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 出海:日本區塊鏈行業監管政策介紹
撰文:金鑑智,上海曼昆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
在和業內人士的交流過程中,曼昆律師發現日本也是區塊鏈創業氛圍火熱的國家之一,很多著名前 Web2 大廠人就在日本進行區塊鏈創業,比如郭宇。但由於語言限制,日本往往容易被華人創業者忽視。但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其危機意識多少影響了當局對於區塊鏈行業的監管態度,當局既試圖利用區塊鏈等新技術保住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地位,又要保護本國投資者不至於使日本成為監管洼地亂象頻出。
在這種糾結曖昧的態度下,日本的區塊鏈行業監管政策反倒呈現出成熟和穩定的特徵,使得區塊鏈創業氛圍一片大好。
本文將從日本區塊鏈行業的發展、數字貨幣的法律地位和稅收政策、數字貨幣交易所的牌照制度和自律組織、數字貨幣發行融資(ICO/IEO)的規則和指導方針、日本政府對區塊鏈技術的支持和展望幾部分介紹日本區塊鏈行業的監管政策,以便曼昆的朋友們了解概況並獲得較為全面且準確的信息。
01 日本區塊鏈行業的發展
日本在區塊鏈行業的監管政策是逐步發展和完善的。從早期的重視數字貨幣(日文:暗號資產)交易安全,到後期推動區塊鏈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日本展現出了在這一領域的前瞻性和創新性,以下是日本區塊鏈行業發展中的重大事件。
2014 年:Mt.Gox 事件的啟示
2014 年,日本發生了著名的 Mt.Gox 比特幣交易所倒閉事件,導致了大量比特幣的損失。這一事件引發了政府對數字貨幣交易安全的高度關注,成為日本數字貨幣監管政策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2016 年:數字貨幣合法化
如前所述,2016 年,日本內閣通過了《資金結算法》(日文:資金決済に関する法律)的修正案,正式將數字貨幣納入法律規制體系,該修正案於 2017 年 4 月生效,這標誌著數字貨幣在日本的合法化。
2017 年:牌照制度的引入
隨著《資金結算法》生效,日本金融廳開始要求數字貨幣交易所申請牌照,並接受其監管,以確保交易安全和保護投資者利益。
2018 年:JVCEA 自律組織的建立
為了進一步加強行業自律,提高行業標準,日本數字貨幣交易所成立了日本虛擬貨幣交易業協會(JVCEA),致力於提高行業透明度和消費者保護。
2019 年:ICO 和 IEO 的監管框架
日本虛擬貨幣交易業協會發布了《新幣發售相關規則》及配套的《關於新幣發售相關規則的指導方針》,為數字貨幣的發行融資活動提供了明確的監管框架。
2021 年:STO 協會的建立
日本金融廳正式批准了日本證券代幣發行 (STO) 協會作為自律組織,負責制定和執行 STO 相關的規則和標準。
2022 年:日本央行啟動數字日元的試驗
日本央行宣布啟動中央銀行數字貨幣 (CBDC) 的試驗階段,目前仍在進行測試,日本央行行長計劃於 2026 年就是否發行做出判斷 。
02 數字貨幣的法律地位和稅收政策
2016 年日本內閣通過了《資金結算法》修正案,該修正案於 2017 年 4 月生效,對數字貨幣進行了法律定義,認可了數字貨幣的合法性。在《資金結算法》下,滿足以下全部事項即屬於數字貨幣:
1)在電子設備或其他物品上以電子方法記錄的財產價值;
2)利用電子信息處理組織可以轉移;
3)不是本國貨幣、外國貨幣等貨幣計價資產;
4)在購買、租借物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情況下,可以向不特定的人使用;
5)可以向不特定的人進行購買、出售。
換言之,日本承認數字貨幣作為合法的支付手段。《資金結算法》是全球首個將數字貨幣納入法律規制體系之內的法案,對於數字貨幣市場有著重要意義。
日本僅對數字貨幣的交易所得進行徵稅,稅收類目為「其他或雜項收入」,並採用 5%-45% 的累進稅率, 在和居民稅和復興特別所得稅合計的情況下最大稅率約為 55%。另外,自 2017 年 7 月 1 日起,數字貨幣無需繳納 8% 的消費稅。
03 數字貨幣交易所的牌照制度和自律組織
根據《資金結算法》修正案規定,從事數字貨幣交易的機構需要向日本金融廳申請牌照,並接受其監管 。如在日本從事數字貨幣交易所,一般而言,需要滿足以下 4 個基本條件:
- 主體:株式会社或國外數字貨幣交易機構(在日本有營業場所且在日本有代表)
- 註冊資本:具有財產基礎,註冊資本 1000 萬日元以上,淨資產為正
- 公司制度:能夠適當、確實地執行業務的公司制度(如用戶資產與公司資產隔離、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制度,防範黑客攻擊、系統故障、洗錢、恐怖融資等風險)
- 合規性: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保護用戶隱私,履行反洗錢義務,配合金融廳的檢查和調查
目前,日本共有 23 家數字貨幣交易所獲得了金融廳的牌照,包括火幣日本、bitFlyer、Coincheck 等知名平台 。
除了金融廳的監管之外,為了提高行業的信譽和透明度,保護投資者利益,促進數字貨幣市場的健康發展,在金融廳的批准和授權下,日本於 2018 年 4 月,由 16 家持牌交易所發起成立了日本虛擬貨幣交易業協會(JVCEA)進行自我監管。該協會制定了一系列的自律規則和指導方針,包括:
- 對交易所提供的數字貨幣進行分類管理,根據其安全性、流動性、透明度等因素確定其上架條件
- 對交易所進行風險評估,設定槓桿率上限、保證金比例、強制平倉機制等
- 對交易所進行信息披露,要求其公開交易規則、費用標準、客戶投訴處理方式等
- 對交易所進行消費者教育,提高其對數字貨幣的認識和風險意識
04 數字貨幣發行融資(ICO/IEO)的規則和指導方針
2019 年 9 月,JVCEA 頒布了《新幣發售相關規則》及配套的指導方針,允許公開發行和銷售代幣進行融資(IEO 和 ICO)。這是日本首次為數字貨幣發行融資制定明確的監管框架。
根據規則和指導方針,如果想要在日本合規地發行和銷售代幣,主要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 發行主體或承銷主體必須是持牌交易所,並向金融廳和協會報告相關事項
- 發行代幣必須符合協會制定的安全性、流動性、透明度等標準,並通過協會的審查
- 發行代幣必須有合理的定價機制,並向消費者充分披露相關信息
- 發行代幣必須在一定期限內全部銷售完畢,並將銷售情況向協會報告
目前,在《新幣發售相關規則》下,日本還沒有一起 ICO,IEO 也僅進行了 4 次。因此,2023 年 9 月 26 日,為更好地改善 IEO 的情況,JVCEA 進一步發布了 IEO 改革方向性的初期提案。
05 日本對區塊鏈技術的支持和展望
日本執政黨的 Web3 項目團隊於 2023 年 4 月 6 日發布了白皮書,將 Web3 視為國家戰略。為此,日本政府在推動區塊鏈技術的研究和應用上投入了大量資源。例如,日本內閣府設立了多個專項基金,支持區塊鏈技術的創新和實際應用的研究。此外,日本政府還在積極推動國際合作,在區塊鏈技術的標準制定和監管框架建設方面與其他國家進行交流和合作。日本政府相信,通過國際合作,可以促進區塊鏈技術的健康發展,同時為日本企業和消費者創造更多機會。
根據矢野經濟研究所的預測,到 2022 年,日本的區塊鏈市場規模將達到 1230 億日元,約合 81 億人民幣。日本在區塊鏈領域的應用涵蓋了多個方面,如房地產登記、身份認證、銀行間清算、比特幣保險、供應鏈金融等。以下是一些具體的案例:
- 房地產登記:日本政府計劃將全國的房地產數據,大約 2.3 億地塊和 5000 萬建築,整合到一個單一的區塊鏈賬本中,以提高數據的可視化、準確性和安全性。該項目目前仍在測試階段,預計在未來五年內完成。
- 身份認證:日本金融服務局(FSA)開發了一個區塊鏈平台,使客戶能夠在多家銀行和金融機構之間共享個人信息,並使用共享 ID 進行賬戶開通。此外,軟銀集團與 TBCASoft 合作,推出了基於區塊鏈的身份識別和驗證項目,利用零知識證明和分佈式賬本技術保護個人身份信息免遭盜用。
- 銀行間清算:富士通與瑞穗金融集團、三井住友金融集團和三菱 UFJ 金融集團合作,開發了使用區塊鏈的點對點匯款服務,提高了匯款的效率和安全性。
- 比特幣保險:由於比特幣交易所頻繁遭受黑客攻擊,導致客戶資產損失,日本的三井住友保險公司與 bitflyer 推出了一款比特幣保險產品,為比特幣資產提供賠付服務,並覆蓋公司內部事故和員工不當操作造成的損失。
- 供應鏈金融:瑞穗銀行和日本 IBM 共同開發了區塊鏈貿易金融平台,實現了快速安全的數字交易文檔、供應鏈交易數據的交換,並提高了交易各方的透明度和信用度。
06 小結
綜上,日本是一個對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持開放和積極態度的國家,它在法律、稅收、牌照、自律等方面都制定了相對完善和明確的規範,並且仍然在不斷地探索和創新,以適應區塊鏈技術的快速變化和多樣化的應用場景,並企圖在全球區塊鏈行業發展中有一份立足之地。對於區塊鏈創業者而言,日本政府的這份野心或許提供了良好的創業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