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薦讀 | 盤點全球加密監管政策及重要牌照;LayerZero 空投熱潮背後的槽點
整理:餅乾,ChainCatcher
作為關注整個行業發展和前沿趨勢的平台,鏈捕手收集了全球重要市場最新的加密監管政策,和在當地進行加密業務所需遵守的法律及相關牌照指導。總體來看,全球主流監管的態度以審慎為主,各國監管主體均認為提供關鍵功能的加密資產服務提供商應該獲得許可、註冊和授權。
2、《創始人自述:我們為什麼要推出 Bankless Ventures?》
3 月初,Bankless 播客主理人 David Hoffman 和 Ryan Sean Adams 計劃為其風投基金 Bankless Ventures 募集 3500 萬美元,以用於投資種子輪階段的 Web3 公司。目前已獲得約 75% 的承諾投資,LP 來自 a16z 、以太坊基金會研究員、Polygon 聯合創始人和 NGC 等,其目標是在 5 月底前結束融資。David 詳述了他建立 Bankless Ventures 的初心和目標。
3、《LayerZero 空投熱潮背後的槽點:安全性屢遭質疑,Stargate 成"跨鏈刺客"》
近日,跨鏈基礎設施 LayerZero 以 30 億美元估值獲得 1.2 億美元 B 輪融資,讓它再次成為加密社區的熱點話題項目。但拋開空投預期帶來的"流量",回歸產品本身,LayerZero 是否真的實現了跨鏈橋的創新、真的為用戶帶來了更好的跨鏈體驗呢?
大多數關於 MEV 主題的報告和文章所關注的問題包括但不限於 MEV 市場的公平性、MEV 帶來的負外部性以及與機制設計有關的中心化風險或審查問題。此外,主流金融機構也開始關注 MEV 領域,包括 MEV 市場的監管。
本文作者認為,MEV 交易意味著流動性數據(liquidity data)具有前所未有的機會和挑戰。而流動性數據的透明度也可以幫助加密金融機構建立基於流動性的實時風險控制機制,更早意識到危機。基於此,本文旨在促使用戶關注現有流動性數據的價值與風險,以便更好地保護資產或設計更好的協議來保護用戶。
5、《萌發於 CeFi 危機的 HOPE :從 DeFi 走向 CeFi、TradFi 的"分佈式穩定幣"願景》
穩定幣作為加密世界苦苦尋覓的「聖杯」之一,一直是行業中最具想像空間的賽道,但 2022 年以來,無論是 UST 算穩崩塌,還是 USDC 儲備風波,各式穩定幣解決方案們都連續遭遇挫折,反而只有不斷被詬病的 USDT 在保證幣值穩定的前提下一直呈擴張態勢。
4 月 19 日,新挑戰者 HOPE 正式上線以太坊主網,作為由前貝寶金融創始人 Flex Yang 推出的分佈式穩定幣項目,它相比之下有哪些層面的機制創新?
6、 《從 73 頁"穩定幣法案討論草案",解讀美國監管思路》
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近期發布了「穩定幣法案討論草案」,雖然只是草案,並不代表著最終出爐的法案,但至少我們可以從這份已經討論了數月的長達 73 頁的階段性成果中看到美國對穩定幣的監管思路。
7、《對話 Multicoin :Layer2 不能擴展以太坊,看好 Filecoin》
MultiCoin 對人工智慧和加密貨幣的交叉點充滿興趣,並認為其中有三大方向存在機會,包括在強化學習中為人類反饋提供代幣激勵。
此外,MultiCoin 也對 Layer2 擴展以太坊這一主流敘事保持懷疑,L2 在繼承 L1 安全性方面存在局限性,以及速度和時間敏感性的重要性。最後,MultiCoin 表示看好 Filecoin。
8、《幣安、高盛等大機構爭相佈局的 RWA,是 DeFi 下輪增長引擎還是昙花一現?》
被視為 DeFi 下一個增長引擎的 RWA(Real-World Assets)正在升溫。據加密數據平台 Rootdata 顯示,RWA 板塊已有近 50 多個項目,圍繞借貸和房地產領域的創新項目較多。其中,Goldfinch 、Centrifuge、Maple Finance 等項目的投資方中不乏 a16z、Coinbase Ventures、分佈式資本等知名機構,
9、《Bankless:盤點以太坊生態的中心化痛點及其解決方案》
以太坊生態系統比它需要的更加中心化。然而,希望還是有的,因為在中心化的地方,開發人員通常有解決方案。本文將探索以太坊在質押、穩定幣和 rollup 方面的中心化痛點,以及正在採取哪些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
10、《NFT 交易平台生存現狀研究(1):後版稅戰爭時代下的龍頭之爭》
NFT 市場在持續蕭條,近日三大關鍵指標交易量、交易筆數和交易用戶均處於近一年多以來的低位。在大環境的低迷下,NFT Marketplace 舉步維艱,相關交易平台 Token 亦跌跌不休,不過截至目前沒有任何一個主流平台宣告投降,大多仍按照自己的策略發展著,並且偶有亮點。本文為 NFT 交易平台生存現狀研究的第一篇,聚焦於後版稅時代下的 Blur 和 OpenSea。
11.《NFT 交易平台生存現狀研究(2):交易挖礦的窮途末路》
LooksRare 和 X2Y2 是交易挖礦模式的代表,也是最早的踐行者並持續至今。交易挖礦平台的顯著特點是每筆交易的單價極高。在熊市中,這一特點還深刻體現在極少的用戶上,但卻支撐起龐大的平台交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