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海外 AIGC 獨角獸創始人,中國何時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

巴比特
2023-03-04 16:16:03
收藏
這些獨角獸背後的創業者都是誰?他們又是如何成為時代的開創者?

作者:longcrypto ,巴比特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 AIGC 創業公司中估值在 10 億美元以上的已經多達 10 家。包括推出 ChatGPT 的 OpenAI,因《太空歌劇院》而走紅的 Midjourney 等。這些獨角獸背後的創業者都是誰?他們又是如何成為時代的開創者?本篇文章帶你一看究竟。

OpenAI 創始人 Sam Altman

8 歲會編程,20 歲從斯坦福輟學創業,28 歲晉升為 YC 孵化器總裁。

作為典型的天才型創業者,《紐約客》雜誌將 OpenAI 創始人 Sam Altman 描述為"YC、矽谷與人類未來的天選之子"。

圖片來源:Scale AI

2015 年,Sam Altman 與馬斯克等人共同成立非營利組織 OpenAI。

2019 年,Sam Altman 辭任 YC 孵化器總裁,全心投入到 OpenAI。

2021 年 1 月,OpenAI 創造了文本到圖像模型 DALL-E,此後眾多創業公司加入文生圖賽道。

2022 年 11 月,OpenAI 發布 ChatGPT,中國科技公司競相跟隨。

2023 年 1 月,微軟正在談判向 OpenAI 投資 100 億美元,投後估值將達到 290 億美元。

2023 年 3 月,OpenAI 正式開放 ChatGPT API,每輸出 100 萬個單詞價格 2.7 美元,開啟全民 AIGC 時代。

Midjourney 創始人 David Holz

2021 年 8 月,前美國宇航局前神經科學研究員、AR/VR 硬體外設公司 Leap Motion 聯合創始人 David Holz 自籌資金創辦了獨立研究室 Midjourney。

圖片來源:forbes

2022 年 7 月,Midjourney 項目進入公測。2022 年 8 月,基於 MidJourney 生成的《太空歌劇院》繪畫作品,戰勝一眾人類選手,斬獲藝術比賽競賽一等奖。

目前,Midjourney 全職員工 11 人,社區成員超 1000 萬,年營收約為 1 億美元。

Stability AI 創始人 Emad Mostaque

Emad Mostaque 是在英國長大的孟加拉國人,畢業於牛津大學數學和計算機專業,在倫敦從事了 13 年的對沖基金工作。

圖片來源:Scale AI

2020 年,Emad Mostaque 創辦 Stability AI。

2022 年 8 月,Stability AI 發布文本生成圖片模型 Stable Diffusion。

2022 年 10 月,Stability AI 宣布獲得 1.01 億美元融資,投後估值已攀升至 10 億美元。

Jasper AI 創始人 Dave Rogenmoser

2011 年,Dave Rogenmoser 畢業於堪薩斯州立大學。畢業後的 Rogenmoser 創辦了多個項目,但都沒有達到讓自己實財務自由的程度。

Dave Rogenmoser(中)

2018 年,Rogenmoser 的公司被 Y Combinator 接納。

2020 年,OpenAI 推出 GPT-3,Rogenmoser 利用自己在 Y Combinator 的關係獲得了內測資格。

2021 年 1 月,Dave Rogenmoser 基於 GPT-3 推出 Jasper AI,最初的功能是為了幫助人們編寫 Facebook 廣告。

2021 年 10 月,Jasper AI 獲得 8500 萬美元 A 輪融資。2022 年 10 月,Jasper 獲得 1.25 億美元融資,估值 15 億美元。

Rogenmoser 的夢想也從賺錢養家上升到通過構建 AI 內容平台為地球甚至火星上的每家公司和每位員工提供超能力。

Anthropic 創始人 Dario Amodei

Dario Amodei 是加州理工學院和斯坦福大學學士、普林斯頓大學博士。

圖片來源:Future of Life Institute

Dario Amodei 先後在百度以及谷歌工作過一段時間,工作經歷均不超過 1 年。

2016 年 7 月,Dario Amodei 加入 OpenAI,歷任 AI 安全研究組負責人、研究總監和研究副總裁。

2020 年 12 月,Dario Amodei 從 OpenAI 離職。

2021 年 2 月,Dario Amodei 與自己的妹妹、原 OpenAI 安全與政策副總裁 Daniela 聯手創立 Anthropic。

2023 年 2 月 4 日,谷歌旗下雲計算部門 Google Cloud 宣布與 Anthropic 建立合作,谷歌向 Anthropic 投資約 3 億美元,Anthropic 將與谷歌雲計算平台深度綁定。

中國的 AIGC 創業者

隨著 ChatGPT 影響日益擴大,"中國版的 ChatGPT"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然而,除了像百度這種有技術沉澱和數據資源的大公司,小公司的發展前途似乎並不明朗。

一方面,從上世紀 90 年代開始,國內互聯網創業幾乎都是按照"模式創新"的方式在做,比如百度(借鑒谷歌)、淘寶(借鑒 ebay)、騰訊 QQ(借鑒了 ICQ)、美團(借鑒了 Groupon)等。模式創新的好處是不用動腦子,拿著現成的技術找落地的商業場景,變現路徑短。而"技術創新"這條路短期很難見成效,不划算。

在過去的幾十年,基於中國巨大的人口紅利,"模式創新"的創業項目更容易獲得成功。

然而,隨著中國在 2022 年人口首次負增長,基於人口紅利的創業模式走到了盡頭。而長達 30 年的根深蒂固的"模式創新"思維,短期又很難改變。AIGC 創業者從頭研製算法模型不划算,用其他公司的開源模型又難以形成產品壁壘。這導致了投資人對國內 AIGC 謹慎,不願意給高估值甚至不願意投錢。

另一方面,2018 年成為國內互聯網創業浪潮的分水嶺。在這一年,曾經火熱的互聯網金融創新 P2 P 平台連環暴雷,長租公寓連環爆雷,共享經濟寵兒摩拜和 OfO 賣身或倒閉,赴美上市的中概股血流成河。大國博弈、金融去槓桿、資本寒冬、人口紅利消失等一系列因素讓 2018 年成為時代的轉折點,也讓年輕人和創業者心態發生了變化。

苦戰 3 年的疫情終於結束,然而就業和創業風氣已經變了,當曾經被捧上神壇的創業英雄被打倒,當一個行業可以因一紙禁令被消滅,於是"躺平"、"內卷"文化逐漸流行,考公、進編制逐漸成為畢業生的首要選擇。當美國矽谷的年輕人在談如何改變世界,我們的年輕人在討論"30 歲碩士如何用 100 萬在雲南躺平式養老"。

最後,我們不停頒布產業政策,奇怪的是似乎見效不明顯。2019 年,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多地發布區塊鏈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 年,Meta all in 元宇宙,國內各地發布元宇宙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回頭看,這些產業參與者除了央企和國企、大型互聯網公司以及薅政府羊毛的皮包公司外,有多少真正做事的創業公司發展成長起來了呢。

這次,AIGC 的熱潮又來了,或許不久也會頒布相關產業政策,但屬於我們的 AIGC 獨角獸創業者會到來嗎?

鏈捕手ChainCatcher提醒,請廣大讀者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警惕各類虛擬代幣發行與炒作,站內所有內容僅係市場信息或相關方觀點,不構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如發現站內內容含敏感信息,可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
banner
ChainCatcher 與創新者共建Web3世界