 AI 公司普遍存在高成本投入和盈利模式不夠清晰的問題。OpenAI公司整個2024年,一年的收入有40億美元,但是總結下來,虧損了50億美元。收入的來源主要是ChatGPT的付費用戶每月的訂閱費。儘管 ChatGPT 的付費訂閱收入有一定規模,但遠不足以覆蓋巨額研發和雲算力成本。
如果將加密貨幣引入其商業模式,比如:
假設 OpenAI 發行自有代幣,用戶需要購買此代幣來調用 ChatGPT 等 AI 服務;
全球用戶為了使用這些服務,需要用美元或其他法幣兌換代幣進行支付;
一旦這個模式大規模落地,每個來自全球的代幣購買者就等同於向美國出口服務並支付"外匯",從而繞過很多關稅、監管壁壘,幫助美國形成新的數字產品出口。
6. 加密資產全球無限制交易:逆全球化下的另类突圍
在逆全球化思潮不斷抬頭的當下,很多國家(如中國、印度等)都有嚴格的外匯管制,這給傳統對外貿易帶來不小障礙。加密貨幣的特點恰恰是跨國自由流通,不必受限於傳統的 SWIFT 系統或銀行管制。這種"去中心化金融"的天然優勢,為特朗普2.0政府開闢了新的全球交易渠道。有了足夠的政策支持,美國在加密貨幣領域的先發優勢可能進一步擴大。
7. 投資機會與風險提示
7.1 投資機會
- 優先關注美國團隊或公司主導的項目
特朗普政府明顯傾向於扶持"美國製造"的區塊鏈項目,如 XRP、SOL、USDC 等。相關項目若能與白宮、財團、金融機構達成合作,可能在監管、合規、銀行托管等方面獲得便利。
- 關注納入特朗普"白名單"(如WLFI等)的代幣
特朗普家族支持的 DeFi 項目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WLFI) 及其代幣名單也是潛力賽道。但要注意,這類項目往往存在"政策傾向性"風險,如果政治風向突變,項目也可能面臨合規風險。
注重大型合規機構背書 在美國更友好的監管環境下,Coinbase、灰度、貝萊德等傳統金融巨頭或合規平台依舊是重要的風向標。獲得它們支持的加密項目通常更穩健。
不要忽視 MEME 文化 特朗普與馬斯克都在社交媒體上極力推崇"社區自由主義",這與 Dogecoin (DOGE) 等 MEME 幣的精神不謀而合。作為 MEME 幣龍頭,DOGE 在任何政策或社交媒體熱點事件中都有大漲的可能性。
7.2 風險提示
監管變化:儘管特朗普在主導,但美國內部的國會、財政部、美聯儲、司法部門等仍然存在不同利益集團的博弈,政策推進並非一帆風順。
市場波動:加密貨幣市場歷來波動劇烈,任何突發事件(黑天鵝或宏觀政策變化)都能引起價格暴跌。
8. 結語
在國債與貿易逆差雙重壓力下,美國急需拓展外向型收入,特朗普2.0選擇的加密貨幣"彎道超車"策略,既是金融與科技融合的新嘗試,也可能成為其在國際金融博弈中的又一利器。
然而,任何宏大的計劃都面臨現實掣肘:美國內部的政治鬥爭與傳統金融機構的既得利益,國際社會對美國"一家獨大"的警惕,以及加密市場本身的高風險和監管難題,都為這場"加密革命"增添了巨大的不確定性。無論最終走向如何,最重要的是------在這場政策重塑和技術變革中,保持理性、積極跟進監管與信息變化,方能在機遇與風險交織的時局中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聲明:請讀者嚴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規,本文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