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安上線 Messenger 背後,是藏不住的社交野心

OdailyNews
2023-11-08 13:34:31
收藏
從支付入手,進軍社交賽道。

作者:Odaily 星球日報

編輯:0xAyA


今日,幣安在 IOS 商店上架的 Binance Messenger 在加密社區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人們紛紛猜測幣安是否要親自下場進入社交賽道。

針對這一問題,Odaily星球日報向幣安工作人員求證,對方回應稱:"該產品是邀請制,已上線很久,計劃給大客戶使用,而目前使用該 App 也需要邀請碼。"Binance 創始人 CZ 也發文表示,Binance Messenger 是一個用於測試的小型內部應用程序,算不上新聞,與昨天預告的新產品無關。

在 Friend.tech 大火期間,曾有傳言稱幣安將佈局相關 Socialfi 項目以參與市場。此外,幣安也前前後後投資了多個社交項目,並在今年開設了幣安廣場功能,在平台內實現了社交互動。對幣安從支付入手進軍社交賽道的猜測一直沒有停過,而幣安和 CZ 本人的意願又是如何呢?

社交賽道展現發展潛力

今年 2 月 1 日, Twitter 的創始人 Jack Dorsey 發布了一條推文,宣布基於分佈式社交媒體協議 Nostr 的社交產品 Damus 和 Amethyst 已經分別在蘋果 App Store 和谷歌 Google Play Store 上線。隨後,Damus 宣布將通過比特幣閃電網絡向用戶隨機發放小額比特幣,並計劃在下一個版本推出帖子進行比特幣打賞的功能。

那段時間,微信朋友圈和 Twitter 裡鋪天蓋地都是公鑰,人們迫不及待的搭上了這趟去中心化社交的列車。

8 月,Friend.tech(下文簡稱 FT)的橫空出世再一次給去中心化社交賽道帶來了流量,人際交往的關係網轉化為 Key 進行社交定價的策略使得 FT 大獲成功,Dune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 FT 協議總收入達 14250 枚 ETH,累計發生 11, 988, 858 筆交易。同時,FT 的活躍也使得 Socialfi 賽道競相跑出一批有力競爭者,如 Tomo、New Bitcoin City 等。

Binance上線Messenger背後,是藏不住的社交野心

CZ 摩拳擦掌,幣安虎視眈眈

CZ 和幣安都曾不止一次表示出,對於社交賽道的興趣。

早在 2020 年,CZ 就發推稱他和幣安官方推特的賬戶因 Twitter 的賬戶鎖定功能而深受其擾,當網友就此提議"幣安應該創建一個獨立的加密貨幣社交媒體"時,CZ 回應稱:"期待 Voice 的發布,以及 Vitalik 在這方面的工作。"。而這之後的故事是------Vitalik 選擇了站台相對封閉的 Farcaster,而 Voice 則在時間長河中徹底消失。

Binance上線Messenger背後,是藏不住的社交野心

在去年馬斯克對 Twitter 的收購中,幣安則堅定的站在了馬斯克的一方。CZ 在一封郵件中寫道:"我們很高興能夠幫助 Elon 實現 Twitter 的新願景,為了擴大加密和區塊鏈技術的使用和採用。"同時 CZ 發推:"作為交易的一部分,幣安已匯出約 5 億美元,這是此前幣安協定參與推特收購案的金額。"

幣安方面的一位發言人表示:"作為 Web3 基礎設施公司,我們期待帶來新的解決方案來解決 Web2 生態系統中固有的一些問題。"

而在去年年底,CZ 回應了有關董事會的問題,他表示如果受到 Elon Musk 的邀請,他願意加入 Twitter 的董事會,但他也強調將等待有關 Twitter 如何更充分地利用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的更詳細計劃,而加入 Twitter 董事會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此外, Binance Labs 也投資了眾多Web3社交賽道的項目,如 Hooked、Paragraph、 CyberConnect 等,寄希望於這些項目能夠積極探索進而對現有的社交網絡模式進行改造,並基於開放式社交圖譜、NFT 和代幣經濟等建立全新的社交網絡。

結語

幣安在社交賽道上的動向備受關注,無論是這次的 Binance Messenger,還是其投資的其他社交項目,都無不引發市場和用戶的熱議。

隨著加密貨幣和社交領域的融合趨勢不斷加強,幣安未來在社交賽道上的發展將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人們也在期待著"Web3"微信的誕生。

讓我們拭目以待,看看幣安將如何在這一領域展現出自己的影響力和創新性,為加密貨幣社交帶來新的可能性。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
banner
ChainCatcher 與創新者共建Web3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