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長沙某男子花 165 萬租伺服器“挖礦”被騙
ChainCatcher 消息,据澎湃新聞報導,湖南省長沙市中級法院發布一起涉及虛擬貨幣"挖礦"的環境資源審判典型案例。
原告羅某與被告湖南某公司簽訂了三份合同,合同約定被告公司為羅某提供伺服器 5 台,總價 165 萬元;被告公司承諾"挖礦"收益不低於全網平均水平,如因技術問題造成罰幣,由公司承擔相應損失。合同簽訂後,羅某按合同要求將 165 萬元分期打給被告湖南某公司的實際所有者范某。後范某及其公司一直未向羅某交付伺服器設備及軟體系統,也未獲得范某及其公司承諾的任何投資收益。羅某起訴至法院要求解除合同,並賠償損失。
長沙市天心區法院認定,原被告雙方簽訂的合同因違背公序良俗而無效,被告公司因向案外人公司租用機櫃花費 6 萬元,考慮到雙方對案涉合同的無效均有過錯,故而該損失應由雙方各承擔 3 萬元。被告湖南某公司已收取原告 165 萬元,應當向原告返還 162 萬元;被告范某對其名下湖南某公司承擔的給付義務承擔連帶償還責任;駁回羅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