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Layer CEO EthCC 演講回顧:"Rollup 即服務" 模式應該如何提高利潤?
作者:Ken,AltLayer
編譯:深潮 TechFlow
在演示的結構化流程中,YQ 從我們需要 RaaS 的原因開始,接著介紹了 RaaS 的類型和經濟學,以便用戶更好地了解 Rollups-as-a-service。
如今,範式已經從單體式轉變為模組化,我們將整個堆疊分割成不同的層次。
很明顯,Ethereum 也已經轉向了以 Rollup 為中心的方法,其中以太坊將把執行任務轉移到 Rollup 上,並在長期內成為 DA Layer(數據可用層)。
目前,執行層的格局已經顯著擴大。
有幾種類型的執行層,例如 Optimistic、基於零知識的通用型。
同時,我們還有針對特定應用的 Rollup,為各個 dApp 領域提供服務,例如遊戲、非同質化代幣(NFT)、社交等。
然而,過多的執行層會導致開發人員面臨困惑。
此外,將軟體開發工具包(SDK)集成到當前技術堆疊中,並將第二層(L2)附加到第一層(L1)也對開發人員提出了挑戰。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 RaaS 提供商的原因。
對於 RaaS 提供商,我們可以將它們視為軟體即服務公司,因為它們將 SDK 和不同的技術堆疊融入到它們的解決方案中。
如果開發人員想要為以太坊啟動 Rollup,他們可以利用 RaaS 快速創建 Rollup,並將數據發布到以太坊上。
我們可以看到,RaaS 生態系統也非常廣泛,包括提供 SDK、共享序列集和無代碼工具來啟動 Rollup 的提供商。
如今,使用無代碼儀表板,開發人員 / 用戶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啟動 Rollup,這在 6-7 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改進。
RaaS 帶來了許多好處,例如靈活性、低成本和快速部署,正如之前提到的,dApp 可以在幾分鐘內創建完全定制的 Rollup。
對於不熟悉區塊鏈和 Solidity 的 Web2 開發人員來說,他們也可以利用這個無代碼框架,放心地進行開發。
RaaS 可以在加密行業中與 AWS 進行比較,因為開發人員可以快速創建第二層,並且無需擔心底層細節。
但是如何從 RaaS 解決方案中獲利呢?
一個想法是採用 SaaS 模式,即提供商在開發人員創建第二層時直接收取費用,就像 AWS/GitHub 一樣。
SaaS 模式簡單明瞭,並且有成熟的支付解決方案,例如 Stripe 和通過 Coinbase 進行的加密貨幣支付等。
我們還可以採用分層定價的方式,結合免費和付費模式,為開發人員和用戶提供免費的信用額度,然後根據實際使用情況進行後續收費。
儘管 SaaS 模式簡單且具有優勢,但如果我們想將此模式應用於加密領域的 RaaS,可能會面臨一些複雜性。
因此,為了更好地了解 RaaS 的經濟方面,我們將分析 Rollup 和 RaaS 的步驟、成本和收入。
首先從 Rollup 的工作流程開始,該過程涉及聚合用戶交易的排序器,執行交易,組合區塊並將數據提交到第一層(L1)。
通常,在 L1 上還有欺詐 / 有效性證明,其中有一個智能合約用於驗證證明並挑戰排序器。
正如我們在使用 Optimism、Arbitrum 和其他平台時所經歷的那樣,很明顯,費用會根據執行交易的時間段而有很大的變化。
費用並不是固定的,因為我們不僅支付 L2 的費用,還支付排序器將數據發布到 L1 時的費用。
需要澄清的是,L2 費用是固定的,因為它可以在鏈下處理大量的交易。
然而,由於數據定期發布到 L1 上,它取決於在此期間處理的交易數量。如果有大量的交易,平均費用將較低,而如果只有少量交易,則費用較高。
對於大多數 L2 解決方案而言,當數據發布時,由於 L1 的 Gas 費用存在不確定性,會額外收取費用。
根據數據顯示,Optimism 和 Arbitrum 已經通過從用戶收取的費用減去支付給以太坊用於存儲數據的費用,賺取了數百萬美元。
深入探討 Rollup 的經濟模型,以下是通用 Rollup 的利潤構成:
- 用戶費用:L1 數據發布費用 + L2 營運商費用 + L2 擁堵費用(高流量);
- 營運商成本:L2 營運商費用 + L1 數據發布費用;
- 營運商收入:用戶費用 + MEV(礦工營利價值);
- 營運商利潤:L2 擁堵費用 + MEV。
作為 RaaS(Rollup as a Service)提供商,如果我們提供類似的服務來運行通用 L2,那麼收入、成本和利潤應該是相當相似的。
實際上,營運商收入方面存在一些細微差異,因為我們可以從客戶(例如遊戲和 NFT 項目)收取服務費用。
然而,大多數 dApp 更傾向於擁有自己的鏈,這些鏈是特定於應用程序的,並且提供零 Gas 費用,以提供用戶無縫的用戶體驗。
因此,RaaS 提供商無法收取用戶費用和 MEV(先到先得優先),因此,總體利潤較提供通用 L2 要低得多。
因此,RaaS 提供商的營運商利潤公式如下:
- 通用 L2:U+S-O-D
- 特定應用:S-O-D
U = 用戶費用;S = 營運商成本;O=L2 操作成本;D=L1 數據發布成本。
我們可以通過增加 U、S(應用 SaaS 模型)和減少 O、D(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例如@eigenlayer 和@CelestiaOrg 的 DA)來嘗試增加營運商利潤。
在討論 RaaS 的經濟模型後,YQ 根據他的經驗分享了他對 RaaS 提供商成本的看法。
對於 RaaS 成本而言,主要歸因於 L2 操作,通常是排序器和驗證器,以及 DA 成本。
根據他的研究結果,Optimistic 方法的成本要比零知識證明低得多,因為不需要運行昂貴的機器來生成證明。
然而,這也存在一些權衡,因為 ORU(Optimistic Rollup)具有較長的挑戰期,並且還需要更多考慮數據發布的問題。
在 RaaS 的現狀中,有各種定價計劃可供選擇,例如固定定價、分層定價和其他模型,這些定價模型與使用案例(如 NFT 鑄造和遊戲等)密切相關。
此外,可能還會為合作夥伴提供免費積分。
對於 RaaS 在現實世界中的應用案例,Alt layer 已經開發了將近兩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許多項目利用 Alt layer 來啟動 Rollup,以支持 NFT 活動、足球比賽的 NFT 門票銷售,以及 Darkforest 比賽等。在這些案例中,我們採用了 SaaS 支付模型。
YQ 還介紹了 Beacon Layer,它使 AltLayer 與傳統的 Web2 SaaS 有所區別,並將去中心化引入到 RaaS 領域。
可以將其視為編排層,在其中 Beacon Layer 將在用戶請求啟動 Rollup 時分配專用營運商。
AltLayer 的 RaaS Launchpad 的第一個版本允許用戶以集中化的方式啟動 Rollup。
然而,隨後,通過 Beacon Layer,它將變得去中心化,因為任何人都可以作為排序器加入網絡,並有機會被選中為專用 Rollup 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