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普通女孩,Y Combinator 合夥人,將自己的一場病換了 20 個億

Foresight News
2024-03-08 22:37:05
收藏
如果你不嘗試新的開始,改變永遠不會發生。

撰文:Amelie

編輯:蔓蔓周

今天是 3 月 8 日,我們想講一個創投圈女性的炫酷故事。

她是全球頂尖孵化器 Y Combinator 的女性合夥人,從自身患病經歷喚醒了創業思維,第一家公司就買了 20 個億。

01 一次癌症經歷,喚醒創業頭腦

和很多美國的新一代移民一樣,Surbhi Sarna從小就發現了自身和所處環境中大多數同齡人的不同,有點格格不入。

Surbhi 兩歲時跟隨父母從印度來到矽谷,她的父親是矽谷印度裔軟件工程師大軍中的一員,先後在好幾家科技公司擔任工程師,後來加入了新成立不久的互聯網公司網景(Netscape),事業迎來了春天。

Surbhi 的童年並沒有太多的歡樂,因為她總是在融入與試圖融入兩種完全不同的文化中產生身份認同的混亂感。美國孩子們看到她的膚色和樣貌,會覺得她是外國人;學校裡的印度孩子們也不想和她玩,因為她對印度文化不感興趣,不喜歡印度古典舞或者寶萊塢舞蹈課。Surbhi 很想有個好相處的朋友,但她童年的大部分時候都是自己一個人,儘管她覺得印度人的身份是她的歸宿,但還是被大部分印度同齡人排除在外了。

95 年的夏天,Surbhi 被父母送到灣區最好的私立學校------這是大部分印度裔移民的共識,那就是盡其所能給自己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條件。她父親所在的網景公司上市,給他們家庭帶來了不錯的經濟收入。

高中的文化衝擊比童年更甚,在這裡,她的膚色太深。但隨著更多印度裔在互聯網熱潮中賺到了錢,學校也有了更多印度裔學生的加入。Surbhi 有了新朋友,並加入了籃球隊,生活學習慢慢步入正軌。

13 歲的某一天,她突然因為腹部劇烈疼痛而暈倒,被媽媽送去急診後,發現了卵巢囊腫的問題,醫生告知可能是癌症。這對一個 13 歲的少女來說,是何其突然的人生打擊。

等待囊腫是良性還是惡性的過程無比漫長,Surbhi 擔心自己的健康,也真正意義上的開始關注起生命科學的意義。她為了搞清楚自己身體的困境,去圖書館查找文獻,在谷歌上學習「卵巢囊腫」、「卵巢癌」等不同的專業術語。

Surbhi 在焦慮中更迫切的學習更多這方面的知識,她看了各種相關的學術文章以及醫學報告,希望能從中找到醫學的指示。6 個月後,在西班牙語課堂上,Surbhi 又一次暈倒。

這次再去了急診,終於確診。肿囊是良性的,並不是癌症。

Surbhi 回憶說,當巨大的恐懼感突然消失的時候,一種新的情緒迅速取代了恐懼的位置,那是一種憤怒。就是很生氣。

14 歲到 15 歲這兩年,她的新囊腫時不時出現,腹部疼痛時有時無,就像一個個不定時的炸彈。不能背書包因為會增加產生更多囊腫的風險,也不能再打籃球,會容易過度疲勞。她的成績就像她的病情,起伏不定,時好時壞。

到了申請大學的時候,Surbhi 覺得自己的成績不夠好,很難靠近自己心儀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但英語老師 Sharron 的鼓勵讓 Surbhi 有了目標:去伯克利大學一流的生物學項目繼續深造,將來有一天開一家專注女性健康的公司。

02 開啟真正的事業

為什麼一直以來,女性都是二等的?尤其是在醫療系統中。Surbhi 在伯克利學習期間,一直想弄清楚這個問題。

性別造就了不平等的鴻溝,在社會中的方方面面隨處可見,卻又被視而不見。Surbhi 覺得自己學得越多,憤怒就越大。

伯克利可以說真正打開了 Surbhi 在生物工程研究領域的大門,也看到了這個世界的不公平。直到 1970 年代,女性患者甚至都沒被納入救命藥物的臨床試驗對象中。比如像卵巢癌,美國每年有 30 萬女性被切除卵巢,但只有 2 萬人最終被確診是患有卵巢癌;美國每分鐘會切除一個以上的子宮,而子宮內膜異位症這樣一個常見的疾病需要 4 到 10 年才能最終確診。有可能是因為有癌變的風險就被要求切除子宮,這之後的風險只有女性患者自行承擔。

21 歲 Surbhi 畢業,夢想著創辦一家公司,但並不知道如何正式開始。所以她儘管對賺錢並不感興趣,仍然找到了一家做醫療器械的公司Abbott開始實習。

2008 年美國經濟大衰退,Surbhi 所在的Abbott暫停了導管的研製工作,她被裁員了,又找到了一家醫療方向的初創公司的研發顧問工作。創業公司的環境就是她學習創業的最好戰場,在初級研發崗位上,她接觸到了醫療器械創業公司的方方面面。

當她在工作幾年之後終於落地了自己的創業方向,那就是創造一種可視化的輸卵管導管,用於檢測是否是輸卵管堵塞。然後 Surbhi 開始行動起來,她意識到自己最直接的客戶是醫院裡的婦科醫生,如果醫生願意使用新技術,就會為此買單,這樣才能更新過時的檢測技術,是更多女性從中受益。

2009 年,創業方向確定,公司取名 nVision Medical。

03 融資,合作,被收購

Surbhi 通過朋友、自己的婦科醫生,各種工作中生活中接觸到的社會關係,建立自己的潛在客戶關係網。她通過朋友母親,認識了印度做臨床試驗的專家,進而認識了專注於投資印度創業公司的風險投資人。通過投資人,她結識了專業而經驗豐富的融資顧問Anula,然後進一步擴大了自己創業團隊的醫療顧問網絡。

經過對醫療產品輸卵管導管做了幾次創新研發,並申請了幾項專利,意在打造一個輸卵管可以使用的藥丸形式的微型相機,並通過特定導管使其能夠在輸卵管內運行。

在打造自己商業計劃的同時,Surbhi 白天仍然在心血管創業公司全職工作。下班回她會和各種投資人見面,用晚餐時間來推進自己的創業工作,經常熬夜到凌晨兩三點修改商業計劃書。

在參加哈佛創業大賽的時候鉅亨而歸,儘管商業項目很好,但她輸給了另外一個項目。挫敗感隨之而來,兩位團隊骨幹也因為輸了比賽而離開。Surbhi 在這個經歷中體會了失敗的真實感受,她也開始意識到,創業所該承受的壓力。

她從失敗中也發現,創業路上不需要每個人都去相信你。你只需要幾個有合適背景和足夠信念的人,站在你的相同立場裡,陪你一起戰鬥。

融資的過程,就是厚著臉皮講故事。

在 nVision Medical 剛起步的一年半裡,至少有 50 多個投資人拒絕了 Surbhi 的融資需求,慢慢的,Surbhi 開始了講故事式的形式來介紹自己的項目,讓投資人簡單的明白你的方向和你試圖實現的與他們興趣相關的目標。

找到真正能共情你故事的投資人往往很難,融資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承受被拒絕打擊的過程。即使融到了錢,伴隨著股份稀釋的也有自尊心的打擊,艱難的談判或者是不得已的對賭協議。融資就是一場他人懷疑和自我懷疑不斷重疊的車輪戰,被低估是常態,不公平也是現實。

她的第一筆融資,得益於女性投資人 Darshana Zaveri的堅持。

Surbhi 在被 Darshana 拒絕後,仍然給 Darshana 打了個電話,坦率了自己創業的決心,並承諾如果能拿到融資她願意兩年內不拿一分錢工資,關鍵是她非常希望 Darshana 能成為公司合夥人。最終,Surbhi 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筆融資 10 萬美金意向,並找到了一位值得信賴的商業盟友。後來又經過了一些波折,她找到了另兩位投資人一起,融到了 25 萬美元。

從不斷的融資經歷中,她發現,拒絕就是成功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別人的拒絕也許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對此做出的反應。在拒絕中接受挫敗或許是常態,你也可以在拒絕中找到扭轉局勢的無限可能。

所以 nVision Medical 公司的融資故事就是一個女性幫助女性的故事。2009 年申請了相關的專利,到 2012 年融資後 nVision Medical 的正式成立,Surbhi 這時才正式辭去了自己的全職工作,全力奔赴在認真打造一家女性健康的創業公司的路上。

從 2012 年公司融資後成立,到 2013 年 6 月,團隊裡除了 Surbhi,沒有其他全職人員。

之後 Surbhi 申請參加了投資人Tim Draper創辦的創業大學,並成功拿到了 25 萬美元的種子資金。

有了 50 美元的種子資金,Surbhi 開始精進輸卵管導管上的技術,找到了 nVision 最終產品的方向,並經過 AI 技術和工程師的大量迭代和改進,開始了 nVision 終極設備的研發生產。很快,更多投資人看到了這其中的商業價值,在 nVision Medical 的第二輪融資中,Surbhi 團隊成功融到了 450 萬美元。

隨後,她們聘請的專業團隊完成了第一次人體研究並獲得了 FDA 的批准。

在 B 輪融資的時候 Surbhi 開始接波士頓科學公司(Boston Scientific),商談融資的可能。同時 Surbhi 懷孕生了孩子,成為一個既要養育新生兒又要兼顧創業公司的職場媽媽。

2018 年 4 月,Surbhi 創立 nVision Medical 的第六年,波士頓科學公司宣布以 2.75 億美元(約 20 億人民幣)收購 nVision Medical。

Surbhi 賣掉自己公司的時候,不過才 32 歲。

04 財富自由之後

有了上市公司的強大資源,創新的醫療設備可以更快的投入市場,更快地幫助患者檢測可能性的疾病。

當收購交易完成後,Surbhi 確保了 nVision Medical 每一位員工、投資者、顧問、持有 nVision 股權的每個人都獲得了他們相應的收益。如果用金錢衡量夢想的價值,她們用 6 年時間,兌現了 20 億。夢想算是超級值錢了。但她還足夠年輕,事業剛起步沒多久就實現了財富自由,更廣闊的舞台已經在等待著創業勝利者的重新入場。

直到 2021 年,她從醫療公司出來,正式加入了矽谷最知名的孵化器公司 Y Combinator,擔任醫療保健和生物技術方向合夥人。

Surbhi 在 YC 的使命很簡單:就是幫助深化和標準化 YC 在生物和生命科學參與者方面的策略,同時支持其他可能不符合傳統生物技術風險投資渠道模式的企業家,尤其是女性企業家。

也許在矽谷,乃至放眼全球,像 Surbhi 這樣年紀輕輕,就創業成功的例子並不多見。

但她這樣的女性,也讓我們知道了世界上更多的一種可能。

她沒有常春藤 MBA 學歷,沒有碩士博士學位,在醫療領域算不上專家,但她照樣可以組建一支團隊,支撐起她兒時就成形的創業夢想,走向某一個特定的利基市場,將商業價值發揮到最大。

她從創造創新的醫療設備造福於女性患者,到加入 YC 成為創業導師,開始用自己的創業所學教授更多的年輕創業者,授人以漁,也許是成功企業家最合適不過的新起點。

她從大學畢業以來,Surbhi 想做的三件事無非是,第一,改善女性健康狀況;第二,提升女性在企業界的地位;第三,鼓勵更多女性跳出固有思維模式,打破性別束縛有所作為。

她認為加入 YC 後,這三件事可以繼續努力下去。

她還說過,在創業中學到的最大成就,就是勇敢走出新的一步。如果你不嘗試新的開始,改變永遠不會發生。

在這個屬於我們所有女性的節日裡,勉勵所有有夢想和想要堅持夢想的女性,更關注自己一些,更多一些勇氣吧,踏出家庭的小圈子,融入社會,實現自己的抱負和夢想,永遠不遲。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
ChainCatcher 與創新者共建Web3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