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幣安的上幣困境是必然結局?
作者:0xTodd
我也不怕得罪人------"Binance上幣困境"是必然結局,且救贖方案非常殘酷。
一、傳統上市 vs Crypto Listing
傳統公司上市的最重要兩個目的:
1.再融資並擴大生產;
2.背書;
兩者都是為了讓企業獲得商業競爭優勢,進而為自己\&股東創造更多利潤。
其次,兼有:
3.創始人和投資人退出;
4.激勵員工;
前者是真正的福利,並且鼓勵社會上更多商業誕生;後者通過增加員工忠誠進而獲得商業優勢。
重要性1>2>3>4
這就為什麼過去大家總講"資本會自我繁殖",因為一切目標終結於:通過商業優勢賺更多錢。
而且,很多公司甚至不想上市,比如字節跳動,比如華為,因為人家自己賺錢已經足夠,不再需要通過再融資擴大商業優勢。
敝行業的殘酷的事實大家都清楚,Crypto項目,99%的項目根本不賺錢。
擴大商業優勢的目的,從一開始就壓根*不存在*。投入再生產毫無意義,投入越多,損失越大。
那麼只剩下目的3、目的4,即創始人、投資人和員工的退出。
二、福利與義務
傳統上市有苛刻的要求和義務:
上市前:要有有實力的保薦機構做IPO,這一步至少要證明創始人和商業模型沒太大問題,讓創始人知道這個機會昂貴,不要亂搞;保薦機構也極度珍惜自己的羽毛(牌照),不會使用過分的盤外招。
但是,Crypto協議的問題就在於,它享受了傳統上市的福利:投資人退出/激勵員工…
它卻沒有承擔任何傳統上市的義務:
Listing前,項目方沒有保薦機構,很多創始人壓根沒有意識到Listing這是個嚴謹的事。相反,大家都是匿名項目,又壓根不考慮未來再生產。
那麼------賄賂/作假/刷量/騙,一切招數,當然是"應出盡出",因為不會獲得懲罰!
三、不會獲得懲罰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不會獲得懲罰;
不會獲得懲罰;
不會獲得懲罰;
項目方不會獲得懲罰,交易所員工不會獲得懲罰,交易所自己更不會獲得懲罰。
3.1項目方
項目方受到最重的懲罰,就是被交易所拉黑。
但是拉黑又算得了什麼呢?
套用一個經典的幻想問題,假如你面前有一個紅色按鈕:
A. 50%概率獲得1000w;
B. 50%概率再也按不了這個按鈕了;
你按麼?你特麼的馬上按100次------這算個雞毛懲罰?
3.2交易所員工
你可以說Binance、Coinbase對於受賄員工有懲罰------批評、開除,甚至理論上追究法律責任。
但是,取證太困難了。Crypto是世界上最難以追蹤的資產,這可是連俄羅斯、伊朗和朝鮮都在使用的資產。要知道,我們行業在隱私方面的基建是世界第一的:
我聊天使用Signal或者TG隱私聊天;
我交易使用一些跨鏈橋,甚至混幣器;
我出金使用一些不需要KYC的三線交易所。
就算國際刑警親自調查,也未必能破解。你的區區一個交易所的內審部,憑什麼敢妄言解決貪腐?
而且腐敗實施也很極其隱蔽:
在交易所內部美言兩句,在項目方會議上指點兩句就行了。
甚至,你只要在領導被信息茧房時------選擇默不作聲而不是刺破,就完成了賄賂的全过程。
所以,正如Jocy講的,項目方專門賄賂交易所老闆關注的KOL。你的交易所內部的錦衣衛,哪怕陳立夫再世毛人鳳復活,再也解決不了,這是無解的陽謀。
3.3交易所本身
我們把交易所想象成一個實體。
上線一個幣先跌90%,一年後再跌90%,相比上線一個十倍幣而言,無非前者少賺錢,後者多賺錢而已。
是的,你發現了,交易所上垃圾幣,甚至還是賺錢的,不會虧錢。
而口碑上的懲罰壓根無法量化,交易所裡也不會設立一個部門來專門統計口碑變化,得罪領導又得罪同事,還沒有油水,沒人會做。
所以,這算什麼懲罰?上一個垃圾幣,懲罰就是"少賺一點錢"?
這算懲罰麼?
四、財務披露
傳統公司上市後,定期披露財務報表,而且還要數不清的做空機構和散戶去扒著財報看。
舉個我們都知道的例子,由於普華永道接了恆大這個單子,至今還被罵得不能自理,而且更關鍵的,普華被監管開出了3.2億元的巨額罰單。
但是,Crypto項目上市後,還別說沒有財務披露,鏈上國庫裡的資金去向都很難明確。
項目方可以任意支配減持獲得的錢,可以去買豪宅,去辦遊艇趴,去談戀愛,甚至去研究長生不老,唯一確定的,就是不會去復投擴大再生產。
這是問題關鍵------Listing之後,減持/套現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問題是套現之後不復投生產,這就是失血循環。
五、解決方案
症之切,疾之深,唯有:停止上幣、停止上幣、停止上幣。
在Crypto項目沒有徹底解決"壓根沒有收入"問題之前,上幣沒有任何意義:
上一個直接跌90%,就是快速割一切用戶;
上一個先拉10倍,在頂部再套住,是幫聰明用戶割傻用戶。
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只不過後者面子好看一點,算是憑本事割的,所謂"給過機會了"。
警告:如果交易所繼續採用現有的上幣策略,逐步被DEX侵蝕甚至取代,只是時間問題。
甚至有一天,Telegram Bot拿到BN CB和UB的5-10%份額我都絲毫不意外。
--------分割線--------
下面進入幻想時間:根本解決方案:設置兩個站點,主站+社區站。
【主站】 逐步收縮
立即停止上幣,如果激進點,還要逐漸末位淘汰下架之前的代幣。
【社區站】 新設
新設的社區站採用DEX模式,即註冊制,每一個項目都可以公平上幣。
試問,Uniswap或者Raydium每天上幾萬個代幣,什麼時候被罵過?
Hayden Adams什麼時候被人賄賂過?特麼Alpha Ray連名字都假的,更沒人需要給他創造信息茧房。
可能會陣痛,但是好處是:
未來,上Binance,上Coinbase不再是項目方的退出終點;而是開始奮鬥,立志做出牛逼應用的起點(否則賺不到錢)。
價值發現完全交給社區,而不是上幣組或者投資部。註冊制可以完美解決"為什麼BN總是最後一棒"的問題。
如果裡面有Crypto明日之星,它一定不會錯過。
而裡面的垃圾幣,也永遠不會通過不公平的手段騙到更多人。
期待這一天,這個決定是偉大而殘酷的。
然而一旦成功,甚至可以一舉逆轉整個行業的風氣,停止To Binance和To Coinbase風潮,進而誕生真正的如ChatGPT一般的killer app。
永遠不要違背人性;
永遠不要違背商業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