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Story Protocol 聯合創始人 :一場關於“可編程 IP”資產化的鏈上文藝復興
記者:Sunny and Min,深潮 TechFlow
嘉賓:Jason Zhao, Story Protocol 共同創辦人
加密世界是一場關於資產發行和交易的遊戲,從AI模型到MEME,一切無形資產似乎都可以資產化,從而開啟交易之旅。那IP呢?
在這個領域的先行者是Story Protocol,他們正在構建可編程IP層,允許創作者通過鏈上規則來組合、重構及貨幣化其作品,致力於引領一場鏈上文藝復興的浪潮。
2023年9月,Story Protocol宣布完成2500萬美元A輪融資,a16z crypto領投,加上此前完成的2930萬美元融資,Story Protocol的融資總額超過5400萬美元,其他核心投資者包括韓國最大的區塊鏈基金Hashed、谷愛凌背後的經紀公司 Endeavor、三星旗下的投資機構Samsung Next、全球最大的Crypto 加速器Alliance……
Story Protocol 擁有三位聯合創始人,他們分別來自韓國、美國和美籍華裔,形成了獨特的「中美韓」背景分布。
S.Y. Lee 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曾經創立了連載小說平台Radish,也擔任過韓國最大加密基金 Hashed 的VC合夥人;
Jason Levy畢業於斯坦佛大學,曾在Episode,一家移動設備上的頂級故事平台負責內容與IP;
Jason Zhao 同樣畢業於斯坦福大學,曾在Google的Deepmind擔任產品經理,致力於將最新的 AI 科學成果商業化。
帶著對"Story Protocol 如何引領鏈上文藝復興?"的好奇,TechFlow 采訪了聯合創始人 Jason Zhao,一窺究竟。
Story Protocol 之創始故事和創始人背景
TechFlow
能先給我們介紹一下 Story Protocol 的成立背景和初衷嗎?
Jason
Story Protocol 有三位聯合創始人:S.Y. Lee、我自己和 Jason Levy。
Story Protocol 的創立主要受兩大因素推動。首先,S.Y. 和 Jason 都是媒體領域的資深企業家,在加密貨幣和娛樂行業均有豐富經驗。多年來,他們一直在探索創意產業的知識產權系統中存在的問題。最近,在好萊塢的罷工事件中,這些問題變得尤為突出,演員和編劇都在抗議不公平的創意經濟。
知識產權 (Intellectual Property, IP) 作為資產,往往被像迪士尼或派拉蒙這樣的大型工作室所控制,使得小型實體難以在沒有豐富法律資源的情況下獲得和利用 IP,過程不僅昂貴而且缺乏透明度。
關於我自己,我在谷歌的 AI 機構 DeepMind 工作多年,擔任產品負責人。我的工作是把 AI 研究轉化為創新的消費者產品。我對利用前沿技術提高消費者可達性和實用性充滿興趣。相比之下,加密貨幣領域的動態和無需許可的環境讓我更加著迷,它加速了從研究到產品實施的過程。 個人可以通過白皮書提出想法,並迅速實現,幾周內就能開發出涉及大量交易和用戶互動的協議。這種開放和自然的產品開發方式與 AI 領域的高計算和數據需求形成了鮮明對比,後者的可訪問性通常限於少數大公司。
此外,我在大學主修哲學,專注於政治理論,這讓我對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基本理念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圍繞去中心自治組織(DAOs)及其潛在的治理模型的討論也吸引了我,這些模型類似於合作社,能夠反映不同的政治信仰,並使用戶能夠參與治理和擁有權。
總的來說,Story Protocol 在知識產權領域提供了一個重大的創新機會,雖然這一領域在去中心化金融和金融基礎設施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其在創意和文化產業的應用尚未得到充分探索。我們致力於利用最新的區塊鏈研究來徹底改變知識產權的開發、管理和貨幣化方式,開啟一場真正的鏈上文藝復興。
傳統知識產權 Vs. 可編程知識產權
TechFlow
什麼是可編程知識產權,它與傳統知識產權有何不同?
Jason
通過一個類比來說明。
DeFi (去中心化金融) 讓金錢變得可編程,我們的目標是對知識產權 (IP) 做同樣的事情。想像一下,如果你錢包裡的一張實體美元只能用來在街角的小店買一個棒棒糖,它的用途就非常有限,幾乎不可追蹤,而且很難被更廣泛的金融系統所接受。
相比之下,使用DeFi中的穩定幣,如USDC或USDT,雖然它仍然代表一美元,但你擁有的是一個可以在如Uniswap這樣的平台上使用的鏈上資產。你可以在Uniswap上交換USDC,通過Lido質押ETH獲得stETH,然後在Compound上借出這些stETH以獲取compound stETH。這樣就創造了一個只受開發者的創造力和軟件功能限制的龐大金融生態系統,而且完全無需許可。
現在,將這一理念應用到IP上,我們的目標是通過使IP可編程,為IP做類似於DeFi對金錢所做的事情。
目前管理IP主要依賴於傳統的、基於紙質的方法。考慮到像米老鼠或寶可夢這樣的流行角色,它們的IP保護涉及大量的法律文件。整個法律團隊致力於保護這些IP,而授權通常涉及律師之間昂貴且複雜的談判,這並不是一個可擴展的解決方案 。這就導致了許多潛在的IP互動由於高成本和高摩擦而未能發生。
在 Story Protocol 中,我們設想將IP轉移到區塊鏈上並使其可編程,不僅允許媒體文件作為NFT上鏈,還通過為每個媒體文件創建一個權利層------可以視為一種權利API 。IP不僅僅是媒體;它包括了媒體加上權利。
我們的目標是使創作者能夠將他們的IP上傳到 Story Protocol 並定義其他人如何建立、重新組合 (compose) 和重用他們的創作。
這種方法將釋放出完整的可組合性,從DeFi擴展到創意領域。
TechFlow
可以描述一下 Story Protocol 的技術架構,以及它是如何使用區塊鏈技術管理知識產權的嗎?
Jason
Story Protocol 的架構主要包括兩個基本組成部分:"名詞"和"動詞"。
"名詞" 代表核心元素或定義IP的狀態。例如,你可以帶來任何現有的或新創造的NFT,如 Bored Ape,或者如果你是從Web 2.0轉換過來的,你可能會上傳你創造的角色。上傳後,Story Protocol 會為你自動鑄造一個NFT,並為每個NFT分配一個帶有指定指針的賬戶。這個過程類似於傳統的NFT,但有所增強:我們為每個NFT附加了一個綁定令牌的賬戶,類似於智能合約錢包,作為廣泛功能的入口,包括無需許可的 組合 、授權、版稅和屬性管理。
"動詞" 指的是定義可用於與你的IP互動和獲益的不同動作或模塊。這些功能集合使得在我們平台上註冊的IP能夠以動態和靈活的方式使用。
這些"名詞"和"動詞"共同構成了 Story Protocol 的基礎結構,為在區塊鏈上管理和創新知識產權提供了一個強大而直觀的環境。
IP上鏈屬於RWA範疇:在與DeFi進行互操作之前需要設立鏈上法律層
TechFlow
Story Protocol的可編程IP與非鏈上法律系統如何達成共識?
Jason
在與非鏈上法律系統 的整合方面,Story Protocol 的目標不是替換現有的法律框架,而是提高它們的效率。
我們認識到版權是一個可靠的權威來源,並旨在彌合傳統的紙質法律系統與更自主的區塊鏈基礎設施之間的差距。為此,我們與頂尖的法律團隊合作,開發了" 可編程IP許可證 " ,這種許可證具有法律約束力,旨在覆蓋廣泛的用例,儘管某些特定情況可能不會完全包括在內。
它包括一組法律條款------如衍生權利、預付費用和版稅分成------這些條款直接映射到鏈上邏輯,確保法律條款在區塊鏈上得到程序化執行。這在法律和數字領域之間創造了一个關鍵的鏈接。
關於我們的市場進入策略,它涉及兩個主要方向。
首先,我們旨在吸引現有的Web 2.0創作者,將大約20%到25%的努力用於吸引好萊塢及其他地區的知名創作者在 Story Protocol 上開發新的知識產權。這一策略至關重要,因為它向主流觀眾展示了我們平台的好處,強調它如何增強創作者的控制權和粉絲的參與度,允許他們合法地參與創作過程,類似於官方認可的同人小說。
我們剩餘的75%精力集中在對我們的願景已有深刻理解和高度認同的加密原生領域。這包括與現有的Web 3.0應用集成,鼓勵加密開發者創建新的應用和本土於區塊鏈環境的IP類型。鑑於新媒體技術經常與它們的前身有顯著的差異------就像TikTok上的短視頻內容與傳統電影大不相同------我們相信,為新一代加密原生創作者提供創新和創造之前不可行的獨特內容類型的機會是巨大的。
總體而言,我們的方法平衡了向傳統創作者介紹區塊鏈技術的優勢,並培養一個強大的加密原生創新生態系統。
TechFlow
與將其他數字資產上鏈相比(如互聯網域名), Story Protocol 在知識產權方面的工作有何不同?
Jason
在 Story Protocol,我們的方法非常開放,我們對可以註冊的知識產權類型持中立態度。這種靈活性源於我們的核心假設:任何引入到協議中的 NFT 都代表一個媒體文件。這個文件可以是多種格式------音樂、音頻、視頻、MP3、圖像或文字作品。基本上,任何形式的知識產權都可以集成到協議中。
我們的主要關注點是在區塊鏈上引入一個法律層,以促進真正的、無需許可的可組合性。我們的目標是將通常在法律合同中找到的權利封裝成一種可以在鏈上表示和自動執行的格式。
這不僅僅是將許可證或圖像轉移到區塊鏈上------這一點 NFT 已經實現了。Story Protocol 的變革性特點在於我們同時轉移了使許可證能夠自執行和自主的邏輯。這是真正的創新所在------創建一個法律協議不僅是數字化的,而且是動態的,能夠自主執行的系統。
真正的挑戰, 即 我們的創新 , 是在超越簡單的法律文本數字化。
TechFlow
Story Protocol 上註冊的第一 個 真實世界 知識產權是什麼?
Jason
目前,Story Protocol 運行在測試網上,已成為各種實驗性 IP 的中心。創作者正在積極探索和註冊各種形式的藝術作品,從有組織的項目到更自發的創作。考慮到活動的廣泛性和我們平台的去中心化特性,很難準確指出一個"第一"的 IP。這些內容涵蓋了多種媒介、質量層次和創意意圖。
這個充滿活力的測試場所讓人想起其他區塊鏈創新的早期階段,那時許多實驗最終塑造了技術的標準用途。就像很難回憶起與媒體相關的第一個 ERC-20 代幣一樣,確定 Story Protocol 上的第一個 IP 同樣複雜,因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創作者不斷地貢獻著多樣化的作品。
Story Protocol如何兼容傳統互聯網社交軟件和鏈上社交軟件?
TechFlow
與在傳統社交媒體上上傳創造相比,Story Protocol所打造的用戶體驗有什麼不同?
Jason
我們的設想不僅僅是開發一個全新的應用程序,我們正在積極與現有的 Web3 社交媒體平台進行整合。
例如,發布一幅畫------與 Instagram 這樣的平台不同,在那裡您發布的圖像沒有固有的知識產權保護,我們提供了一種變革性的方法。
在上傳時,用戶可以無需許可地直接在這些平台上附加特定的權利到他們的 IP 上。例如,如果創作者希望其他人商業化他們設計的角色,他們可以設置諸如需要支付一定量的ETH和分成收入的條款,這些條款隨後通過 Story Protocol 在鏈上存儲和追蹤。
從用戶的角度看,界面保持熟悉,但增加了重大改進。在瀏覽動態時,除了常見的互動按鈕外,還有一個額外的按鈕顯示每個資產相關的權利。這個功能增強了透明度和用戶對 IP 的控制。
我們方法的真正創新在於其可擴展性和互操作性。任何應用在 Story Protocol 上註冊一個角色不僅保護了它在該平台上的安全,也使得 IP 得到了普遍的可訪問性。就像鏈上數據在多個應用程序中可用一樣,通過 Story Protocol 管理的 IP 也是如此,這一通用 IP 層使得任何應用程序,無論是許可市場、創作者工具還是其他社交媒體平台,都能利用同一 IP,確保無縫集成和廣泛的可訪問性。
TechFlow
Story Protocol 如何與 Web2 社交媒體平台集成,用於 IP 創建和管理?
Jason
Magma 的平台允許多個團隊成員登錄並共同創作藝術作品,這使其成為遊戲和電影工作室的熱門選擇。他們目前擁有超過兩百五十萬用戶。
我們已經與 Magma 進行了集成,並在丹佛最近推出了一個演示,您可以在 Twitter 上查看。通過這種集成,藝術家在 Magma 完成作品後,只需簡單地點擊即可在 Story Protocol 上進行註冊。在註冊過程中,藝術家可以直接設置權利,這是我們與 Magma 合作簡化的一個流程。這種集成利用了我們的 SDK 和 API,但更重要的是,我們通過抽象化錢包創建和燃料費等複雜操作,簡化了用戶體驗。這確保了 Magma 的創作者可以享受無縫的用戶體驗,而無需深入了解底層的區塊鏈技術。
這種合作體現了我們在區塊鏈領域的策略------不僅僅是推廣技術本身,而是強調它帶來的實際好處。對於 Magma 而言,重點不在區塊鏈上,而在於我們提供的功能如何增強他們的平台和用戶體驗。
TechFlow
為什麼選擇了 Magma?
Jason
Magma 主動接近 Story Protocol,他們希望解決一些具體問題。首先,他們的寫作者需要一種方式來保護他們的 IP 並確保透明度和來源,而區塊鏈技術自然提供了這種可能性。這是他們的主要關注點。
其次,Magma 在其平台中引入了一項生成性 AI 功能,允許創作者將 AI 生成的元素融入其藝術作品。他們希望使用 Story Protocol 來跟蹤 AI 在創作過程中的參與。這一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它有助於驗證作品是否由 AI 生成,從而解決了創作者對於作品真實性和原創性的擔憂。
第三,也是最令人興奮的,一旦在 Story Protocol 上註冊了一個 IP------比如在 Magma 上創建的一個令人驚嘆的風景------它就可以被其他應用訪問。這意味著像 Lens、Forecaster 和各種 AI 應用等平台可以連接並使用這個 IP。我們將這稱為創建一個通用 IP 資料庫或 IP 流動性,其中存在網絡效應;每個註冊 IP 的應用都使任何其他應用都能利用它。這種互聯性極大地增強了註冊 IP 的實用性和覆蓋範圍。
真實世界資產的中心化因素
TechFlow
Story Protocol 有什麼潛在的主要風險因素?
Jason
像 Story Protocol 這樣的企業,旨在重新構想創意產業的知識產權系統,自然面臨眾多挑戰。其中一個主要障礙是"授權"一詞所帶來的複雜性。通常情況下,當人們聽到 "IP" 或 "授權" 時,由於其複雜性,他們往往會失去興趣。我們正在投入大量努力,確保 Story Protocol 的用戶無需深入了解授權的複雜性即可從我們的平台中受益。
一個很好的類比是支付處理公司 Stripe。Stripe 巧妙地簡化了全球銀行系統的複雜性,使開發者易於理解。他們不需要教育用戶了解金融系統或信用卡交易的工作原理;相反,他們提供了一行簡單的代碼,使網站能夠輕鬆接受支付。
同樣,在 Story Protocol,我們的目標不僅是與創作者有效溝通,還包括與開發者溝通。我們希望他們知道,可以使用 Story Protocol 來重新混合或貨幣化 IP,而無需成為授權專家。我們處理複雜的事務,讓他們可以專注於創造和創新。然而,這種簡化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尤其是在克服由於歷史複雜性而形成的對授權的根深蒂固的文化顧慮。我們的任務是打破這些障礙,並證明管理 IP 可以像在應用程序中集成一行代碼一樣簡單。
如何保持競爭力?
TechFlow
能分享一下 Story Protocol 目前正在探索或已經實施的一些創新想法和應用嗎?
Jason
我們正在探索的一些概念類似於 Getty Images 或 Shutterstock,但針對 Web 3.0 環境進行了調整,特別關注與 AI 生成圖像的貨幣化挑戰。這一領域具有創新潛力,因為當前貨幣化這類內容的解決方案有限。
此外,我們已經取得了進展,開發了一個支持 Web 3.0 的社交組合平台,並已與 Lens 和 Forecast 等平台集成。另一個引起了廣泛關注但尚未廣泛探索的領域是我所說的"IP 金融"或"IPFi"。知識產權是一個有價值的現實世界資產類別,經常被利用,但由於缺乏交易或創造流動性的機制,很少被充分利用。
我們正在探索的可能性包括使用 IP 作為借貸協議的抵押品,或者對 IP 進行分割和代幣化,以釋放其價值。這些舉措可以將 IP 轉化為更流動的資產類別,促進新形式的金融互動和投資。我們看到的對開發這類工具的興趣顯著且令人鼓舞,突顯了在區塊鏈上管理 IP 的創新解決方案的潛力。
TechFlow
鑑於我們討論的各種商業模式,Story Protocol 計劃如何從這些協議項目中獲利 ?
Jason
讓我們以 Uniswap 為對比。長時間以來,Uniswap 運行時並沒有實施任何協議費用。直到最近,他們的 DAO 投票決定在協議層面引入費用。我們為 Story Protocol 看到了一條類似的道路。正如 Uniswap 在 DeFi 生態系統中為可替代代幣的交易構建了金融軌道,我們正在構建使可編程 IP 能夠有效流通於各平台的創意內容或 IP 軌道。
在採用方面,一個協議的價值直接與其使用情況相關;只有當它被廣泛採用時,一個標準才具有意義。目前,我們作為一個公共基礎設施在運行,主要關注於促進廣泛的使用和整合。
展望未來,引入協議費用是我們開放考慮的一個可能性,但這將是一個社區驅動的決定。如果社區選擇啟動這些費用,它們將被設計為支持協議的持續去中心化和可持續性。這種方法確保我們優先考慮廣泛的採用和實用性而不是立即的收入生成,為生態系統內的長期價值創造打下基礎。
TechFlow
未來可能出現類似於 Story Protocol 的其他協議, 你 如何看待在這個領域中的競爭?
Jason
護城河是關鍵問題。對於 Story Protocol,我們的護城河在於平台上托管的 IP 的質量和數量。雖然我們的智能合約在 GitHub 上公開可用,我鼓勵大家都來查看,但我們的核心在於 IP 本身。
就像 Uniswap 儘管有像 SushiSwap 這樣的分叉的可能性,但仍保留其流動性一樣,我們的實力在於我們托管的獨特、高質量的內容。即使其他實體複製了我們協議的邏輯和基礎設施,他們也無法複製我們擁有的獨特文化資產和創意內容------從頂級角色到引人入勝的視頻和故事。
這創造了一種"IP流動性",類似於可替代代幣的流動性。就像流動性對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成功至關重要一樣,Story Protocol 上豐富的 IP 存儲庫使其無價。技術 可以被複製 ,但內容生態系統和重視及貢獻於此的社區------這是無法複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