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市值前 100 已有 9 個 MEME,與之擁抱已經成為了一種不可逆轉的浪潮

深潮TechFlow
2024-07-22 15:46:08
收藏
項目 Meme 化,效果無限大。

作者:深潮 TechFlow

Meme 有沒有價值?這個問題恐怕已經成為了日經貼。

但 Meme 好 Meme 壞,只要爆拉人人愛。

在萬物皆可 Meme 的幣圈,任何玩笑與事件都有可能轉化成一台造富機器,自然也吸引著絡繹不絕的追夢人賭上一把小 Meme。

而一個你可能不知道的冷知識是:

當前加密市值 TOP 100 中,已經有了 9 個 Meme 幣。

大狗二狗帽子狗,藍蛙綠蛙張嘴貓… 貓狗青蛙們,正在加密貨幣的群像中,逐漸向大 C 位靠攏。

借著這幾天大盤反彈,如果你再看看市值前 500 中的漲幅榜,也會發現一眾 Meme 們也是漲的最兇的那批。

生於草莽,強於拉盤,精於傳播,困於風險。

Meme 們混合著迷人又危險的特質,類似梁山好漢的 108 席,只要坐上便是英雄;至於英雄之前是織席販履之輩,還是殺人越貨之徒,成王敗寇的邏輯下並不重要。

比爭論「誰是價值幣」更重要的,是擁抱變化。

杠鈴策略,兩頭都是注意力投資

在這輪加密周期中,大家越來越認同的一個玩法,是「杠鈴策略」。

杠鈴的一邊是持有大餅以太再加 SOL 等公認的大市值相對穩定的代幣,另一邊則是持有各類跟著熱點走的 Meme 幣們。

一邊穩下限,另一邊賭上限;一邊穩定持有,另一邊快速換手。

至於杠鈴中間的 VC 幣和所謂價值幣們,則相對減少倉位,或者乾脆一律放棄。

本著物質決定意識的唯物主義,你可以認為這就是投資者面對當前市場結構的變化,做出的精明思維結果。

並且在這個杠鈴策略中,杠鈴兩頭的共識越來越大。

基建有價值、應用有價值、敘事有價值… 但一切,都沒有注意力來得有價值。

杠鈴左邊凝結著持久的注意力,右邊則代表著短暫易逝的注意力。加密投資本身也就是一場注意力投資,捕捉注意力的脈搏才有流動性,也為價格的 Pump( 可能是 Dump) 提供基礎。

你這麼想,精明的機構們其實也是這麼想的。

從去年 12 月開始,由 a16z 提供支持的對沖基金 Stratos 一直運營著一只持有 WIF 的流動基金,當時 WIF 價格為 0.01 美金,Stratos 一度獲得了 300 倍的利潤。

無獨有偶,頂級 VC Pantera 也公開表示持有 Meme 幣,其合夥人 Paul Veradittakit 曾撰文表示 Meme 是偽裝成玩具的特洛伊木馬,用典故來證明 Meme 將吸引更多人入門加密。

當你在糾結 VC 幣高 FDV 低流通割韭菜時,VC 們自己也在杠鈴的一邊玩起了 Meme。

注意力即價值,這是加密世界中無論任何參與者都必須敬畏的道理。

項目 Meme 化,效果無限大

生於草莽,精於傳播。Meme 的這兩個特性,也被項目方們看在眼裡。

於是你會越來越多的看到,項目們從啟動到運營,逐漸也在擁抱 Meme,試圖用更親民的表達來拉近與加密社區的距離。

比如下一個備受期待的天王級項目,並行 EVM 敘事加持的 Monad,在自己底層基建和硬核技術的定位下,甚至專門在官網做了個「Meme 作圖器」,方便社區以 Monad 為主題製造 Meme。

而你也越來越多的看到,關於 Monad 的介紹帖子和文章中,總會有一個與 Monad 紫色 Logo 相對應的悲傷蛙形象出現。

同理,那個 L1 裡最像 Meme 的 Berachain,甚至從品牌立意的一開始,就將自己定位成一隻可愛的熊。熊鏈的叫法也就自然而然地傳播開了。

在後面更細節的產品設計中,你也能看到熊吃蜂蜜的梗用在它的代幣和流動性設計上。

這其實也反映著當下注意力有限的加密市場環境中,Meme 有著讓人更好記憶與傳播的價值。

仔細觀察加密項目們的注意力行銷,其實一切都沒有變過:

早年加密項目們更喜歡以硬核極客術語來宣傳自己,例如百萬 TPS 、有向無環圖、高併發、EVM 兼容… 資本和韭菜看了,必然能產生一種「雖然我什麼都不懂但我覺得很 NB」的感覺。

幣圈發展到今天,市場參與者們逐漸陷入一種「NB 疲勞症」,術語聽了太多反而沒啥新鮮感。

反倒是容易傳播的青蛙頭們更有意思。

傳播策略也好,交易策略也罷,擁抱 Meme 已經成為了一種不可逆轉的浪潮。

不要陷入 Meme 是否有價值的討論,將珍貴的時間投入形而上的思維內耗中毫無價值。

質疑 Meme,理解 Meme,然後擁抱它或者遠離它,就這麼簡單。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
banner
ChainCatcher 與創新者共建Web3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