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分析 Rollup 框架和 RaaS 的價值累積

推薦閱讀
2023-10-31 10:22:30
收藏
從Optimism堆疊和Polygon鏈開發套件到Caldera和Stackr,最近幾個月市場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Rollup框架和Rollup即服務(RaaS)提供商。

原文標題:《Value accrual for Rollup frameworks and RaaS (are they going to ZERO?)

原文作者:StackrLabs

編譯:Yvonne,MarsBit



如果說未來是由成千上萬個Rollup組成的鏈上經濟,那麼現在我們無疑走在了正確的時間線上。從Optimism堆棧和Polygon鏈開發套件到Caldera和Stackr,最近幾個月市場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Rollup框架和Rollup即服務(RaaS)提供商。這些框架為Rollup的不同組件提供模組化(通常是開源)代碼庫,允許開發者從堆棧每一層的自定義選項中進行挑選。

Rollup

但是,這些提供商如何累積價值?Neel Somani(Eclipse創始人)最近在模組化峰會上發表了題為 "RaaS 解決方案將歸零 "的演講。

在這篇博文中,我們將分析他的一些論點,並探討Rollup框架和 RaaS 提供商價值累積的複雜動態。從單個層到Superchain,我們將揭開Rollup框架和 RaaS 提供商創造和獲取價值背後的隱藏機制。

Rollup vs Rollup 框架 vs RaaS

Rollup是執行鏈外執行並將執行數據發布到另一個區塊鏈上的應用程序。通過這種方式,它們可以獲得主鏈的安全屬性。Rollup應用程序本身可以是一個單一的狀態轉換函數,也可以是一個獨立的區塊鏈,其規範狀態由一組節點維護。

Rollup框架是一個預構建的代碼庫,可實現Rollup的基本組件。開發者可以使用這些現有的代碼庫(通常作為SDK打包),並根據自己的特定需求進行定制,而不是從頭開始構建Rollup。開源Rollup框架的例子包括 OP Stack 和 Arbitrum Orbit。

Rollup即服務(或 RaaS 協議)是建立在現有Rollup框架之上的無代碼封裝器。開發者可以通過從下拉菜單中選擇自定義功能,從頭開始快速部署Rollup。RaaS 公司通常會對部署的Rollup進行排序,並提供額外的諮詢服務。

資金流向

要了解整個堆棧的價值流進和流出情況,首先必須了解Rollup的架構以及不同層之間的相互作用。構成Rollup堆棧的大致有三個層次:

Rollup

  1. 執行 - 這一層通過在Rollup的現有狀態上應用狀態轉換函數(STF)來執行交易。執行節點的職責範圍很廣,從下達交易指令、執行交易到在 L1 上發布交易、創建欺詐/有效性證明,這取決於Rollup的 "中心化 "程度。

執行層是 "面向用戶 "的層,是資金進入Rollup堆棧的地方。用戶需要支付交易費(gas),這通常是執行層需要支付的各種成本的差額(稍後詳述)。這一層還可以通過某些方式(也稱為 MEV:最大可提取價值)對交易進行排序,從而從用戶身上提取額外價值。

Rollup


  1. 結算 - 這包括驗證有效性/欺詐證明和 "定義 "Rollup的規範狀態(在智能合約Rollup的情況下)。結算通常由統一的高安全層(如以太坊)管理。Rollup框架也可以構建自己的結算層。

由於驗證成本通常很低,結算並不是一個價值很高的堆棧層。Optimism 每天只需向以太坊支付約 5 美元的結算費用。一個有競爭力的結算層的成本甚至更低。(正如「Rollups-as-a-Service Are Going To Zero」一文中強調的那樣)

  1. 數據可用性 - DA 包括向網絡其他部分廣播已排序的交易數據(有時也稱為數據發布)。它確保任何人都可以通過簡單地將廣播的交易數據應用到先前最終確定的狀態中,從而不經允許地重建Rollup狀態。

DA成本是所有Rollup成本的主要部分。在像以太坊這樣高度安全的層上發布數據可能相當昂貴。Celestia、Avail 和 EigenDA 等協議正在積極開發更便宜、更快速的 DA 替代方案。Rollup框架也可以考慮構建自己的 DA 層,但去中心化的 DA 會產生高昂的引導成本,並使互操作性變得更加複雜。


Rollup

將執行層視為 B2C 模式,將結算層和 DA 層視為 B2B 模式,可能會有所幫助:

執行層從 DA 層購買區塊空間,並直接向最終用戶(客戶)出售其執行服務,且從結算層購買驗證和橋接服務; DA 層將區塊空間出售給執行層; 結算層為執行層提供結算服務。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大部分的價值捕獲直接來自於堆棧的執行層,因此進一步拆解並獨立分析其價值流動是有意義的。

執行層: B2C 經濟模式

執行層通過向用戶收取每筆交易的費用獲得收入,並向堆棧中的其他業務(層)支付運營成本。

收入: 流入的價值可分為以下幾類:

最終用戶為每筆交易支付的Gas費用; 領域內 MEV; 跨域 MEV(如果框架為同一 DA 層的多個Rollup提供排序,否則可能難以提取)。

MEV 取決於交易流(每組交易的 "可提取 "值都不同),通常很難提前預測。因此,向用戶收取的Gas費用通常比綜合可預測成本有一定的幅度。

成本: 執行層的價值流出如下:

節點運行開銷 執行(計算)成本 證明(有效性/欺詐證明)成本 數據發布成本(根據 DA 層的擁堵情況而變化)


Rollup

通常情況下,所有執行層的責任都由一個中心化排序器節點承擔。該單一節點從用戶那裡獲得所有收入,並負責支付 DA 和結算費用。在其他情況下,可以設置不同的節點來承擔不同的責任:

排序器對交易進行排序並在 DA 層上發布數據。它們 "賺取 "用戶支付的交易費,並支付排序開銷和數據發布成本。排序工作也可以由一組預先選定的排序器或像 Espresso 這樣的去中心化排序器來完成。排序器還負責將狀態變化發布到結算層,並支付結算成本。

證明者節點負責生成證明。它可以是一個中心化證明者,也可以是一組去中心化的證明節點。它們的成本包括生成證明的開銷。根據不同的設置,證明者要麼把證明 "出售"給排序器,要麼直接發布到結算層。

Rollup還可以有其他全節點(或全驗證輕節點)來執行所有交易批次,並維護Rollup的規範狀態。這些全節點不一定會產生任何直接收入,但會通過持有Rollup的原生Gas代幣間接獲取價值。

以上是對不同節點職責的大致區分。至於哪個節點承擔哪些任務,則取決於Rollup團隊的架構設置。在本文中,為簡單起見,我們將堅持採用中心化排序器設置,即由一個節點執行所有必要的執行任務。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執行層能帶來最大價值,那麼堆棧中的哪個參與者最有能力獲取這些價值?

任何運行排序節點並執行與其相關的各種活動的人!

這可以是Rollup團隊本身。或者,正如文章開頭提到的,RaaS 提供商通常會為使用其部署的Rollup處理排序。事實上,這是 RaaS 提供商收入的主要部分。

RaaS 如何賺錢?

RaaS 可以在 3 個主要領域獲取價值:

排序器托管: RaaS 提供商負責運行排序器並開展相關活動。這是一種勞動分工,即推廣團隊帶來創新(他們正在構建的應用程序),而 RaaS 提供商負責其他一切。排序器對交易進行排序,在 L1 上發布數據,並在需要時創建證明。

附加基礎設施: 區塊瀏覽器、橋等。

專用支持: 就基礎設施決策(如何排序、MEV 等)提供諮詢和合作 + 其他技術支持

RaaS 類似於傳統的 B2B SaaS 業務,企業可以根據購買的服務和使用情況(例如,Rollup的最終用戶交易數量)向客戶收取統一費用或混合分級費用。

RaaS 還可以提供與 Espresso 等共享排序器的集成。然而,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將失去排序器收入,而這正是 RaaS 利潤的主要部分。因此,這些合作夥伴關係要求共享排序器和 RaaS 提供商通過合同分享利潤。

但是,如果 RaaS 是建立在現有Rollup框架之上的封裝器,那麼它也必須與他們分享收入,不是嗎?

Rollup

不一定。

迄今為止,發布的大多數Rollup框架都是開源的,並且不允許在其基礎上進行構建。RaaS 提供商可以無權限地使用框架,在其基礎上構建無代碼封裝器,且沒有義務與底層框架分享任何利潤。

他們能否與Rollup框架簽訂合同協議,分享利潤?

可以,但如果這樣做:

他們就會失去自己的部分利潤; 另一個競爭者 RaaS 可以選擇不與Rollup框架分享利潤,並將長期佔據經濟主導地位。

因此,從博弈論上講,RaaS 提供商要想生存,理性的決定是不與底層框架分享利潤。

那麼,如果 RaaS 提供商不分享利潤,Rollup框架又如何累積價值呢?

如果任何人都可以隨意使用開源框架構建一個Rollup系統,那麼開發開源Rollup框架在經濟上是否可行呢?

答案並非如此簡單。一個Rollup框架要想具有 "經濟可行性",就必須產生可持續的長期價值。Idan Levin分享了一個很好的思維模型來思考如何做到這一點。讓我們在此對該模型進行擴展。Rollup框架可以通過三種主要方式累積價值:

間接價值累積:如果框架很好,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團隊使用它。這將吸引開發者以及更多人關注生態系統,有助於框架團隊進一步開發工具,為整個系統創造一個積極的強化循環。

半直接價值累積: 一些建立在框架之上的公司可能會受到激勵,與框架網絡分享收入。例如,Base 目前與 OP Stack 簽訂協議,與 Optimism 分享部分排序費。

為什麼他們有動力這麼做?

因為Base沒有必要的開發者生態系統來跟上OP框架的增長和發展。想像一下,如果OP框架完全改變了其中一個模塊,他們可以選擇不提供開發者支持給Base來跟上這些變化。

此外,成為"Superchain"的一部分還提供了網絡效應,例如跨Rollup組合性,這對於像Base這樣的鏈可能很有用(而且這可能需要與Optimism共享收入)。


Rollup


這裡有一個需要注意的要點,即Rollup和Rollup框架的激勵機制可能並不總是一致的。在任何時候,Rollup都可以選擇走自己的路,定制框架並廢除任何收入分成協議。

Rollup

  1. 直接累積價值: 透過使用相同框架(如 OP Stack)構建的 Rollup(如 Optimism 主網),Gas 可以是原生代幣(如 OP),且網絡中所有 MEV 都將歸框架團隊所有。【此外,該團隊還可以 "提取 "一些補充的直接價值:

建立自己的 RaaS - 框架可以選擇在 RaaS 領域競爭,並提供自己的排序器托管和諮詢服務。如果很多框架都開始這樣做,那麼從長遠來看,RaaS 商業模式將難以為繼。這是因為,框架可以利用自己在市場上的聲譽和地位,與建立在其之上的任何外部 RaaS 提供商競爭。

將Rollup間的可組合性作為槓桿: 任何人都可以通過使用框架原貌或對其進行修改來構建Rollup。但是,為獲得網絡效應並與建立在同一框架上的其他啟動程序實現互操作性,該框架可能需要遵守某些已定義的標準。

這就是 OP Stack 的鏈式法則。要想成為Superchain的一部分,就必須遵守某些規則。這些規則由 OP 治理機構定義。例如,這些規則之一可能是Superchain中的所有Rollup都必須使用 OP 作為Gas代幣。這也可以發展為包括 MEV 份額法則,例如,跨鏈 MEV 收入的 X% 將返回 OP 金庫。

Superchain框架團隊可以利用上述 3 個部分,根據自己的目標和雄心定制 "價值捕獲"機制。要使他們獲得任何直接價值,可以有以下幾種選擇(並非詳盡無遺):

部署自己的Rollup; 部署自己的 RaaS; 利用可組合性來管理框架標準。

結論

區塊鏈領域的Rollup框架和Rollup即服務(RaaS)提供商的快速發展引發了有關其價值累積的問題。雖然執行層佔據了大部分價值,但Rollup框架可以通過採用和增強獲得間接價值。一些Rollup框架甚至可以分享收入,創造半直接的價值累積。此外,通過部署自己的Rollup和利用Rollup間的可組合性,框架可以直接獲取價值。隨著生態系統的發展,在競爭與合作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對於Rollup框架和 RaaS 提供商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
ChainCatcher 與創新者共建Web3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