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年 6x,跑贏比特幣/全球 99% 的同期 VC,Cypher 是如何做到的?
問:Bill好,能談談你們投資最近的情況嗎?
Bill:你好。我們基金比較幸運,這個周期在熊市中重倉了Solana、Ton和Sui,同時在應用層也投中了像Peaq、Uxlink和Bouncebit這些明星項目。所以整體上目前有6x多的回報,並且整體流動性非常不錯。
問:我們聽說很多VC在這個周期的日子都不好過,你怎麼看?
Bill:上一個周期,是所有人都在上市後搶跑(VC也跟著跑)。這一個周期,是"讓老闆們先跑"的周期。誰是"老闆"呢?交易所和創始團隊。而VC被交易所和創始團隊要求實踐"長期主義"價值觀,所以開始被平均3年或者4年的鎖倉時間綁住了手腳,只能看著k線圖,看著交易所和創始團隊套現,乾瞪眼、乾著急。我經常開玩笑說,VC在這個周期不是一個盈利性的生意,而是讓自己成為"劣後級"金融消費者,給行業做捐贈(grants),促進行業大發展,這也算是一件功德。
問:可是創始團隊不是也有鎖倉嗎,也很"長期主義"嗎?
Bill:你說的是在融資ppt裡的"Team Allocation"的鎖倉吧?這個只不過是形式上的"Team Allocation"。你可以理解為整個幣的盤子都是創始團隊的,所以整個盤子裡所有的不斷解鎖的幣,都是創始團隊可以用各種名目賣出去的池子。只不過,有的幣,團隊賣了繼續去發展業務;有的幣,團隊賣了去換法拉利。
問:少有基金像你們在這個周期同時抓住了Solana/Ton和Sui,能聊聊這些投資背後的故事嗎?
Bill:這一個周期,我把我們平台直接買成了solana中東最大的投資人,可能在全球也是能排名前三的。當你覺得一個機會是對的時候,那剩下的決策因素就是勇氣和倉位。我自己是經歷了整個Web1,Web2到Web3的投資人,我接受的訓練讓我深刻地理解"concentrate to get rich"的理念,無論是騰訊、京東之於高瓴資本,字節之於SIG,還是特斯拉之於蘇格蘭的Baillie Gifford,蘋果之於晚年的巴菲特,核心資產的重倉從來都是重要回報的來源。
問:你很早就支持Ton,能聊聊嗎?
Bill:我們是Ton全球第一個機構投資人,我個人是ton基金會第一個全球外部董事,我們的成本是矽谷很多基金後來投資的的1/4以下。我當時加入ton基金會做董事和顧問的邏輯就是:全世界前五的社交通信軟體,一個在中國,三個在美國,他們都沒法做Web3,還有一個就是telegram,所以就投了。而且坦白講,當時西方投資人對於ton都有疑問,覺得俄國人的項目要少碰,也怕再受之前telegram發的gram事件的影響。但我因為就住在迪拜,和他們團隊經常見面,了解他們的熱情和願景,所以反而會很堅決;而且我們退一步想,crypto不就是anti-establishment嗎?這個行業裡掙大錢的,哪個不是反建制的呢?比如USDT,Binance等。
問:Sui的一級市場融資我記得競爭很激烈,基本都是a16z,紅杉美國等,當時Cypher也只是個很年輕的投資機構,你是怎麼拿到額度的呢?
Bill:我們是全球第一個幫助主權國家建立比特幣戰略儲備的團隊,是中東唯一一個crypto上市公司,是全球唯一的Crypto行業的上市央國企(我們的集團Phoenix的大股東是阿聯酋政府實體)。我們在和創始人交流的時候,相較於定位自己是"一個年輕投資機構",我們更希望介紹自己是來自中東的"產業投資者"。所以,創始人非常願意和我們合作,單獨給我們開了500萬美元的額度。這也讓我們成為了Sui在中東唯一的投資人,應該也是全球華人投資者裡份額最高的。
問:為什麼你們會重倉solana,成為他們中東最大的投資人?
Bill:因為我們看到FTX之後,開發者依然在Solana生態。同時MEME起來了,所以當市場依然對於Solana不確定的時候,我們果斷重倉,在2023年就把自己買成了Solana在中東最大的投資人。同時,我們也把solana帶到了中東,明年solana就會在阿布扎比舉辦breakpoint年會。
問:這一個周期,很多人都在唱衰VC,感覺VC既不討喜,很多又不掙錢。你怎麼看?
Bill: 成住壞空,一時榮華一時枯。我對VC行業一點都不悲觀,儘管我們必須承認這個周期這個年份(Vintage)的VC正在經歷一場挑戰。對於下一個周期,很有可能會因為這個周期的VC的出清,以及大量新的創新在技術進步+監管鬆綁的大環境下出現,而讓VC的日子更好過。這就好像1999年成立的矽谷VC是一個很差的年份,可能絕大多數的投資最後都是破產,但是矽谷技術泡沫破滅之後的年份成立的VC,又出現了回報表現的反轉。我對VC行業整體是樂觀的,因為行業的發展需要我們,包括:為行業篩選好的團隊和發展方向,為創始人提供視野和資源,提高項目的勝率,最終為二級市場提供好的資產。
問:Web2的VC現在還在不斷的運作各種幾十億美元的AI行業的大案子,你覺得Web2和Web3行業的VC有什麼不同嗎?
Bill:還是很不一樣的。Web2行業需要"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所以典型的打法是:在一級市場裡融足夠多的錢,比如10億美元,100億美元,甚至更多,這是"廣積糧";不斷的擴大市場份額,延遲盈利,建立自己的護城河,這是"高築牆";延遲上市,所以不用理會季報和公眾投資人,延遲分紅,這些都是"緩稱王"。這套策略背後的核心支撐,就是private market capital,也就是VC。所以我們能看到web2的VC越來越大,大到可以一期基金做1000億美元,因為他們需要為創始人之間的"核戰爭"提供足夠的彈藥。
但是Web3的邏輯不一樣,講究的是"出名要趁早"。現在從一級到二級的周期有點過於短了,不太支持好團隊踏實地去做產品。這種快速致富的行業形態會促使創始人們追熱點,做市場,快速上交易所。因此我反而覺得Web3需要更多的"耐心資本",向Web2行業的風格上靠一靠,能夠陪跑創始人在一級市場多做積累。
問:謝謝,最後一個問題,你怎麼看這一輪的牛市的頂,會有頂嗎?還是會有super cycle?
Bill:當人們開始談super cycle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就好像有人開始告訴你:這次不一樣了,這次樹一定會長到天上去。crypto這個行業的大邏輯依然是成長,但是具體的形式肯定是在周期中螺旋式的上升。Market Timing是很難的,我們通常會根據當下的市場情緒去構建自己的組合,讓它更加地激進或者防守。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