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CEO:講大家聽得懂的故事

Sign Protocol
2024-12-17 12:11:34
收藏
我們正處於 mass onboarding 的時間窗口,基礎設施已經建立,之後會更像互聯網的應用時代,創業者需要找到合適的角度來吸引用戶,留住用戶。

作者:Xin Yan,Sign 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再過幾個月 Sign 就要四歲了,時間過得好快,我們從一個簡單的 hackathon idea 成長為擁有多條業務線,收入和融資分別突破數千萬的團隊。我們見證了自己和行業的變化與成長,這個過程中我們燒了幾百萬美元反復迭代產品尋找 PMF(宏觀來說,風險投資基金也投資了數百億為 crypto 尋找 PMF)。今天主要寫寫我們親身體驗的變化和看法。

18年左右我入圈的時候,crypto 社區非常 Cypherpunk,喜歡學習密碼學知識、區塊鏈共識算法、不同虛擬機的性能等等。那個時候我們認為 crypto 沒有大規模應用的主要原因是基礎設施不夠好。後來21年左右我們有了很多又快又便宜的公鏈可用,行業的主要敘事變成了 Web3 革命。Web3 是新一代的互聯網,我們要在區塊鏈上重構整個網絡(我們的第一個應用 EthSign 也是基於這種想法開始)。這種想法本身激進且直白,即我們用區塊鏈的標準(公私密鑰)體系重新構建所有的應用,我們把很多 SaaS 變成協議同時為全球的用戶提供免費、可靠的服務。

但是實際看下來,Web3 的普及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快,親身體驗起來,身邊圈外的朋友在過去幾年並沒有不斷地 Onboard Web3。這個賽道內的創業公司,最好的結局就是在一個小團體內找到忠實用戶(EthSign 目前最主要的用戶來自印尼,土耳其和尼日利亞等電子簽名普及率不高但 Crypto 友好的國家),還有很多已經放棄理想,被 Web2 公司收購。

Web3 和 Crypto 的普及並沒有預想的那麼順利,我覺得有以下原因:

  1. 沒有提供全新的功能或者用戶體驗。大多數 Web3 產品都在儘量復刻 Web2 競品的功能,並著重強調安全和隱私。但現實的情況是,大多數用戶並沒有那麼在意數據隱私,或者說不信任法律和監管。

  2. 整個行業最基礎的數據,錢包的數量沒有指數級別增長,限制了整個 Web3 的網絡效應。儘管 email 和 crypto wallet 都是匿名的電子身份,但用戶仍然更傾向於使用前者,因為前者更為大家所熟悉。

Web3 在沒有提供比現存應用好10倍的用戶體驗、全新的功能,或者可以持續的極大經濟激勵的同時,就要求用戶在一開始為自己的一切承擔責任(必須記住並保密24個詞),難免嚇到剛剛想上車的小白用戶。

助記詞:如果你給別人看到了它,你會丟失一切!

3.合規。本質上來說,Web3 提供的能力超前於現存的體系,難以得到監管的支持。比如我們都知道全世界範圍內點對點轉賬的價值,但是這個輕易就可以實現的功能與目前主流的反洗錢框架完全不適配,Crypto 支付難以得到主流應用的集成。

既然我們嘗試 hard sell / fomo 整個世界去 onboard Web3 失敗了,就應該選擇更加保守、溫和的方式,把 Web3 wrap 成不同的概念簡單、輕鬆的產品。今年最成功的例子都有這個共同點:

1.比特幣ETF。它絕非中本聰本身的 Vision,但確實有效地把比特幣帶入主流社會。圍繞這件事情的爭議讓我想起了優秀文學作品影視改編的問題,總有人會說變成影視化的作品喪失了原著的精神,但客觀來說,影視化降低了門檻,讓更主流的人群接觸到原著。比特幣 ETF 為傳統資本免除了托管責任、投資品類限制等諸多問題,把比特幣真正帶向主流。

  1. TON。TON 是 Telegram 生態原生的區塊鏈,是 Telegram 成為全球化 Superapp 目標的重要部分。Telegram 的用戶分散在不同國家,想通過 Wechat Pay 或者 Paypal 一樣與所有的銀行建立合作的成本遠遠高過運行區塊鏈。只要 Telegram 用戶都能 onboard TON,那麼點對點轉賬就輕鬆實現了。然而最先完成大規模 onboarding 用戶目標的生態項目並不是 DeFi,也不是 NFT,而是一個只有一個按鈕的應用,Notcoin。

Notcoin 只有一個巨大的按鈕

Notcoin 是一個不需要文檔和介紹的應用,用戶在早期僅僅需要用手指點點就可以在錢包裡獲得 Notcoin 空投(Notcoin 在TGE之後轉型成為一個流量分發平台,為其他生態項目導流)。Notcoin 開啟了點點幣這個賽道,與其他項目一起在最小的用戶教育前提下把幾千萬用戶引入 Web3,使他們擁有了可以生息的美元穩定幣賬戶。

TokenTable很榮幸地服務了大多數TON生態項目,幫助他們把token分發到用戶手中,也為我們提供了今年最主要的收入來源。TON的成功是Crypto歷史上最成功的 mass onboarding,兩千萬地址在三個月內被創建出來,但可能因為用戶大多來自東歐、中東和非洲,在以美國為中心的 Crypto 世界並沒有獲得足夠的報導。

  1. Pump.fun。Pump.fun 可能是世界上最快獲得一億美金收入的公司。它允許任何人快速簡單地創建一個 memecoin,並防止早期 rug。這個平台把 memecoin 從邊緣帶到主流,讓 memecoin 成為用戶參與預測主流事件變化或者捕獲各種流量價值的新手段。我沒有數據,但身邊很多新加入 Crypto 的朋友的第一個應用都是去 Pump.fun 上買 memecoins。

過去的一年裡我感覺身邊的朋友的看法分化成鮮明的兩派,或者說逃向智商曲線的兩端,IQ150 的一派仍然執著地討論如何更快更便宜繼續講著大規模應用的基礎設施的故事,而另一派則放棄做任何事情,認為任何產品甚至網頁都是多餘的,有意義的只有 CA。

我們則自豪勇敢地坐在中間曲線上,把新技術包裝成簡單的產品,努力與真實世界更緊密地接洽並獲得資金和流量。我認為行業已經過了銷售理念的時代,絕大多數人已經理解了crypto ,只是缺乏爆款應用來接他們上車。我們正處於 mass onboarding 的時間窗口,基礎設施已經建立,之後會更像互聯網的應用時代,創業者需要找到合適的角度來吸引用戶,留住用戶。

這個認識的得來是痛苦的。我們在今年年初推出了 Sign Protocol,一個 omni-chain attestation system。但是正如你想問的,什麼是 attestation?這是一個我們需要花五分鐘才能講明白的技術概念。我們想建立鏈上證明和驗證數據的標準,但大多數實際都花在解釋技術概念上。所以下半年我們開始宣傳基於 Sign Protocol 的應用,比如我們為 Sierra Leone 和 ZuThailand 做了可以在鏈上驗證的 ID 系統,給用戶分發和解鎖代幣的 TokenTable,這樣反而促進了 Sign Protocol 的普及。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得到了在 web2 看起來簡單到可笑的教訓:銷售功能/體驗/服務,不要銷售技術/標準。

Sign Protocol 的 npm 下載量:下半年我們沒有推廣它,但是數據依舊很好

我們不是一個滿足於做出demo驗證可行性的團隊,我們希望真正地推動我們的產品被上千萬用戶使用並改變他們對 crypto 的看法。我們會激進地與傳統世界合作(其實他們也沒有那麼傳統),尋求將已經數字化的信息、信任帶到荒蕪的鏈上世界。賽博空間雖然獨立,但並非與真實世界隔絕, 過去幾年我們已經見證了純粹地鏈上原生項目的發展瓶頸,因為鏈上的數據、信息和應用不夠多。比如鏈上借貸,因為無法使用用戶在真實世界的信用體系,總是需要用戶進行過多的抵押而無法繼續發展。

未來我們會專注於 Mass Onboarding,用最新的技術(主要是 zk),讓更多用戶簡單地使用 crypto,享受到便利。我們的新產品會解決最根本的問題:身份與信任。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
ChainCatcher 與創新者共建Web3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