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斯坦:儘管谷歌推出 Willow 晶片,但比特幣面臨的量子威脅仍需幾十年時間

2024-12-10 20:52:53
收藏

ChainCatcher 消息,谷歌宣布推出其首款量子晶片 Willow,再次引發人們對私鑰被解密以竊取用戶資金的擔憂。

伯恩斯坦分析師 Gautam Chhugani 在報告中寫道,105 個量子比特的晶片距離實際攻擊比特幣橢圓曲線數字簽名算法 (ECDSA) 和安全雜湊算法 (SHA-256) 所需的數百萬個量子比特還相去甚遠。

分析師表示:"比特幣貢獻者是否應該開始為量子未來做準備?是的,但對比特幣的任何實際威脅似乎還需要幾十年的時間。"

據悉,ECDSA 是一種加密算法,用於保護私鑰並為比特幣交易啟用數字簽名。SHA-256 通過對交易數據進行雜湊處理來確保比特幣賬本的完整性,在通過比特幣的工作量證明機制進行挖礦時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
ChainCatcher 與創新者共建Web3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