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相輕,Akash 創始人質疑 io.net 掀起 DePIN 罵戰

深潮TechFlow
2024-06-13 16:43:32
收藏
明面是客觀的產品體驗問答,背地裡則是兩個業務類似項目的較勁與品牌形象維護。

作者:深潮 TechFlow

這幾天最值得關注的事件之一,便是IO.NET的代幣上線。

從幣安開盤的價格變化,再到提供顯卡挖取IO代幣的經驗復盤…似乎所有的關注點都集中在IO的資產層面。

不過,也有人唱反調。

比如另一個同為去中心化雲計算的項目Akash Network,其創始人Greg Osuri 就有些閒不住,在注意力都在IO價格變化的當下,跑去體驗了一把IO.NET的產品。

結果這一體驗,效果卻有點不盡人意。

Greg 於是在推特上開始接連指出 IO.NET的各種產品體驗問題,硬是從別家的創始人變成了IO.NET的"質檢員"。

而IO.NET的 CTO GauravTdhinait 則接連回覆,逐條對Greg提出的問題予以耐心解釋。

雙方有來有回,明面是客觀的產品體驗問答,背地裡則是兩個業務類似項目的較勁與品牌形象維護。

Akash創始人體驗友商產品並提提意見,在這個節骨眼上你很難說這是"順手一用",還是"故意挑刺"。

我們整理了 Akash 創始人 Greg 與 IO.NET CTO GauravTdhinait 的對線始末,將事件本身進行還原。

買蘋果得諾基亞,大呼上當?

事情的起因,源於 Akash 創始人 Greg 在使用 IO.NET 時最初的一個故障反饋。

Greg 在 IO.NET 上購買了4個 A100 GPU 顯卡集群服務,並且支付了相應的費用。

而在部署集群和支付費用流程完畢之後,Greg 卻發現貨不對板,查看各種數據之後他發現自己並沒有得到4個型號為 A100 GPU,而是只得到了一張RTX a4000。

從紙面上看,他想要的和實際給他的,性能差距巨大。Greg 直言這有點像你付了購買蘋果手機的錢,卻只拿到一台老款的諾基亞手機。

為了表示真實性,Greg 在推特上@ IO.NET 討要說法之餘,還不忘配上其錄製的包含所有購買和操作步驟的視頻錄屏。

這個帖子很快被傳播發酵,甚至其他人也傾向於認為這屬於欺詐,要求IO.NET給說法。

此舉很快就引來了 IO.NET的CTO Gaurav(@GauravTdhinait)的親自下場回覆,而 Gaurav 則給出了相對合理的解釋。

Greg 這個視頻錄屏中所謂的"貨不對板",實際上是因為他創建的集群裡有一台伺服器(節點)不健康,所以集群沒法正常運行。

而至於為什麼要A100得到了RTX a4000,具體來說,Greg 所展示的 RTX a4000 其實是集群的主節點(負責管理和協調的伺服器),而不是用來執行高性能計算任務的工作節點(負責實際計算的伺服器)。

並且這個有問題的集群 IO.NET 不會收錢,並且之後會被自動銷毀。

說人話就是,你錄的視頻和實際看到的不是一回事。

買蘋果得到的還是蘋果,只是因為這台蘋果手機有問題,才會出現了你認為的誤解。

更重要的是,CTO Gaurav 還提供了另一些證據:Greg 實際上在 IO.NET 上一共創建了7個集群,其中6個都成功運行了。

而 Greg 則只針對這個失敗的個例發帖並要求予以說明,雖然 IO.NET 沒有直接對這個行為進行評價,但很難讓人不聯想到 Greg 可能是揪著個例挑刺。

成功的6個不錄也不說,失敗的1個錄屏並要求回覆。評論區也有網友直言:

你看起來不像是真的來好好使用產品的…

質檢員當到底

在質疑貨不對板之後,Greg 並沒有停止充當 IO.NET 的質檢員,依然還在吐槽IO.NET產品上的其他問題,揪著各類體驗問題不放。

比如,Greg 提出自己充了100U到IO.NET的賬戶中,但是並沒有獲得升級來解鎖購買更多集群的資格,並質疑IO.NET 故意在搞審查,限制了他賬戶的權限;

又比如,IO.NET 的CTO 覺得 Greg 使用產品的行為異常,快速的創建一個集群服務2分鐘後又立馬刪除,Greg 非常認真的進行駁斥,說自己沒有立馬刪除,而是過了好久才刪除,因為IO.NET的系統一直不能正確顯示GPU,看著像程序沒有響應,這才進行了合理刪除…

而截止本文撰寫時,Greg 依然在推特上不斷地開新帖,甚至將各種問題放在一起進行吐槽,並告訴大家不要相信 IO.NET CTO 的一面之詞,順便誇了一下自家的 Akash Network 流暢運行。

IO.NET 到底有沒有體驗問題,有多少體驗問題,在這樣的對線和曝光貼中反而顯得不重要了;

取而代之的觀感是,作為另一個項目的創始人,卻花大量的精力來"體驗"別家的產品,並不依不饶的指出各種問題,認真駁斥每一個"一面之詞"。

這到底是自家的CEO,還是別家的免費 質檢員

如此一來,糾纏於細節更多的讓人覺得不是較真,而是把段位拉低了。

Greg 的行為也引來了社區的批評,有人直言"兄弟你該花時間改進自己的產品,而不是抱怨競爭對手",而另一些AKT的持有者覺得 Greg 的格局不行,搞得自己都想賣幣了。

同行相輕

古語言文人相輕,常常指文人之間互相誰也看不起誰。

其實你很容易理解 Greg 這種挑刺的爽感和動機 --- 我也是跟你搞一樣業務的人,眼裡當然容不下你的小錯誤;甚至時常有"這你都搞不定,那我真的想說說你"的衝動。

所以 Akash 創始人吐槽 IO.NET,不得不說是一種 DePIN 相輕。

大家都有兩把刷子,但也都希望對方只有一把。

DePIN或去中心化雲計算項目層出不窮,技術上本身沒有太多門檻,更多的是資源密集型的業務。體驗的高低、絲滑的程度和品牌資源的多寡,往往才是拼勝負的重要籌碼。

但親自下場客串質檢員,如果沒有絕對的把握能夠指出問題,最後更多的還是傷了自家的品牌形象。

畢竟如果對競爭對手苛刻挑刺,真等到自家產品出點小意外,社區可是會翻舊帳的。

給自己和他人留餘地,或許才是在草台班子橫行的世界中通行的處世哲學。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
banner
ChainCatcher 與創新者共建Web3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