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Solana Blink:鏈上操作一鍵嵌入社媒,出圈的盡頭都是社交化?
作者:深潮 TechFlow
如何描述 Solana?
在FTX廢墟中重生、金狗聚集地、便宜又好用… 這些離資產近的標籤,顯然還不能完全描述 Solana 的野心。
它既做鏈,又做手機,現在甚至又想做進社交媒體。
昨天,Solana 官宣了另一款新產品(或叫技術棧) --- Solana Blink,將任意鏈上操作轉換成可以分享的鏈接,並且能夠嵌入任何社交媒體和網站中。
從名字上看, Blink 其實是 Blockchain Links 的縮寫,即上述分享鏈接;但縮寫成 Blink(眨眼的意思) 更是一語雙關:
鏈上操作,眨眼可得。
只需一個鏈接把鏈上活動嵌入社交媒體,是不是有點像 Farcaster 的味道了?
像,但不完全一樣。
鏈上活動 = 一個鏈接
從公開內容來看,Solana 的這個 Blink,和 Farcaster 的 Warpcast 應用比,最大的區別在於無差別適配。
什麼叫無差別適配?
通俗來說就是 Solana 自己不會搞個dAPP,而是只提供一個通用的鏈上行為鏈接化的能力,你可以把它放到例如推特、INS或者其他任意的網站和APP中,不挑應用。
官方視頻很直觀地演示了 Blink 的使用體驗:
- 某人在推特上發帖號召捐款,並寫了一個帶有Blink鏈接的帖子
- 其他人看到帖子後,鏈接變成了一個所見即所得的捐款頁面,你可以直接點擊按鈕進行捐款;
- 無需跳轉到任何的 DAO 、DEX或者是其他dAPP,直接在推特前端即可點擊按鈕捐款(需要錢包配合)。
- 捐款行為完成,鏈上交易生效,無需關注任何區塊鏈背後的細節。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Blink 實際上將任何的鏈上活動都轉化成了一個前端可見的鏈接,任意前端上的用戶點擊這個鏈接,或者是點擊這個鏈接所代表的頁面(如捐款,創建NFT,SWAP等),都可以在不跳轉的情況下完成鏈上的操作。
背後的邏輯被封裝,有的只是用戶更易懂的頁面交互。
而支撐 Blink 這個鏈接實現的技術棧,Solana 官方將其叫做 Actions:一個允許使用複雜鏈上下業務邏輯構建交易消息的API,這些消息可以由客戶端瀏覽、簽名和發送;而社媒原生的按鈕、二維碼或者URL都可以啟動調用Action。
因此,Blink 其實算是URL的一種,也就是說調用Solana這個不挑前端實現各類鏈上操作的方式,不止這一種,後續還有更多的想像空間。
當然,光Solana本身可能干不成這件事。
Action和Blink的技術是由 Solana 與 Dialect (@saydialect)合作完成,而上述所說的投票、買NFT、進行SWAP等,則可能需要 Solana 自家的生態項目提供功能。
例如捐款用Sphere , 買NFT 用 Tensor, 要換幣可能用 Jupiter 等。說白了就是能力還是生態項目提供,但呈現卻可以直接在社交媒體上完成了。
你也不用管背後到底是誰提供了技術,所有的東西都被盡可能封裝起來了。
出圈的盡頭,都是社交化?
在回到本文開頭的問題,這和 Warpcaster 像嗎?
其實從結果看,確實殊途同歸,在社交媒體一鍵嵌入鏈上操作,將複雜留給自己,簡單留給用戶。
不過,如果你梳理思考一下最近幣圈的趨勢,會發現其實大家都想搞出圈,或者讓出圈本身成為大家FOMO的點,並且都不約而同的走向了社交化的路線。
只是,各自的禀賦和實現的道路不同。
Farcaster 屬於自立門戶,自己做了Warpcast這個去中心化社交媒體給你用,並且使用了FRAME框架,嵌入各種鏈上操作,讓你在 Warpcaster 上所見即所得,無需跳轉;
TON 屬於借勢而起,本身就有 Telegram 這個成熟關聯的社交大殺器給你用,內置的各類小程序讓點點小遊戲玩開了花,再加上內置的TON錢包讓體驗如虎添翼;
比較起來,Solana 更像廣結良緣,自己都不做社交媒體,也沒有社交媒體,而是提供另一種優雅寄生的可能 ---- 任何熱門、主流和常用的社媒,我都可以通過 Blink 來嵌入; 流量的事我不管,我只借用已有的龐大流量。
比起來,推特更主流,加密推特帖子本身就有自己的受眾和圈層,先選擇在這裡發力,也算一個有利競爭點。
不過誰能更勝一籌恐怕還給不了答案,各家都有自身的優勢和受眾群;但有一點錯不了:
大家想的都差不多,出圈的盡頭果然少不了社交化支持。
在加密體驗仍舊糟糕的當下,拓展新殖民地以吸納更多用戶,這是必須邁出的一步。
聰明的你,會上誰的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